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老地名

 昵称2198687 2013-05-09

南京老地名

 十佳老地名:乌衣巷、朝天宫、桃叶渡、成贤街、龙蟠里、夫子庙、长干里、孝陵卫、莫愁湖、虎踞关

 从时空分布看,当选的十佳老地名基本涵盖了南京发展史上的各朝各代,区域也各有分布。
 
 “十佳”时间分布广泛,按时间排序:

先秦地名   长干里:“十佳”里最老的一个,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是南京市区内最早的居民区。干,是南京古代地方话里用的字,意为长条形高地。当时人口密集,应是南京最早的“繁华”市区。南京的历史从越城开始,越城就在长干里的位置上。

六朝地名   龙蟠里、虎踞关、乌衣巷、桃叶渡。

南唐地名   夫子庙。夫子庙和国子监、孔庙有关,这两者都是南唐时期设立的,夫子庙的繁荣是在宋元以后。

 

明朝地名   朝天宫、成贤街、孝陵卫。

民国地名   莫愁路,1930年设立。

观点提炼:从时间分布上可见,反映南京城市记忆的主要是六朝时期和明朝时期,是南京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朝代,“十佳”中有八个与之相关。

从地区分布上看:城南的占了7个,毕竟是历史上的南京城市中心,集中了南京的历史文化。另外,城中一个(成贤街)、城西一个(莫愁路)、城东一个(孝陵卫)。城北的空缺可见城北在历史中是后期才发展起来的。

象征意义

 

语音:当选的十佳老地名分别从六个方面反映了南京这座十朝都城,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杰出的代表性。

 

●历史沧桑的南京   乌衣巷

 

乌衣巷成为十佳之首,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乌衣巷名字本身,并不算南京最优美的地名,而且位置不清,对于其具体位置,古今一直都有争议。但为什么它能得到市民和专家这么高的认可?因为,它集中反映了历史沧桑的南京。

作为江苏三大古城,提到扬州,人们立即想到的诗歌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提到苏州,是“姑苏城外寒山寺”,而提到南京,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唐朝刘禹锡那首著名诗歌《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见,乌衣巷无论在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心目中,都是南京这个城市的代名词,是城市的画龙点睛之笔。

 

历史上,乌衣巷本是东晋王谢望族居住地,豪门大宅,繁华鼎盛;而到了唐朝,繁华已逝,豪门冷落,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南京2400多年的历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沧桑”,一时兴盛,一时衰落,几度沉浮,辉煌总遭遇北方城市的毁抹,一个尴尬的都城。身在这样的古都中,人们特别容易怀旧,尤其对这样折射历史沧桑的地名特别有感觉,容易引起强烈的共鸣。因为历史沧桑,是南京成为古都最根本的原因。
地名解读:乌衣巷:位于夫子庙南,东起白鹭洲公园,西至钞库街。据载,东吴孙权曾在此驻军,官兵皆穿黑制服,人称乌衣营。巷因此得名。传东晋王、谢贵族居此。

●地理形胜的南京   龙蟠里、虎踞关

南京十朝都城,凭何建都?在于南京的独特地形,即龙蟠虎踞之势。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钟山在南京百姓心中是一座神圣的山,独踞一方标志五岳,庙宇很多,过去皇帝第一天登基,第二天就要去钟山祭祀拜天。石头城名源于石头山,是南京的门户,地势十分险要,古来要守南京,必守石头城。南京有非常独特、重要的地理形势,东钟山,西长江,南秦淮,北幕府。秦岭?D淮河以南,没有哪个城市有这么好的地理形势,进可攻,退可守。所以,传说中诸葛亮到此,有“帝王之宅”之说,不是没有道理的,而南京人历来重视“龙蟠虎踞”,感情更在其他地名之上。

 

地名解读:龙蟠里:汉中门内北侧。史称金陵地形如“龙蟠虎踞”。据传三国孙权时,诸葛亮出使东吴途经秣陵,曾登上石头山(今清凉山),驻马观察南京的地理形势,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述。此处山丘逶迤似蟠龙,所以借诸葛亮“龙蟠”名之。虎踞关:位于清凉山东侧,名与龙蟠里相对。

 

●性情浪漫的南京   桃叶渡、长干里、莫愁路

 

语音:一个城市,若没有很有味道的人,很有味道的故事,也就称不上完整的历史记忆。南京不仅是沧桑古都,而且充满浪漫性情,传奇佳话。

 

桃叶渡之名由王献之和爱妾桃叶得来,王献之在此迎接桃叶的故事千百年来传为美谈,桃花桃叶是才子佳人、离愁别绪的一种符号。东晋后,关于桃叶渡的诗歌非常多,尽管南京是沧桑古城,但有这么浪漫的佳话,非常美好。

 

长干里,古人有典故“长干折柳”,古代,人们送朋友出南京,便以送到长干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因此,长干里频繁出现在文人诗歌中,代表着极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造就“青梅竹马”典故,传为美谈。同时,长干里还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孙吴时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地。

 

莫愁路,有愁但不要愁,化愁为不愁。这名字与莫愁女的美丽传说有关,同时也是南京市民对南京这座总被北方毁抹的古都失落感的一种补充。金陵第一名胜莫愁湖,南京著名皇帝梁武帝,美丽传说与辛酸历史凝聚在一起,留下丰富的意象。

 

●市井百态的南京   夫子庙

 

六朝繁华,秦淮粉黛,民间商业,市民娱乐,皆集中于夫子庙。夫子庙最能集中体现南京的市井百态,也是由古到今,南京一个著名的代表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夫子庙其实是一个区片名,说夫子庙,包含的是众多零散的老地名,如贡院街、状元境等,它是城南老地名的集中地,走在其中,强烈的历史感觉无疑扑面而来,也是“老南京”的代名词。从它身上,可体现浓郁的南京市井文化。

 

地名解读:夫子庙:宋元时代,是建康府学和集庆路学的所在。明初为国子学。清代为江宁、上元县学。夫子庙又叫孔庙、文宣王庙,是祭祀孔子之地。六朝时起,这里就是豪门世家聚居区,繁华闹市区。

 

●人文雅致的南京   成贤街

 

