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藏高古瓷旧气特征探微 王国联(第二稿)转载

 珠江大鹏 2013-05-09

鉴藏高古瓷旧气特征探微(第二稿)

我不是专家,但愿与社会各界同好朋友学术交流!

我财力有限,为避免文物流失愿与爱国志士一道合法收藏、抢救华夏文化遗产!

此文可与《关于五代柴窑及疑似柴窑器物之我见》一文互相印证

学习实践两不误,尽信书不如无书,实践出真知,知识就是动力,就是财富!

鉴藏如科研,凭借的是学识与阅历,付出的是汗水与毅力!

卷首感悟篇

故弄玄虚为陋习,光明磊落树新风; 
书山实践勤磨砺,言简意赅一点通;
 
越是科学越高效,越是真理越简明;
 
劝君莫做等闲看,贯通方显造化功。

鉴藏高古瓷旧气特征探微    

旧气特征=胎釉氧化质变=量化标准

作者 山东 国联 王亮 雅凝   2008年8月15日脱稿

文物鉴别无政治无国界,但它的内函却饱含人文与承续,振兴与发展。在博大精深的收藏鉴赏系列,高古瓷鉴别相对难度较大。这种状况就孕育着挑战与机会;机会就是机遇,机遇是对社会无知程度的一种度量!机遇抱荆山之玉,机遇握灵蛇之珠;它的诱惑力就在于普遍之中寄寓神奇,平凡之内暗藏玄机;它随人的悟性展示不同风采,随人的造诣体现不同价值。多数人一看就明白的东西一定是普品,少数人才能识别的往往是珍品,罕有人识的东西有可能是奇珍异宝。这是一个容易受到孤立和攻击的观点,但我愿将它展示给大家,或能从中悟出点什么!鉴赏目的在于认可在于发现,在于把机遇同认知能力有机结合,使未解标的转变为价值实体,造诣深浅不一,感受千差万别,这正是鉴赏的魅力所在。

笔者早年既以旧气特征为标准鉴藏器物,在鉴定领域,旧气特征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必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因此实践中不止一次向不同身份的人请教过;由于世人固有保守意识及一般以书本为教材以馆藏品为标准的固有僵化思维模式,不如意事常八九;事实上以古旧特征微观鉴别法为标准鉴赏古瓷在文物鉴别领域还无前例,题目很大,必须从头探索。探索中除对馆藏器物观摩,对手中已得名家和多数藏友认可的器物及高古瓷片反复观察,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有时为较深层的弄清一个问题不惜数次千里奔波,直到满意为止。

春秋更替,艰辛探索,鉴藏所历,感触颇多。我常想,待条件成熟后一定把自己探索掌握的相关知识公布于世,尽量让别人少走弯路,减少经济损失,都能较轻松的获得相关知识,早日感受因领悟传统文化带来的欣喜。鉴赏知识只有为大众掌握才有创新才有生气,才能监督抵制不良之风,我国传统文化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大放异彩!

古玩界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笔者不认同这一观点。既能意会,定能言传,至于对方能不能理解则因人而异了。不愿做进一步解说者,实质是狭隘保守意识在作怪!        

应提倡鼓励把个人掌握的学术观点公布于世,狭隘保守是最大的资源浪费,那怕某些观点并不完善只要出发点健康也可这样做!正确与否让实践验证,让社会取舍;任何人都无权把观点强加于人,只有经的起实践检验,得到社会认同的观点才称的上真正意义上的学识;在文博、收藏界,某些知识只有少数人掌握那是很不正常且易滋生腐败的;只有普及了大家提高了,才会形成社会性的互动效应,专家的话语权亦会得到有效监督,互相敦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向世人展示奋发和谐的民族素质,展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笔者呼吁:学于社会,还于民众,无话不可对人言,做堂堂正正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目前,国内偏重于明清彩瓷,对饱含人文真谛的高古瓷因其色彩工艺相对单调而重视不足,而西方社会则侧重于高古瓷。此现象深让国民担忧!                                          在文物保护方面,鉴于国家暂时财力不足,政府提倡藏宝于民,怎么藏宝于民?……那首先要提高国民的鉴赏水平,政府也要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具备一定鉴赏水平且有一定经济条件的有识之士为国藏宝,减少文物流失,这才是利国利民确保双赢的万全之策。

   高古瓷鉴赏在民众眼里很神秘,全社会行动起来,冲破固有模式,鉴别重视古旧特征,继承历代文物工作者好的鉴别方法,整理出一套公式:古旧特征+胎釉质变=量化标准;“闷葫芦”打破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空前光明美好的文化世界!          

多年来笔者深入民间,注重实践,以旧气特征为纲,坚持以传统目测法与显微观察法相结合鉴赏高古瓷(以下简称古瓷),获益非浅;本文介绍的主要是古瓷外在状态和内在质地变化的旧气特征,内在质地变化传统目测法是绝对解决不好的;不涉及可仿性较强的胎釉器型、工艺纹饰等方面的问题。论点若成立,用学术观点去衡量世间器物,比用特定器物约束人的思维强的多。“符合条件就是真品,与我的才是真品,或我认可的才是真品”决非同一档次;前者是法治意识的延续,后者是具体化了的人治理念;法治是盛世之本,人治是乱世之源。

用传统目测法观察器物外表与用微观法透视器物内在变化直观感受会有很大差异。本文重点介绍了从微观角度识别古瓷旧气特征的主要方法!

