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 GMIC 2013 的部分总结 | Bri用户体验分享

 稻壳doc 2013-05-09

北邮的陈萱同学( http://weibo.com/rity )整理的参会笔记,包括马化腾、雷军、俞永福、Evernote 的 Phil Libin 等的演讲要点记录。

GMIC2013——5月7日 腾讯 马化腾

腾讯马化腾的访谈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现场直接做了CCTV直播。这也算是7日GMIC议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了。主持人以前段时间备受争议的微信是否收费开头。马化腾在现场再次郑重承诺微信不会收费。这也算是当天的经典语录之一吧。他认为运营商、设备生产商、软件开法者应该互相配合,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共同为用户服务,而不是为了利益打得头破血流。

不收费就引出了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不收费,那微信在商业化上有什么想法呢?如何能够盈利?台下观众提出了两个观点:1.像国外的类微信软件,比如Line,在用户使用Line提供的一些表情等服务时,收取一定的费用。2.做平台游戏。马化腾的回答是两个观点都在微信的考虑范围之内。他特别提出移动社交游戏是亮点,突破点。这一点的提出,我估计腾讯可能更有意通过做平台游戏盈利,毕竟游戏也是腾讯的强项之一。

然后就提到了公众平台。公众平台因为技术简单而形成了一批比较成功的自媒体。而且一些线下的企业通过微信做O2O模式也取得了成功。但大家都有一样的担心,现在腾讯在公众平台上没有很大的动作,如果有一天腾讯在公众平台上开始做App,对大家来说压力都是巨大的。马化腾的回答是,机会是大家的。比如做游戏是腾讯的强项,但那些最棒、最畅销的产品都是腾讯的合作伙伴做出来的。我个人的观点是,自媒体还是不需要担心腾讯的冲击的,毕竟自媒体很多提供的都是独具特色的产品,用户也是以兴趣集群。而腾讯要是要做的话,产品会面向大众,不会做到那么细。也就是说两者没有正面的冲突。

不知道大家知道么?微信和QQ是由两个不同的开发团队完成的。因此虽然都是即时通信,但还是有差异的。在研发微信时,腾讯同时安排了两个队伍在做。最后根据用户体验,选择了用户体验较好的一个。较好的叫做微信,另一个叫Q信。这样的部署或许跟QQ在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遇到了一些阻碍也有一定关系。这算是微信背后的花絮故事吧。

目前腾讯的策略是全线产品PC加移动端两手抓。移动互联网的崛起非常迅速,当时QQ稍微落后了一些,确实吃了一些亏。现在腾讯的做法会使他们的发展更有保障。

说一个大家可能都会觉得不可思议的点。虽然最近微信那么火,但是QQ每天的活跃用户是微信的两倍。QQ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而且最早的微信用户都是从QQ迁移过来的。所以换做别人来做微信,可能也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而且QQ是的社交是弱关系社交,微信是强关系社交(微信后来做通讯录添加朋友的功能,与QQ产生了明显区别)。两者互为补充。

主持人问马化腾要如何抓住机遇,因为他给大家的印象是每一波的机遇他都抓住了。他笑了笑说,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错过了非常多的机会。但腾讯擅长做及时通信和社交,因此对这方面的动向也比较敏感,才有了成功。移动互联网大浪潮波动太大,稍微的一疏忽,可能就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背后了。要永远怀着敬畏之心去抓住商机。这一点我感触很深,移动互联网中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要始终把握住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因为熟悉也就最有可能做好,最有可能抓到最好的时机。

主持人还问了,是不是微信在手,腾讯就没有顾虑了?马化腾认为不是这样的,还是有很多担忧,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竞争很激烈。我觉得所有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都一样,即使有一个成功的产品在手,也不敢放松自己。这个市场变动太大,没有永远的老大。马化腾还说要洞悉产品背后的核心价值,以用户为核心。产品根据用户的需求去改变。这个估计是要维持一个产品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毕竟用户是产品最终面向的对象。用户是否满意,是否愿意使用,都是评价一个产品是否成功很重要的因素。

他谈到的用户体验:瞬间把自己变成一个小白,手指发抖,眼神模糊,头脑很钝。手指乱点,页面不乱,架构稳健。这个描述很生动。以一个开发者的身份去审视产品,是很难找出产品的缺陷的。而用户中大部分都是小白用户,只有把自己变身小白用户去体验产品,才能够公正地评价产品的好坏。

