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毒某某”怪圈不能头痛医头

 三组 2013-05-09
走出“毒某某”怪圈不能头痛医头
2013年5月8日 09:33   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体】  

张玉胜

  5月4日,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有农户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进行生姜种植一事经媒体曝光后,山东省连夜派出工作组到潍坊进行现场督导查处。潍坊相关部门也着手对全市“神农丹”农药的销售和使用情况展开彻底调查,对违规违法销售的“神农丹”农药进行集中收缴。
  
  应该说,“毒生姜”事件发生后,潍坊市作出迅速清除和销毁曾经使用“神农丹”种植的生姜、拉网式检查各类农药经营户、问责违规销售剧毒农药行为,以及帮助农民用科学方法解决农产品生产病虫害问题等补救措施是必要的。但需追问和反思的是,此类“下毒”种植行为为何有生存空间?此类安全隐患究竟还要持续多久?
  
  继曾经的“毒豇豆”、“毒韭菜”之后,“毒生姜”的出现再次牵动公众神经。每次此类事件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都会快速反应,比如,突击排查、集中销毁,等等。来自政府和民间的诸如强化监管、源头控制、严肃问责的呼声更是不绝于耳。但风平浪静之后,这些举一反三的堵漏措施究竟落实得如何?为何“毒某某”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于公众视野?
  
  当“自己种的自己不吃”、消费者购买和自己食用呈“公私两条线”成为有毒食品生产潜规则时,政府监管的极端重要性可想而知。应该说,强化“菜篮子”工程早已纳入政府决策视野;对于农药的适用范围,农业部门也有明确规定;农药的使用方法,药品袋上也有详细说明……在趋利心态驱使下的良心“自律”,看来很难靠谱。
  
  因此,我们在谴责“毒生姜”始作俑者违法丧德的同时,还应反思政府部门是否存在履职懈怠、监管缺位,相关部门应该从何处着手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进行源头控制、强化过程监管、严肃行为问责。
  
  诚然,对菜农实施“一对一”的监管无异于天方夜谭,但“解剖麻雀”式的蹲点调研、“以点带面”的过程指导、对种植基地跟踪监督等还是可行的。同属于潍坊市管辖、生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左右的安丘市,就做到每个镇和街道,每个社区、每个村都设有农药监管员和信息员,对农药的经营和使用实现常态监管。
  
  “毒生姜”事件是一面镜子,如何举一反三,以科学除害取代农药治虫,尽力做到从少、合理、规范使用农药,提升果蔬无害的国民公信,是摆在各级政府和科研、监管部门面前的亟待破解的民生课题。
  

 (责任编辑:于洁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