古瓷由于窑口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古旧特征尽管会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鉴定若以学术资料做依据按图索骥是最大误区,只有将古旧特征领会贯通才能灵活掌握,得心应手!

出于职业习惯,作者对本文所提每一观点都经过了长期反复观察验证。并首创性的将传统目测法与显微观察法有机结合,并在实践中体验、领悟;这样做效果会很好,鉴别文物也就不再感到是件难事。

多年来,看到民间文物一再受到排斥,历代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心中不忍!为提高文物鉴别准确率,在这里不避人微言轻发表此文!

本文也是国内外文物鉴定史上,首次将“文物旧气特征微观鉴别法”较系统的介绍个大家!但愿能到起启迪心智、抛砖引玉之效!“文物旧气特征微观鉴别法”要点如下:

(一)古瓷釉面的变化,釉面变化承载着年代久远的历史信息

瓷器釉面系玻璃相,古瓷因地球引力和氧化的长期作用,釉面物质会重结晶并玻化脱变为类云母状物质,此为脱玻化现象,一般同具钙化迹象。釉面宝光内蕴,其状如蒙了层塑料薄膜,有种油润的玉质感,又有柔和绵软的腊质趋向感;部分北宋官、哥釉面还能发出酥油光,同件器物还会出现局部酥油光明显的现象,这说明窑内位置与窑温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理想的酥油光,就是说酥油光与摆放位置、烧成温度是密切相关的。

古瓷积釉处会因釉层肥厚质变而呈果冻状;有的古瓷积釉处,能发出盈盈湖绿色,恬静飘逸,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点以宋代湖田窑最具代表性。

古瓷釉面因年代久远,在氧化和空气流动磨合(风化)的作用下,目测光洁度高,有种苍老熟旧、抚之细腻软滑,决无新瓷的生涩粗糙感;光滑程度取决于在空气中的暴露程度,隐蔽部分光滑度相对要低,这是时光老人留下的印记,非人力可为。

古瓷釉葯是由数种物质组成,古瓷在地下年代久远会发生氧化质变,尤其处潮湿、高湿或液态环境中,釉中易中和易溶解物质会流失,有的厚釉品种因重度脱玻化质变,釉面会明显呈现糠状脱玻化油腻莹透立体状,作者简称其为“糠玻透晰现象”,薄釉品种也会出现透晰状态,此现象更易发生于器物口沿、棱角、棕眼、足底及胎釉结合处,及土壤接触面等相关部位,这种“透晰”与高古玉的“通透立体现象”颇相似,那种深邃幽远、荡人心弦的美感令人满目生辉、回味无穷!自然糠玻透晰者呈无序状,同时伴有其它古旧特征,仿者通体如一,缺乏其它古旧特征,所以较易区分。宋元后古瓷釉面尚未发现有此明显特征者,因此,凡具此特征者必为高古无疑!有趣的是现阶段展示此类残片大家会齐声喝彩,展示整器则叶公好龙万砖齐下矣!此况特指2008年文章发表前后时间段,经过酝酿2010至2011年逐渐好转,现在周边氛围好多了!

古代釉药熔点低于现代釉药,在窑内煅烧时因釉药流动,古瓷胎体凸处釉薄易显现地色,既胎或化妆土之色,凹处易积釉;但也有的釉面有打垛现象,熔点低而打垛,形成机理到有待进一步研究。新瓷熔点高,流动性差,釉面浑而滞涩,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古瓷这种苍老熟旧、含蓄幽深的质感状态给人以视觉上的异样感受;用十倍放大镜观察效果最好,晶莹剔透,丝状如网,有幽深玄妙之感;用显微镜观察,釉面气泡萎缩,边界粘稠不清,云蒸雾绕变幻多姿;釉层较薄的显微观察虽无起伏佚荡之质感,但釉面肯定会伴有其它钙化质变等现象;新瓷显微观察质感平和单调而乏变幻之美!                  

宋代前的古瓷多见玻璃釉者,有的是因年代久远釉面糠玻透晰所致,有的是特殊釉料配方历经千年所致;如柴窑与北宋哥窑至今已历千余年,但部分器物釉面仍能发出较强的玻璃光泽,以高光登场,而其它窑口作品的釉面已多成亚光态。笔者所见北宋官窑器物釉料配方中确有玛瑙、贵重金属等物质成分,显微观察很清楚,由此可见“贡篚银貂金作籍,官窑瓷器玉为泥”虽属溢美之词,但世代相传北宋官窑制作不计成本,看来此言不虚矣!

古瓷釉面因玻化发出深沉而柔和的光泽谓之宝光,宝光较重的谓之酥光,宝光湿润如微汗如猪油者谓之酥油光!

除特殊配方者外,一般新瓷釉面乳浊失透,釉面也一定新而生涩。古瓷那种沧桑、灵透质感是时光老人的杰作,人力不可及也。元代釉里红苔绿有见此莹透状态者,亦是重度脱玻化质变所至。

古瓷有铅釉、石灰釉、干粉釉、盐釉、石灰碱釉等多种,分液态和干粉态;因原料比例熔点及釉层厚薄不同,玻化后透明度也不同;文博界一般认为石灰碱釉始自南宋龙泉窑,笔者认为石灰碱釉应始自北宋早期,手中有北宋官窑器物的朋友可能会支持这一观点。当然,做为新观点的确立还有要经过一定过程。其他釉类自商周原始瓷起一直相继沿用并不断优化改良。

