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罗夏对前人制作的内燃机进行了深入分析,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这些设计方案都有问题,缺少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德罗夏开始构想制作内燃机的方案。他认为,高效率的内燃机,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第一,点火前要高压;第二,燃料必须迅速膨胀,达到最大膨胀比。如何满足这两个条件呢?德罗夏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即把活塞运动分成4个冲程:活塞下移,进燃气;活塞上移,压缩燃气;点火,气体迅速燃烧膨胀,活塞下移作功;活塞上移,排出废气。 德罗夏已经勾勒出了高效内燃机的雏形。他的这个设想,像黑夜中的一把火炬,像茫茫汪洋之中的指南针。他仿佛看到通向“瓦特肩膀”的阶梯,离“瓦特的肩膀”只有一步之遥了。可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德罗夏只是一个理论家,只会纸上谈“机”,缺少动手制作的能力。他最终没能迈出关键的一步! 一位名叫奥托的德国商人,在报纸上看到德罗夏设计内燃机的报道,欣喜万分。在此之前,奥托一直在关注内燃机的研制情况。作为商人,他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中,看到了内燃机的发展前途,德罗夏的设计方案使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奥托马上找来有关报道德罗夏设计方案的报刊,反复研读,从中深刻领会了德罗夏的设计思想。他认定:“这是一个天才的设想,妙不可言。”于是,奥托辞去工作,信心百倍地投入内燃机研制工作中。要把构想变成现实,绝非易事。缺乏机械知识,他就边学边干;部件加工得不理想,他就重新再来,直至满意为止。 凭着坚强的意志,奥托终于在1864年研制出了压缩式内燃机。为了使自己的内燃机走向市场,奥托与人合作,建立了“奥托公司”。在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压缩式内燃机获得了金奖。 奥托并没有陶醉于初步取得的成功之中,压缩式内燃机并不是他奋斗的最终目的,他要发明四冲程内燃机。于是,奥托走出了荣誉的光圈,又走进了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加工、调试、安装…… 经过9年的努力,奥托终于在1876年研制出了四冲程内燃机。这种煤气内燃机基本上克服了蒸汽机的缺点。它“出于蒸汽机而胜于蒸汽机”。奥托终于跨出了德罗夏无法跨出的最后一步。 当然,科学的发明没有终点。此后,英国科学家对奥托的四冲程内燃机进行了改进,即在一台内燃机中加上一个汽缸。这样,当一个汽缸处于回复状态时,另一个汽缸在爆燃作功,从而使输出的动力较均匀。 内燃机的诞生,使汽车、轮船、飞机终于有了良好的“心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