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网上看到各式各样的DIY投影仪,有些心动,但网上制作效果参差不齐,而且没有固定标准,于是各大论坛长期潜水之后,开始攒机,也就是,自己拼凑各种元器件。这玩意费钱,而且自己做的话,工程巨大,所以将时间选在暑假。 写在前面: 写这篇日志,目的有二,一是给自己备份。而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与电子爱好者交流心得,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个人认为,DIY应该首先从网上或其他渠道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总结整合DIY高手的制作经验,然后才会知道什么方案适合自己,最后再出手购买器件,否则很容易走弯路,或者花冤枉钱。嫌攒机麻烦的,最好购买套件。当然,套件的价格会高一些,但是制作快速,方便,也比较简单。我下面要说的,是攒机,而不是做套件。 在购买器件之前,最好先设计自己的图纸。包括几部分:1、光路部分。2、散热风路部分。3、机箱尺寸。4、元件尺寸及布局。 当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开始艰辛而快乐的DIY过程了。废话不多说,上图。 一、元器件、工具清单及一些准备工作。 1、待加工的硬纸板。也可选用易于加工的中密度纤维板或其他材料。 ![]() 2、灯室。这个铁王八花了俺四十大洋,暴利啊,坑爹啊...
![]() 3、150W电感镇流箱。包含了电感镇流器,触发器。相比于电子镇流器而言,电感镇流器的效率较低,且有噪音,发热量大,相同的灯泡,用电感镇流器一般亮度都要低些。事实证明,这150W功率偏小,结合很多成熟的DIY案例来说,光效最高的组合应该是:200W电子镇流器(安定器)+200W灯。但由于经费所限,所以选用了电感式的,也够用了。 ![]() 4、飞机型木工开孔器,用于开镜头孔,散热孔。 5、工具大集合。种类很多(实际上做投影仪只用得上其中很小一部分)。因为本人长期做电子类实验,所以大概包含了木工,焊工,机械工这几个工种的基本工具。 ![]() 6、大功率手电钻。虽然外表很旧,但是用起来很合手,质量也不错。这是飞机型开孔器安装在电钻上的样子。 ![]() 7、这个...菜刀,有时候不仅仅可以拿来切肉切菜或者砍人,某些时候,它也是很得力的工具之一。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绝对信了。 ![]() 8、12V 5A开关电源,由于要带动液晶屏,液晶屏驱动板,散热风扇,喇叭等负载,建议电源选用能提供4A以上电流的,否则电源会功率不足或超负荷。 ![]() 9、15寸的三星液晶屏。对于屏的选用,最好在购买之前根据屏的数据手册中的开口率等参数计算一下整个光路的最大光利用率,亮度最好能达到1000流明左右,若是低于500流明,则亮度太低,影响观看舒适度。
还有就是,相同分辨率的屏,大屏的透光性明显好于小屏,且方便散热,如果选用10寸一下小屏,还要在灯室外加红外隔热玻璃。但是不宜过大,个人认为,15寸有些过大了,会使机箱变得很臃肿。
![]() 其他的器件还有:聚光镜,反光碗,投影专用镜头,散热风扇,驱动板,菲涅尔透镜。都忘了拍照了。 二、木料加工过程 1、 画好加工轨迹线的木板。 ![]() 2、用小钢锯加工。木工活,考验体力啊。
![]()
3、开完孔,再拿砂纸打磨 ![]() 4、工具所限,只能用美工刀开方形孔。 ![]() 5、方形孔加工完成 ![]() 6、喇叭扩音孔
![]() 7、用飞机型开孔器开的风扇散热孔,比较圆滑。
![]() 8、驱动板接口
![]() 9、加工完成后,初装的机箱
![]() 机箱的加工时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计,花了整个制作过程近三分之二的时间,相当难熬。
机箱制作完成后,用油性笔或墨线在元器件安装的位置以及螺丝孔等地方做记号,方便打孔固定,还有灯室的中心,液晶屏和菲涅尔透镜的中线,镜头的中线都要标记出来,以便于在安装时参照位置。要打孔的地方都尽量一次性标记完,然后找个适当的时间,尽量一次性打完所有孔。(之所以尽量一次搞定,一是打孔会产生很多灰尘,反复的话难以打扫清洁,二是,电钻噪音不小,尽量不要尝试反复的去挑战隔壁寝室兄弟的忍耐极限......)
三、 光源部分 1、测试光源是否正常。 ![]() 2、光源正常。 ![]()
四、拆屏 1、拆去边框后的屏 ![]() 2、将屏与背光部分分离 ![]() 3、完全拆出的屏,特写 ![]() 五、调试。这一步,将液晶驱动板与液晶屏,灯与光源等都连接好,光源部分为一个模块,两块菲涅尔透镜与液晶屏为一个模块,镜头为一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的调试就在这一步完成,也确定各个元器件的最终位置,以及菲涅尔透镜与灯室,菲涅尔透镜与液晶屏,菲涅尔透镜与镜头的最佳距离。然后就可以将机箱全部加工好,再装入元器件就可以了。 到这一步,我才猛然发现,自己竟然昏头昏脑的把机箱尺寸算错了,所以说,累了还是要休息,才能高效率的工作。 这是加长后的机箱。 ![]()
六、喷漆。各项参数调试好之后,将机箱内部用油漆喷黑或者刷黑,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减少内部反射的杂光对光路系统的影响,以增强对比度。至于机箱外侧是否喷漆,就看个人了。我的机箱外侧喷黑了,但似乎不怎么美观,额,看起来又大又丑,就像个大猩猩一样...... 准备喷漆。
![]() 这就是喷完漆之后的样子: ![]()
![]()
七、待油漆干后,装入元器件。 漆干后总装俯视图: ![]() 盖上顶盖的模样,奇丑无比,跟我有得一拼,简直就是黑老大,巨无霸。 ![]() 液晶驱动板接口特写: ![]() 主散热风扇,总开关,电源进线: ![]() 工作时的侧视图: ![]() 侧视图: ![]()
前视图:
![]() 前视图: ![]() 八、效果图 这些是没用幕布,直接投射到寝室门上的效果,由于手机像素低,而且拉上了窗帘,所以拍出来质量不是很好,实际效果还是比较满意,观看高清图片很清晰。但是由于屏太大,而且后菲镜220与灯室距离稍微近了点,所以四周有暗角。 ![]() 注意对比下面这张和上面这张,发现下边的暗角增大了,检查之后,发现是灯室有轻微的偏下造成的,后面再调。 ![]()
![]()
![]()
![]()
![]()
![]() 大小对比:笔记本的屏是14.1寸的,投出来大概有80多寸的样子,用卷尺测量:约为1.6m乘以1.2m ![]() 和寝室门的大小对比: ![]()
然后做幕布,从广告店买来的哑光写真纸,粗略的固定一下,不是很平整,所以看起来光不是很均匀,若固定平整就没有这种现象了,还有就是这层纸后面是黄色的底子,使用时要把底子撕去,但为了便于固定,就没有撕,所以整个画面看起来偏黄。实际效果比这个好得多,很清晰。 ![]()
![]()
![]() 歼20: ![]() 初步效果就是这样了,四周的暗角和幕布的去底固定改天再做,整体效果很满意,播放高品质的片源也很清楚。除了一些细节有待改进以外,可以说大功告成了。
桌面摆设,工具占了一半的空间:
![]() 俺的书桌,饭桌,实验桌......
![]() 最重要的,就是永不言败并享受苦难的精神,我想,这也许就是DIY的真正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