瓷器是由原始瓷发展而来,自商代出现原始瓷一直到东汉才完成由原始瓷向瓷器的过渡,原始瓷釉层薄且常凝聚成芝麻点状。早期的釉色以青、青黄、青绿、黄绿、绿褐、灰黄或茶叶末等色为主,但釉色质量一直处于不断改进优化的过程中。如白釉自北朝已出现,真正烧制成功却在隋代;红釉一般认为出现较晚,古瓷中较少见,其实唐代越窑、耀州窑就有偶尔窑变而成的棕红器物,故耀州窑有“红耀州”一说;疑似五代柴窑器物中的红釉发色已很平稳,显然已受人掌控是较成熟的工艺了,但它却随着柴窑工艺失传而中断。当然这一观点也有待进一步验证认可;总之古瓷釉面发色是由偶然向必然逐渐优化改进而来的。      

釉色以纯净、悦目、细腻、均一为上,古瓷发色多为过渡色,纯正者相对较少;釉色纯净悦目、器型端庄精致者定为上品。不管什么颜色的古瓷,颜色都会因氧化质变呈退减之势。

古瓷釉面沉静深遂是因脱玻化重结晶质变与老化萎缩纹诸原因造成。

古瓷中多有天青、土黄之釉色,如道观寺院,如广袤晴空;原料不纯不是主因,主要应与当时人们信仰有关;道教崇尚天青,故釉色多效仿之;古代方位及五行学说,南火、北水、东木、西金,中为土、为黄,土黄代表神权,代表中央,代表集权,封建集团崇尚这种色调,直至封建社会结束。

有的器物釉面因年代久远而黄化或出现酱紫褐斑等质变,酱紫褐斑是胎内铁质外析氧化所致,亦见在棕眼部位出现浅褐色带磷沁斑点者;此特征多数出现在器身局部,目测可见;有的显微镜下多呈不规则酱紫黑褐色斑点沉于釉下;质变程度因器物所处地质环境的湿热度、酸碱度、深浅度、暴露度不同而各异,如北方干冷,部分地区酸碱度适中故出土器物多有晶莹如新变化不大者,但其因脱玻化釉面包浆肯定有异于新瓷;暴露于空气中的部分釉面往往多见氧化斑类质变迹象。元青花釉面多有带酱紫褐斑者,此系胎内铁质析透釉面所致,凡有此特征者必为古瓷无疑!

古瓷多数因水土沁而失光,往往与做旧者不易区分。自然土沁者胎釉具老,一般蚀痕不均匀,但目感自然;古瓷凡有自然土沁者必老无疑!因土沁失光与化学药物处理后釉旧胎新,表面釉膜整体破坏浑浊干涩的失光截然不同;未失光的古瓷釉面清爽洁净、赏心悦目、宝光内蕴、神韵不俗。自然水土沁与人工做旧者,需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判断。

要重视古瓷自然渗透过渡的各种扩散质变状态!

釉面质变、钙化皆为氧化现象,古瓷所有变化,也包括水土沁等都有渗透过渡、色差过渡、硬度过渡等现象,这是鉴别古瓷的重要特征之一。

有的釉面老化指数高,边沿、拐角处能见质变、自然风化脱落等现象。

凡烧成温度较高者如白釉、黑釉、红釉等则不易质变,各窑口中以定窑釉面抗氧化沁蚀能力最强,原因既定窑的烧成温度高于它窑。

陶瓷器烧成温度高低、胎釉厚薄、地质环境优劣、干冷程度与抗氧化分解能力成正比;地质环境的湿热、酸碱度高低与抗氧化分解能力成反比。                                                                        

地质环境是由地理方位、气侯条件、地下状况等原因决定的。

入窑烧制时因摆放位置不同古瓷多有阴阳面,阴面釉色相对暗淡、粗糙、多见棕眼,处窑腔中心受火均匀者阴阳面则不明显,且烧成器物釉面平滑呈色亦好。                                                      

整器无做旧痕迹,如人为酸蚀、灰糟、打磨,使用中不可能磨着的部位磨损等现象。  

个别古瓷也有因原持有人缺乏文物基本常识而随意加工者,如一件旧气开门的器物水泡眼被打磨了,看样子是想磨平,虽无大碍,却破坏了器物的原始状态。这种有意或因无知而随意加工的情况不是个例,如在古瓷底部或口沿磨上使用痕迹等,有的已登堂入室被收藏于博物馆。

古瓷胎釉的任何质变都是胎釉病变,是古瓷衰退、老化的必然现象。

古瓷釉面光洁如新、宝光内敛者多是瓷中上品,切忌为消光随意动手弄巧成拙。      

为便于识别区分作旧赝品,要尽量多掌握些人工做旧的方法,并注意观察各类做旧器物的特征。凡人工做旧者干涩呆滞无灵气,毫无自然美韵,器物釉面也绝无晶莹洁净之光泽。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老的不一定是好的,要善于把精品与普品区分开来。古瓷鉴赏要强调悟性,真正掌握悟透了鉴赏要领,新老、精普作品可一望便知。

(二)古瓷胎体的变化,釉面与胎体的变化是识别古瓷的两大重要窗口之一

古瓷胎釉经氧化后会可溶物质,同时所有器物经氧化沁蚀都具可损性;不管出土品还是传世品,经氧化分解潮气沁润,部分物质会中和挥发流失,胎釉定有疏松酥化趋向;年代久远后会变轻,陶器较瓷器明显。