成贤街与国子监有关,过去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大学等,古人认为读书人进国子监培养后即成人才,就是“贤人”,是做官者。明朝永乐年间规模最为盛大时,有近万人,可想当时的盛况。成贤街一直是南京的教育区,南朝时即是国家大学所在地,现在也有东南大学,从古到今,都充满浓郁文化氛围,是南京人文品位和文化雅致的象征。

 

地名解读:成贤街:太平北路西侧。以明朝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封建时代认为进国子监读书后,即可成为所谓“贤人”,获得做官资格。

 

●京都大气的南京   朝天宫、孝陵卫

 

南京作为十朝都会,自然有其王家大气,代表帝王之家的地名。朝天宫是明朝训练教习百官朝见天子的地方,因为位于闹市,明清以来也带上了市井色彩,是皇家气派与市民文化的结合点。孝陵卫则与古代南京皇帝中地位最高、最富传奇色彩的皇帝朱元璋相关,更与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紧密相联。孝陵卫最庞大之时,驻守卫军达到五六千人之多,近万部队守卫明孝陵,可谓壮观。二者皆反映了作为都城的南京,乌衣巷、桃叶渡代表的是雅致文化,是“小家碧玉”的话,那么朝天宫、孝陵卫无疑是京都气派,皇家风范。

 

地名解读:朝天宫:莫愁路东侧。明初文武百官学习朝见天子礼仪之所,后来凡举行国家大典,官员都得在此演习礼仪。孝陵卫:位于紫金山南麓。明代曾有驻军在此护卫明孝陵,故名。

 

社会心理

 

朱自清说:“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南京的历史与现实的差距已经越来越远,但是南京又是历史名城,这使得南京人爱怀旧。从“十佳”结果看,民国时期的地名基本上都被市民否定了,究其原因,一是时代不够久远,二是民国时很多物质的东西还在,包括民国当时的官府建筑,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等,老百姓还可以切切实实通过民国建筑来感受民国,所以,对其怀旧的心理不如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中、了无痕迹的来得强烈。

 

这代表着南京人一种“越老越好”的心理,身在一个沧桑历史的都城中的心理追求   更喜追求一种虚幻的东西,追求“名存实亡”的东西,因为它们的物质已经不在了,只能通过“名”来感受它的“实”,反衬着“名”就更加可贵。

 

南京人的这种怀旧情结很有意义,这是南京人对南京的强烈关注与热爱。

 

命名启示

 

从十佳评选结果可见,南京人不喜欢借来的名字和没有文化味道的名字,比如大量民国时从别的城市“借”来的地名   广州路、上海路、云南路等等,虽然能反映当时南京大城市的地位,但不是南京人自己的,南京人不喜欢,不承认。而一些平板的地名,比如一些城市的经×路、纬×路等,南京人也肯定不喜欢,因为没有文化味。可见南京人认为民族的、传统的名字是最好的,所以在今后的命名上,要注重独特性、丰富性,和专通名的完整性。
 
 “十佳”都联系着有名的人物和著名事件,且这种人、事具有长久的价值,对新地名的命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今后对老地名究竟要关注什么?地名是符号,符号背后是和地名有关的人、事、风俗、文化和心理,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对地名产生真正的感情,才会更知珍惜和保护。

南京重启老地名 上江考棚:承载科考学子梦想

  有着20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自古文化发达,又因地处长江中下游中心,交通便利,成为古代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科考考场。从夫子庙到上江考棚,都曾是古代科举考场,承载了科考学子的梦想。

  上江考棚是个街巷名,昔日位于今中华门城堡东侧,南起新民坊,北至剪子巷。去年,这条古街巷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市地名办副主任蒯本宪介绍说,明初时,南京作为都城,安徽、江苏两省参加科举的考生都得先到南京参加预试,通过后,才能参加乡试。“长江先后流经安徽、江苏境内。在安徽境内称为'上江’,在江苏境内称为'下江’。明清时,这条街巷一度成为安徽考生考试的考场,因此被称为上江考棚。”

  地名专家考证显示,当时的上江考棚,每年到了科举考试时节,前来赶考的学子络绎不绝。

  据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上江考棚曾迁到门东三条营附近的方家巷,后又迁到中正街,一直到科举制度废除后才逐渐荒废。现在,在白下路市第六中学校园内,还保存着上江考棚的老建筑。

  沙湾三国时织锦宫女多达千人

 

  上江考棚承载了科举学子的梦想,古时的沙湾,一匹匹光彩夺目的绫罗绸缎,则在此来到人间。据地名专家、南京大学教授马永立介绍,古时的沙湾也是条街巷,位于今中华门内西侧,内秦淮河南岸的钓鱼台与饮马巷交接处。

 

  沙湾一名来源于秦淮河在此曲流,俗称“沙窝”。据考证,沙湾在明清时,一度成为南京最大的鱼市场,也是南京丝织业的中心地。相关史料显示,三国孙权时,在沙湾地区专门织锦的宫女就达千人之多。当时的沙湾,织布机声不绝于耳,绫罗绸缎被织出后,就在附近的秦淮河装运,运抵四面八方。1950年,沙湾并入钓鱼台。

 

  三国孙权时不仅织锦业发达,而且统治者进行集权强权统治。昔日位于玄武区的苑城,就是明证。苑城昔日位于古台城内,约在今天的太平路北段与珠江路交会口一带。据考证,公元240年,孙权在改建太初宫时,在宫的北面和东面开拓了大片皇家花园,作为皇宫卫队的驻防营地,人称苑城。当时苑城的面积很大,可容几千人在里面同时骑马操练。

 

  寿星桥普通街巷因桥得名

 

  趣闻多南京此次首批重新推荐启用的23个老地名中,有一个是因桥而得名的。这就是昔日位于大行宫东南、五老村西侧,北起科巷,南至东白菜园的街巷——寿星桥。

 

  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介绍,寿星桥巷内,原来就有一座古桥叫寿星桥。寿星桥的知名度很大,后来人们逐渐就把寿星桥所在的这条街巷,也叫寿星桥。在《明代南京城图》上,寿星桥就已经榜上有名了。

 

  寿星桥还有一些趣闻。据清同治年间的《上江志》记载,有个叫唐仲冕的人曾经住在这里,在他的花园里有一棵木瓜树,有两棵枝干长得连在了一起,开的花清香似海棠,周围居民见了连连称奇。

