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代希腊三杰
2013-05-08 | 阅:  转:  |  分享 
  
古代希腊的教育思想

导学:

在全面学习古代希腊三大思想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着重掌握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柏拉图关于教育和学习的重要论述;亚里土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等。

概述:

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三哲”中的第一位,至今他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仍具有很高的地位。他非常重视道德哲学,认为美德的本质就是知识,美德来自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自觉地用理智认识永恒不变的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要使人学会清晰地、无偏见地思维,所以他在教学上采用所谓“知识助产术”。这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包括提出问题、激发思维和修正错误、归纳概念两个步骤。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唯心论,因为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但从教学理论来看,它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去获得知识。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成为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于公元前387年创办了著名的阿卡德米学园,把“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列为学校的必修课程,扩大了教学内容。他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在这本书和其它著作中,柏拉图把教育和社会、国家的问题联系起来,把培养执政者(哲学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其次是卫国者,再其次是劳动者。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他提出了一个从学前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完整的学校制度,但这个制度打上了明显的等级烙印。诚然,其中不乏值得研究的思想,如学前教育的思想。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认为人的教育应从幼年抓起,要求优生优育,国家应施行公共学前教育,3岁前为育儿所,3至6岁则设置公共游戏场,以游戏为主,唱歌、讲故事,要充分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他所讲的道德难免带上他那个时代和阶级的色彩。在教学理论方面,他提出了唯心的、形而上学的“学习就是回忆”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因其特具独创性而成为古代希腊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的哲学思想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他于公元前335年建立了吕克昂学园,教育代表作是《政治学》。他总结了古代希腊,尤其是雅典的教育经验,从理论上探讨了和谐发展教育思想,认为人的身心由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所构成,这三种灵魂的发展要依靠教育,包括发展植物灵魂的体育、发展动物灵魂的德育和发展理性灵魂的智育,各育应协调一致以使人得到和谐发展。这种思想尽管包含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对后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材:

张季娟、袁锐锷编著《外国教育史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修订版:第四章古代希腊的教育思想

古代希腊日益发展的教育实践,孕育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由哲学家所提出,散见于他们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著述中。古代希腊哲学家中在教育论述方面比较著名者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一、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前399年)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其门徒柏拉图、徒孙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杰”,他居三杰之首。

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生于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雅典,父亲为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早年曾继承父业从事雕刻,因缺乏兴趣转学量地学(几何学)、天文学。不久,又放弃了这些跟人类社会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自然科学,致力于探索政治、法律特别是伦理道德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从而扩大了哲学领域。古罗马著作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

据说苏格拉底貌不出众,但智慧非凡。他一生中除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公元前431—前404年)三次从军出征以及做过极短时间的议员外,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教育青年的事业上。他用自己的智慧启迪青年的心灵。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情洋溢,平易近人。谈论问题,精辟入理,深受青年喜爱,被称为“青年的恋人”。

苏格拉底在政治上拥护奴隶主贵族专制政体,他曾集聚一批贵族青年,反对雅典的民主制度,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民主力量受到很大摧残,民主政权被推翻。战争结束后,又一度出现民主政权,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民主派控告为不信雅典城邦所尊敬的神、引进新神,蛊惑青年等罪名,由法庭判处极刑,在狱中饮毒药而亡。

(一)教育活动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教育大师。他高度评价教育在造就人中的作用。在他看来,禀赋差的人固然需要教育,即使禀赋好的人也应接受教育。因为,“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该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做出极大的业绩来”(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39页)。为了培养“最优良、最有用的人”,苏格拉底慨然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他认为,能够训练出大批具有聪颖智慧、美好道德的人才去治理国家,其贡献远远超过他一个人去参预政事。他说:“与其自己去治人,不如训练能够治人的人更为有用。”(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51页)

苏格拉底没有办过学校,但他为教育青年付出了辛勤劳动。不论冬夏,他黎明即起,穿上一件破旧的长袍,赤着脚走上街头,或站在市场上,或坐在神庙前,有时还在体育场的林荫道上,跟青年人讨论各种各样问题,如战争、政治、法律、婚姻、友谊、艺术等等,特别热衷的是探讨道德问题。他认为研究善恶是非极为重要,人们只有辨明善恶是非,才能有正义的、光荣的和美好的行为,社会上的道德面貌才能改善,奴隶主贵族的政治思想才能实现。

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一样,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在他的听众中既有本国青年,也有异邦学生;既有富者,也有穷人;既有上等阶级子弟,也有鞋匠、木匠、铜匠等劳动人民。总之,他把自己极其丰富的知识,毫不吝惜地教给所有的人。

跟当时周游于希腊各个城邦的智者派的那批职业教师完全不同,苏格拉底对于那些渴求知识和美德而前来听讲的人们,从不索取分文,当智者安提丰讥笑他“不愿借教学而收取酬金”(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34页,37页),虽然“可能是一个正义的人,但决不是一个明智的人”时(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34页,37页),苏格拉底辩驳说,那些教人智慧,索取高额酬金的诡辩家,实际上是“智慧的出卖者”(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34页,37页),他们是为了金钱而出卖自己的智慧的,而“出卖智慧就是贬低智慧”(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34页,37页)。苏格拉底认为,把自己知道的好东西教给有才德的人,就会获得朋友,而这件事本身已经是最大的利益,又何必还要索取金钱呢?