瓷器瓷化程度越高、胎釉越厚抗氧化分解能力越强。如汝窑在宋代五大名窑中烧成温度最低,故汝窑、唐三彩及古陶真品中有的上手会有发飘的感觉,但此现象不是绝对的,地质环境、保存条件好者此现象并不明显;瓷器中烧成温度较高的定窑(1320度以上)、龙泉窑(1300度以上)、钧窑(1250-1270度左右)官窑(1230-1270度左右)等窑口作品这种分量减轻的状态则不很明显。

古代胎土所含成分与现代有别,如宋代官窑胎土掺有大量紫金土含铁高比重大手感重,故在对宋代官窑器物鉴定有上手一掂分量就有八九不离十之说;其实,釉层厚也应是手感重的原因之一。元代胎土中含铁高,器物亦多厚重。

古瓷胎茬口与新瓷胎茬口新旧程度极易区别。

现代瓷器系机械练泥,杂质少,气孔小,密度高,比重大,有另类死沉的坠手感。

古瓷多为手工拉坯,器物多有不平整之处,以手抚之有高低不平之感。因古代胎质相对粗糙,为提高胎体光洁度提高施釉效果,故多有施化妆土者。

古瓷若不慎破损,瓷片易出现酥碎、酥层、掉渣状,新瓷则无此现象;破损处可见胎骨内的陈旧或水土沁程度,真品白胎也会成青白或黄白等色,一般不会等同于原色。

有的古瓷因胎体酥糠程度较高而出现酥裂现象。凡见胎体酥裂釉面晶莹如新者必为古瓷无疑。

底胎熟旧,这种熟旧感比釉面的熟旧感要明显的多。器型古朴典雅,旧气特征明显,具备时代特征的定为古物。器物底部是雨晴表,含有较多信息,细心观察定有所获。古瓷露胎处、釉薄处一般能见到火石红存在状态,有胎红窑红、火石红、刷红之分,此类文章较多,详见有关论述,火石红形成机理就目前而言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其实,古瓷中也不乏无火石红者。再者,主要通过胎底可看出胎体新老熟旧程度,胎釉结合处质变程度等。有的老窑器底看似新而粗糙,但细看确有种苍老熟透的质感,这要反复观摩揣测才能看出眉目。古瓷底胎干涩湿润者皆有,这是由器物所处环境决定的,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绝对化。

值得研究的是,古瓷底部露胎处发色有的明显属刷上的护胎釉,但有的发出如火石红的棕红色,笔者认为这种棕红应与器物年代久远胎内铁分子析出有关,不少古瓷釉面薄弱处往往会出现酱褐色斑快,亦应与铁分子外析有关,实属“胎铁外析氧化质变现象”,该现象在本文(八)古瓷老裂纹形成机理及呈色中亦有提及,火石红的轻重与环境干湿度年代远近有直接关系。

古瓷中生活用瓷的耳柄之类附件均为胎接,而陈设观赏用瓷则多有釉粘者。同窑器物未必出自同人之手,同类器物胎体厚薄未必一致,同期出窑的器物瓷化程度也有高低之分!

器物自身结构及在漫长岁月中所处环境不同其发声也各不相同,闻声辨器是门学问,要经常练习、揣摩;多数古瓷因质变、侵蚀其声如瓦、沉闷沙哑,瓷化程度高者则声如金石!宋代湖田窑、定窑等器物因烧成温度高且胎薄,则发音圆润,个别圆器甚至能颤音悠长。只要细心观察,时间久了自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闻声辨器的鉴别方法。

因历代工匠都有改革创新之作,器型不能作为鉴别断代的主要依据,更不能简单的将未见过的器型斥之为“赝品”“臆造”、“妖怪”等,这些称谓是专家的口头禅!  

文物鉴别事关文物命运,要慎之又慎,要看重器物的古旧特征(旧气特征),实事求是全方位验证后方可下结论,否则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

(三)古瓷釉面的老化萎缩纹犹如人之面纹、树之年轮          

瓷器出窑时饱满而生涩,同时也会产生冷却纹,年代久远后在冷却纹的基础上釉面老化收缩形成更细小皱皮纹,气泡也因萎缩而形成众多凹点(小麻坑),这种因老化而形成的纹理统称萎缩纹,理同人之面纹,少则肌肤充盈,老则衰萎多皱。新瓷冷缩纹与因老化而形成的萎缩纹相比明显稀疏而粗糙。萎缩纹在适度光照下晃动易见,呈微小的皱皮状,放大十倍左右观察效果最佳,再大反而模糊不清。唐至五代时期器物的萎缩纹相对明显,宋代以后已呈递减之势,釉面萎缩程度因器物所处环境及抵御氧化能力强弱而异,但在宋元以后的器物上很少明显看到此纹。

釉质越细腻萎缩纹越细小,疑似柴窑器物萎缩纹极秀美纤细,不细心观察难以察觉,古瓷中亦见似无萎缩者。萎缩纹的清晰度当与釉药品种及烧成温度保存环境有直接关系。

观瓷如观人。经常上手接触、观察揣摩,一眼就能看出瓷器的“年龄段”!