 

  寿星桥因人而旺,黑墨营则是因养马而名声大噪。黑墨营昔日位于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原黑墨村。据考证,明代时,此处曾遍养黑马,故称黑马营。1965年,黑墨营被改成黑墨村,1988年因村被征用,黑墨营这个地名从地图上消失。

  万竹园竹园清香见证忠贞烈骨

  在昔日位于新桥五福街一带,原西园边近城根处,有一片雅致的园林。这就是明徐四锦衣(徐继勋)的园林,当时园中多植竹子,因此得名万竹园。
  “这个园林,后来见证了忠贞烈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明陵告诉记者,据考证,万竹园到了清代,成了鸦片战争时期两广总督邓廷桢的宅园。
  据介绍,邓廷桢在两广总督任上曾与林则徐一起,整顿海防,查禁鸦片,严厉打击来犯之敌,名留青史。后来人们为纪念邓廷桢,将万竹园旁的一条街巷,也叫做万竹园。1950年,万竹园被并入凤游寺。

  离万竹园不远处的内桥以东的白下路上,原来有一座古桥,名叫升平桥。据地名专家介绍,升平桥原为南唐宫城东门外的护城河桥,后来曾改名昇平桥。在升平桥附近,也有不少历史古迹。明代时专门铸造钱币的“宝源局”和清雍正年间的“钟山书院”,都在这附近。

 

  颜料坊明清南京赫赫有名的商业圈

 

  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商业氛围从来就不缺乏。昔日地处门西段秦淮河东侧的一条小巷,东南起中山南路与长乐路交会处,西北至彩霞街的地段就是古南京赫赫有名的商业圈。

 

  省民政厅地名专家薛光介绍说,从明代起,这里就是南京城南银作坊、铜作坊等手工业的十八坊之一,是制作染料作坊的所在地。这里曾因聚集众多的商行和染坊,而得名颜料坊。

 

  清代中期,这里商行林立,生意兴隆,直到清末时,这里还有不少染坊和颜料店。其中的颜料坊90号,还是明清时期全国赫赫有名的晋商———山西会馆的所在地。

 

  “颜料坊不仅是商业圈,更是古南京文化荟萃之所。”薛光说,颜料坊86号,曾是南京著名的藏书楼之一——“艺风楼”的所在地。艺风楼为晚清人士缪荃孙所建。清光绪期间,缪应两江总督端方之聘,创办江南图书馆。当他得知浙江大藏书家丁氏后人准备将“八千卷楼”善本书卖给日本人时,紧急筹措73000元亲赴杭州,将藏书全部买回带回南京,并存在艺风楼。

 

  当时的艺风楼,存有大量书籍、古董。缪荃孙也由此成为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鼻祖。


南京——消失的老地名

火药局
   
火药局是位于双桥门街南侧的街巷,又名洋炮局,因清代的火药局、洋炮局设于此而得名,曾名小街,1949年后改名为双桥里。
  火药局、洋炮局都是洋务运动的产物。18655月,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他到南京赴任后,便把苏州的洋炮局迁到南京,扩建为金陵制造局(今南京晨光机器厂的前身)。由于当时长江防备炮台每年需要从国外购入不少价格昂贵的火药,而且火药还常常不能及时运到,为了不受制于洋人,所以洋务派提出了“自行仿造,就近兴办,则价值既廉,取用甚便”。因此金陵制造局下属的各分厂分局中,火药局的规模最大。火药局的厂址距金陵制造局约3里,全厂四周有10多尺高的围墙环绕,有8根高大的烟囱,4架大马力的机器,6台大锅炉,厂中还挖有一条小河,火药局的建成满足了防备炮台军火的需要。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火药局日夜赶制枪炮弹药,炉火数月不息,生产的军火在此次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为此,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荃奏报朝廷拨银10万两,对火药局进行扩建,从美国购进机器50多台,并奏准每年增拨经费5万两,以便能够“放手制造”火药大炮,扩建工程于1887年竣工。火药局、洋炮局的设立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先河。

积善里
  积善里位于城南门东三条营的东段,从蒋百万家大门至张家衙口,于1950年并入三条营。该地名源于蒋百万家发迹后捐了四品官,广施钱财做善事,被朝廷授予“积善堂”牌匾挂于中堂,因而他家宅所在地被命名积善里。      蒋百万家故居原门牌为积善里2号、4号、6号、8号,即现在的三条营18号、20号,小小蒋家的发迹史有多种说法,一为民间说法,说蒋百万即蒋寿山原为赶驴子出身,替人运送货物,一天清军雇用他家毛驴送运军饷,遭遇太平军伏击,押运人员被打散,驴子识途,自己寻回主人家,也将军饷驮回蒋家,蒋将财物卸于池塘中,待平静后取出,因而发了大财。第二种说法是:蒋家原是开磨坊的,家中养了许多驴子,一日太平军来雇用他的驴子去运送军队给养,路上被清妖(清军)打散,头驴将众驴引回蒋家,大量白银亦为蒋家所得致富。第三种说法,认为蒋某与太平军英王陈玉成交厚,任陈的马官,负责军队养马。太平天国危亡前,陈命蒋携大量金银财定去清凉山中埋藏,事后被蒋挖回,广置田地房产而成富豪。据家住蒋宅为原蒋府私塾先生之子的先生考证,蒋家后人确认,他家祖先原在太平商场处开磨坊,养了多头驴子,被太平军雇用运送银两而发财。因此后来蒋家在太平南路(旧称花牌楼)有半条街的房产,包括太平公园及清真寺都属私产(蒋家系回民),看来开磨坊之说为正确。

  蒋家在积善里的祖产,2号一排前后计七进,后两进为楼房,原为蒋家内眷住处。4号一排前后六进,少一进是因为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现阳伞厂的厂区原系蒋府大花园。从外围看,蒋宅东临双塘园,西至陶家巷,人称门东的九十九间半,有人测量过,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还有一说,有人认为蒋家是收购原清初大戏剧李渔的“芥子园”扩建的,如属实,此处更有名气了。

  另外还有一位清代中叶名士“桐城派”古文之集大成者姚鼐的后裔,姚蔼及姚恕堂居住在陶家巷口与积善里的交界处,姚氏父子受家学熏陶,姚蔼的诗、文、书、画水平俱佳,曾有诗文著作,书画作品也不同于一般,和书画界名人黄养辉等人过从甚密。其子姚恕堂书画能力也很强,曾长期以书画为生,具有一定名声。