在进行教育时,苏格拉底不拘一格,因材施教,取得了良好效果。柏拉图的弟弟格老孔,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年龄还未达20岁,尚未取得公民资格,就想当城邦政府中一名领袖,并急于要向公众发表竞选演讲。为了使他避免闹出被人们从讲坛上拖下来的笑话,他的亲友多方劝阻,都不能制止他。苏格拉底出于和柏拉图的关系,主动地去关心他、教育他。苏格拉底根据格老孔逞强好胜、自以为是的性格,首先肯定他立定志向做城邦的领袖是一桩大好事。因为,他的目的如果实现,不仅能为家庭扬名,给祖国增光,而且他的名声将传遍希腊和国,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敬仰。格老孔听到苏格拉底这番话大为高兴,欣然与他继续讨论问题。苏格拉底先问格老孔富国的办法,格老孔回答说根本没有考虑。再问他强兵的措施,格老孔也表示尚无所知。最后,格老孔不得不承认自己完全没有担任所想望职位的必要知识。接着,苏格拉底告诉他,一个统治者对于国家事业如果没有精确知识,他就不可能对国家有好处,也不可能使自己有光荣。于是,格老孔只好打消当官的念头。

对于骄傲的人,苏格拉底教育他认识到自己无知,相反,对于懦怯的人则给予多方鼓励。

柏拉图的舅父哈尔米戴斯,他的才干远远超过执政的人们,但他却不敢向公民百姓演讲,也不愿管理城邦事务。苏格拉底于是找他谈话,首先教育哈尔米戴斯认识到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竞选中夺得胜利,能够管理国家事务,增进国家福利,但却畏缩不前不去争取,实际上就是一个懦夫。其次,苏格拉底提醒他对自己的能力应有足够的估计。他说:“在最有智慧的人面前你没有感到惭愧,在最强有力的人面前你也没有感到害怕”,“你能够从容不迫的和那些在城邦占领导地位的人们交谈”(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111页,40页),并且在言谈方面比他们强,因而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再次,苏格拉底鼓励哈尔米戴斯积极参加竞选演讲。他说:“一个会数数的人,在大庭广众之间数和独自一个人数都会同样的准确;那些独自儿弹琵琶弹得很好的人,在大庭广众之间也会弹得同样的出色”(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111页,40页)。最后,苏格拉底劝勉哈尔米戴斯不要轻忽城邦的事务,只要力所能及,就要尽力对它们加以改善。在苏格拉底的鼓励下,哈尔米戴斯增强了参与政事的勇气。

在教育别人时,苏格拉底从不夸夸其谈,而是身体力行,作出典范。比如,他在教导“那些和他交游的人在饱食、性欲、睡眠、耐冷、耐热和劳动等方面都要实践自制”时(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111页,40页),他就以自己的行为树立了榜样。对此,智者安提丰作过生动的描述,他说,苏格拉底“所过的生活是一种使得奴隶都不会继续和他的主人过下去的生活”,“他所吃喝的饮食是最粗陋的”,他“所着的衣服不仅是褴褛不堪而且没冬没夏都是一样”,他“一直是既无鞋袜又无长衫”;他不“因为天气太冷而留在家里”,也不“因天气过热而和人争着乘凉”,“或因为脚痛而步履艰难”(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34~35页,33页)他还经常锻炼身体,以准备应付随时降临的任何考验。总之,他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正如他的学生色诺芬所说的:“他的实际行动要比他的言论更好地表现了他是一个能自制的人”(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第34~35页,33页)。

苏格拉底为陶冶人性,培养人材所进行的长期教育活动,得到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赞誉。其弟子柏拉图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说,苏格拉底远远超过伯里克利,因为伯里克利只是在政治上图强,而苏格拉底却从培养人性的立场上树立良好的政治。17世纪捷克的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对苏格拉底孜孜不倦地教诲雅典青年的热诚,也极为赞许。他说:“苏格拉底得到大家的称赞,因为他不把时间用在做官上,却去用在教育青年上面。”(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51页)。

(二)教育目的和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美德,使人达到至善。何谓美德?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在苏格拉底看来,凡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认识到好的事情,他就一定会去做,没有明知是善而不为善而反为恶者。善是出于知识,而恶是出于无知。所以,美德即关于善的知识。教育必须使人获得关于善的知识,从而去做美好的、光荣的事情。苏格拉底所说的善,无疑是符合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所谓正义、勇敢、刚毅、节制等等品德,并且把知和行等同起来。但他强调知识对道德行为的指导意义,要求把道德行为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特别是要求把知识和美德、知识和德行统一起来。这些思想不仅对当时的希腊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后世也有意义。

美德来源于知识,如何获得知识呢?苏格拉底从神学唯心论出发,认为神早已把善的知识给予了人的灵魂,所以,知识是先天就有的,它们以一种模糊的状态潜藏于人们的心灵之中,必须通过教育才能使之显露、发展、明确起来。他说:“美德由教育而来”(《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69页)。

苏格拉底基于唯心主义先验论,在教育方法方面,强调不应像智者派那样,拿一些现成的知识和道德传授给别人,而是应当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引导,把潜藏于别人心灵中的美德知识诱导出来。他在跟人们讨论各种道德问题时,总是采用诘问法来诱发知识。这就是,他对别人得出的问题佯作无知,不予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对方。通过与对方的一问一答,反复诘难,使对方陷于矛盾,怀疑自己原来的知识,积极思考问题,逐步修正错误,寻求正确的答案,得出普遍性的原则,一般性的概念。如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什么是美德时,就是这样进行的。

