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路一变天地宽—— 县市区创新工作方法走笔

 庸庸学馆 2013-05-08

  本报记者 蔡凯 陈琰炜 王笑 黄伟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推动发展。党的十八大把实施创新驱动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把建设美丽中国确立为美好愿景,体现了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转变。而早在2010年,市委、市政府就响亮提出了实施包括创新带动在内的“四个带动”战略,各县市区以此为抓手,用创新的理念拓展思路,谋划工作,应对挑战,在转型跨越、科学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当下,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创新带动向创新驱动嬗变?5月3日,市委书记穆为民与各县市区委书记进行座谈,殷切寄语各县市区结合工作实际,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创新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强实力、优能力、增活力、提动力,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经济生态化 生态经济化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核心水源地,我市既是生态富集区,也是生态敏感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不仅是探索“两不三新”道路的迫切需要,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我市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坚持生态优先、促进持续发展,坚持节约集约、促进内涵发展,坚持创新带动、促进跨越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邓州市敏锐地捕捉住“绿色商机”,在林海中做增收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兴林与富民有机结合的成功之路。从2003年开始,该市组织专家论证,制定了五年和十年林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现已圆满完成了8751宗林地近6000份的林权制度改革,该市林地产权全部到户,还完成了百万亩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增产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工程林,使邓州市目前的林地面积达到71.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5%以上。目前,邓州已开发出林菜、林禽、林畜、林菌、林药等林地复合经营模式20余种,有规模经营大户1200多家,林地资源开发达20万亩,林业与相关产业年产值接近12亿元,年增速20%,林业生态效益价值达20亿元,实现了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

  “我们要深入研究邓州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中的坐标、定位,找准突破口,高、实、快地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姚龙其说,在生态环境上,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模式,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谋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换取项目、换取发展,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淅川广大干群深知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该县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库区群众开发金银花、茶树等生态农业产品,研发出了“丹江红”茶、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茶树的密植模式和发达的根系,能固定土壤、涵养水源、保护生态。同时,金银花亩均效益6000元左右,茶园亩均效益5000元到1万元,与种植传统农作物相比,参与的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充盈了农民的“钱袋子”。目前,该县茶叶面积达2.7万亩,金银花面积达2.3万亩,走出了一条既能有效保持水土,又能增加农民收入的好路子。“我们确立了后移民时代发展的战略构想:坚持生态为本,突出生态经济主线,以创建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为载体,实施工业经济、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生态建设‘四大突破’,走出一条水质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共进共赢的科学发展之路。”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告诉记者。

  位于西峡境内的老界岭风景区,矗立在云雾中的伏牛山最高峰——犄角尖,吸引着如织的游人。然而,谁能想到,这里10年前还是一个名叫黄石庵的林场,几十号工人以伐木为生。眼看着就要坐吃山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为西峡人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封山育林,发展旅游服务业,实现产业、劳动力的转移。10年来,该县先后建成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4个,5万人从事生态旅游业,成功实现了由资源大县向旅游名县的跨越。西峡县委书记摆向阳说,在生态上,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增强承载力。要求是:坚持培育和保护并重,生态与经济并举,打造美丽山川,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抓手是:创建省级生态县,这是今年全县确定的七件大事之一,也是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基础。具体要把握好生态涵养、生态绿化、生态净化、生态修复等四个关键点。

  有着“中原氧吧”美誉的桐柏山,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近6000个,是大城市的数十倍,单新鲜空气一项,就是桐柏一笔宝贵的财富。财富远不止于此,罕见的城市自然湿地,少有的野生有机茶园,中国绿色碱硝化工基地,原生态的淮河源风景名胜区……整个桐柏县就像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生态和谐画卷。环境就是生产力,生态就是竞争力。去年全县新建续建500万元以上项目170个,其中新引进招商项目84个,千万元以上项目66个,亿元以上项目5个,到位资金46.84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5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35万美元。生态桐柏魅力四射,跻身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县,成为备受瞩目的“聚宝盆”。桐柏县委书记莫中厚说,良好的自然生态是桐柏最大的资源和财富,正是一直保持着这种清醒认识,我们响亮地提出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通过构建生态城镇、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四大发展体系,力促发展形态的历史性转变。

