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两面,但是股市只有一面 一个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益需要很长时间。人们说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但对股市而言,只有一方面,既非牛市的一面也非熊市的一面,而是正确的方面。熟悉了大部分的股票投机技巧后,这条普遍原则才深深印入我的脑海。 我听说过一些人吹嘘自己在股市进行模拟操作,并以模拟的美元数字证明其水平高超。有时候,这类幽灵似的赌徒会赚大钱。只成为这样的投机客非常容易。这有点儿像一个第二天就要决斗的人的古老故事。 他的副手问他, “ 你是个好射手吗? ” “ 嗯, ” 决斗者说, “ 我可以在 20 步开外击中酒杯脚, ” 他略显谦虚。 “ 这很好。 ” 无动于衷的副手继续问, “ 如果酒杯上有一只子弹上膛的手枪正指着你的心脏,你还能击中酒杯脚吗? ” 对我而言,我必须用赚的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的损失教会我:直到自己确信不会后退,我才能前进。如果不能前进,我就得按兵不动。我并不是指一个人出错时不该限制损失。 他理应如此。但这不应养成优柔寡断的处事习惯。在我的一生里,一直都犯错误,然而在错误中我获得了经验,积累了许多颇有价值的 “ 几不做 ” 原则。我有几次赔得很惨,但总算没有一文不名。否则,我此刻也就不在这儿了。我相信自己会有下一次机会,而且不重复同样的错误。我相信自己。 要是有人想在这游戏里生存,他必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也是我不相信种种所谓内幕消息的原因。假设按史密斯的内幕消息买进证券,那么也必须照他的内幕消息卖出这些证券。我就在依靠他了。如果史密斯度假去了,而恰好卖出的时机来了,那会怎么样?不 , 先生,没有人能依靠别人告诉他该如何做而发财。我从我的经验认识到:没有谁向我提供消息让我赚的钱比我根据自己的判断赚到的钱更多,我花了五年的时间才学会在判断正确的时候尽量抓住机会多赚钱。 我没有多少你所想像的有趣经历。我是说,学习如何投机的过程似乎并不富于戏剧性。我失败过好几次,这当然令人不快,但我输的方式和那些在华尔街的人是一样的。投机是一门艰苦的冒险行当,投资者必须始终关注自己的工作,否则他很快便会失业。 我的任务,本该在富勒顿受挫后就明确的,非常简单: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投机。然而我没有意识到更多的游戏内容是在对赌行所学不到的。我自以为在交易中游刃有余,实际只是在对赌行略有胜绩而已。同时,对赌行的经历增强了我的行情分析能力,对记忆力的训练犹为可贵。这两件事对我变得容易了。作为一个交易商,我把自己早期的成功归于这两点,而不是头脑灵活或知识广泛,因为当时我的思维未受训练,并且相当无知。但游戏本身教会了我如何游戏。教法总是无情而有效,让我吃一堑,长一智。 我至今还记得刚到纽约的那一天。我说过对赌行拒绝我的生意,因此,我不得不去找一家有名望的证券经纪商。在我过去工作地方的一位同事为哈丁兄弟公司 (— 纽约证券交易所会员 ) 工作。早晨,我到达这座城市,中午一点之前我就在哈丁公司开了账户 , 准备做交易。 对我而言,像在对赌行那样做交易是再自然不过了,也就是看准股价的波动趋势,抓住微小但肯定会有的差价来赢利。初到纽约,我仍然依此行事。没有人告诉我和过去的区别。要是有人说我的办法行不通,那我实际操作一番以检验之。因为只有一件事能说明我错了,那就是 “ 赔钱 ” 。而我唯一正确的时候就是 “ 赚钱 ” 。投机本来就如此。 那些日子,股民心情轻松,股市相当活跃,令人鼓舞。我顿时找到了感觉。陈旧而熟悉的股市行情布告牌就在眼前,牌上的语言我十五岁之前就已经学过。一个小伙子做着我刚工作时同样的活计。股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布告牌,高喊着价钱,谈论着股市。他们使用的设备也是我所熟悉的。那里的空气,与我在伯灵顿挣第一笔钱( 3.12 美元)时呼吸到的一摸一样。同样的行情,同样的股民,做着同样的游戏。别忘了,当时我才二十二岁。我想自己已经充分了解游戏了。为什么不试试呢? 我密切注意着布告牌,瞅准一种喜欢的股票,它走势良好。我以 84 美无买进 100 股 , 不到半小时又以 85 美元抛出。然后,我又发现了另一种喜欢的股票,于是如法炮制;很短时间内各赚 3/4 点。我开了个好头,对吧? 现在请记住这些:作为一家知名的证券商的客户,第一天,仅仅两小时,我就交易了 1100 股,买进卖去。然而那天的炒做最终使我损失了 1100 美元。也就是说,我在纽约证卷交易所初试锋芒时,一半的资本都付之东流。请注意,其中一部分交易是获利的。但那天我总共赔了 1100 美元。 这并没有令我不安,因为我看不出自己做错了什么。我操作的步骤也相当稳妥,如果我在以前的大都会对赌行里做,一定会成功。损失的 1100 美元明白地告诉我:这个机构当时运转不太正常。但只要管者状态良好,就没必要担心。二十二的年轻人的无知并非举足轻重的缺点。 几天之后,我对自己说, “ 我不能这样做下去,这儿的纸带机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参考作用! ” 但也仅仅如此,我没有研究下去。我继续交易,时好时坏,直到赔光了所有的钱。我又去见老富勒顿,请他给我 500 美元。带着再次从对赌行赚来的钱(在那儿我总能赢),我从圣路易斯回到纽约。 我开始更谨慎地交易,有一段时间做得很出色。境况一好转,我便尽量生活得更舒适些。我交了些新朋友,过得很开心。别忘了,我还不到二十三岁,便独自一人在纽约闯荡,兜里揣着赚来的钱,心里怀着要在纽约股市站住脚的信念。 我正从事着真正的股票交易,更为谨慎。但我依然固执地坚信纸带信息 — 仍旧不理会普遍原则;只要我不改变交易方式,就看不出游戏有什么异常的。 1900年,我们跨入了一个经济大增长的时代,一个年轻小伙子,挣了一大笔钱。你记得那些日子吗?国家空前繁荣。人们不仅迎来了势不可挡的工业兼并和资本组合浪潮,而且疯狂地涌入股市。我曾听说过,华尔街常常夸耀自己日成交量 25 万股,面值 2500 万美元易手的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