美诺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美德?苏格拉底说:“我很惭愧地承认,我对于美德简直什么也不知道”(《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52~155页)。苏格拉底反过来请美诺告诉他什么是美德?美诺回答说,男人的美德是知道如何治理国家,并在治理工作中损害敌人,保护朋友和自己;女人的美德是管理家务,服从丈夫。美诺并且进一步指出不同的年纪,不同的生活情境,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美德,比如,老人和小孩、奴隶和自由人,男人和女人的美德都不相同。苏格拉底说:美德“不论它们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的本性”,你“最好着眼于这种共同本性”③。美诺回答说,美德是支配人的力量。苏格拉底反问:“小孩能支配他的父亲,奴隶能支配主人吗?”④美诺承认自己下的定义与具体事实有矛盾。接着苏格拉底又引导美诺提出许多具体美德,最后得出“美德即知识”这一普遍的原则,从而找出了美德的共同本性。

苏格拉底把他这种逐层诘问,使对方发现自己的错误,逐步引申,使对方自己得到正确的结论的方法,称为“知识的助产术”,并自称为知识的“助产士”。在他看来,人的知识犹如母体中的胎儿一样,是人的头脑中所固有的。苏格拉底认为他本身无知,没有给人以知识,只不过用这种“助产术”帮助别人头脑中的知识胎儿产出而已。苏格拉底说,这种方法是从他的助产婆的母亲得到启示的,他从他母亲那里继承了接生的技术,不过他和他母亲不同,他是一个智慧的产婆。

苏格拉底的“知识产婆术”,实际上是一种归纳法,即通过归纳形成普遍概念的方法。关于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亚里士多德曾指出:“苏格拉底专门研究各种伦理方面的品德,他第一个提出了这些品德的一般定义问题。”又说:“有两样东西完全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58页)。苏格拉底创立的这种通过师生谈话、论辩、揭露对方思维中的矛盾,并克服这种矛盾,从特殊以求一般的方法,虽然带有思辨性,但它具有辩证法的因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认为在西方教育史上,苏格拉底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鼻祖,他给予后来的启发法以极大的影响。



二、柏拉图

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派的代表人物。他出身于显贵之家,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擅长体操、音乐、诗文和哲学。20岁时师事苏格拉底,前后达8年之久。苏格拉底死后,他出走麦加拉,后又游历埃及、小亚、意大利等地,企图实现其贵族专制的政治理想,但未能如愿。公元前387年,他返回雅典,在雅典近郊阿卡德米圣殿附近的园林中,创建一所学园,致力于教育工作,企图通过教育培养人材。

阿卡德米学园设礼堂和图书馆各一,演讲室、生活室若干。学员来自四面八方,师生过着共同生活。因而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学习科目除主科哲学外,还有数学、天文学、物理学、音乐理论等辅助学科。柏拉图重视数学,认为它有助于理性的发展,在学园门外写有:“不懂几何的人不准入内”的字样。教学方式采取讲演和对话两种。为宣传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柏拉图苦心经营这个学园,在这里讲学授徒达40年。公元前347年他逝世后,此学园仍然延续下去,直到公元529年才被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所封闭。它存在900多年,成为古希腊历史最悠久的学园。

柏拉图在讲学的同时,还从事著述。他撰写了大量著作,其中早期作品《理想国》和晚期作品《法律》篇,堪称姊妹篇。在这两部巨著,特别是《理想国》中,柏拉图不仅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政治思想,而且详尽地论述了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系统。《理想国》是西方古代世界一部经典性教育著作,成为西方教育思想重要渊源之一,在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8世纪法国的卓越启蒙思想家卢梭高度评价这部名著。他说:“这本著作,并不像那些仅凭书名判断的人所想象的是一本讲政治的书籍;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像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卢梭著:《爱弥儿》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1页)。

(一)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理念论和理想国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理念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柏拉图认为,宇宙的本原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性的理念。在他看来,理念是独立存在、永恒不变、完美无缺的真正的“实体”,它是变幻无常、生灭不定的现象世界产生的根源。这就是说,超越现实,先天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本体,是第一性的,而现象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阴影或摹本,是第二性的。

柏拉图所臆想的理念世界,是一个完美的金字塔,处于最底层的为数众多的各种具体事物的理念,是最低级的;稍高一级的是数学或科学的理念;再高一级的是道德和艺术的理念;居于塔顶的则是“善”的理念。“善”是万物的本源,一切理念都从它那里取得实在性;“善”是真理的源泉,它能使人们洞察理念世界的一切。

柏拉图依据其理念世界的金字塔,设计了一个由执政者、卫国者和生产者组成的等级森严的“理想国”。由神用金子创造的极少数执政者,即哲学家,灵魂中理性部分最强,具有最高的美德——智慧,能透过变幻的现象世界洞悉理念世界的各种知识、掌握永恒的真理,最适于担任国家的最高的统治者,是社会的最高等级。人数稍多的卫国者,是神用银子造的,意志在灵魂中占主要地位,富于勇敢的美德,他们的天职是防御敌人,保卫国家,是社会的第二等级。至于为数众多的手工业者、农民和商人,是神用铜铁造出来的,他们的灵魂中最主要的是情感,具有节制的美德,最适于生产物质财富,供应前两个等级。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不属于上述三等人中的任何一等。柏拉图认为,在一个国家中上述三个等级如果各守本分,各尽其职,国家就会和谐一致,实现“正义”或“公道”的原则。他说:“如果这个国家的商人、军人和官吏各做各的事,那就是公道,国家就是公道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18页)。柏拉图坚决反对超越等级范围,相互干预的现象,认为这会给国家带来灾难。“这三个等级的互相干预,彼此替代是国家的大害,应该是最大的坏事”(《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18页)。在柏拉图看来,由于各个等级的人是神用不同的金属造出来的,所以,等级的划分是天生的,一般来说,一个人属于哪一个等级,其所生子女也就属于哪一个等级。他说:“你们是有血缘联系的,大部分是子似其父的”(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第1页)。至于遗传上的变异,如金银质的祖先有了钢铁质的子孙,只是偶然的例外而已。