  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道路,成为南召县工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几年间,该县拆除了纳税大户水泥一厂3条立窑生产线,关闭、拆除小型污染企业32家。在此基础上,采取“腾笼换鸟”的方式,培育新兴清洁、节约型企业,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引资1.5亿元筹建了南召县鸭河水泥公司,年可消化吸收鸭河电厂70万吨粉煤灰废弃物,年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投资13亿元的青山水泥、投资5.85亿元的云铸公司,分别利用水泥窑尾余热和炼铁高炉的煤气余热发电,保证了企业正常的供电需求。据统计,该县培育节能型示范企业5家、环保先进企业7家,“三废”综合利用率达69%,年实现经济效益4.3亿元。南召县委书记鄢国宾说:“我们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资源环境问责制,对乡镇目标考核纳入节约资源、循环经济的内容,努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明天发展留下空间。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通过资源生态化开发,逐步提升经济实力,走生态良好、民生幸福的发展路子。”

  “有打磨岗高效农业灌溉示范区和牧原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生动实践,有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积累,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县我们有基础、有责任、有前景。”内乡县委书记全新明说,内乡将围绕“四区一带”(宝天曼生态保护核心区、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牧原生态养殖示范区、中部丘陵林果生态保护区和湍河生态涵养带),着力打造油桃、核桃“双十万亩林果基地”和茶叶、烟叶“双十万亩金叶工程”,大力发展以“一衙(内乡县衙)一山(宝天曼)一水(宝天曼峡谷漂流)”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林地“绿线”和湿地水域“蓝线”,真正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路子,切实把政绩融在清水中,把丰碑刻在青山上。农业特色化 特色产业化

  (上接A1版)

  农业特色化 特色产业化

  近年来,我市持续探索走好“农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培育区域性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全市建成了优质粮食、棉花、烟叶、蔬菜、油料、食用菌、中药材、林果、苗木花卉、茶叶、畜牧、水产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园区农业、劳务经济等新型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建立了西峡香菇和猕猴桃、南召辛夷、新野蔬菜和肉牛、社旗三粉、桐柏茶叶、卧龙石桥月季等一批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成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先导区域;形成以天冠集团和邓州久友面粉等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以新纺和南纺等为龙头的棉纺,以宛西制药和福森药业等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以南阳卷烟厂为龙头的烟叶,以镇平地毯集团和南召蚕丝绸等为龙头的蚕茧加工,以龙大牧原食品加工、牧原食品公司、科尔沁牛业、三色鸽乳业等企业为龙头的畜牧等完善的产业链条。

  宛城区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围绕服务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坚持特色化发展,壮大蔬菜瓜果、畜牧养殖等传统产业,大力培育草腐菌、花卉苗木等朝阳性战略产业;积极扶持娃哈哈生产基地、瑞丰粮油、三色鸽、界中醋厂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努力形成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抓好沿白河休闲旅游农业带、沿干渠生态观光农业带、沿路现代农业展示带和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养殖示范区、蔬菜生产绿色区的建设,构建起具有宛城特色的“三带三区”城郊型农业示范区。区委书记庞震凤说,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宛城特色经济示范区建设,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加快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加快促进农民收入“倍增”,建设生态、洁净、美丽乡村。

  近年来,社旗县紧紧围绕食品、烟叶、畜牧三大特色产业,着力做好“五个突出”(突出土地流转、突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突出龙头企业培育、突出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突出品牌打造),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社旗已成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优质烟叶基地县、全国畜牧大县,初步形成了以赊店老酒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集群,以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肉鸡产业化集群,以金叶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烟叶产业化集群,以永辉薯业、鸿四方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食品产业化集群,以宛东药业为龙头的中药材产业化集群等。社旗特色农产品的社会美誉度、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县委书记张明体说,下一步,我们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现代农业先导区建设为载体,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办法经营农业,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