古瓷釉面萎缩而滑腻,触之如婴儿肌肤,滑不留手,妙不可言;部分明器古瓷油腻湿润者除外。

(四)古瓷水土沁或蛀蚀形态犹如人感染之病变

(1)    水土沁                      

由于地下环境复杂,出土器物不一定都带水土沁;自然水土沁一般轻重有别,

沁痕成无序状态;有的水土沁器物在出土第一时间擦拭会留下永久性擦拭或手

印痕迹;部分器物由于在潮湿度较高的泥土中年代久远,老裂纹被土锈填满甚至还会高出釉面。  

水气沁者有的象白雾状的一层薄膜,也有的呈白锈斑、片、点、鱼子纹状,古瓷古玉常见具此特征者;沁色湿水可现出器物本色,水干再现,火烧无异味,滴硝酸冒白烟。此沁应与土质、地气相关,河南古瓷中多有此等沁者。

湿坑出土器物附有“千年泥”,千年泥因年代久远而形成,不怕长时间浸泡的附着泥土,但此泥能刮除。古瓷凡带“千年泥”者,必为古物无疑;只有年代久远才会出现这种“千年泥”质。要辨“千年土”真伪很简单而可信度高,可用“水侵法”;用水湿透抹布敷在土痕上,也可直接浸入水中,经宿土痕仍不脱落者为真。作伪者既使土中添加粘和剂之类,侵泡时间一长也极易清洗干净。

自然土沁一般成颗粒或结快状,器内最明显,用手捻都已达到一定硬度,这应是已具石化或钙化趋向,新石器时代的玉石器上有的附有坚硬的土锈就是证明;但由于陶瓷出现较晚,一般土锈还达不到那种质变程度。影响美观的土沁可慢慢清除掉;器内一般倒不出土就行了,但在中性沙质土或干燥环境中的古瓷是没有土沁的。不易清除的沁土可用竹签类轻刮,一般稍用力就能清除干净,有的会留下黄斑点;有的沁入裂纹内很牢固,且有土锈高出老裂纹的现象,此状不必清除,一般用干布轻轻一擦即可。自然土沁者附土与器表都有一定亲和度,手感已带沙性,用水长时间浸泡也不会松散,绝不会一冲洗就掉。往往露胎部位更难清除,此状态可做为年代久远的佐证保留;土锈是指土中沉淀杂质的凝结物与器物结合较牢者,都属自然土沁类。在中性或沙质土壤中的器物少有土沁或不见土沁。            

有的出土器物为金属类物质所沁染,颜色有褐红、淡黄等色,应与在地下与金属类器物相近或与土壤中所含金属成分有关,形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的在器表沁上不同的颜色。

古瓷附土含铁量高,这与土壤中的铁沉积亲和有关;  

   釉面棕眼或杂质融蚀处属薄弱部位,处于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体内形成的小空隙年久后会逐渐积储少量高铁熔浆,因渗透扩散易将釉面沁呈点状、放射状、扇面,亦见漫沁、流沁外溢等状,形态各异;凡此类沁者,皆由内向外,由上向下呈扩散流动状!笔者所见流沁有宽仅1-2毫米长达一厘米多者,细品此类沁痕形态如幻,充满动感美!有的已在沁门附近形成高于釉面的释流钙化物。

但在湿度较小或相对干燥的环境中则形不成此现象。

古瓷胎釉间能积蓄水分的部位,其老化质变状态较其它部位明显重而醒目!

有的高古器物见形态不一的朱沙沁(陪葬朱沙或氧化铁沉积物,异于火石红)。

(2) 古瓷水土蛀蚀的状态

部分古瓷能见水土蛀蚀斑痕,此类蛀蚀已蛀破釉面,亦称土咬,形态各异。釉

面或气泡壁被蛀蚀者能见蛀斑、麻坑和死气泡坑,蛀蚀痕往往深浅不一,显微观察釉面光洁边界清晰,有的蚀痕如用木锉锉过的橡胶胎,同具萎缩状,目测即可看到。

水土碱沁重者器身往往被一层水碱锈包裹,有的已蛀破气泡壁,碱锈一清除即露出气泡坑,但未蛀釉面用显微镜观察仍光洁晶莹。

(五)观察古瓷釉面的钙化及硅化根现象与人之生理病变同理

釉面钙化有内因形成和外因形成两种情况,为较好的区别钙化状态,可将钙化程度分为钙化状态和亚钙化状态。

(1)内因钙化状态。

内因者是由釉面自然质变由内向外生发形成,显微观察釉面内有不同程度的钙化现象:钙斑小者如芒硝,如游丝,如银痕,白茫茫将尽不尽,霜萧萧似无还有;钙斑大者似云翳,似柳絮,似饭糁,白曾曾行云流水,雾蒙蒙如莅幻境。一般大小不一、厚薄不均、杂乱无序的布满釉层内,这种状态常与釉面脱玻化、糠酥透晰现象相映衬,显得深沉沧桑、旧气益彰。

(2)外因钙化及亚钙化状态。

外因者由釉面霉变物质转化而来,一般呈不规则的点、块、片、皮癣状与釉面结为一体。这种钙化形态各异,颜色有灰白、黄白、黄褐等色;这种呈斑块状的钙化以朝光面为准, 将古瓷避光目测钙化部分发暗,朝光则能发出明净如水的光泽;这点与釉面银化者不同,朝光时银化部分却发暗。

外因钙化分钙化与亚钙化两种状态,钙化者已生根与釉面生为一体,亚钙化者如撒一层面粉,抚之微有凸起,与釉面有一定亲附度,但尚未生为一体,此系霉菌质变所至,有的近似古玉白水沁。此类物质易见擦痕,未出土前应为更松软状态。  

