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经:第六章论道》的理解

 非常名5591 2013-05-07

 

《黄帝经: 第六章 论 道》的理解

原文 

 

人主者,天地之光也,号令之所出也,生民之命也。不重天则失其神,不重地则失其根,不顺四时之度而民疾。

 

第二节   相应之理

 

不处外内之位,不应动静之化,则事窘于内,而举窘于外。八正不失,存亡兴坏可知。人主者,重地则得其根,顺四时之度。合内外,而民则无疾;处外内之位,应动静之化,则事得于内,而举得于外。八正不失,则与天地总矣。

 

第三节   四极之中

 

天执一,明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然后以尽天地四极之中,无不应顺矣。行啄息,扇飞蠕动,无则与天地总,无不庭顺矣。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

 

第四节   三光之稽

 

天执一以明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生信死,进退有常,数之稽也。列星有数,而不失其行,信之稽也。

 

第五节   地正天行

 

天明三以定二,则壹晦壹明;地正四极以立七法,天定二以建八正,则四时有度,动静有位,而外内有处。

 

第六节   地之七法

 

天建八正行七法,明以正者,天之道也;适者,天度也,认者,天之期也;极而返者,天之性也;必者,天之命也。地之明正适信极返必者,天之所以为物命也。此之谓七法。七法各当其名,谓之物;物各有其本性,谓之理;理之所在,谓之道。

 

第七节   天之八正

 

物有不合于道者,谓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谓之逆。逆顺各有命也,则存亡兴坏可知。合于道者则生慧。慧生正,正生静,静则平,平则宁,宁则素,素则精,精则神。至神之道,见知不惑。

 

第八节   人之六枋

 

帝王者,执此道也,是以守天地之极,与天俱见(现),尽天地四极之中,执六柄以令天下,审三名为万事法,察逆道以观于霸主危亡之理;知虚实动静之所为,达于名实相应,尽知情伪而不惑,然后帝王之道成。六枋:一曰观,二曰论,三曰动,四曰转,五曰变,六曰化。

 

第九节   六枋之用

 

观则知死生之国,论则知存亡兴坏之所在,动则能破强兴弱,转则不失韪非之理,变则伐死养生,化则明德除害。六枋备,则王矣。

 

  第十节   三名之治

 

三名:一曰正名。一曰立而偃,二曰倚名法而乱,三曰强主灭而无名。三名察则事有应矣。

 

第十一节   死生之国

 

动静不时,种树失地之宜,则天地之道逆矣。臣不亲其主,下不亲其上,百族不亲其事,则内理逆矣。逆之所在谓之死国,伐之。反此之谓顺之所在,谓之生国,生国养之。逆顺有理,则情伪密矣。实者示人以虚,不足者示人有余。以其有事起之,则天下听;以其无事实之,则天下静。名实丕相应则定,名实必相应则静。物自正也,名自命也,事自定矣。三名察则尽知情伪,而不惑矣。有国将昌,当罪先亡。 

-----------------------------------------------------------------------     理解: 

 

第一节   尊天重地 

人主者,天地之光也,号令之所出也,生民之命也。不重天则失其神,不重地则失其根,不顺四时之度而民疾。

 

------------------------------------

 

这段主要说的是:不重天地,不顺四时之度人们会得疾病.不知天地的奥妙就是不知"".不知四时之消息,就是不知天时,又不知地利,不知深入下去探讨天地之根是什么。

 

人主要是借天地之光,知天地知其光也,号令者乃思维也,在于找生命之一门也.【这里的‘民’是指每个人的命】

 

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庄子说:"生命之息相吹也".这不是很好的妙门吗? 

 

-----------------------------------------------------------------------

第二节   相应之理

不处外内之位,不应动静之化,则事窘于内,而举窘于外。八正不失,存亡兴坏可知。人主者,重地则得其根,顺四时之度。合内外,而民则无疾;处外内之位,应动静之化,则事得于内,而举得于外。八正不失,则与天地总矣。

------------------------------

"不处外内之位,"这就是说的一,一是主外也,二和三是指内也,先静后动,而二合三为动,动者和.主外居内应是也.

知一动静二三,方一切顺畅,不失大道,其主要就是敬重大地之根,方知大道由四时有度,什么是四时?乃大道时间的妙用,

知道了一,又知道二三,这样用起来,身体才无疾病和其它生活方面无之阻碍,方证明大道有了精进.内外乃是天地,知道内外之用,乃天地之总法.