  实践中,唐河县明确了东南部抓栀子、东北部抓烟叶、西北部抓辣椒、西南部抓瓜果、全县抓黄牛的区域化特色农业发展布局,形成了200万头生猪、60万头黄牛、30万亩辣椒、15万亩栀子、3万亩烟叶的块状特色经济格局。同时,依托粮食资源优势,该县用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积极引导和扶持特色农业精深加工,培育了贤德面粉、曹氏百川、麒丰饮品、六合饲料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围绕畜产品加工,培育了肉牛集团、中瑞羽绒、双凤明胶等一批龙头企业,催生了群发牌牛肉、郭滩烧鸡、桐河桐蛋、五香獭兔等一批知名特色农业品牌;围绕栀子、小辣椒,培育了泰瑞生物制品、辣椒色素厂等一批龙头企业。县委书记刘明杰告诉记者,未来将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壮大刘岗小辣椒交易市场,重点抓好源潭镇5000亩高产示范方建设;积极推进红薯产业发展,新建2000亩高产示范方,筹建集收购、储运、保鲜功能为一体的交易市场。二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中原辣椒开发公司、曹氏百川面业等市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取3家以上企业获得省级龙头企业认证。

  卧龙区委书记马冰说,多年来,卧龙区通过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明晰了“发挥一个作用,培育两大支柱,打造四个片区”的发展思路。发挥一个作用,即充分发挥南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区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培育两大支柱,即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和畜牧产业。打造四个片区,即南部片区,依靠南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加快天冠生物能源、中海油秸秆沼气等高新技术项目建设进度,打造能源农业板块;近郊和西部片区,充分发挥牧原养殖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丰源禽业、青云牧业、正大饲料等农业龙头企业迅速膨胀,打造近郊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板块;西北部片区,依托独山风景区、龙王沟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全面打响独山玉文化、茶文化、庙会文化品牌和5条精品郊游线路品牌,打造西北部生态农游板块;东北部片区,着力壮大以月季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规模,力争3至5年建成全国最大的月季研发、生产、批发基地。

  “近年来,我县从实际出发,围绕蔬菜、畜牧、棉花三大支柱产业,着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搞活农产品流通,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县已有龙头农业企业74家;全县的蔬菜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成为中原蔬菜第一县;棉花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成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牧草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畜产品年产量6.5万吨,被确立为全省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县。”新野县委书记金浩说,今后我县重点以建设肉牛、蔬菜、棉花、粮食、油料五大农业产业化集群为载体,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做大做强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努力把新野建成全国肉牛产业体系发展示范区、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先导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示范区,探索一条平原农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作为农业大县,方城县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烟叶、小辣椒、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引导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打造方城特色农业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裕丹参、木瓜、黄金梨、薄皮核桃、晚秋黄梨、花生、小辣椒、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去年,总投资13亿元的牧原公司生猪养殖、总投资2亿元的正大集团蛋种鸡场等知名农业产业化项目相继落户方城;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6家,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创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品牌5个;草庐牌丹参蜜获得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荣获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称号。县委书记秦书君说,下一步,将围绕烟叶、小辣椒、林果、中药材、油料、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规模化、专业化农产品加工基地和标准化畜牧养殖示范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做好全省生猪养殖大县争取工作,打响方城特色农业品牌。

  发展项目化 项目具体化

  发展项目化,项目具体化,是市委书记穆为民特别强调和县市区委书记特别关注的关键思路之一。

  抓发展,必须抓项目。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载体。一个地方要加快发展,必须有具体项目拉动,必须有重大项目支撑,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2012年,我市立足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建设的迫切需要,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平台,重在于干、重在于实、重在于效,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建立完善了重大项目市级领导联系分包、联审联批、集中开工、周例会“1+X”、观摩点评等推进机制,促进了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各县市区累计开工项目201个,总投资882亿元。日前,市政府又专门出台了《2013年“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实施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16个,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000亿元。眼下,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在各地悄然掀起。

  有了项目,应分解细化,合理分工,抓紧施行,注重实效。只有具体,才能深入;只有具体,才能落实。那么,发展的事情怎么样才能项目化,项目具体化到什么程度才能快速见效?

  2013年是南阳新区的“项目建设年”、“大招商推进年”。为此,南阳新区党工委书记秦鹏鸣对发展项目化、项目具体化特别看重。他要求全区上下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招商融资为灵魂,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实现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项目责任化,全力打造活力、魅力、竞争力、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复合新城。

  按照这一思路,南阳新区今年重点推进“一个体系、八大工程”建设。“一个体系”即完善规划体系,包括总规、三个起步区控制性详规、各个专项规划、重点部位的城市设计等。“八大工程”是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工业项目建设工程、商务中心区建设工程、物流产业区建设工程、服务中心功能区建设工程、新型社区建设工程、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秦鹏鸣认为,要让项目“引进来、落到地、生下根”,必须把项目建设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变压力为动力,一门心思抓项目、上项目、谋项目、成项目,形成比、学、赶、帮热潮,只争朝夕,形成强大凝聚力,使各级、各部门主要精力都用到项目建设上。

