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入门第二季

 鲁沟村人 2013-05-07
太极拳入门第二季

第一课: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视频教程主讲老师:张见)

  打拳当中,比方老架的斜行,开、合,眼往上看,眼看左手,勾手,提起,一提起,眼往前看,开,看右手,合,往前看。云手,很多人练陈式太极拳云手,盯着两手看,是错误的,应该是眼始终是在左前45度,比如云手开始,通常这样,用余光看右手,眼始终盯在左前方45度。太极拳的身法千变万变,身体不离其中,一定要身法中正,气沉丹田,换劲当中也是八面支撑,一旋转,两劲交换的时候,身法一定要中正。不能偏,歪,这都是身法不中正。腿法,其中有一个蹬跟,也叫踹脚,蹬跟的力点是从腰上发出到脚的里侧,这是一种劲法,另外一种叫擦脚,二起脚,这种劲法是在脚的脚面上。

详解:我们中华武术有着悠久历史,拳种门类很多,不管是那个门派内家拳还是外家拳,在拳的套路练习和技击练习中,都非常注重手、眼、身法、步的习练,可见它们在武术中的重要性,下面介绍太极拳中的手、眼、身法、步等几种方法。

一、手法:是指手臂的运用和使用方法。太极拳的技法主体是手法,在十三势里其中八法,主要是依靠手法实现的,足以见其的重要性。按手臂的部位和形状分掌、拳、肘、臂法,统称手法。

1、掌法:掌是太极拳套路中的主要手法,概括起来大体有:掤、捋、挤、按、采、挒、搂、搬、拦、封、抱、撇、叠、云、探、托、分、贯等。所有手的动作都有它的练习内容,都须贯注意念,掌握劲点所在之处。比如掤手,意念和劲点在挠骨一侧。捋的劲点在左手背和右手腕根小指一侧;挤的意念和劲点在腕、小臂外侧;按的意念和劲点在双手手掌等等;在太极拳功法与套路习练中,手法中掌的应用要求意念贯注,运动中肢体放松,以意领气,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用意节节贯穿,手掌要虚,当发力到顶点时瞬间将掌坐实,同时手掌随腰向外发力。下面介绍几种掌法:

(1).掤法屈臂呈弧形横于胸前,掌心对心口,力达前臂挠骨一侧。做此动作时要求,肘尖下垂,即不可软缩也不可僵硬,劲力上做到掤在两臂。

(2).捋手:两掌心斜相对,距离与小臂腕到肘的距离相等,两掌同时由体前弧形向腹前下收。要求:两肘微屈,用腰带手回捋,动作走弧形,不可硬拉强拽,劲点在左手背和右手腕根小指一侧。