-----------------------------------------------------------------------

 

第三节 四极之中 

 

天执一,明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然后以尽天地四极之中,无不应顺矣。行啄息,扇飞蠕动,无则与天地总,无不庭顺矣。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

 

----------------------------------------

 

“四极之中”无非说的是八卦中的四项。“天执一”无非就是指的河图中的“天一生水。天一就是从一开始然后生二生三,然后生八卦,八正何也乃之中,从中行七法。七乃阴阳之法,阳罡正气之法。乃是乾坤坎离之中乃五是也,坤一乾七中乃五,这就是顺应于天地,顺天地无不顺,逆天地凶。

 

物丰为足,只有丰足才能有休息的余地。无形的大气无边无际象扇子一样永远微微做动,人得之天地也与天地一样,无乃天地的永久和始终,天之总人之总,顺其天地之理乃无不顺。天地之众乃归一也。

 

---------------------------------------------

 

第四节   三光之稽

天执一以明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生信死,进退有常,数之稽也。列星有数,而不失其行,信之稽也。

-----------------------------

这一段专讲明三,三乃三光也,三乃乾也,乾乃日也乃阳也。三重要之处乃能生万物也,生万物时乃合二。天地是信,太阳每天按时出按时落,所以天的规律是信。南北有极为轴为实,东西长动为虚,极者何也乃生机之关。天地的砝码绝对不是无籍之谈,乃是三光之度。所以要知身中有日月,日月就是阴阳。

月的信用有圆缺,人也同样有凶吉,有生死。所以人们不信长生,认为月都有圆缺何况人乎。其实死则生之户,生则死之户,乃进退之门户,生死之常也,乃天地之定数也,知天地定数以人,以用方知三也。知一、二、三来用之,其得之绝不是无籍之谈!

 

---------------------------------------------------------

 

第五节   地正天行

天明三以定二,则壹晦壹明;地正四极以立七法,天定二以建八正,则四时有度,动静有位,而外内有处

----------------------------

天明三,乃有,有者日月,无者一气。日月乃一阴一阳,一明一暗。所以叫定阴阳,为二。三为阳,二为阴。

地的四方,乾坤坎离为极,立七法乃从中立法,观北天地运转之法。四正则上下左右之正,天地阴阳以乾坤建八卦乃八方。天有四极就有四时,其不言消息,以冷暖来定,天有妙时人应感知,动者知其时位之有也。观内外之地以明三合二是处。

 

--------------------------------------------------------------------------  

第六节   地之七法

天建八正行七法,明以正者,天之道也;适者,天度也,认者,天之期也;极而返者,天之性也;必者,天之命也。地之明正适信极返必者,天之所以为物命也。此之谓七法。七法各当其名,谓之物;物各有其本性,谓之理;理之所在,谓之道。

------------------------

天建八正就是说的先天八卦,地建八方为后天八卦的说法。天的八正乃中也,观北天地运转之法。知道先天之正者,乃先天之道也。有惠根者信者用者,天自然会有度,信息自然会找你。认得这个妙门为天门,总有天日到的时候。“反者道之动”乃后天返先天,道者先天之性也,为返还。必须这样做你才有天长地久的命,天命则长久之命。道者为先天,要从后天返回先天,乃是阴返回到阳,阴极必然阳生,纯阳为道之成也,明地为阴地法乃天,人法乃地,天包括万物之命,人法地乃成道是天。这些都是七法的内容之名,为之先有物由物,这些物的本性是理,理的所在为天地内外,上下,中间,为之道。

 

--------------------------------------------------------------------------------

 

第七节   天之八正

物有不合于道者,谓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谓之逆。逆顺各有命也,则存亡兴坏可知。合于道者则生慧。慧生正,正生静,静则平,平则宁,宁则素,素则精,精则神。至神之道,见知不惑。

-----------------------------------

万物与道合,道与万物合,合[]者为道,大道为合。万物生生不息乃合者生。先天道为“逆”行。后天道为“顺”行。不得大道者乃是不知先天逆行之理,失去了这个理道不可见。先贤曰:“顺则人,逆则仙”为之道理。

是顺是逆其中各有长短之命,各有存亡之命。得知大道之理方知存亡兴坏。存者长命,亡者短命,兴者改天命。坏者安天命,玉体老去终有亡。

合于道之理,必然生出智慧,有了智慧必然知正邪,会八卦知八正。由静知静法,只要能静,乃心平气和之静。心静身宁之静乃清,能得正、静、平、宁、素。是以无私邪,乃精气正旺,精神饱满,能抵御外邪,是为神显,神者阳也,见了不疑惑。

慧、正、静、平、宁、素、精、神这八个字是这里说的天之八正。

------------------------------------------------------

 

第八节   人之六枋

帝王者,执此道也,是以守天地之极,与天俱见(现),尽天地四极之中,执六柄以令天下,审三名为万事法,察逆道以观于霸主危亡之理;知虚实动静之所为,达于名实相应,尽知情伪而不惑,然后帝王之道成。六枋:一曰观,二曰论,三曰动,四曰转,五曰变,六曰化。