码头小巷  燕翅口

   燕翅口,位于中华门外秦淮河南侧,是一条约200长的狭窄小巷,基本上呈东西走向,东接秦淮河码头,西向偏南的扫帚巷倾斜并相通。由于倾法的小巷与扫帚巷相通后,形成燕子尾状,因而曾称“燕尾口”。后来讹传成燕翅口。1957年,拓宽修理秦淮河时,此巷正好在拓宽位置,小巷两旁平瓦房拆除,小巷成了河流或河岸,从此燕翅口消失。

   50年前,我常到燕翅口观光,小巷约二三米宽,两侧清一色是平瓦房的门面店铺,主要出售米、面、油各种五谷杂粮,还有季节瓜果土特产,各种时令炒货等农副特产。虽然巷小,但从早到晚路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店铺门面显得陈旧,房屋经历一二百年历史,纯明清结构。

  燕翅口形成于明代中期,大约15世纪。那时,大报寺建成后,西街形成农贸集市,燕翅口码头逐渐繁华。江宁、溧水地区的郊农将农贸土特产、农副食品船运至燕翅口。于是,西街、扫帚巷成为农贸产品的集市。许多商人占领有利地形,渐渐在此建盖商铺门面,郊农将货物搬至河岸后,就近出售,使燕翅口自然行成农副产品繁荣集市街。

六省一市

  这是个地名么?的的确确,它曾是我市的一处地名。

  1958年大跃进时,大厂镇(今大厂地区)的南化公司受化工部之托,为华东地区各省市培训“两酸一氨”(硫酸、硝酸、合成氨)人才。那时,南化的单身职工宿舍比较紧张,于是就在“小门”外的毕家洼盖了七幢三层楼房(其实,只能算六幢半,因为第三幢比其他六幢长度整整少一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宿舍区。该给这宿舍区取个什么名称呢?由于某些客观因素,大家议论来议论去,谁也提不出一个好名称。最后,有人说干脆就叫“六省一市”吧。因为华东区虽有七省一市,但台湾尚未与祖国统一(那时称解放),无人员来培训,可暂不计。此外,这名称与楼房数目相吻合(不知这是巧合还是原本就有意为之)。于是,“六省一市”就叫开了……直到一两年后,这里才被正式命名为六宿舍。但“六省一市”仍被使用,大约1964年后才渐渐被人们淡忘。

  六省一市(六宿舍)有两个出口。北出口附近有“中国国货公司”,是从市内搬迁过去的,为当时大厂镇最大的百货商店。南出口在毕家洼,附近有“上海饭店”,为当年大厂镇最好的饭馆。其划水(鱼尾)面、鳝鱼面十分好吃,虽几十年过去,我仍难忘记。如今,六宿舍的南出口已封堵,曾是空地一块的北出口已布满了民居,还有了个地名:小营子。中国国货公司没有了,上海饭店还在,其装饰豪华了许多,只是不知菜肴味道还像以前一样好么?

四根杆子

   莫愁路北段原有一条南起侯家桥、北至石鼓路的小巷,小巷的名字怪怪的,叫四根杆子,1935年并入新辟建的莫愁路。

  清光绪初年,美国传教士在四根杆子建造了基督教汉中堂,进行传教活动。为进一步传播西方文化,美国基督教北美长老会于光绪十年(1884年)在四根杆子创办了明德女子书院(即今南京女子中专学校的前身)。1934年底,因修建莫愁路,汉中堂被拆除,于是教会择址建造了基督教莫愁路堂。

  曾长期担任金陵大学校长的陈裕光1893年就出生在四根杆子。他早年就读的学校是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汇文书院以及在此基础上成立的金陵大学,陈裕光1925年留美回国后入母校任教。金陵大学作为教会学校,一直由外国人担任校长。1927年,经学校同仁竭力争取,才德突出的陈裕光成为第一位华人校长。抗战期间,汪伪的“国民政府”先后两次致信陈裕光,聘请他出任“教育部部长”,他未予理睬。后来,蒋介石又请他出任教育部长,仍遭谢绝,这位儒雅的文人颇具南京人所说的“杆子”精神。1949年,金陵大学在陈裕光的任上迎来了解放,学校完好地交到了人民的手中,1952年他积极支持金陵大学并入南京大学。这位铮铮硬骨的“杆子”,当年既得传统文化之熏陶,又受“欧风美雨”之洗礼,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得他拥有了渊博的学识和不凡的气度。

陈列馆

  南京建康路的东段北侧、淮清桥之东原先有个地方的名称叫陈列馆,因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有座国货陈列馆而得名。1995年,拆建建康新村。
  19284月,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抵御外国商品占领中国市场,开展了一系列的国货运动。国民党曾多次专门发文要求政府机关带头购用国货,尽管三令五申,但各机关在行动上仍然各行其是,提倡国货只是一纸空文。国民党还下令各省市建立国货陈列馆,定期举办各种国货展览,以扩大国货的影响和销路。这些陈列馆以及各种博览会对保护民族工商业、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以及抵御外货倾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南京作为首都,立即在建康路上建起了国货陈列馆,并将陈列馆所在的街区命名为“陈列馆”。193011月,国民党决定将工商部和农矿部合并为实业部,并任命孔祥熙为实业部长。孔祥熙上任后,也做了一些文章,设立了“国货审查委员会”,还参加了各地“国货陈列馆”举办的各种会展。19378月,国货陈列馆遭日军飞机轰炸,年底,南京沦陷后成为一座屠城,国将不国,又何谈国货!此后,国货陈列馆便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李家苑

  李家苑,位于建康路北侧位置,呈东西走向,约300余米长,东起旧王府园,西至承恩里止。地处城南繁华闹市区。

  从明代起,三山街、建康路、中华路一带为闹市区,人烟辐辏,交通便利,附近面临大街,店铺林立。而李家苑是条小巷,深于闹市区内而不闹,称得上闹中取静。这条小巷产生于明代,两侧居住者多为大商人或做官者,两侧人家一直为深宅大院,贫穷者是盖不起的。起初这里称“承恩里”。因这条小街紧临承恩寺,到达承恩寺向东一拐便进入小巷,故历史上曾称承恩里。那时的承恩里为一条南北走向主街,和这条东西走向的小巷,为“一街一巷共一地名”。