GMIC2013 5月7日——小米 雷军

发现现场有好多人是专程来听雷布斯演讲的,他一讲完(不过也有可能是到了饭点的缘故),会场空了一大半。

GMIC2013雷军的主题演讲以“Android体验”为题。

我们都知道,小米手机采用的是Android系统,因此我想他对于Android系统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他首先提到的就是Android手机目前存在的一些缺陷。能认清Android的缺陷,也就意味着小米手机能更好的抓住用户的痛点,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第一,耗电。使用Android手机的人基本每天都必须给手机充电(其实iOS也是这种情况)。很多用户对这点都很抱怨。雷军的观点是,耗电不能怪罪于系统,而要归咎于第三方软件。第三方软件不当的运行使得电量消耗过快,MIUI V5就针对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

第二,不安全。由于Android是开放的系统,使得管理的权限落于第三方,而又难以保证第三方不滥用系统权限。这就让用户对Android系统的安全性有些顾虑。

第三,互联网研发的不好习惯被带入到Android软件的研发。我们都遇到过软件开机自启动,自动唤醒等情况。互联网自动联网是免费的,而移动互联网不同,自动联网会消耗用户的流量,使得用户不得不支付一些不必要费用。而且,PC的显示屏尺寸几倍于手机屏幕的尺寸,PC端软件的弹窗不会困扰用户,而手机软件如果弹窗,将是一种非常讨人厌的体验。还有,这些自启动、自动唤醒的功能甚至可能产生信令风暴,这点对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第四,Android应用商店的app品质明显不如iOS的App store提供的app。这是由于Android的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造成的。苹果的模式和Android最大的差别就是开放性。由于iOS的封闭性,使得它的App store能够得到更好的监管。反观Android的应用则由于缺乏良好的监管,品质良莠不齐。

针对上面提出的这些问题,他呼吁硬件生产商、运营商、软件提供商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Android生态环境。

后面雷军打了一小段MIUI V5的广告。不过雷布斯处理的很好,对上面的问题逐个击破,既避免了直接插入广告的生硬,也很好的突出了MIUI V5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之后的内容来自访谈。文中摘录了现场的问答内容,也加入了一些个人观点。

主持人问了一个问题:小米在硬件,系统,软件中,哪个做得最好?

雷军的回答是:你不能问铁人三项运动员,你哪个项目强?既然是铁人三项,他必然样样得心应手,只是在均衡的优秀之上,还有更突出罢了。所以不要问我小米哪个做得最好。能做到样样俱到当然是最好的,不过小米是否真是铁人三项运动员,还有待时间考证。

雷布斯在访谈中还提到,小米跟同仁堂学品质——真材实料;跟海底捞学服务——口碑营销。现在市场上十分缺乏真材实料的产品。为什么?因为真材实料就像一个黑盒子,用户看不见,而且很容易受市场竞争的干扰。他举了多看阅读的例子。多看做了3年多,目前商城里的书也不过3000多本。他们不求数量,但求质量。这3000多本书都是精选精排,以求给用户最好的阅读体验。小米期望的是把产品和服务都做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超出用户的预期。

整场下来,有一点,估计是在场大家都不同意的。雷军说小米不在乎销量,用户量有多少。小米要服务的是懂得小米的用户。他说完场下嘘声一片。这个点我也觉得他说的有点过了。作为一个企业家,产品如果没有效益,那还如何经营下去?企业家还是必须重视销量。这点没有什么可耻的,不用避之不及。

GMIC2013 5月7日——UC 俞永福

CMIC2013 UC俞永福的主题演讲以“变量”题。

在演讲的开始,他提到目前的“创业天气”凉风飕飕,和几年前的状况截然不同。前些年,创业很容易得到投资,而如今要得到投资却十分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下的创业公司就难以成功。在美国有“四巨头”一Facebook,Google,Apple,Amazon。如果说新势力无法崛起,那么只有这些巨头统治当下的互联网,未免太过单调。这个世界需要变量。俞永福认为有三个变量是至关重要的——技术、模式、公司。