统治者阶级的知识和美德虽生而俱有,但要充分发展,实现正义的国家,关键在于教育。因而,柏拉图极为重视教育。他依据其理念论的哲学观和等级森严的理想国的政治思想,总结了古希腊特别是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实际经验,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系统的教育思想。

(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1.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工具,培养哲学家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柏拉图高度估价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改造人性,陶冶德性,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他认为,人们灵魂在理念世界中所获得的理性和美德,由于降生时和肉体结合受到剧烈刺激,出生后又为情欲所蒙蔽,因而失去了效用。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先天的理性和德性发展起来。少数金质的人理性纯全,道德完美,治国安邦;那些银质的人,勇敢忠贞,效命疆场。这样,理想的国家就可以实现。假若对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则人们的天赋理性和德性都不能得到充分发展,执政的哲学家缺乏明达睿知,无法担当起治国的大任,卫国的武士意志薄弱,勇气不足,难于效命国家。这样,理想的国家只能是一句空话。

柏拉图依据其唯心主义理念论,把教育作为实现其理想国家的工具,这显然夸大了教育的作用。然而,他注意到教育对政治的影响,把两者紧密联系起来,这一观点是可贵的。

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柏拉图把培养哲学家放在首位。因为,国家的好坏取决于他们。这就是说,如果他们的理性发达,道德淳美,就能使国家达于理想境地,日益兴旺发达。培养勇敢的武士,无疑也是教育的目的,但其地位绝不能与前者相提并论。

至于农、工、商劳动者的培养,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根本未列入教育目标之内,因为他们最缺乏理性,无法进行教育。后来在《法律》篇中,虽然有所涉及,但那只是实用知识技能的训练,不是发展理性,不能算是教育。由此可见,柏拉图把发展理性,培养执政的哲学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武士的培养次之,而农、工、商的训练则放在最轻微的地位。在教育目的上明显地反映出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贵族性质。

2.国家控制教育,实行统一学制

教育既然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因而,柏拉图吸取了斯巴达的经验,强调教育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由国家严格控制。他提出,应当由德高望重,理性发达的人担任教育首长,领导一切教育事宜,其他任何人不得干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不变性。柏拉图对当时雅典由私人开办学校,随意处理教育问题的现象极为不满,认为那会导致祸乱,给国家带来不幸,因而必须予以纠正。

国家领导教育,学校必有定制。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第一个提出了从学龄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无所不包的教育制度体系。

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他说:“一切事都是开头最重要,尤其是对于幼年的……因为在幼年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第54页)。柏拉图强调教育应从小抓起,甚至提出了胎教问题。依据他的规划,国家应厉行优生优育政策。执政者为人民选择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良的女子,以保证所生的后代属于优秀的种子。至于不良的男女的婚配,越少越好,以免生育不好的后代。婴儿出生后,那些不好的放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而优秀的种子则送至国家教养机关,施以公共教育。3岁以前在育儿所,3~6岁的幼儿则集中到附设于神庙的公共游戏场中接受教育。游戏场以游戏为主,因为游戏是儿童天性所需要的。但游戏的内容、方法必须慎重选择,不应轻易变化,以免形成儿童“厌旧喜新”的心理。游戏场还进行音乐、唱歌、听故事等活动。柏拉图重视歌曲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的曲调应是欢快、奋发、高昂的,以便培养儿童坚毅、快乐、勇敢的性格。对儿童讲述的故事应慎重选择。柏拉图要求政府对创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的标准“以不慢神为第一义”,凡描写天神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妒忌、说谎等等的故事,一律删去,而那些描述智慧、勇敢、友善的故事,则应列在目录上,劝导母亲和保姆们讲给孩子们听,以之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他说:“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一课”,因为“在那个年龄深入于心的一切意见,最容易看出是不容易磨灭和不容易改变的”(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第3页)。

经过学前教育,从7岁开始男女分别入国家举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接受初等教育,主要进行音乐和体育,“体育是为了锻炼身体,音乐是为了陶冶心灵”(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502页),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音乐教育涵义较广,包含智育和美育。这就是说,既要学习读、写、算的初步文化知识,也要学习唱歌,演奏弦琴、诗歌。柏拉图极为重视狭义的音乐教育,因为“节奏和和声最能深入人心,留下深刻的影响,带来优美的一切”(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第3页,57页)。而庄严的乐曲、协和的旋律,能使人的精神和谐、性情温和、举止有节、仪态优美、心灵得到陶冶。体育以体操、角力、骑马、射箭等训练项目为主,借以强壮身体。此外,还注重舞蹈,以训练优美的举止。音乐与体育必须配合,使身心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一个强健的身体因为身体强健即可使心灵美好;反过来说,一个美好的心灵由于它的性能,能使身体臻于它所能达到的程度”。假若只接受音乐教育,沉溺于音乐之中,最后可能成为精神不振没有成就的懦夫;而仅仅从事体育,又会造成身体发达,遇事迟钝的人。因此,二者不可偏废。但从根本上说,身体与心灵相比,只能居于次位。因为高尚的品格能使身体得到完善,而身体上的完善却不能使品格高尚。心灵是身体的主宰,是最重要的,身体之所以需要健康,主要是不致因体弱而影响心灵的健全。

柏拉图主张女子应与男子一样接受平等教育。因为在能力上女子并不低于男子,凡是男子能做的事情,女子都可以做,不论是执政者还是卫国者,女子和男子一样都应成为候选人。因此,女子不仅应受到音乐的陶冶,也该接受军事体育的训练,和男子一样赤身于体育场。女子与男子所不同的,只是女子体质较弱,在战争中担任较轻的工作。