  发展怎样项目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郭斌说,高新区将以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为总体目标,深化对外开放,强力招商引资。实施北(京)、上(海)、广(州)行动计划,组建华北、华东、华南三个产业招商分局。完善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截至本月上旬,在建工商业项目21个,其中一期竣工投产5个,一期主体竣工、具备投产条件的13个。做好长远高位谋划,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把产业招商、支撑平台、扶持龙头企业等核心工作整合为13大工作板块,并相应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服务团。打造支撑平台,全方位服务企业。启动南阳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总部项目,发行10亿元城投债。建设孵化平台。启动创业中心光电孵化园三期工程。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创业大厦周边生态商务区建设规划方案已完成,高标准打造城市综合体。郭斌说,发展项目化,才能具体化。要把工作具体成一个个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子项目,当作项目去策划、去实施、去考核,工作就从脑子里、图纸上立了起来;用项目化的要求去审视工作,一项项事业就不再笼统和无处着手,一件件具体工作就有了具体的责任人,而具体的人也就有了具体的责任。抓工作,一具体就深入。工作项目化,必然带来工作的具体化,也必然带来工作深入的、实质性的推进。

  镇平县委书记王玉献说,发展项目化,项目具体化,就是要把每一个好思路通过抓项目建设体现出来,要让工作思路项目化、工作措施具体化,这才是真正的抓落实。要大兴项目推动之风,把一切工作都转化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能推进的项目,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都要具体去抓项目的推进。具体讲,就是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住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两大机遇”,破解土地、资金、软环境“三大瓶颈”,推进产业集聚区、新城区、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粮食核心主产区、新型农村社区、旅游观光区“六区”联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在“总阀门”管控下,该县对工作进行了更小的“分流”:抓工业主导,抓城镇引领、抓文化旅游、抓现代农业、抓民生改善,把工作重心落实到抓项目上来,掀起上大项目、大上项目热潮,以大项目实现大牵引大带动。

  项目,是鸭河工区发展的“关键”。鸭河工区党工委书记李力说,要把发展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来,以一个个项目的落实推动工区快速发展。“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有项目,经济建设才有载体、才有活力;有项目,发展才有抓手、才有后劲。”李力用“牛鼻子”形容项目这个抓手的重要性。他表示,只要把项目作为全局发展的“牛鼻子”牢牢抓在手上,就能做到发展思路项目化、措施具体化。要坚持“双线战略”:既“眼睛向内”,精心为现有企业搞好服务,帮助其项目做大做强;又“眼睛向外”,积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不断激发项目建设的内生动力。为此,该工区建立并完善了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跟踪落实机制和激励评价机制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建立了重点项目分包机制、项目发展公示制度,围绕工区重点工作,推行绩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发展项目化了,项目具体化了,就必将能写下工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必将拉动工区新一轮经济增长,也必将给工区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官庄工区党工委书记宁春士说,项目具体化就是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侧面都以具体项目的形态,清晰明了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只有实话、实绩、实招。他说,工区将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按照“一切工作项目化,一切项目具体化”的思路,实行项目工作组分包重点项目制度,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强力推进十项重点项目:服务好河南油田炼油厂扩能项目,协助做好规划、土地、环评等相关手续,确保今年8月开工建设;完成五一路东延段建设,启动石化专业园区“七路两桥”其它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南阳至官庄工区城际快速通道项目;完成北环路、泰山路北延和嵩山路北延工程建设项目;按照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标准,完成市第四污水处理厂项目的设计、招标及建设工作,确保年底前投入运营;实施城镇供水管网工程,改造供水管网22公里;启动涧河景观带建设项目,完成招投标工作,确定投资主体,准备开工建设;启动建设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建设项目,完成规划、选址、立项等前期工作;启动石油公园建设项目,做好项目区规划设计;启动涧河养老中心建设项目,做好规划、可研等准备工作。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们坚信,用创新这双神奇之手来引领,用发展项目化、项目具体化的工作方法来推动,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必将早日变为现实!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