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ku.baidu.com记忆中的东湖美忆老武汉东湖往事
东湖磨山【那些年,我们一起畅游的落雁岛】落雁岛,可远眺对岸磨山六峰秀色,近观具有湿地特色的芦苇荡,还有三座特色大桥,
半岛似的原生态景区风貌令人流连忘返。《那些年,我们一起畅游的东湖》就是一篇描写落雁岛之美的作品,作者汪洁洁是一位从事建筑行业的女性。几年前,汪洁洁还是一名青涩的女大学生,大二那年,由于学校邻近东湖,最要好的
五个女孩经常相约骑自行车环游东湖。初春的东湖向这群女孩展现出无限的魅力,湖水轻轻拍打岸边,奏响春天的旋律,看波浪此起彼伏,激起阵阵涟漪,阳光散落湖面,波光如跳跃的音符,随风起舞。文中写道,尽情挥洒的阳光、波光粼粼的湖水、单车环湖的女子,
描绘出春天独特的画卷。后来,临近毕业,当校园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渐行渐远,不舍夹杂着欣喜,欣喜的是她们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平台,不舍的是那份难能可贵的情谊。
于是,又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季早晨,汪洁洁等三名还留在学校的女生一起登上坐落在东湖中的落雁岛,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毕业旅行。
wenku.baidu.com汪洁洁说,这是座风景宜人的小岛,曾被老一辈革命家伍修权题词赞美道:“东湖明珠,落雁仙境。”置身岛上的她们,屏息聆听大自然与之对话,放飞身心,自由驰骋,静静享受
落雁岛带来的仙境般的魅力。落雁岛上除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风景,还有好多可供游玩的项目,挑战与毅力并存的攀岩、惊心动魄的铁桥、胆战心惊的索道等等。最令汪洁洁她们怀念的还是撑一叶竹筏,
畅游湖面,水仗四起。登上竹筏的每个人都要齐心协力将自己的竹筏划到湖中央,可以在湖上畅游,也可进行“水上大战”。不时,有的人方向掌握不好,一不留神就“亲吻”了另一个竹筏,或是不停地在原地打圈圈,惹得大家捧腹大笑。不一会功夫,整个湖面水花四溅,
笑声、尖叫声回荡于两岸之间。如今,时过境迁,落雁岛上三人共享狂欢的声音、三双尽情奔跑的脚、余辉下三个紧紧相拥的身影,已成为汪洁洁脑海中无可替代的美丽风景。
大美东湖【东湖,你太美了!我们一辈子爱你不变】邓光义今年69岁,他与东湖有着超过50年的不解之缘,1957年他第一眼看见东湖时,就
爱上了这片美丽的湖光山色。1957年,邓光义跟随妈妈从上海迁居到武汉,因为邓光义的父亲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大桥建成后,他们就跟着父亲定居武汉。在武汉的堂兄带着年仅14岁的小光义去了东湖,“第一次看见东湖,我被她的‘美貌’
wenku.baidu.com惊呆了!”邓光义在文中写道:“我只见过小家碧玉似的小湖,却没有见过像大家闺秀般的东湖!”
自从见了东湖以后,小光义便一发不可收拾,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和同学去玩一次。有时,几个小伙伴还会带上一张凉席,去东湖过夜,“晚上吓得不敢睡觉,真好玩。”邓光义笑着回忆这段时光。
1961年夏天,邓光义参军入伍,在离开之前,他首先要告别的就是东湖。“东湖盛夏,赤日炎炎,晴空万里,微风抚摸着湖水,水面上涟漪荡漾。成排成排的高大树木绕湖而立。它们像卫士一样,用自己坚实的身躯遮挡着酷暑,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呵护
着身边这位名叫东湖的美丽姑娘。”邓光义在文中如此诗情画意地描写当时那一段心境。这一别,竟然是八年。1968年,邓光义终于回到了朝思梦想、魂牵梦绕的东湖身边,他和战友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扑进了东湖的怀抱。
1975年,邓光义再次来到东湖,这次陪他来的不是同学,也不是战友,而是妻子和孩子,幸福的一家人。197年,夜晚的东湖是个啥模样?邓光义带着家人夜游东湖,夜幕渐渐降临。夜色下
的东湖,景色显得格外清秀,空气显得格外清新,缓缓落下来的夜幕,像薄纱一般轻轻地盖下来。远处,都市里的灯火和天上的繁星,鬼斧神工一样地融合在了一起。平静的湖水,在夜色里是那样的深邃而神秘。点点星光在湖水中闪烁,在湖水里摇曳。好像有人抓起了
一把星星撒进了湖中。207年,是邓光义和东湖相识50年的日子,昔日的毛头小伙,如今已是须发如霜,年逾古稀了,他感慨地说:“东湖经老,我们不经老啊!”
为了东湖的美景,邓光义自豪地说:“我们全家以及儿孙后代,在东湖留下过脚步、留下过歌声、笑声和眼泪,但是我们没有在她身边留下一片纸屑、一个瓶盖儿!”
wenku.baidu.com邓光义老先生用自己的行动维护着东湖之美,东湖和他将延续这段“情缘”,约定60年。
东湖风光【“旱鸭子”学游泳恋上东湖,老军人情深大武汉】现年73岁的张绍忠老人是名退伍军人,祖籍河南洛阳,1956年考入通讯指挥学院,19
60年毕业后便留校任教直至退休。谈及在汉近60年的时间里,东湖的一个故事最令他难忘。据张绍忠老人介绍,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的战备需求,上级领导要求军事院校的学员必须学会游泳。1956年8月的暑假,学校就把他们那一届的北方“旱鸭子”用军车送到
了武汉大学的一个紧靠东湖的小操场上。他们自己动手架床铺,挂蚊帐,露宿野营进行游泳训练。当时规定训练两个星期,为此,大家还编了个了口号:“宁愿脱去一层皮,也要游过二百米。”
张绍忠老人在文章中写道:“游泳训练的第一堂课就是扎猛子,用手把鼻子压住,把头扎入水中,越深越好。第二堂课是练浮力,双臂背在背后,双手十指交叉潜入水中,用脚猛力打水,全身浮起。第三堂课是岸上模拟训练,按教练要求完全合格后才能下水游泳。”
“那时候啊,条件也比较艰难,我们练得也比较苦,每天在游泳场里游来游去的,每个
wenku.baidu.com人都不想给集体拖后腿。两个星期下来,蛙泳、自由泳都没有问题了,我在最后的考核中游了一个小时之久。”
张绍忠老人说,这次游泳集训,令他终生难忘,从此便深深地爱上了东湖,爱上了武汉。张绍忠老人还透露,目前已经退休了,天气晴朗的时候,总是会去东湖逛逛,回忆下当年,感受下东湖美景带来的愉悦。现在,东湖的沙滩浴场、天然泳场、八一游泳池,一到夏
天都有非常多的游泳爱好者去游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