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职业教育社

 国宴 2013-05-06

张金英:杭州职业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益探索

作者:张金英 来源:第三届海峡两岸终身教育论坛 浏览次数: 774 录入时间: 2012-12-27

[导读]

张金英:杭州职教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益探索


  本世纪初,我国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更强调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时间表:“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认为,学习型社会是以社会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教育体系、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形成终身学习文化为基本特征,能保障和满足社会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和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使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开放、创新、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
  职业教育作为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类型,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特别在科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近些年来,杭州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重点在于搭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以及解决与其他社会系统沟通协调等基本问题。
  一、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推进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
  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是教育衔接和沟通的基础和突破口。2003年以来,杭州市教育局在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实施学分制,以学生为本,敞开选择的大门,搭建“学生乐学、教师善教”的平台,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学分完全互补,推行四个“走”,即走课程、走年级、走专业、走学校,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学习和成才环境。如今,全市许多中职学校的学分制已经是一个有模有样的“学分银行”,既可整存整取,也可零存整取,还可定活两便,备受学生、家长喜爱,出现了办学模式四个“多”的变化:一是生源结构多样化。全市中职学校向所有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应届和历届初中毕业生以及成人学员开放,不再是清一色的学龄段学生,各种背景的社会在职成人融入学校;不再是一统化的全日制,半日制、注册生、半工半读学生已占相当比例。二是办学形式多元化。城市学校与农村职校“手拉手”,形成了“总部+分校”、学生分段异地上学、中高职一体化、多校联合舰队、抱团集团化发展等模式。允许学生多时段分流,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可以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延长学习年限;对提前修满本专业课程并考核优秀的学生,可以继续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并取得“双专业”毕业证书,也可以提前毕业。三是课程设置多选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不再是单一的必修课,课程超市、自助式菜单、网络选课、题库补考、双休日“特色选修课”等,陆续推出,精彩纷呈。特别是双休日选修课,学生可以走专业、走学校,学分互认,让该学的学得更好,想学的学得更多。为了提高教学管理效能,许多学校配置了现代化信息管理软件,学生可以在网上点击已经获得的学分以及有哪些课程可以选择。四是学生成才多路径。在学分制管理平台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专长,每一个毕业生都能获得两种以上专业技术证书。通过学分互补系统,满足了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毕业生中涌现出“职高里走出博士生”——杨晓波、“21岁民间收藏家”——蒋兆悦等一批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这一切,都是学分制改革带来的弥散效益,从个体发展到多路径成才,形成了“个个有发展、人人能成才”的良好氛围。
  2010年10月,杭州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策略,在教育行政部门办的中职学校之间学分互认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学分互认的范围,初步建立起学历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制度,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与成人高等学历课程之间的学分互认制度,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制度等。同时,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结合,发挥学分银行的存储功能,探索建立社区成员学习活动的终身学习卡制度或个人学习账户制度。随着学分银行实践的完善,再进行终身教育体系内学分的认定和互换,乃至于兑换为学历。
  二、专业教学对接岗位标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
  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拥有多个技能证书的学生就业优势明显。但问题是中职生除了要完成学历教育外,还必须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各种与就业相关的技能证书,教学时间的矛盾随之而来。为此,杭州市职教研究室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大胆取舍,把与各专业相对应的各种职业资格所需的技能要求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中,从根本上解决学历教育与证书考核“两张皮”的现实问题,并以此实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与培训、技能与考核等各个环节的整体联动。比如“中餐烹饪”专业,把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营养配餐员等3个中级职业资格证所要求的技能考核项目融入到专业教学标准中,与该专业的职业岗位对应,实现课程菜单化。又如,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中,共有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无线电调试工、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元器件检验员、音响调音员等5个职业资格证与该专业对应,这些资格证所要求的技能考核项目与课程标准中的各工作任务模块实现了紧密对接。目前,杭州各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主体专业的新课程标准,都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项目与要求纳入到专业课程标准之中,有效推进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较好地解决了课程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问题,学生的品行技能较好地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岗位期望。这些专业基本涵盖杭州经济发展面广量大和新兴行业的工作岗位。
  目前,杭州中职学校打造了55个市级开放性实训基地,无论实训内容,还是与之相关的专业,都与杭州经济转型发展对接。全市中职教育调整后的专业点在一、二、三产业分布比例为1.90%、31.91%、66.19%,与杭州未来产业布局结构更加吻合。除此之外,实训基地承担企业职工培训等社会功能,包括职业技能鉴定、提供实习实训岗位、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全市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万多人次,在校生实训与社会培训达到1:1,体现了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改善民生、满足人的自由充分发展和主体性需要的人本主义精神。
  三、探索中高职衔接“接口”和“通道”,满足终身学习需求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不单单是为了实现一次就业,更要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使他们能持续地发展。不仅要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思想品德,具备接受高一层次教育的基础。就杭州而言,希望能升入高一级学校,是多数家长的愿望和学生的期待,反映的是百姓的利益诉求,是职业教育人本价值的重要体现。
