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是他人母,定用白虎汤

 怡得留香 2013-05-09
 

    白虎汤,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论》一书。历代中医奉它为解热退烧的经典名方。

    “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夏热秋凉,暑暍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意思是中医认为“白虎”为西方金神,对应着秋天凉爽干燥之气。以白虎命名,比喻本方的解热作用迅速,就像秋季凉爽干燥的气息降临大地一样,一扫炎暑湿热之气。

  “若是他人母,定用白虎汤”是一句民间谚语。据说这句谚语的来历与清代苏州名医叶天士医治母病有关。

    传说有一次,叶天士八十高龄的母亲患病,虽经他精心诊治,但仍未能治愈。叶天士由此忧心不已,日夜坐卧不安。有一天午夜,他独自绕步庭院,细忖母疾,母亲自病以来,高热不退,“若是他人母,定用白虎汤。”而病者偏偏是自己年迈的母亲,平常又体弱多病,这次所得的病又非一般,如果下重药的话,又怕母亲身体承受不了,只好以不寒不燥的药为母亲治病。日复一日,母亲的病况不但没有起色,反而更加严重。

    这“白虎汤”到底是何药物?为何让叶天士久久难下用药的决心?原来白虎汤的主要成分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清气热、泻胃火。适用于高热、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及胃火引起的头痛、齿痛、牙龈出血等症。由于该方属大寒之方,一般对老年人不敢使用,但若属以上适应症,应用往往能起到药病除的效果,如果束手束脚,反会延误治疗。

    正是由于该方是大寒之方,令为人之子的名医叶天士感到十分苦恼,用药久久举棋不定。有一天,他出诊回家,看到母亲可以下床走动了,惊讶地问家中的小徒弟:“我母亲的病情怎么转眼间好了起来?到底是什么缘故?”小徒弟回答说﹕“刚才太婆病得很严重,我帮她把把脉,觉得应该服用白虎汤,就熬了白虎汤给太婆喝下,之后她就可以下床走动了。”名医叶天士听后感叹:“医者父母心,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没想到当至亲生病,自己却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唉!我应该把母亲当作一个普通病人看待,当用药时就要用才对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