(3).挤法:一臂屈于胸前,另一手抚于屈臂手的腕内侧,两臂同时向前用力。要求:两臂撑圆,低不过胸口,高不过肩,劲点在腕、小臂外侧。

(4).按法:单手或双手自上向下为下按,自后经下向前弧形推出为前按。要求:两臂不可伸直,劲力上做到按在腰攻,节节贯穿,劲点在双手手掌。

(5).单推手:一掌由肩前,经嘴角向前立掌,通过含胸沉肩浅弧形向前伸出。要求:推时沉肩坠肘。

(6).穿手:一手俯掌下压,另一掌经其掌上前伸,或侧掌沿体前腿内侧穿伸,指尖与穿伸方向相同。要求:转腰松手,力达指尖。

(7).搂手:一掌经腹前弧形由异侧髋前向同侧髋前划弧。要求:以腰带手划平圆。

(8).云手:两臂弧形经体前交叉划圆。(包含:掤、挒、采、抄四手)。要求:两臂松沉不可僵硬,以腰带臂。高不过眼,低不过腹。

(9).分掌:两掌十字交叉合抱于胸前,向左右弧形旋臂分开,掌心朝外,腕与肩同高。要求:两臂直中有曲成弧形,不可直臂高举腕过头顶。

(10).插掌:臂由屈到伸,直腕向斜前方伸出,力达指尖。

(11).挑掌:侧掌自下向上曲臂挑起,掌指向上。要求:指尖高不过眉,肘不贴肋,腋下要虚。

(12).架掌:手臂内旋自下向前上架在头侧上方,掌心向外。要求:臂保持弧形,高过头。

(13).劈掌:立掌由上向下劈的掌,分单劈和双劈掌。

(14).撩掌:由下向上撩起的手掌,为撩掌。

(15).盖掌:手掌朝下,向下拍打的掌叫盖掌,如用手拍打脚面的掌,也叫拍掌。

2、拳法:是指拳的运用方法。拳法也是太极拳套路中的主要方法之一,概括起来大体有:掩手捶、指裆捶、栽捶、撇身捶、肘底捶、搬拦捶(太极拳套路里的捶即拳的意思)等。所有拳法的动作也都有它的练习内容,也须贯注意念,掌握劲点所在之处。如掩手锤,意念和劲点都在拳面上;而撇身捶的劲点则在拳的背面等。下面介绍几种拳法:

(1).冲拳(直拳、掩手拳):拳心朝上,收于腰间,转腰摆臂,手臂内旋,拳心朝下,将拳打出。杨式太极拳在套路中,一般对拳的应用要求是意念贯注,肢体放松,节节贯穿,以意领气,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用意不用力。陈式太极拳分单冲拳和双冲拳,习练时两拳可交替练习。冲拳在运行中除以上要求外,要求虚握拳,当发力到顶点时瞬间将拳握紧。

(2).砸拳由上向下用力的拳为砸拳;如由下往上的拳为撩拳。

(3).崩拳:是陈式太极拳特有的一种拳法,由里向外崩出去的拳为崩拳,也叫弹抖拳。

(4).肘底捶:一掌向下划弧,置于另一臂肘下时变拳。要求:拳眼向上与虎口相对。

(5).搬拦捶:一掌下压,另拳经其上向下打出,弧形外摆收于腰间,拳心向上,此为搬,下压掌经腰侧向前弧形横拨,此为拦,另拳臂内旋再经腰间打出。拳眼向上,拦掌附于小臂内侧。要求:打拳要沉肩坠肘,松腰送臂。

(6).指裆捶:掌下按,另掌变拳向斜下方打出。要求:沉肩打出,拳与裆同高。

(7).栽捶:一掌下按,另一拳弧形向下打出,拳面对地面。要求:松腰沉肩向下打出。

(8).撇身捶:一手握拳屈臂,拳心向下,拳眼对腹,自异侧向前上方翻臂打出,拳心向上,臂走弧形。要求:臂微屈,力达拳面。

(9).贯拳:双拳经两侧臂内旋向前弧行,用拳眼相向合击。要求:两肩下沉,臂呈弧形,拳眼与耳同高。

3、勾手的用法:勾手在太极拳套路手法动作里用的较少,它主要是用于勾挂、拦,解脱和化解技击对方的擒拿,也可作为点击技击对方穴位的手法。

二、眼法杨式太极拳宗师杨公澄甫说:“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为变化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手法之不足也”。武式太极拳宗师武禹襄在他的《打手要言》中讲到“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中国传统武术各流派对眼法都有描述,如:“神聚于眼”、“眼为心之苗”,“意之所至,眼神灌之,不然,意东视西有何效用”;陈式太极拳宗师陈鑫在他的著名著作《太极拳图说》中也讲到“发令者在心,传令者在手,传心之神在于眼。”等等;可见眼法在武术中的重要性。太极拳的精髓在精气神,精气神的体现主要在眼法上。通过眼神能反映内里变化,反之眼神也能诱导精神放松,所以不能忽视。主要眼法有:

1、注视:以主要手为目标,向主要手的方向投目远视。

2、随视:随主动手动转,眼随手转。

3、太极拳对眼法的基本要求是:

(1).眼向前平视。一般情况下,眼是向前平视的;通过前面的手向前看去,关顾到手,但不死看着手。眼也有向前下看的,要根据具体拳式具体的主手动作具体确定眼看的方向。

(2).眼神处于动态之中,眼转动的原则随身法。身动眼随,身向那个方向,眼向那个方向望去,太极拳的运行是不断前进后退左右转动的,而前进后退,左转右旋均靠腰身带转,眼的左顾右盼需随腰身的转动而转动。

(3).眼与意一致。“意之所至,眼神灌之,不然,意东视西有何效用”;心有所思,眼有所注,眼与动作不合即内外也不合,眼法在推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需注意对方的上中下部,密切注意对方的顺背,在动态中抓住有利时机使对方处于背境。

(4).眼法自然。运用眼时不瞪眼、不闭眼,精神内含。眼神的正确运用与虚灵顶劲有关,虚灵顶劲,精神能提起,则眼自然有神。

(三)身法:主要指腰带动躯干的运用方法。身法在太极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躯干是指人的中部,即从肩背至胯部。从生理学上说,身是五脏六腑所在之处,包括肩、背、胸、腹、脊、腰、胯等重要部位,传统理论所提出的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松腰胯、敛臀、吊裆,主要是对身体中部要求而言的。

    身在人体中部也就是常说的腰,腰在武术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普遍为世人所公认,以致武术界也有太极腰、八卦掌之说。各门派太极拳在拳理方面也都把腰放在了主要位置;如:以腰为轴、以腰领四肢、以腰为主宰;“劲起于脚,作用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间”;太极拳宗师陈鑫在他的《太极拳图说》中也强调“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要活腰松裆,定势时要塌腰圆裆,发劲时要旋腰扣裆,要求开合有序,屈伸有度,虚实分明,进退顺其自然,确保身法中正,重心不偏不偏不倚”等,其人体总的枢纽在腰身。拳论中讲的“力由脊发,步随身换”,“身”即为身法。但要把腰练到拳的动作中不是一件易事,要不断的去习练,感悟腰在太极拳里的作用。首先要注意在全身放松的基础上,立身中正,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不能有拙力,这样才能够轻灵,走拳架时以腰带动手脚转动,变化圆转自如,上动下随,节节贯穿,拳架动作优美潇洒,而达到最佳的练功健身效果。主要身法有:

1、拧身法:立身中正,以腰为轴,左右肢体对扭,身体半面转动蓄而待发,如野马分鬃之身法。要求做此动作时,背部、腰部两侧肌肉松紧交替运动。

2、转身法:立身中正,松腰胯,用腰带动半面或整体外旋转动,如转身蹬脚等。

3、翻身法:立身中正,以腰为轴,折叠上体变易方位复出,如撇身捶。

4、起身法:竖直方向,身体由下向上顶劲上提,如上步七星、金鸡独立等。要求做此动作,脚蹬立身时,要立身中正,上体不可过分前倾。

5、塌身法:立身中正,腰部后撑下沉,如太极拳动作中的按推时,对腰部的要求等,做此动作腰部不可过分突出。

(四)步法:是指脚步移动的方法。在太极拳套路中,步法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太极拳对步法要求“迈步如猫行”、“迈步如临渊”等,步法的运动实际上是重心的转换,太极拳步法要求重心落实才变步,如上步首先要将重心落在支撑腿上为实退,另一条腿迈出后沉气松身裆走下弧,重心在不知不觉中,身体无大的起伏,逐渐移向另一虚腿。太极拳在迈步的过程中,虚脚像如履薄冰,随时可以收回迈出,虚实分明。太极拳的步法有前进步、后退步、跳步等;不管是那种步法,是前迈还是后退或者是跳跃,都离不开腰的带动。了解步法,首先还要了解步法中上步与撤步的一般规律;太极拳的上步(前进步)要求:向前迈出的脚,脚跟先着地,随着重心前移,前脚慢慢踏实;退步(撤步、后退步)要求:向后退步的脚,脚尖先着地,随着重心后移,后脚慢慢全脚踏实。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步法:

1、开步:两脚平行并立,一脚提起向另一侧平行开移,称开步。

2、上步:支撑腿微屈下蹲,另一条腿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然后全脚踏实,称上步。

3、退步:支撑腿微屈下蹲,另一条腿向后退出,脚尖先着地,然后全脚踏实,称退步。

4、碾步:以脚掌或脚跟为轴转动,叫碾步。

5、跳步:一脚向前垫步,然后蹬地,两脚替换向前跳出,称跳步。如,两脚在空中替换向前跳出的同时,身体进行三百六拾度转身,称转身跳步。

6、跟步:前脚上步,后脚跟进的步法,称跟步。

7、摆步:脚尖外摆向前上步。

(五)腿法:是指太极拳腿的运动方法。在太极拳套路中腿法较少,但并不是说腿法不重要,中国武术历来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的说法。尽管太极拳中多用手法,但没有腿法的配合实难凑效,太极拳套路中的腿法都有手的配合,上下相随,手脚并用。下面介绍主要腿法:

1、分脚:一腿支撑,另一腿提膝绷脚上举,脚高于腰,劲点在脚尖。

2、蹬脚:一腿支撑,另一腿提膝蹬出,脚与胯同高,劲点在脚跟。

3、踢脚:一腿支撑,另一腿提膝踢出,劲点在脚尖。

4、摆莲脚:一腿支撑,另一腿提起由里弧形向外摆,两掌同时拍击脚面,单手拍为单摆莲,两掌拍为双摆莲。

 

第二课:太极拳八法、五步(太极拳十三势)(视频教程主讲老师:张见)

  很多刚练太极拳的学员跟我提出,太极拳怎么有十三势,十三势是怎么来的,不是说老架是七十五势,新架是八十三势吗?为什么有十三势?下面我给大家讲十三势。

    十三势是明代陈王廷创编太极拳,根据黄帝内经,天有八纪、地有五理。八纪也就是太极拳中的掤、捋、挤、按,这为四正,还有余角,叫采、挒、肘、靠。这叫八纪。地有五理在太极拳中叫前、后、左、右、中定。也就是八卦、五行,太极拳组合起来叫十三势。十三个方位,移动的方位,前后左右,左顾右盼,我们打的对方的八个方位,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加起来叫十三势。

    下面我分别给大家讲讲十三势。

    掤,手一抬起来为掤劲,云手的时候一抬手叫掤。捋,一旋腕,就叫捋,上捋、下捋、左捋、右捋,都可以叫捋劲。挤,是用腰胯挤过来,撑圆身体,叫挤。按,比如六封四闭啊,往前,往下;双推手,这都是按劲,用掌根往前推叫按。采,是往下缠丝螺旋。一个采劲,往下采,采对方。一般采会配合靠。采过以后,一个靠劲。挒,横向发劲是挒,挒劲。肘,川西肘,顺拦肘,肘劲。靠劲,用肩,这叫迎门靠,背折靠。

    下面我给大家讲前、后、左、右、中定。

    现在讲往前上步太极拳,气往下沉,出步是虚步,脚跟着地,过重心,往前45度,开步,过重心,开步,过重心,这是上步。

    往后是倒步,倒步是脚前掌着地,画弧45度,过重心,脚前掌着地,画弧45度,过重心,画弧45度,过重心。

    下面讲左,左边,云手,往左开,很多;另外,比如单鞭,步子往左开,由右出手,单鞭,合,翻手,往左开步,开,开手。

    往右边,比如懒扎衣,开步,过重心,翻手,开,合,往右,中定,大家知道什么叫中定,就是从左到右过程中,两条腿力量各占50%,这叫中定步。我给大家演示一下,过重心,这时就这一点两腿各占50%,这叫中定,继续往前走,就叫太极,开步。两腿在过渡当中,正好过在中间,这叫中定,继续走,这叫太极。

详解:太极拳也称十三势,因为它掌运八法,即: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足行五步,即进、退、顾、盼、定。十三势也就是太极拳术在技击中的基本方法。其中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和中定是步法,步随身换,步法要与身法协调一致,灵活稳重。而手法也称为推手八法。                              .                   