第一,技术是颠覆行业的变量。这一点,他举了google glass的例子。google glass和目前的移动设备有很大的差别。算是可穿戴移动设备进入市场的一个领军者。在这之中,google过硬的技术绝对是必要的支撑。第二,模式是改变格局的变量。这一点,他用UC的手机浏览器这款产品来说明。他们牢牢抓住了UC在移动端的优势,强势占据了Android和iOS的浏览器市场。让我比较震撼的是,UC把金砖四国视为非常重要的发展目标。这可能是很多公司忽视的一点。他的分析也十分在理:金砖四国有27亿人口,并且,这27亿人口中使用智能机的人数正逐日上升。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市场,就等于把握住了大量的潜在用户,这对产品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UC在海外市场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甚至是如今势如破竹的WeChat(微信海外版)的4千万用户量的2.5倍。用户群的定位很重要。这点,我觉得UC做的很好。还想从自己最近的一点体验上来谈谈。UC最近的一次更新(我使用的是iPad的版本,其他没有试过),效果极其惊艳。原来的icon是一只彩色的小松鼠,图案比较复杂的。UI设计倒是挺简洁,但也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之处。更新之后,我突然发现,icon变成了蓝色的抽象的松鼠形象,UI设计和性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当时我心里就暗暗猜测UC要有大的动作,目前我估计UC是想进一步从金砖四国拓展到全世界范围,获取更多的用户,因此做了更符合国际化的改变。第三,这个“公司”变量他更多的是指创业公司。这些创业公司发展和潜力都是未知的,他们及其有可能会颠覆整个产业,为移动互联网带来全新的气息。

演讲即将结束时,俞永福说了非常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以后你们不会听到UC被谁收购,而是UC收购了谁。”他的信心和魄力确实让人佩服。或许他心中对UC进一步的发展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划,也十分确信UC的未来将更明朗。很期待UC接下来的表现。

GMIC2013 5月7日——Evernote Phil Libin

GMIC2013 Evernote CEO Phil Libin主题演讲以"Why is Evernote in China?"为题。演讲谈及印象笔记的商业模式、竞争等问题。

他谈到Evernote的目标是”让世界更智慧一点Evernote goal:to make the world a little bit smarter.“虽说是“一点”,但我觉得实际上这个改变是巨大的。当我在会场看到有其他人和我一样使用Evernote来记录的时候,我觉得Evernote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它抓住了人们的刚需,并在这上面做了很好的发展。

Phil自问自答了这样一个问题:“How can we build a hundred year startup我们如何做一家100年的企业?”任何一家企业都会展望长远的发展,Evernote也不例外。Phil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not sure”。他也不确定100年之后的Evernote会怎么样。确实,互联网时代十年的预言都很难实现,更不用说是百年的预言。但他有一个期望,就是100年后的Evernote还能像现在这样一个刚成立5年的创业公司一样。很多公司在定型之后,发展模式就比较僵化了,难以实现突破。我想他希望的是Evernote能够保持创业公司的活力和冲劲吧。

Evernote的商业模式,Evernote的一系列软件下载都是免费的,但是如果用户想要使用更丰富、更强大的功能时,比如月上传额度的扩展,离线查看功能等等,就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Phil对这样一种商业模式的看法是:“A simple and direct business model elimates customer and partner conflict简单而又直接的商业模式消除了我们与客户或合作伙伴之间的冲突。”他们的收益直接来自于用户。他们力求把产品做精,用户喜欢用,也就愿意付费使用更棒的功能,获得更好的体验。Evernote基本的功能是免费的,当用户对产品产生了粘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才面临付费的问题,这已经和下载付费处于不同的层次了,消费的体验也更好。

在产品走向国际这个话题上,Phil的观点是:“Being global doesn’t mean what it used to mean全球化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全球化不再是“sale products to any parts of the world把产品卖到世界各地”,而是应用世界各地的资源。这个观点我觉得很新颖。很多企业追求的都是把产品卖出去,而很少考虑具体到每一个地区,有什么资源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进一步发展为更具备本土特质的产品。因地制宜是企业应该好好考虑的问题。这点,我们或许可以借鉴Evernote进入中国一些做法。进入中国的Evernote有一个很好听的中文名——印象笔记。值得一提的是,印象笔记甚至做了微信应用,它已经完全融入到中国的土壤之中。