  清代初年,居住城南的大官人大商人家庭中的老年人感觉与子女生活一起矛盾多,彼此看不惯,加上“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些老年人便长期在外住客栈,以求得“远香近臭”,达到“距离产生美”。于是,此处一李姓客栈将客栈改成养老院,专门收留长期外宿老人,并提供吃喝拉撒生活条件。李家老板为自己开的养老院起了个雅名——“李家苑”。由于李家苑在城南小有名气,渐渐的,李家苑便成了这条东西小巷的巷名,而承恩里也则从此“轻装”,成为单孤的南北走向小街,不再有“支线”。

  李家苑里的养老院一直经营到上世纪30年代。日本鬼子侵占南京后,养老院从此歇业。解放后,这里仍定为“李家苑”巷名,多年一直以住家户为主。10年前,此处因建高楼,从此,李家苑完全消失。

皮市街
  在升州路南侧,有一条古老的巷子,叫评事街,它与建邺路笪桥市相连。原先,它的名子叫皮市街,后来的评事街不过是它的谐音。
  顾名思义,皮市街就是专门卖皮革及皮革制品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说,叫做皮革一条街。皮市街上有一条短短的小巷千章巷,其尽头处便是回民聚居地七家湾,居民多业宰牛,巷内有宰牛场几家,皮市街所需牛皮就是由此就近供应的。
  皮市街北端有一座城南著名的建筑,叫万寿宫。原是为西太后祝寿而建造的,后改为江西会馆。从水西门到三山街,升州路有很多爿江西人开设的瓷器店。故江西会馆设在附近。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南京直到清末都是分为上元和江宁两个县,隶属于江宁府。封建时代都有将刑场设在闹市附近的习惯,皮市街北端笪桥市十字路口便有江宁府的刑场。每当犯人行刑,都在此斩首或凌迟,身首异处,鲜血满地,其状目不忍视。

  不知何时,皮市街早已改为评事街了。昔日皮市街的繁荣已往事如风,不复存在了。

九儿巷
  南京有两处九儿巷,一处位于长乐路西端东南,1969年并入璇子巷。一处位于大中桥西南,后因为重名改称九儿园,以后又分为东、西九儿园,如今该地名也消失了。
  长乐路的九儿巷原先有个邵厨行,厨行是餐饮业中上门代客置办酒席的行当。居民家中遇有红白大事,便请厨行上门来操办酒席。当时,南京著名的厨行有四家,其中就有邵厨行。厨行的手艺都是世代相传,因此各厨行都有自己当家的拿手好菜,邵厨行烹制的菜肴色、香、味、形俱上乘,头道菜是烩鱼翅,风味独特。如果说邵厨行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享受的话,那么出生在长乐路九儿巷的著名作家叶灵凤则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享受。叶灵凤生于1905年,少儿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尽管从1939年起他就一直寓居香港,但对九儿巷却一往情深,他在《家乡的吉庆剪纸》一文中写道:“我的老家是在南京城内九儿巷……,我还清晰记得我们那一座老屋的情状。那是一座至少该有四五进深的大屋,据说在太平天国是曾经做过王府的。五开间的大厅屏门上,还残留着斑驳的漆绘彩画。若是这座老屋现在还不曾拆掉,该是很好的太平天国历史文物。”

工程营

  工程营是位于上新河河北大街北端,积余村南面的驻军部队。因这军营占地面积大;营区围墙、平房、楼房均为一色青砖青瓦,排列有序;有足球场样的大操场;一排排法桐、白杨,参天蔽日,显得格外威严、整洁、大气。解放初,便在当地百姓中产生良好首因效应。物以显贵,地因名起。这工程营的地名便口口相传逐渐叫开叫响。盛名之下,河北大街、积余村反倒少有人喊了。  解放后,工程营曾驻有南京部队后勤部第十六分部、南京步校、水兵训练团等。南京不少大中学生曾到这里接受军训。现大门旁还挂着外人看了一头雾水的写着部队番号的牌子。当地百姓对工程营情有独钟,口碑极佳的主要原因则是上世纪60年代工程营放免费露天电影。一到周末,营区周围方圆六七里的老百姓,便扶老携幼,呼朋唤友,扛着板凳,到营房操场上看电影。  上世纪70年代,若不是公交7路线撤积余村站,并于工程营旁设河北大街站,工程营这地名不定一直会叫下去,终将和小营、标营、马标、孝陵卫一样齐名呢。而随着河西大规模拆迁和新城建设,上新河地区老居民十有八九都已搬迁,现如今,当地的新居民则多知河北大街,而鲜知这里还曾叫工程营。


南京部份老地名的来历

抄纸巷:应该是钞纸巷,钞票的钞。是明朝生产印刷大明宝钞用纸的地方。
头条巷、二条巷、三条巷、四条巷、三牌楼、四牌楼:你就当是打麻将的地方吧

进香河:马娘娘进香必经之路

建康路、建邺路:南京古名建康、建邺

乌衣巷  东吴孙权在南京建都,军营就驻扎在乌衣巷一带。东吴士兵穿黑色军服,此地遂被称为乌衣巷。
紫竹林:明朝崇祯年间,这一带植有大片竹林,以紫竹为盛。有位高僧云游至此,但见竹影婆娑,景色秀丽,就在此处定居下来,创建禅寺,取名“紫竹林”。紫竹林禅寺到明清时已成金陵名刹。后来寺庙荒废,地名却留用了下来。
御道街:皇宫前面的一段路

