分享

从书写行为运动轨迹特征及其心理活动

 诗书之华 2013-05-05

 


曾健雄

        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能够了解他的走路、交谈、衣着、饮食的特点吗?能从书写者的笔迹看出他的大致容貌吗?笔迹和行为举止、容貌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只要你读过《行迹心理学》,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一、笔迹是什么
        笔迹就是书写行为运动所留下来的轨迹。笔迹心理学就是书写行迹心理学,是行迹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什么是行迹心理学?行迹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心理、行为运动和行为痕迹三者关系的心理学。
        行为心理支配行为运动,行为运动制约行为痕迹。
        人们的日常行为运动,比如:书写、交谈、走路、姿态、穿戴、就餐、面部表情容貌,都各不相同,这就反映出各种不同的心理特征。
        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运动。
        笔迹其实就是书写行为的结果,是书写者的运动痕迹。书写也是一个行为运动项,同理,其书写的速度、力度、书写字的结构、布局,同样反映了书写者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心理差异,导致书写者对字的结构、布局、书写力度、速度都有差异,而这差异性,恰恰反映了心理的不同特征。
        至今仍然有不少人怀疑书写运动和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怀疑笔迹分析是一门科学,不少民众把笔迹分析与测字算命混为一谈,这固然由于古代的测字算命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带来了负面影响,还因为我们从从科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笔迹学还做得不够。
       下面,我举2个例子,毫无辩驳地证明笔迹和心理的关系。




 
 
        这是一对同卵双胞胎女孩的字体,因为有相近的遗传基因,其母亲告诉我,她们两人性格惊人地相似,容貌惊人地相似,其笔迹也惊人的相似,连错别字也惊人相似。
        我看了后,立即指出,她们的性格有小小的不同,因为字体有小小的不同。下面的字体的女孩子的脾气要倔强一些。她们的母亲瞪大眼望着我,露出惊奇的神色。
        这一对双胞胎写字不存在谁模仿谁的字体,却能过写出惊人相似的字体,雄辩地证明,性格相同,笔迹也就相同。同时也证明性格主要是遗传基因决定的。

        我们还找了2位性格相似的书写者的字体:



 

 
        这两份笔迹的书写者的心理非常接近,因而笔迹也非常接近。
        所以,我们只要掌握了一个人的笔迹特征,就可以分析出其心理特征。
        然后,根据其心理特征,推断出其他行为特征。

二、行为运动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及差异性的有律定理


        这是《行迹心理学》基本理论之一。
        所谓行为运动的同一性,是指人的基本社会化:一个人从出生时完全自然的生物人到能够独立地理解并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包括道德、法律等)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基本社会化主要时间段是从出生至18岁成年之间。行为对象因受社会约束、章法约束、自然约束而表现的一致性;所谓行为运动的差异性,是指行为运动在约束之外所表现的独特个性。比如:开车遇到红灯时,任何驾驶员都必须停车,这就是因受到章法约束所表现的同一性;但是,有的驾驶员喜欢紧靠停车线停车,有的驾驶员喜欢离停车线稍远一点停车,这就是差异性,而这差异性正好反映不同的个性心理。
        人的行为心理受遗传基因的影响是决定性因素,行为心理从一出生便已经形成,后天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可以影响行为心理的改变。行为心理越相近,其行为运动的差异性越小。也就是说,行为心理非常接近的人,其行为运动的差异性有惊人的相似。
        差异性的有律定理可以通过大量实验证明。
        美国心理学家Watson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而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习得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某些简单可见的反射作用,正是这些简单的反射作用构成了他的整个行为的遗传特征;人的行为从偶然到必然,从随机到有序,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反应模式。
        但是,这种稳定的行为反应模式不是像机器人那样一模一样,每一个人之间都存在差异性,这差异性的不同主要来源于遗传基因,但是这遗传基因不是克隆体,存在不同变异。即使是父子,兄弟,都有不同的差异性,但可能非常相似而已。所以,世界上找不到走路姿势完全一样的人,也找不到完全一样的字体,也就是说,世界上找不到完全一样心理特征的人。但是,心理特征越相近,其走路和书写等运动特征也就越接近。
        对汉字书写行迹的心理研究,是根据行为运动差异性的有律定理来进行的。
        汉字书写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在学习中,其书写行为运动因受章法约束而表现的一致性,比如:写一个“口”字,所有的人都写成框框形状,这就是汉字书写行为运动的同一性。但是,这种框框形状,每一个人书写都表现了独特的个性,在运笔轨迹和运笔力度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这就是汉字书写行为运动的差异性。请看下图:


 
字的大小不同
 

字的外形不同,有正方形的,长方形的,扁形的,不规则菱形的
 

字的转角不同,有圆角的,直角的,锐角的,钝角的

 
字的流畅度不同,有工整的,连笔的,快笔的

 
字的书写力度不同,有重笔的,有轻笔的

 
字的笔画连接不同,有紧密连接的,有分开的

        以上所举的是几种类型的差异性特征,在实际中每一种类型都有非常多的微小差别特征。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因而反映到笔迹上,世界上也找不到绝对相同的笔迹。这正好印证笔迹学与行迹心理学的相应关系。
        以上各种类型的笔迹,同一类型的笔迹的书写者具有相同类型的行为心理。这就是书写行迹心理学的差异性有律定理。
        比如:“口”字写的大的人,一般认为视野开阔,喜欢社交;“口”字写的小的人,一般认为留意细节,思维严密,不善社交。“口”字长方形的人,一般认为精明,强干;“口”字扁形的人,一般认为随和,宽容,沉稳。
        古今很多笔迹专家学者,对汉字笔迹汉字书写的认识和研究,证明了汉字书写行为运动差异性特征的有律性。

三、心理特征的分类

        根据《行迹心理学》行为运动差异性的有律定理,我们把心理特征分为:认知能力、意志力、反应能力、心理承受力、情感、思想倾向、脾气、品格等8个类别。这8个类别的心理特征每个人都不尽相同。
        认知能力是检视认识问题是清楚还是模糊;在笔迹中表现为:字的比例、部件组合、字隙、字距、行距、版面是否合理。
        意志力是检视意志是坚强还是薄弱;在笔迹中表现为:字体质形坚硬度、竖笔长短、点笔轻重。
        反应能力是检视灵敏度高低,在笔迹中表现为:字体风格、流畅度、速度的不同。
        心理承受力是检视胆略大小,在笔迹中表现为:提笔、速度、力度、字体外形的不同。
        情感是检视性格热情外向还是冷淡内向,在笔迹中表现为:字体大小、跨度、字体外形的不同。
        思想倾向是检视思想是前卫还是保守,在笔迹中表现为:行走向、字架、勾笔的不同。
        脾气是检视性格脾气是温和还是暴躁,在笔迹中表现为:字体外形、折笔、比例、力度的不同。
        品格是检视忠诚还是欺骗,在笔迹中表现为:横(骄傲谦虚)、撇(大度计较)、捺(坦荡阴暗)的不同。

四、笔迹和行为举止之间的联系

        弄清了《行迹心理学》中笔迹和行迹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笔迹和行迹一样,都是在行为心理支配下产生的外显活动,是可以被他人直接观察到的行为活动。
        那么,通过笔迹分析,我们知道了其心理的基本特征,然后,反过来,通过已知的其心理特征,我们可以探测其行为举止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其行为运动的差异性。
        举例说,有这样一份笔迹,字体质形坚硬、竖笔较长、点笔较重,反映出书写者的意志坚强的基本心理特征。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他的步伐有力,站立时,双腿叉开,身子笔直;交谈时,往往喜欢提高音量说话,语气坚定;喜欢粗线条衣服;一般喜欢吃辣味食品。
        再如:这样一份笔迹,字体比例不当、部件组合不合理、字隙松紧不一、字距行距紧密、版面不留空。反映了书写者的认知能力比较差。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他行走总是喜欢摇曳的,坐和站立显得漂浮,与人交谈总是缺乏条理性,穿戴不注意搭配,喜欢吃高热量食品如奶油,黄油,淀粉,核果类,和各种西式蛋糕。
        又如:有这样一份笔迹,字体比较大、折笔呈现锐角、字体比例上大下小、力度大。反映出书写者脾气比较暴躁。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他走路总是快步行走的,站立时不能长久静立,不断改变站立姿态;与人交谈语气锋锐,穿着张扬,大致喜欢吃烧烤食物。