(一)八法

1、掤:在太极拳法中,将向上向外之力称为掤。双方搭手,对方进身做攻势,以手前进;我则逆敌方向,承其劲力而含有向上向外的劲力,使对方的劲力既不能到达我的胸部;掤劲如围墙,意御敌于门外。用于攻防和走化。是太极拳中的主劲,有人称太极拳为掤拳,也就是说太极拳处处要有掤意,要求两臂具有一种圆撑力,这种圆撑力是由内向外的膨胀力,在任何情况下均有一定的弹性,故曰:“掤在双臂”。也正如拳诀所说:“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即谓掤劲。

    掤劲在太极拳法中极为重要,无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掤劲都不可丢失。这里应注意之处有三:第一,掤劲使沾住对方,而不是与对方向对抗;第二,掤劲要保持自己臂肘有一定的弧度,而不使自己的小臂靠近腹部;第三,掤劲要贯彻敌进我退的原则,而此处的进退都是腰腿的运动。这样,使对方直来的劲力成为我动作弧线上的切线,如果对方继续加力,其力将失去着力点,影响身体的平衡与稳定,并将受到我的支配。概括来说也就是在应用掤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沾住对方而不是对抗对方。

(2).掤劲之手臂与自己身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3).掤劲在使用中应贯彻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原则并要粘着对方。

2、捋:在太极拳法中为化劲。根据对方的来劲,进行走化。也就是将对方的来力,用向旁侧的横力进行化解称为捋。对方向我进攻时,我沾住其腕肘,顺其前进之势而领向我身体的左侧或右侧,即在对方劲力之上在略加向旁侧的小力,使对方身体受到更大的旁侧方向的合力。 “捋在掌中”是指捋时前面一个手,劲点在近腕部的尺骨处,轻贴在对方的肘部,后面一个手劲点在掌心或掌背,接触在对方的腕部处,两手相距对方一小臂间距离。它可以根据对方外力的变化情况,向自身侧面斜线走化。因势利导,化开对方之劲。然后可变着进击。

    捋劲首先要顺对方的劲力而动,略微改变其感想;其次,要转腰坐胯,含胸拔背而不得僵滞;再次,须连着对方腕肘,并防止对方受捋肩击胯打。这样,只要将自己先安排好,对敌人的劲力采取顺应而施力的原则,就能使对方失去平衡陷入被动。

    应用捋劲时注意以下几点:

(1).顺对方的劲而动,略改变其方向。

(2).要转腰、坐胯、圆裆、含胸拔背而不僵滞。

(3).需沾粘着对方腕肘,防止对方受捋而采取攻势。

(4).捋时一定要轻,起牵引作用,改变其方向时,不易使敌方发觉。

3、:挤是压迫,有向外之意,挤为进攻劲。在太极拳法中,将挤住对方,使其失去运化的外推之力称为挤,也就是以手、臂、肩、背粘住对方,从而向前推掷。在捋开对方来劲之后,可随时以挤手进而攻之,把对方击出。正如拳论所说:“捋挤二法趁机使。”我们一般在推手时,常用捋挤劲。“挤在手背”,是用合劲或长劲使之。合劲是两手合成一劲施于对方身上,长劲是全身之劲串成一线,伸腰长往而发之。挤劲是进攻;其目的在于排挤对方失去平衡而离开原来的位置。因此,在挤法中,手臂要用力,而更重要的劲力却要来自腰腿,脚趾抓地,前腿弓,后脚蹬,腰部发力,直向对方中心,威力很大。

    应用挤劲时注意以下几点:

(1).用挤时一定要封闭对方劲路,加强粘逼到死角后方可挤出。

(2).挤时一定要取横向。

4、:将劲力向下称为按。在太极拳法中,用手下按,以抑制对方前进的攻击。其实,按劲表现形式是以手向下,但是仍要贯以全身的劲力。这样就必须沉肩坠肘、松腰坐胯而气往下沉;使用按劲时,先用提劲向上向左或向右化对方来力,两手按在对方腕、肘处用长劲发之。按手的关键在腰部,发按劲靠腰的长往进攻,不能单靠手的力量,所以说:“按在腰攻”。所有这些都为向前发放创造条件。

    应用按劲时注意以下几点:

(1).用按劲前有一个向内、向下沉化的动作,然后转腕向外,向前上按出。按前有一化,是按的组成部分,即“意欲向外,向上,必先向里、向下”之意。

(2).按时需沉肩垂肘,不用拙力,轻轻向前按去,两手要轻灵兼备方可有效。

5、採:在太极拳法中,将采制敌人的劲力称为採。按照一般的理解,採劲应是一松即紧,或一落即拔,先沉后提,或先顺后逆,和采花摘果劲力相同。双方手肘相持,或腕腕相接时,下沉使对方反抗而上托,我则顺势提带使其足跟离地,採劲应用时一松一紧或一落即发,先沉后提或先顺后逆,在运用短促抓拿时,迅速一闪,使对方来劲突然落空,就是採劲的应用。

    应用採劲时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使用此法时先捋后采,谚称捋采劲。捋要轻,采要实。故一般捋引时捋到对方将出重心时再顺势采发。

(2).采在十指,劲点在手指上。

6、挒:在太极拳法中,将转移敌方劲力还制其身称为挒。也就是是一种向外横推或横采之力。可使对方身体扭转而失重。顺对方出力的方向循弧线用力,使对方旋转而不能自主,只得被提空而抛出。应用挒手时,既要承受又要转移对方的劲力。前者是从人,后者是从己。从人要顺遂,要顺应对方劲力的方向;由己应改变其方向,使动作成弧线形式。弯弓射虎的螺旋劲就是典型的挒手。对方向我进击,无论是单手或双手,我都可以用挒劲化界,但必须使动作与身体协调一致。此外,在太极拳法中,也将扑面掌称为挒手,在四隅推手中用作换手的方法。

    应用挒劲时注意如下几点:

(1).发劲时要上下相随,手到步到并以腰为轴,使全身劲力完整一气。

(2).动作要敏捷,挒要惊,即“挒惊务相称”。

(3).劲需发在对方的底盘窄面处,当跌出时,要预防其抓住不放。

7、肘:在太极拳法中,以肘击人称为肘。“肘在屈使”,肘是臂中间弯曲处的股尖,击人十分锐利,而且容易击中对方心窝、肋部或其他重要部位,使人受伤。因此,在应用中要慎重。太极拳术中,肘法极多,应用也极为灵活多变。用肘尖沉带对方,形成牵引的劲力,也是肘法。

    应用肘劲时注意如下几点:

(1).拳为长手,肘为短手“肘在屈使”,用肘极易伤人,所以说:“肘屈勿轻使”。

(2).用肘劲使要突出一个“冲”字,迅速把劲放出去。

8、靠:在太极拳法中,用肩背胯的外侧击称为靠。本来靠的意思是依靠,或依附,此处肩击胯打,必须是双方贴近时才能使用,也称为靠。靠劲多在贴身之后,发出的外挤推力。一般在对方用蛮力向后牵拉时,趁机取巧而用,用之得当,能显出八面威风。 但是,用靠法必须谨慎,如果不是在得势得机时用靠法击人,则往往容易受到对方的转化,反而遭受对方的打击,因为应用靠劲将使自己身体的重心偏移过去,以致一击不中,自己反而失去平衡。

    应用靠劲时注意以下几点:

(1).靠劲,是以肩部靠人胸部为主,所以称“靠在肩胸”。

(2).用靠劲要突出一个“崩”字,应发靠劲大多贴身,所以发劲要脆,用崩炸之劲靠出去。

(二)五步

    太极五步是:进、退、顾、盼、定,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一般人认为是步法,实际上它超越了步法。有人认为,前进、后退为步法,左顾、右盼是腿法,中定是身法。对于盘拳架来说,可以这样认为。对于推手来说,进、退、顾、盼、定都要在技击中配合八法使用,所以它应纳入技法范围。在技击中,进、退不仅包括步子的进退,而包括身体与手肘的进退,顾、盼不仅包括眼神,还包括腰腿手肘之顾盼。中定是所有技法之核心。

1、进法:用于拳架,要求迈步似猫行,轻灵沉稳。用于推手,一是移动重心;二是配合八法协助发劲。

2、退法:包括防御和进攻两个方面。防御用于引进落空,如用捋式时,是积极的防御。进攻用在边退边攻,退中求打,如倒撵猴。

3、左顾右盼:用在拳上,眼神主要是注视拳的运动方向,并还须顾及身体的两侧。所谓“以眼领手”、“以眼领身”。推手时更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注视对方的眼神,由对方的眼神来判断其动作的方向;二是要注视自身的两侧。

4、中定:是太极推手的核心。在推手中要保持自己的中定,去破坏对方的中定。失去“中”,就失去稳定性,也称为“背”。站桩是静态的平衡,盘拳架子是自身的动态平衡,推手是在双方相互作用下的动态平衡,它比自身的动态平衡难度大。中定的方法,一是要气沉丹田,下盘稳健;二是要以腰为轴,灵活转变,要让对方找不到我的“中”,“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述给大家介绍了太极十三势,在练拳中要把八法五步弄清楚。走架时,一定要按杨澄甫先生的“十要”为准则。练到定势时,检查一下是否做到“一身备五弓”,是否八面支撑。拳架练熟后,自己对拳的每着每势是什么劲组成的一定要弄明白,在盘架子中练出整劲来,完全知道了自己的劲向,接下来就可练习推手了。

    练习太极推手,一定要按古人留下的指导性的打手歌诀来练。

    歌诀云: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

    从歌诀上先人已指出,想练好推手应以四正入手,练习时应注意上下相随,因势利导,要顺人之势以小力化去大力,用借力打力之法,要引进落空,反对丢、匾、顶、抗。逐步深入,功夫不断上升。由招熟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第三课:太极拳活步功法(视频教程主讲老师:宋长平)

  太极拳活步功法,主要是习练太极拳中的步法;如上步、撤步、横步、叉步、盖步、跟步等,在练习活步功法的同时,要求身体上肢与下肢配合运动,所以此功法,也是一种掌握太极拳运动中,步法与身法间协调配合的练习方法。

一、上步前掤:

1、身体转向左面(或右面),立身中正,两脚并立,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两臂自然放在大腿两侧;

2、左脚外摆踏实,身体重心移向左腿,左腿微曲,右脚提起,向右斜前方向迈出,同时腰微左转,右掌随之胸前立掌掤起,掌心朝左,与肩同高,左手在左胯旁坐掌;

3、然后,蹬左腿,腰右转,重心前移,右手随腰内旋向右掤、挒、采,当右手下采,身体重心移向右腿时,上左步,左手胸前立掌掤起,掌心朝右,与肩同高,右手采至右胯旁微坐掌,然后蹬右腿腰左转重心前移,左手随腰内旋向左掤、挒、采;

4、如此左右上步交替,动作要领相同,反复数次即可。

二、撤步下按:

1、身体转向左面(或右面),两脚开立,以肩同宽;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左腿微屈,腰微左转,右脚提起,同时,右手随腰提脚向上领至右胸前,手与右肩同高;

2、腰继续左转,右脚向右斜后方向撤步,同时右手随腰向左弧形下按,左手向斜后方撩起,后不过肩,与胯同高;

3、然后,腰右转,重心向右腿后移,同时,左手随腰弧形领至左胸前,手与肩同高,右手随腰向下弧形移至右胯旁;

4、腰继续右转,左脚向左斜后方向撤步,同时左手随腰向右弧形下按,右手向斜后方撩起,后不过肩,与胯同高;

