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和之美 美不胜收——记苏州吴中区陆巷社区博物馆 作者:邢致远 徐苏君 ![]() 陆巷
![]() 渡口
陆巷古村形成于南宋初年,明初建成村落,是江南古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村落,具有空间格局完整、文化脉络清晰、乡土遗产丰富、人文资源荟萃、民俗内涵丰富、传统农业发达、传统建筑精美、生活风貌和谐的特点,如同一副田园诗般的精致画卷。被称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的明代宰相王鏊有诗云,“信美仍吾土,如何不少留”,足以赞美他的家乡——陆巷这一唯和之美。 在对陆巷古村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分布地域、资源类型、资源总量、资源特色等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苏州吴中区陆巷社区博物馆于2012年正式设立,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整体项目。基于社区博物馆的特色和陆巷的实际情况,这一新设立的博物馆提出了“当地居民+政府+专家+博物馆工作站+开发公司+旅行社”的社区参与模式,作为该馆的实际运营模式。社区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管理主要由社区博物馆建设委员会统一协调,实行居民主导、政府引导、专家指导的社区发展机制。 苏州吴中区陆巷社区博物馆由一个展示中心和五个主体单元构成,即社区博物馆展示中心和自然生态主题展示、古村落主题展示、江南士族生活主题展示、陆巷民俗文化主题展示、民间工艺主题展示。 社区博物馆展示中心作为各主题展区的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研究中心,并将设立培训中心,与社区居民共同制定文化保护、传承的计划和措施,培养其参与社区博物馆运营的积极性。社区博物馆展示中心的运行与管理以陆巷村委会为主,每年的管理维护费用由区、镇、村三级提供。 自然生态主题展示将以陆巷古村中部区域作为主题展示区,包括陆巷码头、寒山桥等,集中展示太湖风光、碧螺春茶、洞庭红橘、太湖三白和湖羊。 古村落主题展示将依托“一街六巷三河浜”的格局,对街道的主要建筑和构筑进行标明、修缮和保护,部分修缮后的建筑作为展示馆对外开放,并依实际情况修复太湖水上旅游陆巷站点。 江南士族生活主题展示将对集中于古村中心位置的古民居进行重点展示,其中,惠和堂为主题中心区,全景式展示陆巷世家生活,以宝俭堂展示南渡文化、以遂高堂展示王氏科举文化、以怀德堂展示洞庭商帮文化。这一展区也将成为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的基地。 陆巷民俗文化主题展示将设立民俗信息资料中心,用于保存和展示民俗相关物品和资料,并结合古村古街古巷,利用节庆假日,组织村民开展民俗活动展演,为观众提供深入体验当地生活的机会。 民间工艺主题展示将对村民生活场景进行音像资料的收集和展示,并在现有居民日常生活静态展示的基础上加入动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展示,并规划在博物馆南出口处为民间工艺品集中制作和销售场所,以文化衍生品形式出售。 建成后的苏州吴中区陆巷社区博物馆的参观线路分为四大主题,以展示中心为原点向四方辐射,即太湖风光线、寻古探幽线、世家大族线、民俗文化线。它既能刻画人文生活和水乡风貌的自然景观,又能体现太湖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和高雅的审美品味,将完整再现陆巷古村的历史风貌和蓬勃生机。 (2013年2月6日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