五、表情容貌的实质是什么

        表情行迹心理学也是行迹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因为,表情容貌其实也是行为运动,能够反映人的心理活动。比如哭,笑,愤怒,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表情分为动态表情和静态表情。动态表情是人的心理在脸部的瞬时表现,静态表情就是容貌,是人类心理在脸部的长期表露的结果,具有承继、进化和变异的特点。
        容貌是怎么形成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告诉我们,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和变异,保存和传递而存在和发展下来的,也就是说,物竞天择。现代基因学诞生,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事实上,物竞天择,竞的是基因。那么,人类的容貌同样离不开自然选择和变异。远古的人猿是我们的祖先,嘴巴是前突的,这是为了夺取食物,后来,前肢,也就是手的进化,取代了嘴的夺取食物功能,嘴这一功能就退化了,所以,现在的人类的嘴是平整的了。
        这种容貌的进化和变异是通过人类基因,一代一代缓慢地变化和继承下来的。那么,人的表情也是如此,比如一个性格心理坦荡荡的人,脸部的肌肉长期保持放松的状态,目光纯正,就形成了特有的容貌,表情肌肉的运动来源于心理情绪、神经系统的控制,而这些心理情绪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人接收外界的刺激,激发神经系统,释放出相应指令,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神经冲动,引发肌肉运动,从而使器官发生运动。长时间、经常性地产生同类运动,就会在人的面部上留下痕迹,形成了经常性的表情,从而造就了特定的面貌,而这种特定情绪和心理特征则构成了典型性格。通过基因,一代一代继承下来。这就是容貌为什么有遗传性的原因。
        容貌和性格心理是紧紧关联的。都受同一基因的控制,所以性格心理也是有遗传性的。
        古代著名的心理学家西塞隆说过:脸是灵魂的镜子。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意大利人龙勃罗棱发表了名为《犯罪人论》的论著,把犯罪人的容貌特征和心理特征联系起来。无独有偶,一位叫克雷奇默的德国精神医学家,在其衣钵的引领下,对不同体型人的犯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提出,人类的体型有四类,各具性格,并触犯不同的罪行。1980年法国路易?科尔芒博士创立了格式塔学派即形态心理学,在这个领域开展了研究,他认为,人是一个肉体和精神互相依赖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为了探索相貌与性格的内在关系,形态心理学家研究了脸庞的形态和心理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从出土的西周以前的甲骨文上,古老的《易经》上,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相面术。古代相书种类繁多,最有名的相书就是《麻衣神相》,虽然被打上封建迷信的烙印,但是,里面也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表情行迹心理学的三个定律:一、容貌是人的性格心理长期作用于脸部并固化的结果,是通过一代一代缓慢地变化和继承下来的。二、性格心理和容貌都受基因控制,具有关联性和承继性。三、性格变化,必然导致容貌和基因变化。

六、怎样通过笔迹来看表情容貌

        根据以上定律,表情可以反映人的心理特征。这里的表情的概念包括静态表情和动态表情。
        怎样通过笔迹来推定其表情容貌特征?我们举例子来说明。
        有一份这样的笔迹:字体大、跨度大、字体外形为方型,是典型的外向型性格。那么,他的静态表情(容貌)为圆型脸、脸部肌肉丰满,耳大,大眼,肥鼻动态表情是经常笑容满面。
        又如一份这样的笔迹:横笔很长、撇笔很短、捺笔总是回收。反映出书写者的狡诈的品格。那么,他的容貌一般是蛋型脸,也就是“申”字脸,小眼睛,脸上肌肉不丰满,动态表情往往是皮笑肉不笑。
        再如一份这样的笔迹:字体风格飘逸、书写流畅度,书写速度较快,反映出书写者的灵敏度高。那么,他(她)的脸型一般是长型脸或瓜子脸,修长型嘴唇,目光水灵。动态表情是脸部常常出现细微快速变化。