有的在底足胎釉结合处周边见干面糊条带、斑块或颗粒粉状钙化物,颜色白、灰、褐等都有,显微观察为颗粒状钙化物;这是因器物底部和窑粘的细小颗粒处最易受潮霉变而出现的钙化现象,往往可辨率较高。有此等钙化物者必为千年古物无疑,因宋代以后未见能达到此等钙化程度者。

有的古瓷在质变钙化部位留有印痕。千年古玉烂如泥,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年代久远后出现的一种状态,出土见风后才能慢慢恢复硬度。瓷器釉面呈玻璃相不易变化;但在地下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中年代久了,因水土中的酸碱及杂浊物质的沁蚀化合会引起钙化质变,亦会出现软化倾向,有的釉面还会因质变沁蚀成松软的粉末状;因提取方式不规范在提取或擦拭时会触动釉面,经风固化后会留下永久性固化痕迹。

只要具备一般文物鉴别常识,用目测法即可看出釉面质变程度,并可准确界定质变钙化部位,要结合整器质变状态观察钙化现象,不要将窑粘粉状物或颗粒状物与自然钙化相混殽。            

亦见釉面较好的古瓷被喷上星星点点银粉、白漆类冒充钙化斑者,此系缺乏文物常识的古董小贩所为,亦见在古玉上以此法做手脚者,纯属画蛇添足无聊之举,古物原貌是不宜改动的。                          

(3)硅化根

关于硅化根,考古界对硅化根的概念是白色线条、细小而弯曲,附在污浊古陶瓷上而人不可仿。但此概念不知始自何时,严格讲动植物只能在高温、高压、缺氧、富含高硅液条环境下,需万年以上才能硅化石化,陶瓷只是千百年的器物,附着物还达不到硅化石化所需时间,所谓硅化根只是介于硅化石化与水土锈之间的物质。地表植物的根须向地下下伸展,附着在器物表面吸收养分,在富氧环境中根系或生或腐烂是绝对形不成硅化根的。凡形成钙化根者,定是地下环境突变,因缺氧年久而后成。硅化根虽细小,但有一定硬度,若发现硅化根必为古陶瓷无疑。草虫纹形状较粗,也是介于硅化石化与水土锈之间的物质,状如蚯蚓排泄物,与硅化根相近而有别。
   (
六)古瓷的次生结晶体及银化现象如人之期颐之年

(1)次生结晶

瓷器出窑前经过锻烧不存在次生结晶问题,现代某些结晶釉作品是特殊配方所致,与次生结晶是两回事。

次生结晶是矿物晶体析出的再生矿物盐现象,古瓷因年代久远,釉内矿物质长期受地心引力及氧化作用,本以碾碎打破的分子结构重新组合并向其固有结构形态演化,部分矿物粒子游离由薄弱部位析出表面形成独立结晶体,多为白、黑等盐状或霜雪状;这是一缓慢的演化过程,最少数百年才有可能出现此现象,年代逾久,这种次生结晶特征可辨率越高。宋元古瓷多有出现明显次生结晶体者,部分五代唐代古瓷此特征则更明显。当然,此类结晶亦有土壤中的矿物质因年久沉积亲和再生而成矿物盐物质。

结晶分明显和不明显两类:(a)明显者目测可见,多呈雪花、松针、菊花、植物叶、小棒条、放射、爆炸、米粒、冰茬条痕、不规则线条状、梨皮斑等大小不同的各种状态;(b)不明显者可用显微镜观察,亦是多姿多彩,形态各异;有些次生结晶体多发生于质变较重处或胎釉结合处,有的结晶体在釉面呈众多细小星光点密集成团状、带状或片状或星云状;有的呈旋涡、流水、流线、水草、蝗股、浪花、霉丝、癣皮等纹状,此类纹也可归纳到老裂纹范筹;还有的

呈银波晕散白雾状结晶态,釉面呈云母状或蒙胧结霜感;质变结晶体易发生在较大的棕眼、水泡眼、凹点、爆釉点、蛀蚀孔等易积潮处。有的照片能明显反映出结晶折射晕散现象,有的结晶呈较强银光聚散不一的状态,个别结晶体能发出刺目的光泽。        

有的古瓷釉面产生窑变结晶,五光七色星光闪烁,煞是好看。如山东淄博窑、耀州窑古瓷多有质变结晶者,有的釉面内竟五彩缤纷十纷漂亮,不见实物很难相信,比玛瑙釉好看多了,有的在气泡中可见灰白扩散状闪光结晶斑。部分古瓷质变部位往往有星光满目之感。 
  釉面的梨皮斑、石花斑(凌斑状)、饭糁斑等也属质变结晶。

自然形成的结晶体多姿多彩,而人为结晶体形态单一。 
(2)银化

古瓷的银化现象(亦称泛铅、泛银)既属次生结晶,星、斑、片膜、全化者皆有,多有呈芥籽、米粒状斑点者;银化层同水锈一样,湿水既失,显出釉面本色,而钙化者却不能;汉绿釉、唐三彩古陶常有银化者,五代疑似柴窑古瓷中亦见银星、银斑及片状银化现象;宋代以后古瓷未见有此状态,由此可推见古瓷银化须千年以上;银化真品湿水后原釉色显现清晰,伪者无此现象。
(七)如何观察气泡及无气泡古瓷的老化质变                          

气泡在任何空间都有自行衰退、老化、消亡的过程,在地下则能加速这一过程。古瓷分有气泡和无气泡两种情况,但部分古瓷无气泡主要是因年代久远气泡消退而成。

古人手工配制釉药,质地相对粗糙有间隙,内含水气多,一般古瓷气泡稀疏廖若星辰、大小不一、分布不均且呈无序状态;釉层厚者,气泡因质变往往呈聚沫攒珠状或呈饭糁粘稠状。有的古瓷釉下见多层面色调的气泡,如饭糁状泛白、泛灰、淡黄、黄褐、红褐、黑褐等质变死气泡等,完整的气泡壁内往往渗入杂质或形成结晶类钙化物质,很多朋友称元青花的气泡是白色的,其实这是因钙化而变白的缘故。

釉层属玻璃相,其抗氧化能力远远高于胎体;胎体的氧化质变首先会影响到气泡的氧化质变,进而加速釉层及气泡的氧化质变进程,促成釉层黄化、气泡质变等现象的发生!

