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道德经》对老子思想的篡改(一4028)

 无为道人 2013-05-07
《老子》问世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然而它的真实面目,因被历史烟尘所湮没,曾被深深地埋入了地下,不为世人所知晓;取而代之的却是被改头换面的《道德经》。这部《道德经》为道教祖师爷李耳所作,收入《道藏》,为道教经典,是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事实。至于何时被改?这还的从李耳的生平事迹说起。有人考查,在长达二百四十年的春秋时代,我国尚无以“李”字为姓氏者。传说李耳是因为他的母亲在分娩时,手指李树因以为姓,从而成为李姓的始祖,其子李宗曾为魏将,封于段干;也就是说这个号称“老子”的李耳是战国初期魏国将军李宗的父亲,因此他不是春秋时代的人。李耳作为道教始祖的身份传承有序,有道教“家谱”可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有人说道教起源于东汉张道陵创建的“五斗米道”,这是不准确的。“五斗米道”只是利用了道教的组织形式从事政治活动。由于它违背了道教的宗旨,在推翻政权的企图失败后,则被道教内部斥之为“妖道”。 应当说道教始祖是战国时期的李耳,原创之初就像司马迁所说的那样,是个以“自隐无名为务”的民间组织;《道德经》正是他立教的经典之作。现在的问题是,这部《道德经》是否就是老聃的原著《老子五千文》?《道德经》的作者李耳,号称“老子”,是否就是《老子五千文》的原作者老聃?
  应当说,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把《道德经》当成了老聃的原著《老子五千文》的;连博学多闻的史学宗师司马迁也毫不例外,在他写的《史记》里就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也就是说老聃的原著就是这本分为“上下篇”、以“修道德”为内容、讲“自隐无名”思想的《道德经》。但是根据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抄本与1979年郭店出土的楚简本《老子》残篇得知,《道德经》并非是老子的原著。这说明《老子》与《道德经》是版本不同的两部作品,应当分别属于两位作者。准确地说,原貌《老子》应当是春秋晚期老聃的作品。老聃,陈国(今河南开封陈州地方)人,曾担任“周守藏室之史”职务,有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长期从政经验,对社情民意有深入的了解,是个具有先进科学头脑的无神论者。孔子曾向他请教过“礼制”,他是孔子的老师,孔子与他有过很多交往,人称他为“老子”。《老子》是后人对老聃著作的称呼,或称《老子五千文》。《道德经》是《老子》被篡改后的名称,应当是战国初期李耳的作品。李耳,楚国人,他可能是老聃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中的“有神论”者,他对《老子》作过非常深入的研究;但他身处乱世却无力回春,为逃避现实而“修道德”、“以自隐无名为务”,遂篡改《老子》制作而成道教经典《道德经》,因受《老子》的影响而号称“老子”,为道教始祖。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司马迁要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的道理了。原来司马迁所说的《老子》指的就是《道德经》;他把《道德经》与原貌《老子》混为一谈了。号称“老子”的《道德经》作者,应当是由《老子》的原作者老聃与《道德经》作者李耳两人合并而成的。把本来属于两个不同时代的两个人年龄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当然就有一百六十余岁,甚至二百余岁了。
  司马迁关于老子著书经过的记述估计是依据道教内部的传说而来,因此是既可信而又不可全信的;也许他所记的著书一事,指的就是李耳把老聃的原著篡改成《道德经》这件事,并非是老聃撰写《老子》原著的事;因为著书并非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易事,它是思想的结晶,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岁月的积淀。从内容分析,《老子》这部书,是老聃自身学术活动的实录,因而绝对不是为了出关归隐,被关尹喜“逼”着一时能写得出来的。如果真有此事,那个被逼着写书的人绝对不会是老聃,他一定是李耳;被“逼”着写出来的书,当然就是依据《老子》原文篡改而成的《道德经》了。
  据历史记载,孔子34岁时曾“适周”向老子“问礼”,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前516年,周景王死了,他的儿子王子朝与悼王、敬王争夺王位,周王室发生了内乱,王子朝因争夺王位失败而带走周王朝的大量档案典籍逃亡楚国,身为“周守藏室之史”负责保管国家档案典籍的老子也因而去职。有学者认为老子比孔子年长20岁,以此计算,老子时年约56岁左右。去职后的老子回到了陈国,主要是从事讲学活动,还到鲁国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与孔子有过多次交往。老子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从政经验,他从社会实际出发,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主张改革现行的“周礼”;孔子却是因循守旧站在士族阶层的立场上,主张恢复“周礼”以维持社会秩序;他俩师生之间因此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老子与孔子在学术观点上的主要分歧,除《史记》中有记载外,在《老子》里也有充分的反映。书中有些记述就是与孔子的活动有关,也透露了老子与孔子之间学术上的分歧。如文中的“声人”指的就是当时包括孔子在内的讲学老师,老子对他们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行为与作风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以百姓为刍狗” 的假仁假义虚伪本性,愤怒地表达了“绝声弃知”、“绝学无忧”的观点。《老子》这部书就是老聃在讲学时,针对社会现实所编写的教材,由于是讲学用书,因此以“解释”为主,所以句子中的副词比较多。可以说,它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一部以现实社会生活题材为内容的教科书;它记录了老聃的学术思想、讲学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及重要事件。