18岁至20岁的青年,在高一级的学校——国立青年军事训练团中,接受军事体育训练,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种自由艺术”,简称“四艺”。这些科目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军事目的。如算术是“调兵列阵”、计算船只所必需;行军布阵,测量阵地需要几何学的知识;航海、行军作战需要观测天象和预测天气,特需天文学的知识;而音乐有助于鼓舞士气,提高斗志。总之,这个阶段的教育力图把大多数青年培养成为合乎规格的武士。

年满20岁的青年,才智上平凡无奇者即离开学校,编入军队,终生服役。少数理性优异者继续深造,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直到30岁。

20~30岁这个阶级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智慧的美德,使之成为哲学家,以便担任政府的高级官吏。学习的科目除“四艺”外,主要是哲学。这时“四艺”的学习,其目的在于发展思维而不是为了实用。比如,学习数学不是为了军事上布置攻势,而是借助于对数目的冥想,领悟存在于理念世界的永恒真理。学习天文学不是为了行军作战、观测天象,而是为了观察浩大无穷的苍穹理解宇宙创造者神明。柏拉图反复强调,数学和几何是学者必须知道的,必须深入钻研逐步达于精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探寻理念的奥秘,并为学习哲学打下坚实基础。柏拉图认为,哲学所研究的是最深刻的、最简要的绝对真理,它是最高的学科。它能融会贯通其他科目,找出事物间的关系,它能使人的智慧的发展日益完善,以至“最后能用纯理性来掌握‘善’的本性”(《柏拉图论教育》,第39页),成为哲学家。

30岁时再加选拔,极少数理性特优的人继续用五年时间专门学习哲学,直至35岁,然后担任政治军事方面的重要职务。其中只有个别人再经过15年的锻炼,50岁时理性和道德都臻于纯全,能用理智洞察宇宙的规律性,掌握治国的本领,即可任国家的最高领导——哲学王。现世的哲学王相当于理念世界的最高理念——善,他能看到“善”的本性,他是善、即为神的化身。由此可见,培养哲学王是柏拉图最高的教育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见,柏拉图的教育制度正好形成一个金字塔,而这个金字塔正是他的理念金字塔的反映。理性健全,天资聪颖的极少数人享受特殊的哲人教育,居于塔的顶端;为数稍多的理性不全、意志坚强的武士的教育处于中间;而缺乏理性,感情强烈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教育则在塔的底部。这个学校制度具有明显的贵族性。

3.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学习就是回忆

柏拉图依据其理念论,认为认识的对象并不是我们感官所接触的现实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变幻不定、生灭无常、不完全真实的,以它为对象所获得的知识常有矛盾和错误、模糊不清,是不可靠的和不真实的。它们不能称之为知识,只能叫做“意见”。

由现实世界所获得的感性知觉既然不是知识,那么,什么是知识呢?柏拉图断定,知识是对理念世界的认识。因为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实的、完美无缺的,所以只有认识理念世界,才能获得可靠的、真实的知识。比如,只认识到现实世界中具体的美的事物,而没有认识到理念世界中的美,这只能说有了美的意见,而不是有了美的知识;而只有认识到美的理念,才算有了美的知识。柏拉图把超感觉的理念当作认识的对象,这显然是唯心的。

如何认识理念呢?柏拉图认为必须学习。什么叫学习?柏拉图说,学习就是回忆。在柏拉图看来,作为人的组成因素之一的灵魂,是先于肉体而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的,对理念世界的一切早已有了认识。“灵魂在取得人形以前,就早已在肉体之外存在着,并且具有知识”(《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81~82页)。但灵魂投生到人体之后,由于肉体的玷污、情感的干扰,灵魂将知识全都忘记了。为了重新获得那些原有的知识,就需要学习。而所谓学习,就是把已经忘记了的知识回忆起来。柏拉图说:“如果是我们在出世前获得了知识,出世时把它丢了,后来又通过使用各种感觉官能重新得到了原来具有知识,那么,我们称为学习的这个过程,实际上不就是恢复我们固有的知识吗?我们把它称为回忆对不对呢?完全对。……那些所谓学习的人后来只不过在回忆,而学习只不过是回忆”(《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81~82页)。

当然,在回忆先验知识的过程中,感觉官能并不是毫无作用的。柏拉图认为,人们是通过各种感官对具体的个别事物的感觉,回忆到事物本身(即理念)的知识的,这正如我们看到朋友的画像就可以想起朋友,从相等的木头或石头就可以得到“相等”本身(理念)一样。因而,柏拉图承认:“用视觉、听觉或者其他官能感觉到一件东西的时候,可以由这个感觉在心中唤起另一个已经忘记了的、与这件东西有联系的东西”(《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81~82页),这个东西就是理念。在这里,柏拉图虽然承认感觉在求取知识过程中的一定作用,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从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一般的概念的过程,只不过把感觉当作回忆的一个条件、一种诱因而已。与此同时,柏拉图还竭力贬低感觉的意义,强调灵魂只有摆脱肉体,脱离感觉的干扰才能思考得好,获得智慧;而愈接近感觉,就愈陷入混乱,就愈得不到完全的知识。在他看来,最高级的知识——哲学(即辩证法),应完全摒弃感觉,全凭理性去反省、去沉思、去追忆、去冥想,才能认识理念世界的一切,直到最高的理念——“善”。

如何完全抛开感性事物去反省、沉思、追忆、冥想呢?柏拉图认为主要依靠问答法。从概念出发,通过问答启发学生思考,了解概念(即理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到善。从这一点上看,柏拉图的认知方法——回忆,实际上是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的发展,是一种纯思辨的方法。



