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铁市场分析

 wuqroom 2013-05-09

日本钢铁工业竞争力分析

关键字:钢铁 | 中国行业咨询网(www.china-consulting.cn) 字号:T|T
核心提示:中国行业咨询网(www.china-consulting.cn)本篇内容主要提供钢铁行业资讯,钢铁市场 调研,钢铁发展前景,钢铁数据分析,钢铁行业分析,钢铁市场分析,钢铁市场份额;本文显示
 1.日本的资源概况

 

 

  1.1  日本铁矿资源供应状况

 

 

  日本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但铁矿资源贫乏,铁矿储量4100t,且多为贫矿,主要分布在本洲北部和北海道西南部。日本铁矿石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2002年以前,日本的铁矿石进口量保持在1.2-1.3亿t,一直居世界第12005年以来,日本对铁矿石的需求总体呈递增趋势。

 

 

  1.2  日本煤炭资源供应概况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在煤炭开发、研究及煤矿设备的设计方面相当领先,但日本缺乏高品位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量仅为8.21亿t,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和九州北部,产煤量很少,仅有的少量煤矿也日渐枯竭。

 

 

  目前,日本主要依靠大量进口高品位的煤。煤炭的主要进口地为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和美国。其中澳大利亚是日本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其所占比重达到57%。就炼焦煤而言,日本主要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等进口炼焦煤,每年的进口量约为6000-7000t

 

 

  日本开发的新1代焦炉SCOPE21增加了弱粘结煤使用比率,使日本钢铁企业弱粘结煤的使用比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20%增加到现在的50%-60%。日本钢企的焦煤资源策略使其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大力开发煤处理技术,提高弱粘结煤的使用比例,逐步摆脱对优质焦煤的依赖。这带给国内企业的启示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作为支撑。

 

 

  1.3  日本对资源的控制

 

 

  正是因为日本国内资源缺乏,因此日本钢铁企业及贸易公司一直把获得海外铁矿、煤矿开采权作为确保稳定供应、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日本钢铁企业及贸易公司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对澳大利亚铁矿和煤矿进行投资,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三井物产、新日铁和住友金属工业3家日本公司共同持有力拓旗下罗布河铁矿(RobeRiver)的所有权。

 

 

  自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贸易公司一直采取“开发-进口”的战略模式,旨在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稳定的炼钢原料供应。三井物产投资的项目还为日本以外的其他钢铁生产国提供铁矿石。  全球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商是必和必拓与日本另一家贸易公司三菱各出资50%成立的必和必拓-三菱联合公司(BMA)。伊藤忠商事(Itochu)通过与斯特拉塔公司(Xstrata)合作参与煤矿开采,并拥有少量铁矿股份。日本企业还通过投资参股获得了铁合金等其他炼钢原料供应。例如,住友集团提高了对南非铬、锰及铁矿石生产商阿斯芒公司(Assmang)的持股数量。三菱也对印度尼西亚一个镍-钴项目进行投资。

 

 

  此外,日本官方天然资源开发机构——日本国家石油、天然气和金属公司(Jogmec)已经决定将铁矿石列入由日本纳税人援助资金支持的商品开发项目。

 

 

  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动荡依旧,但从一定程度上讲,“上游一体化”模式永远不过时。

 

 

  2.日本经济、产业、环保政策及其对钢铁工业的影响

 

 

  2.1  日本经济形势及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持续扩张,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2008年日本经济受益于出口增长的推动,公司业绩强劲上升促使资本支出的持续增加,日本国内需求也保持稳定。受外部需求和私营部门企业销售和利润的支撑,日本经济出现适度复苏。然而,在2008年最后几个月,由于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出现快速萎缩,对日本高度依赖出口的制造业造成重大打击,导致工业生产出现大幅下滑。2008年最后几个月,制造业被迫持续大幅减产。最终,2008年全年日本实际GDP增幅为-0.7%,名义GDP增幅为-1.6%

 

 

  日本在20094月曾宣布,作为促进经济增长长期政策的一部分,政府拟于未来3年内创造140-200万个就业机会。日本新经济增长政策的相当大一部分,与日本政府计划的15.4万亿日元巨额经济刺激方案重叠。此行动计划意味着,到2020年,日本实际GDP将增加120万亿日元,并创造400万个就业机会。