老子与孔子虽然在学术思想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但他始终抱着“声人恒善人而无弃人”的教育理念,师生情谊却依然如故,在孔子的生平事迹中就有多次与老子亲密交往的记载。在学术争论上老子则坚持“(朴)散则为器,声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这种提倡学术自由,而把最终决策权交给统治者的正确立场。在春秋晚期群雄争霸的社会里,老子提出“以人为本、以下为基、以国为体、以和为贵、以德为用、以道为归” 的一整套改革礼制主张,因不合私有制社会士族阶层的胃口,一直没能得到统治者的采纳。孔子坚持以君为本、以仁为用,提出“以‘克己复礼’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主张虽然能起到维护私有制的作用而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但是也由于统治者私欲膨胀耽于酒色不顾百姓死活的本性难移,根本就无法施行;结果孔子也不得不离开政坛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从事讲学与著述活动去了。孔子73岁时就离开了人世,历史开始进入战国时期,这时老子还健在,应当已有93岁的高龄。第二年楚灭陈,老子离开家乡流亡他国,最后死在秦国,终年应当不会超过100岁,因而不可能有160多岁或200多岁之说。
  《老子》是一本老聃在长期的讲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书,通过他学生的传播,在当时社会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由于古代无纸,简册就是当时用来书写和传播文化思想的主要工具。老师在不同时间的讲课中会随时修正自己的讲学内容,学生依据老师不同时间的课堂内容所作的记录也会是有差异的;而在不同时期的传抄中,出现有所不同的版本,也是不奇怪的事。这可能就是为什么1979年郭店出土的71条楚竹简《老子》残本的文字,与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的文字有些出入的原因。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甲、乙两种版本。两版本的书体虽有些不同,但都属于隶书范畴。从乙本避刘邦讳,可以断定它是汉朝的抄写本无疑。帛书《老子》(甲本)由于不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因此可以推断它当抄写于刘邦称帝之前,就是说它并非是汉代的物件。过去按照东汉人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叙》的说法,隶书出现在秦篆之后,是“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之所作也”。现在从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一千一百余枚隶书秦简和1980年又在四川青川郝家坪出土两件隶书战国木牍的情况来看,隶书的出现与流行应早于秦篆。现代大量考古发掘证明,隶书在战国时期就已广泛使用于以竹木为书写材料的简牍上。文字的变革是书写工具与材料改变所逐步形成的结果。隶书的出现决不是凭某个人的灵感能创制得出来的,它与简牍的广泛使用是分不开的。这说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老子》(甲本),绝对不会是汉代的至少是秦代所遗留的物件。由于秦王朝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历史,因此甲本帛书也很有可能就是直接从战国时期的竹简上转抄过来的,它应当是迄今为止所发现保存最为完整、最接近原貌的《老子》版本。《老子》(乙本)不但成书较晚,由于文中有避刘邦的名讳,所以它应当就是当时与《道德经》同时在社会上流传的《老子》版本。帛书《老子》(乙本)的脚本主要是在士大夫中传抄,而《道德经》的脚本则主要是在道教系统中流传。可以看出汉帛书《老子》(乙本)的有些字句,明显是受了《道德经》的影响而被修改过了的;但其大部分内容依然还保持着甲本的原状,也是难得的珍贵数据,因此可以用作修复甲本缺失字句的参考。
  由于马王堆汉墓的主人,是出身于侯爵之家的豪门贵族,因此他们所得到的传抄脚本应当是正宗的标准版本。因《老子》(甲本)不避刘邦名讳,可以肯定在当时它是只能秘藏而不可流传的版本,由此可初步判断1973年从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的母本就是未被篡改前《老子》原作的最后完成版本;也就是说《老子》(甲本)是最接近原貌《老子》的版本。三国时魏人王弼的注本《道德经》是现存通行本中流传于文人系统中的最早版本,因此也是最接近于《道德经》母本的版本。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与魏王弼注本《道德经》,是目前最具可比性的两种版本,也是研究原貌《老子》与《道德经》之间差别的重要依据。
  只要再仔细分析一下汉帛书《老子》(甲本)与魏王弼注本《道德经》在文字内容上的差异,就不难勾画出这两位真假“老子”作者各自不同的身份与政治面目了;也完全可以进一步证明《道德经》不是《老子》、李耳也不是老聃的结论,从而解开这个困惑学术界长达二千多年的谜团。
  《道德经》篡改《老子》原作的文章结构,把原本不分篇章的《老子》,分割成为上、下篇共八十一章,并按照宗教理念进行编次颠倒、段落错综与文字改动,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经过如此结构与字句大变动的文章,还能是原来的文章吗?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中有“老子是孔子老师”的课文内容,本人曾就此问题向一位只有10岁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提问“《道德经》是否还是《老子》”时,很快就得到,由于123456不等于543621,因而《道德经》已不是《老子》的回应。“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应该是十分简单而浅显的道理,据此本就足以说明问题,不必再作赘述。然而二千多年所形成的观念,使大多数人都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因此有必要就其在文字内容上的改变,逐段、逐句、逐字地进行详详细细的比对分析,看一看《道德经》到底是不是《老子》,它与《老子》在文字内容上究竟有哪些差别,《道德经》篡改老子思想的真实意图又何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