三、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前322年)生于希腊北方的殖民地色雷斯,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公元前367年,年青的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入柏拉图学园学习,师事柏拉图二十多年。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到小亚一带讲学。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受聘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8年后(公元前335年),他离开马其顿回到雅典,在一个名为吕克昂的公共体育场创办了一所哲学学校,他在这里讲学12年,并写出大量著作,这是他最有成就的时期。吕克昂附近有一所阿波罗神庙,有可供散步的林荫道,据传说,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常在林荫道上边散步边讲学,所以,他的学派被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知识。他精研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物理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美学。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散见于《伦理学》和《政治学》两本著作中,特别是《政治学》更为集中。

(一)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思想

在政治上,亚里士多德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寡头专制。他认为最好的政治体制是由中产阶级来执掌政权。因为由它来掌权,一可以免除党派之争,使奴隶主阶级内部安定团结(它可以作“仲裁者”);二可使公民们都有充分的财产,能够过小康的生活,享受幸福。亚里士多德在好多问题上强调“中庸”、“适度”,反对“过分”和“不及”,就是他的政治观点的反映。

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念论。他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理念而是“实体”。哲学就是研究“实体”产生、发展和变化问题。所谓“实体”,就是指客观独立存在的具体物体,哲学就是研究客观物体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这样,亚里士多德就把哲学从柏拉图的研究“理念”,下降到研究客观事物,这显然具有唯物主义性质。

独立存在的物体是怎样产生的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是由“物质”(也称“质料”)和“形式”结合而成的。如“雕像”这个物体,是由大理石这个物质和“雕像”这个形式结合而成。“形式”寓于物质之中,两者是统一的,离开了大理石就不可能有雕像。世界就是由形式不同的物体构成的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梯。这个阶梯的最低层是无形式的纯粹的物质,是绝对消极不动的东西,而这个阶梯的最高层是无物质的纯粹形式,即理性,实际上也就是神。它是一切事物的第一推动者,是一切事物的来源,这样,亚里士多德又倒向了唯心主义。

在认识论上,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但他却不理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又以为真理只有借助于理性思维才能获得,并且只有“形式”才是理性认识的对象。这样,在认识论上,亚里士多德也是动摇于唯物与唯心之间,最后倒向了唯心论。

依据上述物质和形式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论证了人的心理状况。他和柏拉图一样,认为人是身体(肉体)和心灵(灵魂)两个不可分离的部分所构成,但他与柏拉图也有不同,这就是他不是把肉体看作灵魂的监狱,而是看作灵魂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处于非常和谐之中,它们都要求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之充分发展起来。

亚里士多德以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为理论基础,论述了教育问题

(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教育应是国家的事业

亚里士多德从其政治学说出发,极为重视教育。他说,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个人只有在国家之中,作为国家的一部分,才能发展他的才能,才能实现自己,过好社会生活。因此,国家的统治者必须重视教育,把每个个人都培养成为善良的公民,才能维护现存的政治制度。亚里士多德说:“没有人会怀疑立法者应首先注意少年人的教育,因为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561~562页,561页)。

基于教育对国家政治重要意义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强调国家要负起教育全体公民的责任,把教育作为国家的事业。他说:“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81~82页)。

亚里士多德对于当时雅典私立学校盛行,国家不管教育的情况极为不满,他提出,为了训练人们的才能,为了培养人们的德行,全城邦的公民“应该受到同一的教育”,共同达到“一个目的”。为此,他指出:“教育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不要像现在这样,每人只分别地照顾自己的儿童,给予自以为最合适于他们的教育”(《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81~82页)。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把教育和政治直接联系起来,要求奴隶主国家直接管理和掌握教育。他们的目的虽然是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为奴隶主统治服务,但也表现人类在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认识上前进了一步

2.身心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根据人是由身体(肉体)和心灵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所组成的理论,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表现在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植物灵魂,如营养、繁殖,这是灵魂的低级部分,为一切生物所共有;二是非理性灵魂,即动物灵魂,也称意志灵魂,表现为感觉与欲望,是灵魂的中级部分,为动物和人所共有;三是理性灵魂,表现为理智与沉思,为灵魂的高级部分,是人类所特有。这三种灵魂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活动能力的萌芽,具有发展的倾向,但它们的实现全赖教育。因此,他提出与三部分灵魂相适应的三种教育,即发展植物灵魂的体育,发展动物灵魂的德育和发展理性灵魂的智育。

在各育的关系上,亚里士多德根据植物灵魂产生于非理性灵魂之前,非理性灵魂产生于理性灵魂之前的情况(如:儿童未出生以前就已有了身体,刚一出世,即已表现出感觉和欲望,至于理智与沉思的出现,要晚得多),确定身体与心灵的训练,身体的训练在先,灵魂中非理性部分与理性部分的训练,非理性在先,而身体和感觉、欲望的发展,则是为理智和沉思的发展做准备、打基础的。这就是说,要发展感觉、欲望,必须首先发展身体;而要发展理智、沉思,又必须先发展感觉和欲望。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身体,感觉、理智的发展顺序,是符合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的。因此,他把体育放在最前面。他说:“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564页)。其次是道德教育。通过德育把各种感觉、欲望引向良好的轨道,形成美好的德行。最后才是智育,包括美育,通过智育和美育,使灵魂中的理智与沉思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理智的充分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因为理智发展了,才能控制不良的欲望,过真正有道德的生活,从而获得幸福,理智发展了,就可以使一切行为都合乎中庸之道,如,可以既不粗暴,也不卑怯,而是有勇气;既不傲慢也不卑贱,而是自重;既不吝啬也不奢侈,而是宽大、节制等等。能够具备这些品质,就可以成为幸福的人。

