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擦亮古村“明珠”为太湖添彩

 苏迷 2013-05-10
李嘉球

  日前,笔者应邀赴吴中区东山、临湖等地考察生态文明建设,在陆巷品味古村神韵,在碧螺春茶艺陈列馆观赏茶道表演,在南港村参观生态建设样本,时间虽短,但收获丰富。尤其是来到陆巷古村时,令笔者这个“老吴县”顿时也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心底里不禁发出一声呐喊:“太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古村落的春天来临了!”。
  吴中区把“美丽吴中,美在太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然而,过去人们在生态文明的建设方面,往往只注重自然山水。其实,自然山水只是生态文明的一个方面,还应该包含人文历史,即在这里土生土长、经过千百年积累起来的原生态文化。对许多人来说,自然山水风光属于生态文明可以理解,也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对原生态文化往往有所忽视。
  太湖之所以享誉世界,显然不仅仅是她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她拥有特色鲜明、独具魁力的人文历史、原生态文化。历史上,太湖地区曾经诞生了两大原生态的区域人群文化———洞庭帮商人和香山帮匠人。这两大原生态区域人群文化恰恰都在吴中区内。而这两大区域人群文化的交汇结合点,就是太湖东、西两山的古村落。明清时期,大批的洞庭商人四面八方去经商,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精心经营,辛勤买卖,将赚来的钱大把大把地带回到日夜萦绕心头的家乡,请来香山匠人建造一座座“家园”。这家园不仅是显示了自己在外拼搏的成就,以此光宗耀祖,同时也成为他们这些长年累月漂泊在外的商人们心头的“精神家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如今还保存尚完好的陆巷、杨湾、三山岛、明月湾、东村、堂里、甪里、东蔡、西蔡、徐湾、植里、后埠等等一大批古村落。
  村落、集镇、城市是人类生存、生活、交往的聚落场所,而村落是人类社会历史最早、时间最长的生活“家园”。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不少有价值的村落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少人误把自然村落看作为推进现代化、城市化道路上的障碍物,许多很有价值的历史村落、集镇被无情地拆除。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终于明白了它们特有的价值。苏州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古村落的保护程序,并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法规与措施,吴中区更是大胆探索,认真践行,走出了一条环境整治、古村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如果把吴中区的太湖山水比作是一串有着千万年历史的珠链,那么,保存在东山镇、金庭镇的这些古村落就是镶嵌在太湖山水上的一颗颗明珠。以陆巷古村为例,她位于东山半岛后山的嵩峰山麓,依山面湖,粉墙黛瓦掩隐在粉红黛绿的果林丛中,整个村落与周围山水融为一体。村民依山而居,房屋因势而建,六条长长的巷、幽幽的弄贯通全村。村内至今尚保存着明代建筑20多处,清代建筑则比比皆是。最吸引人的是王鏊故居惠和堂,是一处古时官宦宅第建筑的代表,也是古代群体建筑的典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陆巷是目前太湖地区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漫步于古村街巷,宛如走进一所古宅博物馆,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斑斑驳驳的砖瓦墙壁,幽深的街巷里弄,随处可见的喝茶老人,嬉戏的孩童,洗衣的村妇,再加上袅袅炊烟,构成一幅静谧幽雅的山居图。明代中期,这里曾诞生过一位八股文“圣手”、文渊阁大学士(宰相)王鏊,唐伯虎赞誉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与王鏊有关的故居,以及解元、会元、探花三座牌楼,更让人触摸到古村落深厚的文脉。
  陆巷古村的保护与开发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是,由于思想观念认识和地方经济实力诸多原因,古村的保护与开发步履维艰,长期处于徘徊状态。此次,吴中区将陆巷古村纳入太湖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中全盘考虑,统筹规划,新建了陆巷古村牌楼,沟通了进入村口的河道,整治了周边及村里的环境,整修了街道巷弄和民居第宅,使千年古村获得了新生,真正彰显了人文历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灵魂和核心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太湖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擦亮更多的太湖古村落“明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