Phil对中国的评价很中肯:“China will be the crucible of innovation in the next decade下一个十年,中国将会是全球创的大熔炉”。初看这一句,你一定觉得他是拍中国的马屁。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后来听了他的解释之后,我真的觉得他的评价非常诚恳。他说,没有错,中国在国外,比如美国,名声并不好,大家都认为中国“just copy只是复制”。复制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复制?如果能够做到复制而后根据本地状况改进, 这将是一种很好的模式。我们看到的几大巨头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也有很多借鉴别人的点子,但是他们做了非常合适的改进,产品也就能够成功。他觉得中国非常有潜力,借鉴好的创意,改进成适合中国本土的产品。而且,中国的一些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Phil引用了经济学人的一句对目前互联网状况的评论:”大鱼吃小鱼。”这句话要表明的是当下竞争的激烈。Phil认为很多公司看起来似乎打得不可开交,实际上不过是“玩”,他们其实是在相互合作。他认为这样是很好的,共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特别喜欢他提的这点:”Great products aren’t neutral.THEY HAVE A STRONG POINT OF VIEW伟大的产品都不是中立的,他们都有鲜明的观点。”在我看来,一款产品的定位很重要,当这一点鲜明了,这个框架也就清晰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么做才能做好,就有了一个答案。

Phil认为:“Disruption is a side-effect of successful enerpreneuship, IT IS NOT THE GOAL颠覆是成功创业的副作用,它不是目标。”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如何去颠覆一个产业。先专注于如何做好产品,可能在产品取得成功时,产业的历史就真的被它改写了。

Phil对于一个公司如何取得成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1.TRUST your employees信任员工2. Business deserve GREAT DESIGN企业们值得使用伟大的设计(我极其赞同这一点!!)3.NO TRICKS不做小动作  除了第一点,其他的看起来都和其他企业给出的成功学不太一样。这是Evernote的成功学,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这是一个有鲜明观点的企业。

GMIC2013 5月8日——“开发者星球”分会场圆桌论坛

微信账号还是Native App?

主持人:36kr CEO 刘成城

嘉宾:王啸, 九合创投创始人

Jayesh Easwaramony, 日本及亚太区BD负责人, InMobi

于东, 创始人兼CTO, 易查搜索

Srikanth Raju, 生态系统负责人,诺基亚,亚太

王佳梁, 联合创始人兼CEO, 触宝科技

这一场圆桌论团探讨的是目前微信应用(HTML5应用)与Native App的现状,及未来对二者发展的展望。

主持人让在座嘉宾推荐微信账号,并谈谈他们的看法。我整理了以下几个观点:

1.目前微信公众号的局限还比较多,但微信很适合做实用信息提供和棋牌类游戏这些对平台要求比较低的应用。而且,随着浏览器的升级,微信应用还可以达到更好的水平。

2.微信的体验不佳。

3.微信应用适合于一些情境,在未来或许会有更有意思的发展。

接下来的问题是关于什么时候做web based应用好。观点如下:

1.在其他国家,比如日本,有很多浏览器应用(HTML5应用),因为他们网速好,浏览器的应用体验能够达到Native App的水平。国内3G、4G还未普及,如果普及了,web based应用还有发展。

2.Web based应用要做垂直,越早准备越好。因为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这也使得产品越不容易脱颖而出。

3.要视情况而定。比如功能强大的游戏软件就做成Native App更好,而信息型产品可以做web based应用。产品只有一次机会给用户留下好的印象。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好的用户体验是关键。

4.现场小调查:用微信应用的人多,用HTML5应用的人少一些。实际上,很多用户使用了HTML5应用,但他们自己没有任何的意识。是什么应用,对于他们来说是难以区分的。容易辨识出来的是,这款产品好不好用。

一个小小的总结,来自嘉宾观点的整理:

虽然目前微信很火,但不能只立足于微信。微信用户体验不佳,但是它是交流软件,是一个大平台,用户量非常大。可以把微信作为一个分发途径,吸引用户。没有必要讨论web based应用或者微信应用是否会取代Native App,用户区分不出来,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应该关注产品本身。

嘉宾认为开发产品适合微信应用和Native App相结合。有嘉宾认为游戏周期短的特性使得游戏很适合做成web based应用。

主持人最后问了一个问题:Native app 应该如何改变来适应当下的趋势呢?

嘉宾观点整理如下:

1.用户是不需要改变的,用户大部分是小白用户,什么都不懂。要改变的是开发者。

2.开发者要反思,是做大而全还是小而精的应用?用户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3.开发者永远不要依赖一个平台。平台可以作为一个分发的途径,吸引用户,然后尽快将平台上的用户转化为Native App的用户。

4.不用在乎是那种App,都应该以愉快的用户体验作为改进的标准。

5.先理解了商业模式,用户心理之后再开始着手开发应用。

圆桌论坛的讨论给开发者展示了嘉宾在微信账号和Native App中的选择。可以作为开发者的一个参考,但最终产品以什么形式的App呈现,还是取决于产品本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