常府街:明大将常遇春家周围的街
汉府街  明代汉王陈理的王府在此而得名
邓府巷  明朝开国功臣、宁河王邓愈居此而得名
马府街  明初三宝太监郑和故居在此而得名
杨公井:清末光绪某年,南京城大旱,在此驻军的清军将领杨镜岩带着三军士兵连掘3口大井,解决了士兵和老百姓的吃水问题,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杨镜岩,在井旁边为他立碑,将此井命名为“杨公井
箍桶巷:以前补铁桶的地方
锁金村:秦始皇命令手下的一大批风先生去全国各地寻找龙穴宝地,并彻底的摧毁它们,这样江山就可以长治久安了。有位姓淮的风先生来到南京,他夜观星相,发现当空一颗亮星,其它繁星围绕此星旋转,站在紫金山顶眺望远方,发现长江从西面在此地竟然拐弯北上,并绕行东流 去,而东面有群山围绕,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此乃升龙唤凤之宝地也!淮先生大为震惊,于是连夜赶回西安,并将此事一五一十的汇报给了秦始皇,听毕,秦始 皇龙颜大变,好一会才轻声问淮先生此龙穴之风水能破否,淮先生道:此事我已有办法破解,请陛下放心~于是淮先生下令铁匠打造一条纯金的金龙,并用钢链锁住,埋于龙眼处,视为锁龙,这样,龙就无法升天。从此以后,埋金龙的附近就叫锁金村。

然后从西北方挖一条河流,引长江之水横穿龙穴宝地,并东流注入大海。视为泄龙气,这样就能破坏龙穴的灵气。淮先生就将此河命名为秦淮河,取自秦朝的第一个字“秦”和自己姓氏的第一个字“淮”。
跟风水有关的还有龙蟠路,虎踞路
随园,袁枚故居,他在此写下了《随园诗话》
北门桥 五代称玄武桥,后以地处南唐江宁府城北门而改今名。俗称北门桥。
小营,标营,炮标,马标,止马营:驻扎军队的地方
堂子街:原来那边都是澡堂子
来凤街:传说清初有一凤凰飞此栖息,故名。
丹凤街:相传明洪武年间,凤凰落此,故名。


南京是个凝聚了千百年历史传承、沉淀了一代代人深刻记忆的古城,老地名尤其深入人心。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铜作坊、长乐街、剪子巷等许多原本耳熟能详的老地名渐行渐远。
  近日,南京研究地名的专家盖星石给市长信箱发来一封信提出,在道路改造后,“紫竹林”、“芦席营”等地名,现在只剩下了墙上的门牌,相关的路变成了其他路名,十分可惜。而更让人忧心的是,南京现有地名保护存在诸多弊端。

  紫竹林
  紫竹林是因为紫竹林禅寺而得名。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名僧颛愚禅师经湖南、江西来到南京,先在清凉寺说法,后因喜爱城北耆阇寺旧址处之静僻,在众多乡绅的资助下,购买刘氏竹园,开始建造房屋。因寺外古木蓊郁,紫竹环绕,故自题“紫竹林”。

  百猫坊
  百猫坊位于南京彩霞街南端西侧,西接渡船口。相传明初俞通海居此,朱元璋以其“鱼(俞)入海(通海)成龙”为忌,借俞生辰时赠其牌坊,雕刻百猫图案,以猫克鱼,俗称百猫坊,亦称白猫坊,目前已并入玉带园居民区,地名消失。

  大、小牛首巷
  牛首巷靠近七家湾。七家湾附近的住户70%都是回民,牛羊肉的需求相对较高,所以在七家湾里有一家专门宰牛的店,宰牛技术特别好,附近的村民将牛都牵到这里宰杀销售,几乎天天排长队,队伍能拐出去至另一条巷子。当时就有大、小牛首巷之说,宽的那条叫大牛首巷,窄的叫小牛首巷。大、小牛首巷因拓宽建邺路被拆除。

  现状:“紫竹林”变成了金贸大街

  在鼓北地区,紫竹林路拓宽后,变成了许府巷的延伸段,紫竹林的区域概念被压没了,紫竹林只剩下门牌号。芦席营北段拓宽后,变成了金贸大街,所谓的地名,也只剩下了门牌号。

  这些老地名的被废,让喜欢研究南京地名的盖星先生觉得非常可惜,也感到很疑惑。

  他说:“芦席营本是明代军营留下来的名称,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不是有关决策者认为这个名字不好听而要改的呢?”
  盖星石认为,金贸大街这个名字俗气得要命,应恢复成芦席营大街,而许府巷延伸段建议恢复为紫竹林;田家炳中学以西的小巷原是个死胡同,为建设新村的一部分,后来辟成了路,建议作为紫竹林路的延伸,而现在的南瑞路建议恢复为东柏果园大街。
  “柏果园和紫竹林也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不能说没就没了,应该有所保护。”盖星石说。
  叹息:15年里南京失去了180个老地名
  “大、小牛首巷、秤砣巷、裤裆巷……”在不少老南京眼里,这些很有特点的地名,只能永远留在记忆中了。

据南京市地名办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每年有10多个新地名产生;上世纪90年代初,大约每年新增五六十个新地名;2000年之后,南京的新地名进入“腾飞期”,2001年到2005年,命名、更名1452条道路街巷。到了现在,南京每月平均增加32个新地名。而在新地名激增的背后,是老地名的急剧流失。这15年来,已经有180个老地名从南京城市的地图上消失,如“唱经楼”、“安乐寺”、“邀笛步”、“百猫坊”、“杏花村”、“子午路”、“凤凰台”、“仁孝里”等。

  他说,比如当年东柏果园、蔡家巷至紫竹林,拓宽后三路合一,有关部门就简单地以企业名称来命名为南瑞路,东柏果园等老地名随之消失。

地名——写在地球上的历史

【摘要】:地名是书写在地球上的历史,是自古至今的人类书写在地球上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地名是历史的产物,人为的产物,其间多少传递着人类活动颇有价值的某些信息,“因为地名往往能够提供出重要的证据来补充兵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家的论点”。地名的命名,是由特定民族的语言来表达的,正因为如此,地名和民族的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关键词】:地名;价值;历史

 

一、前言

地名是书写在地球上的历史,是自古至今的人类书写在地球上的历史。地名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于相关地域的称谓或命名,显示了对该地的自然形貌或社会人文环境的认知和解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地名是历史的产物,人为的产物,是一种约定俗成,其间多少传递着人类活动颇有价值的某些信息,“因为地名往往能够提供出重要的证据来补充兵证实历史学家和考古家的论点”。老地名已不仅仅是城市的一个符号,更是对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应该把老地名提升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来对待,相对于物质遗产来说,保存名称更容易。在老建筑消失时,保留下来的老地名更能让人感触到久远的时空,在想象的空间里与历史相遇。