 

 

  连续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数据显示,20094月以来,日本各行业指标均在逐步改善,但国内钢铁市场仍没有显示出回归正常的迹象。日本钢铁企业除了将销售转向需求渐趋好转的出口市场外别无选择。

 

 

  2.2  日本的产业政策及其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在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以出口推动发展的日本钢铁业遭受重创。20092月日本钢材出口量减半,另外由于汽车、家电、机械产品出口和内需的大减以及建筑开工项目的减少导致日本国内钢材需求非常疲软,各大钢铁企业均陷入亏损。为促进钢铁业尽快回暖,于20093月中旬公布的10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中就包括了推动日本钢铁业复苏的减税方案。  1)对汽车、家电和机械产品减免相关税收,以鼓励企业尽快适应出口、国内市场需求而增产,对新开工住宅建设项目定期贷款减息,以促进其尽快开工,从而为扩大钢材内需创造条件。  2)为鼓励企业在开工不足时进行节能技术开发和新能源利用,依据修订后的节能法明确对不同类型钢铁厂的吨钢能耗考核目标,如高炉钢厂为折合当量0.531kl,普钢电炉钢厂为0.143kl,特钢电炉钢厂为0.36kl。除从2010年开始考核外,并对节能新项目(如SCOPE21焦炉、高效加热炉等)和新能源项目给予优惠贷款,并且还可缩短折旧年限。另外对钢铁企业位于国外的子公司返回国内的利润进行免税,鼓励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对外发展。

 

 

  2.3  日本的能源和环保政策及其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2.3.1  节能减排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经受了两次石油危机,日本钢铁工业全面推行能源节约政策,能源消耗急剧降低。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日本全国CO2排放总量13.4亿t,钢铁业占总量的近15%,吨钢排放CO21.67t,位居第1位。其中JFE钢铁公司、新日铁和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分列第1、第2和第3位,分别排放了6014t5928t2214t

 

 

  国际环保署在200866公布的《2008年能源技术前景报告》中,比较了不同国家钢铁工业的节能潜力和减排二氧化碳的潜力。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钢铁工业的能源效率全球最高。同时,全球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最小减排潜力方面日本再次排名第1位。

 

 

  2.3.2  环保政策

 

 

  京都议定书:根据《京都议定书》,日本2008-2012CO2等温室气体的平均排放量要求比1990年实际减少6%

 

 

  环保志愿行动计划:日本铁钢联盟于1996年制订了“关于环保的志愿行动计划”,规定志愿行动计划包括以下目标:(1)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节约。到2010年比1990年能耗减少10%(以粗钢生产1.6亿c的水平为基准),同时到2010年,钢铁工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10%,后来又为废塑料加工增加了1.5%,减排总量达到11.5%;(2)有效利用废塑料;(3)通过产品和副产品实现社会化的能源节约;(4)通过国际技术合作促进能源节约;(5)有效利用相近领域内尚未利用的能源。

 

 

  根据自愿行动计划目标,与1990财年相比,日本钢铁业将在不迟于2010财年降低垃圾掩埋量75%,并将钢罐回收率提高至85%。该项计划进展显著,目前钢罐回收率已经进入世界最高水平行列。2007财年,日本钢铁业副产品回收再利用率达到98%-99%,垃圾掩埋量为75t,与1990财年水平相比减少了约30%

 

 

  “COURSE50”项目:2008财年,日本钢铁业开始启动名为“COURSE50”(CO2 Ultimate Reduction in the Steelmaking Process by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or Cool Earth50——最大限度降低炼钢工艺二氧化碳排放的创新性技术)的国家研发项目,目标是大幅削减炼钢工艺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项目开发围绕“高炉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分离与捕集技术”和“利用焦炉煤气还原铁矿石的技术”。  除上述减排项目外,日本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杠杆,包括碳税和排放贸易。碳税包括“石油和煤炭税”和“气候变化税”。自200310月起,日本开始征收石油和煤炭税,于2007年初开始征收环境税,该税种的实施刺激了新能源和节能产品的加快研制与更新换代。

 

 

  3.日本钢铁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生产布局

 

 

  3.1.1  日本钢铁企业布局特点

 

 

