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压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0例 经验交流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山村散鹤 2013-05-09

腰椎间盘突出症  拉压复位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由于外伤或生理退行性改变等因素,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综合症候群。祖国医学认为脊骨为藏髓之骨节,藏诸筋,会诸脉,若因旋扭闪挫,腰脊节受损,致使节错、气血瘀滞、络筋挛急而腰痛,诸脉络受阻气血滞涩经络经筋失制拘挛而为腿痛,甚则筋肌失荣,萎弛麻木。近年来,笔者应用拉压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0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0例中,男性639例,女性361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5岁;从事体力劳动者840例,脑力劳动者160例。因劳动致病者326例,负重致病者415例,跌跤致病者183例,原因不明者76例。所有病例均经CTMRI检查确诊。
1.2  检查诊断  主要采用双拇指触诊法,循脊找出压痛点、棘突偏歪及间隙形态异常,并有椎旁压痛且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患侧臀部高耸等体征,再结合CT检查可作出诊断。
1.3  手法治疗  用拉压复位法。患者俯卧位,双手抓紧床前栏,两牵到一定的程度,术者以重叠的双手掌用力向下迅速按压于突出部位,此时可听到“咔嗒”的响声或手下有移动感,表明施术成功。患者往往会有轻松舒适,疼痛麻木症状也随之减轻。治疗结束行固定宽带护腰1~2周。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腰腿活动自如,能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腰部活动度接近正常范围,能参加轻微的劳动。好转:自觉症状减轻、体征有部分存在,生活能自理。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1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按压复位治疗,临床痊愈862例,占86.2%;显效121例,占12.l%;好转13例,占0.13%;无效4例,占0.04%。
2.3  典型病例  谭某、男、28岁,工人。主诉腰腿痛2个月。工作中抬物负重,不慎扭伤腰部,俯仰困难,不敢直腰,弯腰背痛咳嗽痛甚,并牵扯到右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走路跛行,活动加剧。诊查发现腰椎侧弯、呈S型,臀部高耸,腰肌痉挛,L4~5右侧旁开1.5~2 cm处压病明显、并向右下肢放射。X线摄片提示椎间隙不等宽、椎体上下缘有弧形压迹。按L4~5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拉压复位法治疗后,左右侧直腿抬高均大于80°,腰腿痛症状消失,并恢复正常工作,随访半年无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