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焦点锁定在圣贤经典是最妥当的选择

 枕月 2013-05-10

把焦点锁定在圣贤经典是最妥当的选择

您好,我看到莫言的《我辈缺少鲁迅那点骨气 作家最好独往独来》,网上搜索就看见了。同时我也见过一些善意建议的文章,如“警惕莫言作品中“少儿不宜”成分带给中华民族的副作用”、“切莫让莫言作品里的少儿不宜毒蚀青少年的心灵”等等。其实鲁迅这人我们也看到他的文笔造成的负面后果,如他说封建“吃人”,结果现在不封建了更吃人…我想请教,我们该怎样正确认知名人言论呢?名人影响太大了。现在“言论自由”,什么说法、什么人我们都要面对,不接触也做不到,我们怎样把握自己才能取用有益成分,而不会误人子弟乃至贻害社会与未来后人呢?

---------------------------

回复:

尊敬的朋友:

您好,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

您说的莫言先生的这篇文章,暂时还没有读过,因此不便参与您的讨论。只是关于您提到“如何取用文章的有益部分”这一点,倒是颇有感触的。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鼓励大家多多读书。读书是好事,但是读什么样的书,应该慎重选择。虽说“文以载道”是自古以来对笔墨耕耘者最原则性的要求,也是中华国学最优良的传统,但是却也一直有人,仅为迎合私欲,而玷污文字本有的神圣。

所谓“文以载道”即为一篇文章所讲述的内容和道理,应是具有社会责任,能利民利国,引导人心趋向良正的,端正社会风气的。偏离了这些特征,就是“文不载道”了。现在,有人写文为赢利,有人写文求名声,甚至有人写文全然是为了宣泄自己的低级趣味等等。这些都悖离了“载道”的主旨,尤其是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缺乏辨别能力,深受毒害。

事实上,文如其人,一篇文章就是作者内在道德观的外在呈现。作者自身德能修养充实了,文章自然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良正情感。流传至今千古不灭的经史典籍,背后都有一位有着伟大人格魅力以及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作者。

“如何取用文章有益成分”,窃以为,把焦点锁定在圣贤经典是最妥当的选择。当然,如果您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的话,将广传的好文章一一阅读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人生无常,人生宝贵,将阅读重点放在对自他有真实利益的圣贤经典上,毕竟这些都是已经过千百年时间验证的真理,将书中所学融入自身的心相续,才是人生最重要也是最有切实意义的事情。

 “取用文章有益成分”并不是读一读,养养眼而已,其实哪怕仅是一句令自己人生获益的话,切实地将它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就能获得源源不绝的收获,这才是真正的获益。有了不断夯实的坚固的道德观和取舍能力,就能自觉地抵制来自任何外境的不良诱惑了。

因此,个人浅见认为,在时下鱼龙混杂的文坛里,坚守圣贤经典这片净土是最稳妥的选择,“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以上所言,仅供您参考,祝福您智慧增上,吉祥美满。

【来源:幸福人生的交流平台http://www./xfp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