地名在提供过去历史的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其他方面的信息。如:不同名族拥有不同经济文化背景,在给同一地点起名时就要受到其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尤其在早期文明阶段,世界许多民族大多是依据直观的自然地理特征来给特定的地方命名,一般是对实际景貌的直观描述。一般来说,地名的意义越是直观、简单,其年代可能越早;而越是晚近的地名,则含义越显复杂多样,关系到经济、文化、宗教、文化等诸多因素,这同人类本身对外部世界的观察理解和文化心理的逐步成熟,恐怕是有关系的。

城市地名是人们从事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媒介,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缩影,也是与各国人民交往和联系的载体。“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是注记地理实体或地域空间的一种符号,而且是一种既可视又可悟的文化景观”,它是由人文地理实体地名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共同组成。人文地理实体地名包括行政区域、居民地、道路和桥梁等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则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山峰、岛屿等名称。

    地名的形成,首先源于活跃在本地的居民,正是他们特殊的人文环境和作用,给地名烙上了独特的印记。地名的命名,是由特定民族的语言来表达的,正因为如此,地名和民族的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有时,由于民族的迁徙、民族环境的变换,语言背景也可能出现某些变更。当然,地名作为一种明显的象征符号,有时则“体现了曾在这些地方居住过的部落或民族的名称”。

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在民族的分布、迁徙和演变的过程中,有大量地名现象与之存在密切的对应关系,从地名的语言背景中,可以了解到历史上曾有过什么民族在此逗留、活动,正是这些地名的语源流变,正是这些或显性或隐性的信息提示,从特定的历史或环境背景里,显现出某些可供追寻的有价值的民族历史文化信息及线索,使人们能够透过这些东西获得,看似无关,实则重要的历史侧面。

地名的概述

1、   中国地名的一般起源

“地名”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周礼》,其卷三三载:“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瞩之名。”师所掌管的“地名”,与现代意义上的地名概念差距也非常大,而是指具体的丘名、陵名、坟名、衍名、瞩名,因为《周礼》同一卷中还有“山师,掌山林之名’和“川师,掌川泽之名的记载,山林之名和川泽之名都在当时的“地名”概念之外。《春秋》三传之一的《谷梁传》,初仅以口说流传,至西汉初年才写定成书。该书于隐公元年下云:“昧,地名也,”又于桓公元年下云:“越,盟地之名也。”可见,在遇到具体地方的名称时才注出是“地名”,无法看出当时地名概念的整体内涵。

一般说来,地名形成与民族活动的联系,最明显不过的是世代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民族使用的语言。地名是用这种语言命名的,这一点无论中国还是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如此。像今日中国汉族地区的地名,大体上都是以汉语命名的,其意义可令熟知汉语的人们一目了然。先秦时期的地名,内涵没有今天这么丰富,所指范围也比今天的要狭窄很多,还不是现代社会完全意义上的地名。譬如,“北京”意为地理位置居北的京都(国度)。与中国历史上先后有过的“东京”、“西京”、“南京”相对应。“洛阳”,乃位于洛水之阳(北面)地方之谓;将有着积雪山峰的欧洲中部山脉称作“阿尔卑斯”(Alps),意即“白色的”;将具有相同风貌的东亚山脉称为“长白山”,称其主峰为“白头山”。将因泥沙含量过高而导致水色发黄的河流、海域称作“黄河”、“黄海”。

2、   中国地名的发展

中国的地名绝大多数都是在秦汉至清末形成的,基本属于中国的“传统地名学”范畴。当时的封建统最高统治者及封建政府对地名的认识不是很全面,没有设置一个专门命名地名的官方机构,也没有制定一个地名命名的依据原则或法规。除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如城门、庙宇等)和大的行政区域(如府、州、县等)的命名由政府统一外,其它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地名(如里巷、山川、桥梁等)大都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己命名,或者就是约定成俗。官方命名的地名大都涵义深厚,封建烙印颇多;民间命名的地名就显得朴素易懂,十分贴切形象,具有可感性、可见性和生动具体的特点。

    秦汉至清末的中国地名。中国地名中有一部分色彩很浓厚封建地名,是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文化

在地名中的投影和时代风貌在地名身上的一种凝固。

避讳地名是封建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封建时代对君主及尊长的名字不直接说出或写出,'而用其它方法加以回避,是为避讳。避讳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至明清。特别是秦汉以来,随着中央集君主专制的强化而日趋严密复杂。可以说,避讳制度是维护封建皇威、实行制统治而采取的一种特别的、影响广泛的、强有力的手段,是封建专制统治产物。避讳制度主要是针对国讳而言,避讳种类极多,改地名仅是其一。在名中涉及的讳名对象主要有四:一是国号;二是皇族名讳。此类比例最大,括对宗庙先祖的追讳,皇帝、太子乃及诸侯等名讳;三是后宫外戚讳;四是子名讳。如广都县,“本汉旧县,元朔二年置,蜀号三都者成都、新都、广也……隋仁寿二年,避场帝讳改为双流县。今广都县,龙朔三年长史乔师望奏置”。

    封建伦理道德地名是封建传统思想在地名中的又一表现。“西周的天命观,秦汉的五德始终说,以及秦汉以前的封建伦理道德,是中国君主专制权威合法性的思想基础。其中的封建伦理道德,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用以维护其封建统治秩序。封建伦理道德对地名的影响是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而加深的。”熊树梅的《谈谈中国地名的起源和演变》一文考证,“《汉书地理志》所载1700个地名中,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忠、孝、节等只占一部分,而东汉以后,反映封建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的地名增加很快,到清代这类地名占据了很大的比例”③。成都地名当中也有一部分,如四维街,取国之四维—礼、义、廉、耻,来自《管子·牧民》;纯化街,原名三巷子,后因刘止唐住此传道讲学。包含有“纯正人心,感化大众”的意思。