气泡壁被蚀破形成薄逾蝉翼的小开窗、自然暴裂或逐渐消退为古瓷特征之一。 
   古瓷完整的气泡壁中间有一至两个大反光点,周边有较多个小反光点,如众星捧月一般;反光点皆具晕散现象,有的还会带彩。部分古瓷气泡消退萎缩明显,气泡消退轻重依次显现,自然过渡明显。有的气泡消退后会仅留下隐约的圆形泡痕。

釉面质变萎缩、气泡逐渐衰退老化、边界模糊、渐至消退,这是高古瓷的共性。釉面气泡壁相对薄弱,年代久远后易发生质变,从气泡变化可得到很多信息。这种质变状态一般为:

凹处积釉易玻化,垂釉厚处观气泡,

概率高者方为据,气泡个变不为凭。

要细心观察气泡的氧化质变、老化、黄化、消退、萎缩、黑死及钙化及自然过渡状态。

有的釉面见大小不一的“水泡眼”,大者可如硬币,水眼泡为窑内降温时气泡慢慢秕下,形成周边凸中间凹的孔币状,突起边沿有空心也有实心的,比毛孔状棕眼大而醒目的多。笔者见绿釉贯耳瓶一件,黄赭色开片,水眼泡象熟透脓疱状,  晕人!有的入窑煅烧时因釉汁未熔透而出现釉泡,形成疙瘩如蟾蜍瘤状,大小多少不一,有的釉泡竟大如豌豆;有的气体逸出形成大棕眼,从棕眼大小可看出当初气泡大小;有的因胎釉结合不牢而暴釉或缩釉;这是古窑烧制器物时升温与降温慢,胎釉间气体演化形态不一而形成的不同现象。

现代窑炉升降温快绝无此状。

施干粉釉者无气泡,但无气泡者未必施干粉釉,这要看其所处环境及整体质变状态,古瓷质变多伴有钙化、银化、石花、结晶等老化特征。    

用化学药物处理过的器物气泡也会发生质变,但这种质变仅限于表层,这要细心观察釉面有无人工做旧痕迹。

现代瓷釉料由机械加工,质地细、密度高,气泡呈密小而均匀的有序状态。
  (八)古瓷老裂纹的形成机理及呈色      

同等条件下釉层越厚开片越稀疏,反之,釉层越薄开片密度越高;宋代官窑釉层厚于哥窑,故开片也大于哥窑。

开片是因胎釉热胀冷缩指数不一致所造成,老裂纹缝隙越大年代越久远。不少唐宋古瓷釉面有翘边现象,此系年代久远所致。古瓷一般都具被异物充填的老裂纹,凡多层次鱼鳞开片者釉药中定有金石类矿物质,用微观法一望便知。古瓷釉面虽有陈旧感,但却晶莹光洁。    

古瓷因长期热胀冷缩、氧化质变釉面弹性会逐渐减小而易开裂,釉面老化值数越高,脆裂、开片密度也越大,如细箩纹为目测可见的细小孔眼状,非逾千年难达如此细小。入窑煅烧时,釉汁熔化越好与胎体渗透结合亦越好,开片相对要少甚至不开片。传世或出土品中亦见不开片者,此类器物往往保存环境相对较好。但从微观角度看似变化不大的釉面却另有千秋。

古瓷年代越久远,老裂纹及充填物晕散痕迹愈宽,观察下隋唐以前的古瓷釉面此特征最为明显。

部分窑口器物年代久远后会产生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更细小的细微纹,当属另类老裂纹,它必需借助仪器观察。老一辈的文物工作者由于受技术条件所限是见不到这类微纹的,下面所提及的蝇翅纹等网状纹,就属此类;但它又不同于古玩行所称类属唐三彩蛤蜊光的蝇翅纹;另外还有蝗股纹、旋涡纹、流水纹、流线纹、蝌蚪文、水藻纹、癣皮纹、霉丝纹等等;总之用微观法观察到的老裂纹形态比目测法观察到的要多的多!因此单凭传统目测法来鉴别器物是滞后的,误差也是很大的。

瓷器所处环境骤变会引发釉面开片甚至胎体开裂,例如深埋地下的古瓷出土后,会因气温、气压、潮湿度骤变而开片,这也是出土古瓷的典型特征之一;瓷器也象木器一样,直到没“性”了,也就不开裂了。不过瓷器这种转化比木器所需时间要长久的多。此类开片属无色的后开片。        

受含酸碱水土沁的原开片古瓷老裂纹有冒盐碱或泛潮现象,阴雨天明显。

古瓷老裂纹有原开片和后开片之分,开片逾久裂纹内所充填的异物逾牢固充实,一般有水锈、土锈、尘埃、汗渍、胎铁外析氧化等之分,受土沁者一般会呈明显的金黄等颜色与土色一致的开片。                        