-------------------------------

枋乃古代的一种树,这种木材为上等,做方木很好。作为帝王应象此材,修道也应象此材。枋者乃方也,守天地之极乃有方也,以守乾坤为方,观天之道,天地有方乃乾坤坎离之中,天地有五方乃执一柄,五方乃一方也,是一也,五乃一柄。天下归一与我,我与天地为一,天地归我所掌,天地都在一掌中。三生万物审知三方是东,东为明,帝向明而治。东方甲乙木,雷木为甲,草木为乙,木生火为丙丁。天下有逆,“反者道之动”。治与反,反为顺。不知何为动静,不知何为虚实,乃是道不动,要知此两者才识道。动静虚实乃实名实相,尽知动静虚实而不疑惑,然道成也。

六枋如方木,其型不难观看,执一柄来说其动转变化。

----------------------------------------------------------------------------  

第九节   六枋之用

观则知死生之国,论则知存亡兴坏之所在,动则能破强兴弱,转则不失韪非之理,变则伐死养生,化则明德除害。六枋备,则王矣。

------------------------

这里的“国”是以国做比喻,一个人就好象一个国家,观者知其气数,论者知其存亡兴坏,死生机关乃生则死之关,死则生之关,是出自一地。动者有刚有柔,刚者能破其强,兴者能助其弱。转则道为逆,逆则不违背天下道的逆顺之理。变则消灭死亡而得长生,道是变化出成就的,这个成就需要德的养育德的滋润,要除去对道不利的地方,那就是不道德,它是行道得道障碍,所以要除去不德。

掌握六枋,王要具备此。

治国安邦须观、论、动、转、变、化。治国安邦尚如此那么长生之道也如此。

六枋为何?乃乾坤坎离中加一柄也,乃帝王一手所掌。

 

--------------------------------------------------------------------

 

第十节   三名之治

三名:一曰正名。一曰立而偃,二曰倚名法而乱,三曰强主灭而无名。三名察则事有应矣。

--------------------

三就是能生万物的三,明正则道之门。说立则仰观天下。不偏不倚乃二不是这样易乱,远则思者易乱,其名下倚也。三生物乃无名但强名乃不可,莫能知,不可知。

 

察三乃是有名,一是说正名,倚名,正名由外观其正,正本清源。鼎上鼎下与中也。  

------------------------------------------------------------------------  

第十一节 

动静不时,种树失地之宜,则天地之道逆矣。臣不亲其主,下不亲其上,百族不亲其事,则内理逆矣。逆之所在谓之死国,伐之。反此之谓顺之所在,谓之生国,生国养之。逆顺有理,则情伪密矣。实者示人以虚,不足者示人有余。以其有事起之,则天下听;以其无事实之,则天下静。名实丕相应则定,名实必相应则静。物自正也,名自命也,事自定矣。三名察则尽知情伪,而不惑矣。有国将昌,当罪先亡。

 

================

 

修道不知动静有时,就等于植树没有选择有利的时机,就等于没有顺应与天时和地利.天地之道为逆行,逆者天地之道,为先天之道,顺者为人道,"顺则人,逆则仙.

 

人的成长壮大是由小到大完全是后天之道,后天为顺.顺者,必须遵循顺的原则,

 

臣不亲其主,下不亲其上,老百姓不守法律法规,国家其不乱乎.这种状况是人道之逆,这样的国家不会长久,如有攻之必之溃败,这就是人道之逆的下场.人道为顺,国家也如此,行逆国家会亡.以上的情况如果反过来是顺行,顺行则国之兴盛,为生之国.

 

以上这个比喻,说明逆顺有它的道理,如果听了我的就是人间之顺,反之就是人间之逆,听了我说的先天为逆""这就是顺其道,听了我的就是长生之道,不听我的就是人间之逆的顺生为死之道.这就是逆顺的道理.

 

其真其伪,其实是秘密不宣的,是乃大道难明以天下,其实是示人以虚的.不管怎么说也是不足以示天下.如果以""事情发生和发起,天下人都想听,天下真的无事情发生,则天下无事,则天下大静.天下万事无不从""事情发生起,天下大静无不从无事情时有所显现.有真实的名起都是互相相应的,一个""一个""都是相辅相成的.万物自正,正本清源,有名的万物各自有命,这些事情都是天定的.

 

要察三名应该知道是真假了,而不应该有疑惑了.这样一来国家安全繁荣昌盛,有罪者则当罚,顺之理也.

 

:

 

这里所说的""都是比喻.以国比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