直观地名在成都地名当中占有主要部分,这些地名绝大多数是当地劳动人民在秦汉至清末时期命名的,或者就是约定成俗的。这类地名的地名涵义一目了然,直接反映了当时此地的人文或自然地理概况,具有鲜明的可感性、可见性和生动具体的特点。这种状况和当时的广大老百姓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便于得到大多数人接受以及有利于传播是密切相关的,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成都古代老百姓的朴素和聪明才智。譬如成都市内众多的以桥为名的街道,像一洞桥、一心桥、八里桥、二仙桥、十二桥、广福侨、三洞桥、小龙桥、双桥、天线桥、五福桥、半边桥等,一看名称,就知道此地依水靠桥了。常壕总结道:“于是江上多作桥,故蜀立里,多以桥为名,”“意谓汉代划分乡里时,多因所在桥名以为里名”;反映地形地貌的地名大多以“裸”“沟”“岩”“湾”、“坝”、“坪”等命名;还有泡桐树街、柿子巷、枣子巷、皂角树街、拐枣树街、三倒拐街、叠弯巷、宽巷子、窄巷子等都是因物产或形状命名的。其它如反映此地姓氏分布的宗族地名,反映此地衙门、军营分布的官署、军营地名等等。

意愿地名,此类地名一般带有一种明显的主观性,寄托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一种理想和追求,或记录劳动人民同大自然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开拓、美化家园的历程;或反映劳动人民勤劳、朴实、善良的优秀品质和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的气概;或辛辣地讽刺反动统治阶级的无知与贪婪、荒淫与残暴。这些故事源于民间,并流传和发展于民间,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使用寿命比较长。譬如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的万福桥、余庆桥、平安桥等,一看就知道人们希望万福、余庆、平平安安。

清末至文革前的中国地名。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剧烈变动时期,同时受欧风美雨的熏陶,西方先进的地名学知识逐渐传入中国,因而中国的地名变动也进入了一个非常剧烈和频繁的时期。地名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和无足轻重的事物,而是反映当时中国社会思想潮流和国家主权象征的一个重要体现。1862年,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中外双方对新地名命名的依据原则却相持不下,针对此问题,最后双方妥协,决定用中国省名和城市分别命名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马路。1862年5月5日,英国领事麦华陀发布了《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制定了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的名称命名,东西走向的街道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原则。这种命名的方式深深地影响了近代中国各大城市,如:四川成都的洛阳路,在城区北部,清代名武担山正街,1937年改名洛阳路。解放后至文革前,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为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对民国时期及以前思想落后的地名做了大量的更改,对新取的地名贯以新社会的名词—人民、新华、解放等。譬如成都的新华村,属浆洗街街道办事处,这里民国叫狗屎坝,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新建的居民区,故名新民村。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雅的地名看成是封、资、修的东西。似乎地名称谓越革命越好,“全国上下大搞地名'一片红”,成都更是如此。许多具有重大历史纪念意义的地名被当作“四旧”而受到“革命的洗礼”,取而代之者既无历史脉络,又无文化内涵。以前的地名一律是封资修,都得改。红字成为最革命的名字,红旗路、红卫路、红星路、红光路、永红巷、捍红路、红锋坡等等,差不多把能用的“红”字都用完了。红字不够用了,就接下来用东风、曙光、向阳、革命、前进、解放、长征、勇敢、立新、抗美、援朝、五一、八一、延安、井冈山、大庆、大寨、南泥湾等名字,总之越革命越好。由于新改的地名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与原来的地名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全国都是一种模式,简单雷同,重名极多,给交通、邮电、测绘、新闻、文教等诸多领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地名。“文革”动乱对地名的浩劫,导致城市地名文化的整体湮没,造成历史脉络的硬性割裂。改革开放以后,这些文革地名除保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的大都重新得到恢复。现实和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人们的自身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地名命、更名方面也有了新的改观,那些不规范、不标准、不文雅的地名随之得到了解决。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地名命、更名工作正朝着正规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从地名通名的变化更替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地名的现代性。

3地名是时代的产物,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能够保留较多的历史信息,甚至是史事本身的某些侧面或具体细节。比如:三国时期,孙权占据武昌,并根据“因武而昌”得此地名。还有武汉的汉阳这个地方,按照“汉水之阳”得此名字(山南水北叫阳,山北水南叫阴),依照现在的地理情况看来,汉阳应该叫为“汉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汉阳以前在汉水的北边,后来汉水改道,但是名字没有更改。还有现在的地名集家嘴,以前朱元璋到来时叫“接驾嘴”。湖北省有许多地方的名称都以“黄”开头,如“黄陂”、“黄冈”等。据推测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有2种,一种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小的附属国,黄国。这些地方都是黄国的属地。还有一种可能是可能与宗教有关系。

“恩施”这个地名表现了统治者施恩于此地。“咸丰”表示大丰收。“咸宁”来自《诗经》中的“万全咸宁”。现在的西安以前叫“长安”,表示长治久安。这一切都代表了统治者的愿望与想法。

4、地名是专有名词,所以它有一定的稳固性。有时候地名会随着朝代改变,也有其改变的历史背景。因为有些人认为前代的名称是忌讳,或者犯了当朝的忌讳,尤其是郡县的名称。一般的山川河流的名字不易改变。地名有民族性,其往往包含政治、国家、民族含义。譬如:中国的钓鱼岛,日本叫做间隔列岛。如果中国人把名称叫错,那就代表自己承认钓鱼岛的归属问题,这是不能随便乱叫的。

5有些地名有地域或民族歧视。比如现在的广西友谊关,在清朝的时候叫做镇南关。清朝满族认为南方人都是蛮夷之人,在这里有镇压,镇守此地的意思。

6、粗鄙地名的改进问题。地名具有纪实性,有些名称虽然很容易懂,但是太粗鄙。在保留地名历史记录的原则上,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元明清时很多胡同的名称都很不雅,但根据谐音或相近字的修改,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母猪胡同改为墨竹胡同,王八胡同改为万宝胡同,棺材胡同改为光彩胡同,鸡笼岛后改为基隆岛。武汉大学的所在地以前叫罗家山,后改为珞珈山,等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好名字可以联想很多好的东西,一个坏名字可以联想很多坏的东西,由此也可知道名称的重要性。

二、      结语

从历史研究角度讲,地名文化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地域史,探讨民族史,均离不开地名,它们是极为重要的资料之一;划定一条国界,分清一个地域界线,弄清一个历史事件,如果离开具体的地名(包括山川、河流等名称),就无从谈起。长期以来,地名研究是相关社会科学和交叉学科研究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值得庆幸的是地名研究己经展开,许多学者已经对地名以及相关方面作过一定的整理和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