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雅典的教育实践早已实施。亚里士多德的功绩在于给予这种教育以理论依据,对后世发生了深远影响。

3.教育年龄分期及其教育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依据人的“自然”,即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划分教育年龄时期的思想家。他把教育年龄分为3个时期,即从初生到7岁为第一个时期,7岁至14岁为第二个时期,14岁到21岁为第三个时期。同时,还详细论述了各个时期教育的具体内容。

第一个时期相当于学龄前教育阶段。依据身体发展在先的学说,这个时期教育的任务主要是保护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首先要特别重视婴儿的抚育,因为这对以后身体发展影响较大,应多食含乳分多的食物。5岁前,要通过游戏活动身体。这个时期四肢软弱,容易弯曲,应加强锻炼。5岁以后,可开始课业学习,但不应过多,以防影响身体发育。这时应多让儿童游戏,以便在游戏中模仿来自生活中的工作。这时还应多听神话、故事,以增长知识和培养好的道德品质,要注意环境的感染,尽可能少与奴隶接触。

第二个阶段相当于初等教育阶段,应入国家开办的学校学习。教育内容有阅读与书写、体育锻炼、音乐、绘画,还有道德品质教育,身心各方面教育都有,但以道德教育最为重要。

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使儿童身体健康和参加体育竞技活动。但体育活动绝不能像斯巴达那样“凶猛”、“残忍”、“流于粗俗”,而应当使身体“协调”、“柔和”,鼓舞勇气,总之,要适当,不宜过分。

阅读与书写,都是为了将来实际效用,如为个人谋生,处理家务,参加政事等。绘画对政治生活和评价美术作品有用,也应学习。音乐是和谐发展的最重要内容,它既可培养审美的能力,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发展理智,所以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学习音乐。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的目的不是为了实利,而是为了“在闲暇时供理智享受”。

道德教育是这个时期教育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实际生活和练习来培养“中庸之道”,即美德,具体如“适度”、“公正”、“节制”、“勇敢”等。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有三个条件,即天性(自然本性)、习惯和理智。利用天性、使之得到发展,最后达到理智的高度。在这三者之中,习惯是形成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条件。

这个阶段的教育是和谐发展的,在德、智、体、美各育中,亚里士多德更为重视音乐教育,这和他提倡文雅教育是分不开的。

第三个时期相当于高年级阶段,应发展理性灵魂,以智育为主。亚里士多德关于这个阶段的著作已经逸失,人们只能从吕克昂学园推测出其大概。学习科目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文法、修辞学、文学、伦理学以及哲学、物理学等。他认为这些课程能发展理智,提高认识水平。































重点: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

1、识记:苏格拉底对美德的本质的理解、“知识助产术”的概念。

2、理解:“知识助产术”的两个步骤。

3、简单运用: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对“知识助产术”进行分析评价。

4、综合运用:联系教学实践进行分析评价。

(二)柏拉图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1、识记:柏拉图创办的学校、提出的“四艺”及其教育代表作。

2、理解:柏拉图提出的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制度。

3、简单运用:分析评价柏拉图关于“学习就是回忆”的观点。

4、综合运用:全面分析评价柏拉图关于学校教育的思想。

(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1、识记: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学校及其教育代表作。

2、理解:亚里士多德论七至十四岁儿童的教育。

3、简单运用:分析评价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及其心理学基础。



练习:重点教学内容与相关练习例题

(一)填空题

1、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

2、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____提出的。

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

4、苏格拉底以其“_________术”而著称于世界教育史。

5、________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

(二)改错题

1、亚里士多德是古代罗马的教育家。

2、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35年建立了阿卡德米学园。

3、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635年建立吕克昂学园。

4、苏格拉底认为美德的本质就是天性。

5、柏拉图把培养军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6、苏格拉底的教育代表作是《政治学》。

(三)选择题

1、“知识助产术”是________提出来的。

A.智者B.昆体良C.苏格拉底

2、苏格拉底法也称为_____。

A.相互教学法?B.发现法?C.知识助产术?D.雄辩术

3、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_____。

A.阿卡德米学园?B.吕克昂学园?C.雅典大学?D.亚历山大大学

4、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

A.《理想国》B.《政治学》C.《乌托邦》D.《巨人传》

(四)解释概念题

1、“苏格拉底法”

2、古代希腊教育中的“四艺”

(五)简答题

1、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述评。

2、柏拉图为什么把培养执政者(哲学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3、怎样看待柏拉图关于“学习就是回忆”的观点?

4、述评亚里士多德关于七至十四岁儿童的教育的主要观点。

(六)论述题

1、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述评。

2、试评柏拉图的学校教育制度。

3、试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及其心理学基础。



答案:

(一)填空题

1.《理想国》2.柏拉图3.《政治学》4.知识助产5.亚里士多德

(二)改错题

1.将“罗马”改为“希腊”或将“亚里士多德”改为“昆体良”

2.将“阿卡德米”改为“吕克昂”

3.将“635”改为“335”

4.将“天性”改为“知识”

5.将“军人”改为“哲学家”

6.将“苏格拉底”改为“亚里士多德”

(三)选择题

1.C2.C3.A4.B

(四)解释概念题

1、苏格拉底的“知识的助产术”,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

2、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种自由艺术”,简称“四艺”。

(五)简答题

1、苏格拉底的“知识的助产术”,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苏格拉底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予直接回答,而是采取反诘法,逐步揭发对方思维中的矛盾,激发其积极思考、修正错误、寻求正确的答案,得到一般性的概念。

这种方法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去获得知识。但由于苏格拉底视知识为人类头脑中所固有,因而他的启发法带有思辩性。