  日本人口密度大,地形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钢铁工业的空间配置。考虑到铁矿石与炼焦煤运输便利等,在临海地域配置了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可以说,日本钢铁工业是典型的临海型布局,绝大部分的钢铁企业分布在面向太平洋的带状工业区内,形成近1000km的沿海钢铁工业带。

 

 

  在目前全球化生产及销售的背景下,日本钢厂的沿海布局面对深水港,基本不需要内陆运输,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这对生产成本已经降到极低水平的钢铁工业而言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3.1.2  现有布局的不足

 

 

  日本许多钢铁厂在最初建厂时采用模铸和初轧开坯工艺,后来改造为连铸,因此造成炼钢与热轧之间不够紧凑,连铸车间与炼钢车间相距较远,不利于铸坯直接轧制和热送热装。

 

 

  另外,许多制铁所建厂时设计产量过大,因此建设了2个炼钢厂,后来产量降低至600-900t,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建厂,1个炼钢厂即可满足产量要求。此外,部分制铁所产品种类偏多,造成产品类型分散,产能利用率较低,不利于产品大规模生产。

 

 

  另外,有些钢厂设在城市内或附近而又引发了日本钢企如何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3.2  生产能力及装备水平现状

 

 

  3.2.1  生产装备

 

 

  1998-2008年日本的钢铁生产设备变化见表1。虽然高炉数量出现下降,但在此期间新建了7座超大型高炉(容积超过5000m3),并且所有容积低于2000m3的高炉均已被关闭,这是多年来日本钢铁企业投资提高生产设备产能的结果(见表2)。(未完待续)

 

3.2.2生产工艺及能耗状况

 

 

  2004-2008年,日本高炉主要单位产量数据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3给出了日本2004-2008年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对于炼钢工艺来说,由于钢铁企业致力于生产高级钢材以满足用户需求,日本转炉炉外精炼比和电炉钢包精炼比均保持在90%以上的水平。基于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日本钢铁业通过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主要包括在高炉和焦炉中使用废塑料、废轮胎及其他可回收材料。

 

 

  3.3日本钢铁工业设备与技术开发进展

 

 

  日本钢铁工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开发创新方面一直都走在世界前列。在新技术开发领域,加工和热处理新技术约占整体的76%、炼钢新技术约占10%,其次为原料和炼铁新技术。

 

 

  3.3.1炼铁

 

 

  设备:在焦炉方面,新日铁大分厂于20085月新建了5号焦炉(共64孔)。该焦炉是世界上第1台采用新一代焦炭制造技术“SCOPE21”的设备。

 

 

  技术:在高炉新技术方面,新日铁大分厂开发了利用宇宙射线形成的μ介子测定高炉内部状况的技术,名古屋厂开发了快速检测高炉变化并可三维表示的实时3D-VENUS系统。

 

 

  为了抑制地球变暖,JFE东日本厂建设了熔化废钢的新型竖炉并已投产。由于采用了在高炉操作中培育的传感器技术和废气回收技术,可以高能效的将废钢再利用。且因这些最新技术的采用,使该竖炉的CO2排放量较高炉法减少了1/2

 

 

  3.3.2炼钢

 

 

  设备:在炼钢设备方面,持续提高包含节能在内的环保对策指标要求,2008年投产了以下设备:JFE条钢公司仙台厂引进了能源利用高效化的环保型电炉(其炉休与废钢预热槽直接相连,可连续装入废钢);日本金属工业公司衣浦厂设置了熔融还原炉,对不锈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粉尘、尘泥及氧化铁皮等)进行熔融还原处理,并实现了NiCr等有价金属的回收和废弃物减量化。

 

 

  技术:住友金属鹿岛厂在通用连铸机内采用凝固末期压下法减少了铸坯中心部气孔,从而可以生产高质量超厚钢板;住友金属和歌山厂开发了连铸结晶器液面上保护渣的结晶化技术。

 

 

  3.3.3厚板和钢管生产

 

 

  JFE除在世界上首次采用DQ-HOP型高强度钢板制作球形气罐之外,还开发了船舶压载箱用高耐蚀厚板。住友金属全球首次成功开发能提高焊接区疲劳强度的高强度钢板。在钢管制造技术方面,JFE开发了980MPa级电焊钢管,在世界上首次将之用作汽车骨架结构件。

 

 

  3.3.4环境保护

 

 

