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师傅

 徐徐书苑 2013-05-07

                        崔  

                                                                            徐 怀 

人们都喊他崔师傅,老年人这样喊,青年人这样喊,男人女人们都这样喊,日久天长,崔师傅似乎成了他的姓名。

崔师傅姓崔名运发,这名字好!现如今无论干什么都图个吉利,对“发”的企盼更超过一切,连带发的谐音的数字“8”都格外尊贵,被称之为吉祥数字。新开张的饭店、宾馆、小卖部,用“8”命名的不计其数;车牌号、手机号、电话号,凡是带“8”字的,你争我抢,肯出高价的也不在少数。这些假“发”都这么显贵,我们崔师傅的“崔运发”是真的,毫无牵强附会之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荣幸,一种与生俱有的荣幸。

崔师傅的这个名字实在是好!它的音与义无论怎样解释,怎样论证,都当说吉祥无比,吉利无双。有这么个好名字,实是崔师傅人生之大幸,人生之大荣!设想,当初给崔师傅命名的人也许带有“发”的企盼,但他们决不会想到,几十年后,这名字会这样光辉无比。可惜!人们喊他崔师傅,似乎忘记了他的好名字。这不能不是一种遗憾,一种委屈,而更为可惜或者是更为可气的是,崔师傅也没有因为他的“运发”而发迹发达。尽管他“催了几十年,但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的锅炉工!

崔师傅是山西人,50的年纪,烧了27年的锅炉,现在的职务是锅炉班班长,统领着7名年轻的女工。他文化不高,小学没毕业就赶着牛儿去山坡上吃草。接着入伍当兵,为国家尽了3年义务。再接着转业来油田,当上了锅炉工。50岁的履历简单得再也不能再简单了。但他是党员,那是在部队里加入的;当了20多年的“优秀”、“先进”、“标兵”,那是当锅炉工时获得的。这些在他的履历上写着,如同他的名字一样都是真的,毫无半点虚假。

崔师傅话多,但说的每句话都实在;发火的时候也多,看不惯的人和事,他就来火。他发火的样子很特别:眼睛一眯,“嗖”地从上衣袋里抽出一张纸条,接着又从下衣袋里捏出一撮烟末,三卷两卷,一支粗大的烟炮就叨在了嘴里,“啪地”点着火,猛吸一口,嘴巴一努,“呼”地喷出一道又粗又长的烟雾(似乎要把心中的火气喷出来)然后,话就象水流似的涌出来:“现在油田到处喊着叫着,要节能减排节能减排,这么大的事,可有些人就是装聋作哑不理会。你看那个飞达公司的停车大院,太阳都两竿子高了,院里的照明灯还亮着,要说那值班人得了‘日盲症’,管事的干部也瞎了眼?都干什么去了!”时间长了,人们摸清了这一规律,都说“崔师傅发火— —眯着眼睛不认人”。

不过,崔师傅发火,从没因为什么大事。他这个锅炉班长无资格也无机会接触高层次的事物,他的火多为社会上和生活中那些乌七八糟的烂杂碎泛泛而发;为工作中一些没有做到,没有做好,没有做对的具体事而发。这些火发得虽然不能百分之百地正确,但也八九不离十。人们知道他的性格,了解他的人品,大多都会接受、认同。而崔师傅火一旦发完了,就会象没事儿一样,依然乐哈哈地。当然,那些泛泛而发的火,只能使他多抽几支大烟炮,于事于人于理无补。人们说“崔师傅,算了,你一介草民,管得了吗?发那个火干啥,生气伤肝!”崔师傅说:“咱气不顺,憋不住”。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崔师傅火发了几十年,话说了几十年,世事也转变了几十年。若论功绩,真难说崔师傅有什么建树,但作为锅炉班,若少了崔师傅还真玩不转(至少现在是这样)他手下的这7名女将一天不见主帅,总感到失去了主心骨 ,没有了撑腰的,就连听不到崔师傅发火,也觉得心里空落落地。似乎这个世界上少了崔师傅就不完整了。而我们的崔师傅也真的毫不谦虚地显示着他存在的作用。锅炉班工作三班倒,一班8小时,不管是他当班,还是休班,每班他必到锅炉房转悠一趟,哪怕是零点班,他也照去不误。老伴说:“是你的班你去,不是你的班瞎窜啥”!崔师傅说:“工人三班倒,班班有领导,这是大庆的传统咧”。老伴嘴一撇:“发烧昏了头,你算哪一级?”崔师傅说:“啥级不级的,不去看看心里不踏实。”老伴说:“那是看人哩,老东西!”崔师傅嘿嘿一乐:“你不是心疼我呀?”儿子说:“爸呀,别人当班,你去烦不烦?”崔师傅说:“别人烦不烦,我不管,反正我不烦。”儿子说:“都什么年代了,要相信年轻人,放心大胆地让他们干!”崔师傅说:“我乍个不放心?不放心,那几十万元的设备能交给这些年轻娃?我是去检查他们工作咧!”儿子无可奈何,分明带有某种含义地笑着摇摇头:“你检查得了吗?”崔师傅大言不惭:“我的锅炉班没有你小子那么多鬼明堂!”

这话说得是。崔师傅来到锅炉房,活脱脱象个元帅,他一脸的严肃,看压力表,看水位计,看油泵,看阀门,里里外外巡视了一遍,然后眼睛一眯,(他没有抽烟,墙上贴着一张告示,上面歪歪歪斜斜地写着“锅炉重地,严禁吸烟”那是他的墨宝)话出来了:“我说,值班就是值班,别老是捧着个书本子,那上面有锅炉呀?哼!勤走走看看,坐长了腿发麻”。

年轻的女工们服他们的崔师傅,嘻嘻一笑:“是,记下了,您老放心,错不了”。“等出错了就晚了”!崔师傅眼睛睁开了,起身便走。刚走门口又回转身说了一句:“交班回家别忘了拿上手电筒,服务队那只该死的狗,这阵子不知得了啥邪症,听见人声就瞎汪汪,穷叫哩!”

崔师傅走了。有时他会慢悠悠地边走边咿咿呀呀地喊几句让人难以听懂或评论的晋剧;有时他会双手倒背,“噌噌噌”地迈开大步疾走,那气势倒有点威风凛凛。可惜崔师傅个子只有167,那样子反而有些滑稽了,好再,那是没人的时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