七、关于《体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体迹心理学是什么?
        我们的身体里,包含着体能和意能,就是我们身体中的双能。它们在体质里,也就是身体里共存,意能对体质有巨大的作用力,既有加持作用,也有破坏作用。体能对体质也有巨大的作用力,既有保护作用,也有修复作用。
        意能对体质也有巨大的加持力。先举一个例子,一个小孩子欢快的跑在前面,他天真的对着母亲笑,突然,一辆小车开了过来!母亲一边喊,一边奋不顾身地往前冲,车子急刹车停了!却把孩子压在了车底,母亲想都没想全力把车一下子掀翻,那惊人的力气真的无法令人相信!孩子得救了!在场的所有人惊呆了!
        但是,意能对体质具有巨大的破坏力,肿瘤科医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患者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后,明明还可以活几年的,几个月之后就死了。这就是意能的巨大破坏作用。
        这个意能,实际上就是心理。通过体迹所表现出来。
        “心宽体胖”这个成语,最能反映心理对身体的影响力。
        人们一直认为,一个人如果表现为充满敌意、争强好胜、缺乏耐心的A型性格,更容易得心脏病。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从胃溃疡、支气管哮喘到老年痴呆症,各种疾病都与性格特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个角度来说,性格决定疾病,性格决定健康,培养良好的个性对于防治心身疾病非常重要。
        与性格密切相关的病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癌症、消化性溃疡、肠易激惹综合症(中医称痛泻,即一紧张就肚疼)、支气管哮喘、偏头痛、抑郁、痛经、月经不调、心源性猝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类风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一些免疫系统疾病,性功能障碍。
        急躁易怒——原发性高血压排除富贵病的不良生活因素外,高血压病人被发现更容易具有趋向好斗和急躁易怒、要求过高过急、A型性格等特点。A型性格的特点为雄心勃勃,醉心于工作,但是缺乏耐心,容易产生敌意情绪,常有时间紧迫感。同时临床还发现,A型行为与冠心病、中风、脑血管疾病、消化道溃疡关系密切。
        争强好胜——消化道溃疡这个病与心理、情绪、性格的关系相当密切。病人常常具有以下特点:争强好胜,即使休息仍不能松弛;个性太过认真严谨,同时认死理太执著,不撞南墙绝不回头;情绪易波动,但惯于克制,喜怒不形于色;虽然人际关系正常,但自我控制强,而并非天生热情、喜好社交等。
        心理冲突——糖尿病排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原因后,生活与工作中的重大变故、挫折和心理冲突等可以诱发和加重病情。曾经有医生提出“糖尿病人格”,认为他们容易有性格不成熟、被动依赖、优柔寡断、缺乏自信等特点,但后来发现,这些人格也见于其他慢性病人。
        情绪不稳——头痛最常见的有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长期情绪紊乱、精神紧张容易造成紧张性头痛。而偏头痛与心理、血管、生化三方面有关,在性格和情绪方面,患者容易有情绪不稳定、过分因循守旧、对问题处理欠灵活、极端关心身体,偏于抑郁、悲观,易于不满等性格特点。
        幼稚敏感——支气管哮喘作为儿童较常见的一种心身疾病,与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研究中也发现,患者的性格趋于内向,有悲观倾向,多为过分依赖、幼稚敏感和希望受人照顾;遇事退缩,自信心不足,情绪比较不稳定,甚至较小的事情也能够导致强烈的情绪反应。
        精神紧张——神经性皮炎是多种不良刺激的综合结果,其中精神刺激、情绪因素、压力太大无法宣泄、过度劳累是重要的原因。甚至有观点认为,如果幼年时期缺乏母亲通过抚摸和拥抱等方式给予足够的皮肤刺激,就可能会导致本病。
        过分压抑——癌症某些个性特征可以称作是癌症易感性行为模式,即C型性格。C型性格的特点是性格克制压抑,不表现负面情绪,特别是对愤怒的压抑,好生闷气,尽量回避各种冲突;对别人过分耐心,忍让,屈从于权威;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有孤独感或失助感。这种所谓的“好性格”是压抑出来的,绝对不是一种健康的模式;恰恰相反,它可能诱发癌症,和皮肤病、哮喘、溃疡病的关系也相当密切。
        性格孤僻——老年痴呆症性格倾向在老年痴呆症中的影响很大,绝大多数老年痴呆症患者属于缄默寡言和抑郁型性格。专家分析称,由于这种性格的人不善与外界交往,感情交流少,经常处于信息低负荷状态,所以容易患上痴呆症。孤僻者、丧偶、独居、情绪抑郁者是老年痴呆的高危人群。
        医学家将人的性格与疾病联系起来,如中国的癌症治疗专家谢东泽就提出了“癌性格”。认为这种癌性格是人体与生俱来的癌基因从“癌”到“症”的催化剂。虽然癌症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是现代医学发现没有一个致癌因素能单独引发癌症,许多物质性的致癌因素往往要在精神的参与和作用下才能产生破坏力。
        癌症治疗专家谢东泽把“癌性格”归结为:孤僻抑郁、多疑、善感、好生闷气、沉默寡言、处世冷淡、心胸狭窄、钻牛角尖、容易记仇、报复心强、易燥易怒、看不顺眼、忍耐力差、爱闹别扭、失望自卑。
        据北京抗癌乐园中心的调查,检查出癌症后,有的患者“癌性格”加重了,早早就死了,有的患者改变了自己的“癌性格”,存活了下来,甚至癌细胞消失了。

八、从笔迹看体迹

        知道了心理和体迹存在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笔迹看体迹,甚至可以知道和预防疾病。
        举例说,有这样一份笔迹,字体质形无力、竖笔短、点笔轻或者丢了点,反映出书写者的意志薄弱。那么,他的体迹一般是比较浮胖,经常过敏、心悸、头晕、头痛、失眠,甚至容易引发癌症。
        又如:有这样一份笔迹,字体大,方型字,提笔较长,书写速度较快,力度较大,反映出书写者坦荡的性格。那么,他的体迹一般是比较肥胖,要注意高血压。
        再如:有这样一份笔迹,字体小、跨度小、字体外形是长型字,反映出书写者内向冷淡,他的体迹是瘦型,要预防偏头痛、抑郁、冠心病、特别要注意心源性猝死和癌症。
        如果书写行走向越走越低、字架右倾、勾笔宽,反映出书写者的思想倾向保守,依赖性强,他的体迹较胖,要注意预防糖尿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