  提出了在不用水的干式炉渣粒状化方法下回收矿渣显热,即采用转环雾化器(Rotary Cup Atomizer,简称RCA)的炉渣显热回收法解决余热回收的问题;提出了在石灰烧成时使用转炉废气以利用转炉废气显热的方法;开发中温区热电子元件,利用该温度差产生的电动势,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研究了低温废热利用方法,包括Kalina循环发电,Uehara循环发电,氨蒸汽循环发电(将200以下废气及70-100废水作为热源,利用氨蒸汽循环的废热回收发电装置);研究了高炉渣和钢渣的循环利用技术;此外,日本钢铁公司从自备电厂烟气中回收CO2供化工原料应用也得到了推广。

 

 

  3.4钢铁生产状况

 

 

  2008年前9个月,日本粗钢产量保持在创纪录的增长水平,但之后由于受全球经济衰退冲击而急剧下滑。2008年最后3个月产量深度下降,导致全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2%,降至11874t,这是近3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造成的钢材需求低迷拖累,日本钢铁企业大幅减产,粗钢总产量仅为8753.4t,同比下降26.3%,降至近40年来的最低点。图1是日本10年来的粗钢产量变化情况。

 

 

  3.5需求情况

 

 

  2008年日本成品钢材消费量为7640t,占全球消费总量的6.4%,人均钢材消费量597.2kg,仅次于韩国的1210kg。图2是日本近年来成品钢材表观消费量及人均表观消费。

 

 

  4.日本钢铁行业集中度分析

 

 

  2008年全球粗钢产量在500t以上的钢铁企业有59家,其中日本占4家,包括:新日铁(全球排名第2)、JFE控股公司(第6)、住友金属(第20)、神户制钢(第36)。这4家钢企粗钢产量总计9210t,占日本当年总产钢量的77.6%,比2007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仅新日铁就占31.6%的份额。图3显示了日本2007-2008年钢企钢产量比重。

 

 

  世界钢铁强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实现产业集中有利于进行专业化分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营销网络,在原料采购中提高谈判能力,在科研开展方面更有效地集中使用科研资源,从而提高企业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5.日本提高竞争力措施及启示

 

 

  寻求开发海外煤和铁矿石资源:日本国内虽然没有铁矿石开采,但其资源控制已伸到了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印度等十几个国家,遍及南美、南亚、中亚、非洲等众多地区,包括部分中国矿山。

 

 

  不断开发优质的高级产品:日本为保持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一方面削减普通钢品的生产,另一方面更致力于扩大汽车、船舶、精密机械以及输油管道等所需的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生产比例,并不断开发优质的高级产品。

 

 

  重视节能环保:日本非常注重节能环保工作,日本的吨钢能耗多年来一直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能源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逐年下降,致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近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日本钢铁业普遍加强了和邻近地区各大钢铁公司之间的联系。如新日铁等高炉钢厂除着重加强和韩国浦项、中国宝钢的协作外,目前,在海运方面又和中国台湾中钢开展协作。

 

 

  与下游企业合作:日本钢企还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典型的例子就是JFE与德国蒂森克虏伯的EVI项目。

 

 

  6.小结

 

 

  20094月,日本政府宣布了总额达15.4万亿日元(约合15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一些计划将有助于支撑钢材需求,但并不会完全弥补个人需求的下降,而只会减缓粗钢产量的下降。可以说在这次百年一遇全球经济危机下,以出口推动发展的日本钢铁业遭受重创,各大钢铁企业纷纷陷入亏损。

 

 

  日本对资源的控制已经成为成功模式的典型。日本钢铁企业除了采取长期合理的战略来控制原燃料资源,还不断开发新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这些都是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举措。例如:日本开发了新一代焦炉SCOPE21增加了弱粘结煤的使用比率,使其在焦煤匮乏的条件下,逐步摆脱对优质焦煤的依赖。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作支撑。

 

 

  回顾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日本经济恢复期为7年,美国为12年,此次金融危机,预计日本的恢复期为3-5年,最快也需要2-3年。

 

 

  总之,日本钢铁行业积极的技术创新理念、长远而合理的资源控制策略,较高的产业集中度,全球最高的能源效率,以及高附加值钢材为主打的产品结构等优势将会为日本钢铁业在走出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加分加码,并存续其在全球钢铁行业中的竞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