2、在教育目的方面,柏位图把培养执政者作为最高目标,卫国者次之,劳动者更次之。柏拉图之所以特别重视培养执政者,因为在他看来,国家的兴衰好坏取决于执政者,如果执政者理性发达,道德淳美,就能使国家兴旺发达,达于理想的境地,成为理想的国家。

3、柏拉图从其唯心主义理念论出发,认为认识的对象不是变幻不定、不完全真实的现实世界,而是永恒不易,绝对真实的理念世界,因此,学习不是对现实世界和知觉,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即把灵魂中早已存在的而出世时暂时忘记了的理念知识回忆起来。在回忆先验知识的过程中,感觉只是一种诱因而不是认识的最初阶段。柏拉图把超感觉的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当作认识的对象,并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这不仅是唯心的,也是形而上学的。

4、亚里士多德认为儿童满7岁应入国立学校,但只限男孩,高深的教育对于女子是不适宜的。这种观点,显然落后于柏拉图了。按照亚理士多德的说法,七至十四岁是品格教育的阶段,要“净化”非理性灵魂中的不良冲动和欲望。

他认为,道德教育有三个要素——自然(天性)、习惯与理智,其中习惯至为重要,如果儿童习惯于运用理智控制欲望,那么他就能避免从恶、养成善行。至于如何培养这种心智判断的良好习惯,亚里士多德认为主要应通过音乐教育。音乐,根据希腊传统,包括诗歌与文学,亚里士多德在这上面添列了绘画,这一主张在学校教育的历史上具有很大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除了供人娱乐和文化消遣之外,更重要的是“确有陶冶性情的功能”,心智若与美好的音乐达到和谐,就能喜爱崇高的东西,痛恨低贱的东西,因此“我们就一定用它(音乐)来培育青年一代”。亚里士多德之所以特重音乐,与他的“文雅教育”思想有关,课程被据以分成两类:有用的与文雅的。前者不高尚、不文雅,服务于事功与实用;后者高尚、文雅、合乎人性,服务于闲暇。音乐既是娱乐,又能陶冶性情,供理智享受,自然就是一种应受重视的“自由和高贵”的文雅学科。

为了“净化”非理性灵魂,体育也很重要。亚里士多德赞成的是雅典式训练健美的和谐发展的体育,他认为体育固然要培养勇敢,但勇气必须伴随有“谐调”而“柔和”的“性情”,不应变得“凶残”和“流于粗俗”。关于体育与音乐的理论,亚里士多德基本上承袭柏拉图。也反映了当时有文化的雅典人的主张,只是在许多方面作了更加细致的发挥。

此外,儿童还要学习读、写、算,但这些不是这一阶段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例如,为了谋生、处理家事、参与政治生活等等,作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工具来掌握。

总之,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述,这一阶段的教育是以美育(音乐)为重点,智、体各育和谐发展,以完成德育任务。在这里,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形成习惯,逐步养成“中庸”、“适度”、“勇敢”等等美德。

(六)论述题

1、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他说:“一切事都是开头最重要,尤其是对于幼年的……因为在幼年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第54页)。柏拉图强调教育应从小抓起,甚至提出了胎教问题。依据他的规划,国家应厉行优生优育政策。执政者为人民选择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良的女子,以保证所生的后代属于优秀的种子。至于不良的男女的婚配,越少越好,以免生育不好的后代。

婴儿出生后,那些不好的放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而优秀的种子则送至国家教养机关,施以公共教育。3岁以前在育儿所,3~6岁的幼儿则集中到附设于神庙的公共游戏场中接受教育。游戏场以游戏为主,因为游戏是儿童天性所需要的。但游戏的内容、方法必须慎重选择,不应轻易变化,以免形成儿童“厌旧喜新”的心理。游戏场还进行音乐、唱歌、听故事等活动。柏拉图重视歌曲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的曲调应是欢快、奋发、高昂的,以便培养儿童坚毅、快乐、勇敢的性格。对儿童讲述的故事应慎重选择。柏拉图要求政府对创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的标准“以不慢神为第一义”,凡描写天神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妒忌、说谎等等的故事,一律删去,而那些描述智慧、勇敢、友善的故事,则应列在目录上,劝导母亲和保姆们讲给孩子们听,以之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他说:“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一课”,因为“在那个年龄深入于心的一切意见,最容易看出是不容易磨灭和不容易改变的”。

2、柏拉图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提出了一个从学龄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的完整的金字塔式的学校制度体系。少数理性健全、天资聪颖的人,享受特殊的哲人教育,居于塔之顶端;为数较多的理性不全但意志坚强者,接受不完备的教育,处于塔之中部;而缺乏理性,情欲强烈的广大劳动群众,则在塔的底层,接受最不充分的初等教育。这个学校制度明显地表现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贵族性。它是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

3、亚里士多德总结了雅典教育的经验,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亚里士多德的身心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以其心理学为依据的。他认为,人是由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构成,而灵魂分为三种:一是表现在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植物灵魂,如营养、繁殖,这是灵魂的低级部分;二是动物灵魂,又称意志灵魂,是心灵的非理性部分,表现为感觉与欲望,是灵魂的中级部分,可指导植物灵魂;三是理性灵魂,是心灵的理智部分,表现为睿智与沉思,是灵魂的高级部分,可指导前两种灵魂。这三种灵魂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活动能力的萌芽,具有发展的倾向,但它们的实现全赖教育。亚里士多德提出三种教育与之相适应,即发展植物灵魂的体育,发展动物灵魂的德育和发展理性灵魂的智育,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

献花(0)
+1
(本文系吉临荣工作...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