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穴贴压结合足底艾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欣然书斋 2013-05-10

治疗方法:

耳穴贴压:

:王不留行耳穴贴压。单耳取脾、胃、内分泌、脾、胃、交感等穴。先将耳廓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用探棒在所选穴位区域找出敏感点,用0.5 cm×0.5 cm的胶布将王不留行贴于敏感点上,嘱患者每日早、中、晚用手指轻轻按压,以出现轻微痛为度,隔日更换另一耳同法取穴。

足底艾灸: 

足底足心处艾灸,手法取回旋灸,每足每次10分钟。施灸时,以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穴穴位的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向左右方向或旋转施灸。艾灸的过程中要注意询问患者的感受,皮肤以温热发红为度,随时调整距离。对于年龄较大、感觉减退者,护士可将另一手的示、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以确定局部的温度。每日1次。

以上治疗4周为1个疗程。

《医学入门》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有滋养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整组织器官功能的作用。《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说明艾灸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虽然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尤存,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应的投影。足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足有第二心脏之称,按照全息论的观点,足部是全身的缩影,它分布着全身相应组织、器官的穴位,为经气产生的根,分布着大量的特定穴,易于激发经气,是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

足底足心处为腹腔神经丛区、脾、胃、十二指肠、乙状结肠等消化器官的穴位区。艾灸该区域,借艾火的温热刺激和艾绒的药性,刺激相对应的穴位,产生神经反射,激活感应器官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失调。通过经络传导共奏健脾和胃、升清降浊、调和阴阳气血之功,从而改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恢复正常,减轻腹部不适等症状。

耳不但是听觉器官, 现代医学认为耳廓的神经、血管最为丰富。从经络学来讲,也是人体脏腑器官的一个全息图。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耳穴贴压法能对人体进行双向的良性刺激,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所取穴位中交感穴具有调节自主神经,疏经理气,舒缩血管的功能;内分泌穴是调节内分泌紊乱的经验穴,具有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之功效;脾胃穴能调整相应脏器的气血运行。

诸穴合用,刺激耳廓的神经,能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内分泌平衡,从而补益脾胃,行气活血,恢复胃肠蠕动。在操作耳穴埋籽时,选穴要准,手法要适中,患者要配合按时治疗,每次按压要达到一定的刺激效果,要有酸、麻、胀、痛、热感,疗效才满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