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弟带你看草莓第三天:最佳的商业化场景
爽子是爱舞台的一个高潮,嘟嘟囔囔的就把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看法表达出来了。 连续三个艳阳天,自然是音乐节的福音。绝大多数观众其实没有连续三天都去音乐节现场的体力和精力,大多数人只是去了其中的一天或两天,所以国内大多数音乐节已经由最初的4天,减少到3天或2天时间。选择去前两天的观众,今天基本都在家歇着了。 今年的草莓音乐节,传统媒体、互联网(甚至是移动互联网)、各类机构的推广意识已经远远超越了前些年。早年间的音乐节基本没有两大排的展位,两大排的情况只有餐饮和跳蚤市场才可能有。而这次的展位设置与活动真是五花八门、泪流满面! 印象深刻的有几个展位:1、一长腿妹子拿着麦克让参与者对着麦克嗷嗷叫,看谁分贝高,分贝高者拿好的奖品。2、观众在杨幂代言的某个产品的镜子前摆个姿势,电脑就会给你的婀娜身段打个分,然后给奖。它的宣传墙是升弟所见到的最大的一面墙。3、某乳制品饮料排大队喊他们品牌的广告语就可以给个饮品或其他奖品。每天晚上七点之前,那里都排满了人等着拿饮料喝。4、发购物袋、往身上贴贴纸、赠送刊物、赠送小礼品,这些都属于非常常规的了。5、微信导致所有线上推广已经完全二维码化。恨不得那些男单(单身)、女单选手都要把自己的微信名片印在自己衣服上了。 今天的乐队也都各有特色,先说马条,羊肉串味儿的民谣极具西域特色,听他的歌身体会自然扭动。王菀之没咋听到,不过就记得她长的有那么点像乡村爱情第一部里的王小萌了。黄义达真是他们的义达!如果不是观众群里那么多迎风招展的“黄义达摇滚”的大旗,还真不知道他是新加坡摇滚新教父(我觉得老教父是阿杜,听那沙哑的嗓子就知道了)。 万能青年旅店通过韩少的一条微博如今已是名声大噪,来看他们演出的,很多都是没听过他们歌的观众。不过吹萨克斯的那个大胡子,真是喜欢抢风头,每首歌的演出间隙都喜欢来那么一段冷笑话或单口相声,弄的跟日本那个歪教教皇一样。以至于升弟怀疑他们是演出的时候过于紧张,才出此下策来调节气氛,生怕自己在某段弹错、唱错、吹错。万青的歌演的不多,因为每首都很长。仔细想想万青除了歌曲的形式容易红之外,低调和隐秘的状态反而成就了他们。今年也就这么地了,明年该出新歌了吧。 宠物同谋女主唱挺着大肚子上台颇具争议,主要是大家都担心现场音乐的分贝超出了肚里小孩的承受能力。生命面前,音乐也只是附属品吧?爽子和脑浊的现场无论你看没看过,但只要你看过他们的外观形象,就可以想象到他们的音乐是什么样,现场是什么样,观众是什么样,气氛是什么样。 升弟在草莓连续奋战三天,没坚持到摩登头牌、也是中国摇滚的新教父谢天笑出场,原因有三:1、持续奋战三天,身体太疲劳。2、3月底看过新教父的工体演唱会、4月份洛阳摇滚演唱会,再看今晚的压台演出就容易看腻。3、想趁着大家都看新教父的空档,早点开溜。不过后来,我也在脑海里预演了一下演出的过程:憋了半个小时的调音之后,古筝独奏开场,然后鼓和吉他暴力进入,然后就大合唱了。看过的人可以微信我是不是这个流程,我好重新脑补一下。 另外,今年一些金属乐队很喜欢仿效国外乐队在演出结束之后,以观众为背景,来张集体自拍。在升弟看来,这个行为有些傻帽,原因是现场观众太少,真心喜欢你的观众太少!乐队自己的情绪和观众的情绪都不是在最高涨的时候,所以很有摆拍的意味。摇滚乐如果是摆拍,那效果和感觉可想而知。 晚上回来之后,看见几个以音乐为主题的QQ群里,大家纷纷发表自己对商业化与摇滚之间关系的各种看法。这么老生常谈的问题,居然还在困扰着我们可爱的观众,可见教育和自我学习能力依然是中国现今最大的问题。好了,不说什么了。北京草莓三天,无论从观众、传媒、厂商、机构、主办方、乐队等等,都比较开心,都认为物有所值,这就足够了。 绿草混合泥土的味道,永远是音乐节应有的味道,如果再有艳阳,那就再好不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