凡老裂纹的呈色一般非本色,因土沁、尘埃、汗渍、沁染等外因作用颜色一般呈灰白、褐黄、褐红、褐黑等色,凡本色者一定是还未充填杂物的后开片。

部分老裂纹颜色明显是由胎铁外析氧化而非人为,此类颜色一般为黑、褐等色;鳝血、赫黄、赫红、紫褐等自然生成的色纹,成因应是胎内含有玛瑙、金、石、铁等物质,因年代久远矿物分子游离析出后经氧化所致,这种现象极有可能需特定胎釉、特定条件才能形成奇异而倍受欢迎的老裂纹

如果釉面出现带色星点,星点颜色一定与老裂纹同色,星点有的属大小黑死气泡类,有的是由胎内铁或其它矿物质分子经釉面毛细管道渗出氧化而成,星点一般是经由赫黄、赫红向褐黑——颜色由浅到深转化这一过程。因此金丝铁线现象应是先后开片、年代远近、含铁离子多少而出现呈色不同的结果;凡开片顔色与星点颜色不一致者,一定是后开片或后染色。  

   出土古瓷往往有同器物釉面出现两种以上颜色的开片,有色开片(原开片)是因年代久远胎铁外析氧化或杂物沁染所致;而在本色开片部分多能见到糠玻透晰现象,这是因该部分在出土前埋于湿度较大的水土中,水土中的酸碱长期与釉面作用化合的结果,而本色开片则是出土后的新开片,特征稀疏不一,类属后开片,再经漫长岁月后仍可因氧化而变成有色开片。        

用显微镜观察,一般原开片都有黄化晕散、漫沁现象,施石灰釉者因其熔点高硬度高,釉虽薄但这种漫沁现象反而不明显。     
   各种老裂纹都是老化、脆裂、质变的象征,有的古瓷开片迎光观察会有很多晶点闪烁。

老裂纹的名称很多,目测可见的如龟裂纹、冰裂纹、冰片纹、多层纹、大开片、小开片、文武片、金丝铁线、鳝血纹、鱼鳞纹、鱼子纹、百极碎、细箩纹、蟹爪纹、牛毛纹、网状纹、蝗股纹、梨花斑等等,称谓繁多,同一种开片可能有不同称谓。釉面开片至今缺乏统一规范,概念有点模糊。有趣的是唐宋以前的老裂纹有的翘边,有的下陷,此现象及各种开片的形成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有些研究项目恐怕不是个体爱好者能够独力解决的!

比如鱼子纹,究竟什么是鱼子纹?有人指出汝窑器物能见到鱼子纹,由于汝窑的珍贵更增加了鱼子纹的神秘性!上网一查众说纷纭!有的称细小开片为鱼子纹,有的说是汝瓷釉面上有片状泛黄有异于汝瓷天青釉面的色块,还有的认为众多小釉泡就是鱼子纹,莫衷一是;笔者认为鱼子纹是一象形术语,要解决这一问先弄清鱼子的概念或许有助于思考;大家都见过从雌鱼腹中取出的鱼卵块,也见过孵化鱼苗的受精卵,这种卵都呈黄白色半透明结团颗粒状而存在,顾名思义即可想象出鱼子纹的大致形态!        

其实不止汝窑,在其它窑口器物上也能见到鱼子纹!古瓷釉面内气泡及釉膜因氧化而自然生成的混合质变颗粒斑块状物质,形态确如鱼子状,目测可见,有的还很清晰,有的若隐若现!用显微镜观察如小团柳絮状的漂浮物,有动感,生机盎然,这就应是“鱼子纹”!

观察老裂纹属一般收藏常识,但其表现形态千奇百怪,好多现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九)胎质优劣、窑温高低、釉药熔点、釉药品种及粘稠度不同,作品釉面会出现不同状态。              

如釉面开片,实际是因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出现的工艺缺陷,而被聪明的工匠所利用而形成哥窑的视觉美,并被世人视为珍品;哥窑的水渍纹、定窑的泪痕同理,实际也是一种工艺缺陷,垂釉在器物的不同部位形成了不同的形状;其实在烧制工艺与摆放位置恰到好处时也不会出现这种缺陷的!工艺更完美的器物就没有泪痕、水渍纹之类现象!

至于有人把某种特征作为绝对鉴定依据来推广,显然是幼稚欠妥的!

(十)古瓷釉面的蛤蜊光现象
   蛤蜊光多呈不规则的五彩毫光状,向光侧视毫光游离浮动,视觉效果极佳。真品系在地下年代久远,因地下潮气杂质沁润,胎釉内矿物质游离表面与其它物质化合而成,千年以上的蛤蜊光有的达到凝重闪烁斑驳陆离状,有的竟在圆器内荡漾如水。笔者见一件唐青花白釉蓝斑四系罐,整体密布细箩纹,蛤蜊光斑驳闪烁,古韵诱人。
   古瓷传世品也可产生蛤蜊光,但多不及出土者明显。明清古瓷蛤蜊光则以五彩最具代表性,应与釉药中的矿物成分有关,反映部位亦有局限性,直觉相对鲜嫩,外观与古瓷蛤蜊光有一定区别。                                                   
   识别蛤蜊光在柔和光源下进行:

            灵活巧用反光面,转换角度釉面搜,

            若有浮游五彩现,此物可遇不可求。

   ——抛砖引玉,望朋友多指正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