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鉴赏学习

 聽雨軒sjh 2013-05-11

书画鉴赏学习

    【急就章】原称【急就篇】,是汉代学童的启蒙读物。世传本共三十二章,每章六十三字。作者史游,在西汉元帝时(公元前四八——三三年)官黄门令。【急就篇】书名据宋王应麟解释是:“急就谓字之难知者,缓急可就而求焉”的意思。这部书在魏晋间很流行,当时的书家往往多有写本。历代章草【急就章】写本,以传为三国时皇象所书最古。宋克临习章草书,即从此书得法。 

    宋克书【急就章】不只一本,现存的就有故宫藏本和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本。就故宫博物院藏本而论,此作笔势劲健,风貌简古。可知这是宋克经意临摹佳作。此卷十接纸一千九百余字,一笔不苟,心手相应,其书艺已臻极境。除书法价值外,此卷对【急就章】章草、正书二体的互释, 以及文字脱佚伪误的校勘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陆机【平复帖】凡九行,上有宋徽宗赵佶泥金题签和“宣和”、“政和”二印。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容只是陆机问候友人的平常手札。惜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纸面损伤,有些字已分辩不出来了。古代法书典籍《墨缘汇观录》、《平生壮观》、《大观录》等,虽有记录,均无释文。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在其【启功论稿】中对此帖注有释文。

    【平复帖】是草书演变过程中的典型书作,最大的特点是犹存隶意,但又没有隶书那样波磔分明,字体介与章草、今草之间。细观此帖,秃笔枯锋,刚劲质朴。整篇文字格调高雅,神采清新,字虽不连属,却洋洋洒洒,令人赏心悦目,字里行间透露出书家的儒雅与睿智,是一幅堪称国宝之传世法帖。












    这里还要提及的是【平复帖】最后一位私人收藏者——已故书法家张伯驹先生。【平复帖】原为恭王府所藏。1937年,溥心畲先生丧母,欲出让【平复帖】以办丧事。在此期间,一些清朝遗老,如阿联、孟锡圭、朱蓬寿,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等都曾致函溥心畲先生对【平复帖】易手表示惋惜,怕像恭王府出让的唐韩干《夜照白图》那样,流失海外。信致溥心畲先生,大意为,现已民国,丧事可否从俭,【平复帖】可否暂押盐业银行,云云。并托傅增湘先生向溥心畲先生致意此帖为祖传,还是留在本族为好。此事经傅增湘先生从中斡旋,最后张伯驹不惜倾家荡产,从溥心畲手中购回此帖,后历经艰险,悉心保管,才使她未流失海外。1949年以后,张先生又将这件稀世珍宝献给了国家。







    今日课意临之观后又有所悟。。。。上传与同道一起切磋学习! 1图为宋克【急就章】原作局部。4图为陆机【平复帖】原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