  基于此,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坚持职前、职后并举,努力拓宽中职学生继续学习的渠道,形成了两个思路:一条路是走直通快车,毕业后直接对口高职升学,如“3+2”、“5年一贯制”、“单考单招”、“自主招生”等。另一条路是间接通达,多种时段和线路选择,多阶段分流、多路径成才,或在职考学,或工学交替,保证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同时给予学生升学的机会和可能,建立和完善高中后学历教育沟通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鼓励中职毕业生立足岗位成才,大规模推进中职毕业生在职接受自学考试、广播电视大学、成人高校、远程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及高技能培训,获取大专文凭或高级工、技师证书。促进中职教育与多种高等教育形式相贯通,为中职在校生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形成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就业和升学格局,即三分之一左右的毕业生直接就业,三分之一左右通过“单考单招”或“3+2”对口升学,三分之一左右通过与高职院校、技师学院联手,用1-2年时间,考取高级工、技师证书,走上工作岗位。
  为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多元需求,我市以中高职课程衔接为重点,以高职院校为主,立足于当前和未来,对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教学、教材、实训、技能要求等,进行统筹设计,加强衔接,减少或避免课程重复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合理界定中高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各阶段的培养规格、教学任务和评价方法,努力培养既有较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高级技能人才。例如,以五年制“3+2”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前两年侧重培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三年着重学习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同时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大力推行理实一体、行动导向、项目教学、工学结合、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增强中高职课程教学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进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完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2010年3月以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中职学校联手,通过举办“中高职衔接—可持续发展”论坛、中高职衔接课题研究等方式,加强中高职衔接的师资培养培训,积极开展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的研究,使少部分学生可以参加单考单招直接升学,也使需要就业、又想继续学习和就好业的多数学生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的课程对接,达到完成大学学业的目的,把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四、职业技能进入普通高中课堂产生“鲶鱼效应”
  近年来,浙江省普通高中全面施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全面实施选课制、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进一步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等。而核心则是选修课的设置,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4大类。为配合深化普高课程改革方案的顺利推进,我市中职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强势专业、精品课程,以“实用性”、“兴趣性”、“操作性”和“研究性”为原则,积极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设职业技能类课程,通过方便普高学生走校或送教上门、开放实训场所等形式,为普高学生开设职业技能课服务,并积极尝试转换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形成兴趣,获得成功体验。调研表明,已经开出的技能类选修课深受学生欢迎,职业技能进入普通高中课堂产生了“鲶鱼效应”,启迪了普通高中教育一个全新的改革方向。例如,杭州中策职业学校是全国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摘金夺银的金牌学校,在中西烹饪、电子电器、创新创业产品设计等项目上,形成了一系列响当当的“看家菜”。为了把菜品做得更诱人,更能拓展普通高中哪些“想跑得更快更远的孩子”的视野,学校利用大赛积累的经验,找到和生活与学习相关的专业研究点,让普高学生通过职业技能选修课这个载体,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激活自己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培养成就感,并能找到生发学科兴趣的研究点。
        这些技能类选修课所以受到普高学生的欢迎,其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一门“让人动起来”的课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制作完成一项作品,经历了完全不同于“静听课堂”的学习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种快乐恰恰正是学生成长的珍贵资源。
  在技能类选修课程开发过程中,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教师携手共进,各自提高了开发课程的能力和教学能力,共同提高了理实一体开发项目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实现了普高与职高“比翼齐飞”。在普职沟通这个平台上,实现了学校教育的选择性、课程体系的多样化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课程开发权交给老师,把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了学校的多样化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此外,有的职业学校在实施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时,为解决师资相对不足的问题,让本校部分专业成绩较好的学生担当起“教学助手”的角色,这些学生在与普高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过程中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增长了自信心,形成了对自己的正确认知。
  可以预见,一旦职教产品的有偿使用进入常态化,很多困扰职教事业发展的因素也将消除,职业技能选修课程作用发挥更大,普通高中多样化改革也会走得更远。
  五、整合课程资源,大力推进社会学习平台建设
  科学构筑学习型社会之“架构”,不仅要有终身教育体系,还包括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此,应加强社会学习平台建设,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公共学习平台即网上学习平台建设。《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
  近年来,杭州职业教育整合课程资源,向数字平台转型,通过行业性职教集团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已初步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同时,加快构建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开展征集、评选和展示活动,把各学校、各专业的优质课程、特色课程和优秀课件,通过互联网让全市中职学生和市民在平台上实时学习,并通过评论、投票等方式对课件进行评价。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成员,也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掌握优质的职教教学资源。例如,杭州中策职业学校的“面点技艺实训”、“西餐”、“西式点心制作技艺”等课件在网上开放以来,点击量、浏览量始料不及。
  日前,杭州市人民政府颁发“关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整合校企资源,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找合作、找人才、找培训、找实习、找专家、找技术、找设备、找岗位“万事通”,为杭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沈建平.内涵建设:打造职教品牌的“秘密武器”.中国教育报,2011-8-7
  [3]朱新均.未来10年,如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国教育报,2012-1-4
  

  [作者简介]张金英,女,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本文选自第三届海峡两岸终身教育论坛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