5、这样左右交替向后撤步,反复捋按数次即可。【左、右动作要领相同,做撤步时,前按手要和后撤步两力相合。】

三、横步云手(云手)

1、两脚开立,稍宽于肩,做左侧弓步,左手在左胯前坐掌,腰微左转,右掌随之胸前立掌棚起,与肩同高;

2、蹬左腿,同时腰右转,右手随腰内旋向右掤、挒、按、採,同时左手随腰经小腹向右抄,重心右移收左脚,随腰右转左手掤起,左脚落在右脚旁,脚掌先着地,两脚平行,与肩同宽;

3、然后腰左转,左手随腰内旋向左掤、挒、按、採,同时右手随腰经小腹向右抄,左脚全脚踏实,右脚由脚跟到脚掌慢慢抬起(两脚虚实转换);

4、当左手随腰左按、採时,左腿屈膝下蹲,右脚向右横步迈出,形成左侧弓步,同时,右手微外旋,向胸前立掌掤起,与肩同高;

5、接着按照前面动作要领,做右横步云手,反复数次。

6、然后,以同样方式,动作方向相反,要领相同,做左横步云手,反复数次即可。

四、插、盖步云手(插、盖步组合)

1、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腰向右转,将右手领起向上掤,手指与眉同高;腰继续右转,右手随腰向右挒、按、采,左手随腰向右抄,同时重心移向右脚踏实,右腿微曲,左脚经右脚跟向右做插步;

2、腰左转右手下按、左手上掤,按云手要领做左云手,同时随腰左转,重心移向左腿,右脚向右撤步;

3、腰向右转,将右手领起向上掤,手指与眉同高;腰继续右转,右手随腰向右挒、按、采,左手随腰向右抄,同时重心移向右腿,左脚经右腿前向右上步,做左盖步;4、然后,腰左转右手下按、左手上棚,做左云手,右脚经左脚跟向右收回;接着按插步、盖步要领,向右反复交替做插、盖步云手数次;

5、然后再按相同要领方法,朝相反方向,向左反复交替做插、盖步云手动作数次。

五、跟步前按

1、平圆跟步按:

(1).身体转向左面(或右面),立身中正,两脚并立,周身放松,腰微左转,两臂向上托起,与胸同高,掌心朝上;腰右转,重心移向左腿,上右步,两臂随腰向右摆,重心前移收左脚,同时,两手屈臂沉肘内旋收胸前,掌心朝前;上左步,跟右脚,两手进行前按;

(2).腰转,两掌随腰自然下落,上右步,重心移向右腿,收左脚,两臂向上托起,与胸同高,掌心朝上;腰左转,上左步,两臂随腰向左摆,重心前移收右脚,同时,两手屈臂沉肘内旋收胸前,掌心朝前;上右步,跟左脚,两手进行前按。这样连续左右上步 、跟步前按数次即可。

2、立圆跟步按:

(1).身体转向左面(或右面),立身中正,两脚并立,周身放松,腰微左转,两臂向上托起;腰右转,重心移向左腿,上右步,两臂随腰内旋向右摆,左手上与肩高,右手下与胸高,两掌心向外;重心前移收左脚,同时,两手屈臂沉肘下按收腹前;上左步跟右脚,两手自下而上收胸前,随着跟步往前按;

(2).然后,腰右转,两掌随腰自然下落,上右步,重心移向右腿,收左脚,两臂向上托起;腰左转,上左步,两臂随腰内旋向左摆,右手上与肩高,左手下与胸高,两掌心向外;重心前移收右脚,同时,两手屈臂沉肘下按收腹前;上右步跟左脚,两手自下而上收胸前,随着跟步往前按。这样连续左右上步 、跟步前按数次即可。【两手随着上步、跟步画立圆往前按,要连贯;前按时,也可进行发劲。

 

第四课:自我测试,由辅导老师评定(学员可以通过上传自己学练的视频,有辅导老师给予评定)→恭喜您通过第一季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