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幻线:汉字“后面”的艺术世界

 大地之歌 2013-05-12

书法幻线:汉字“后面”的艺术世界

(2008-10-28 20:22:34)

      一、关于书法幻线

 

这是汉字及书法“另一种”艺术魅力的展示

书法本身为抽象艺术。书法幻线则是对“书法中的现代艺术倾向和潜能”的开掘,对书法抽象性的强化,是书法语言的进一步纯化:对古典风格书法的进一步提炼、升华,它在某种意义上使“书意”和“文意”分离,削弱“文意”,而强化“书意”,通过“陌生化”手法拉开书法与日常书写(汉字常态)的距离,从而激活观众大脑,解除长期的‘形式疲劳’。

如果说“戏剧艺术的要害就是使,“司空见惯的、熟视无睹的和想当然的事物变得突然陌生起来”,“从而达到审美享受”,书法幻线则将“司空见惯的、熟视无睹的和想当然的”汉字“变得突然陌生起来”,以揭示汉字的深层结构美,汉字壮丽的隐性秩序——当汉字的表层结构被剥离后,它即可能呈现出一种罕见的奇异,乃至令人惊心动魄之美。她与古典风格书法差异之一即在于后者以汉字的常态为依据,前者并不放弃汉字,但很多情况下,将汉字作为“隐性结构”,而无法从作品中看到完整的汉字,但是汉字结构仍然存在,由此汉字呈现为一种独特的景观。此艺术形态即为“书法幻线”(艺术心理学家金开诚先生称脱离汉字的线条的自由组合为“幻线艺术”,而“书法幻线”只在一定程度上从表层脱离了汉字,但在深层却未,或未完全脱离汉字。毋宁说她将一个隐性的,平时不为我们所注意的艺术世界展示给观者。换言之,这个艺术世界本已隐含在古典风格书法的可能性之中,或者说她本身就是后者的一部分。在这里,隐性世界跃出地面成为显性世界,而原来的古典型书法或者说汉字则变成了隐性世界——它隐藏于“书法幻线”之后,成为“书法幻线”的隐性结构。由此古典与现代(书法幻线)呈现为隐-显的转换。如此在一幅“书法幻线”的后面便自然产生了两重隐性结构,一是汉字,一是汉字的终极结构“太极图式”。

 “书法幻线”的直接动力是对汉字的“深层结构美”的痴迷探索者不满足于汉字的表层结构,而始终相信在汉字的背后存在着另一个世界,一个可能比古典型书法更为壮丽、神秘的艺术世界。没有对这一世界的“不可抗拒的诱惑”,便不会有她的存在。

     书法幻线:汉字鈥満竺驸澋囊帐跏澜

                                     顿子斌   书法幻线《世外》

现代书法”或“书法幻线”的出现与发展与当今毛笔书法的地位有关。随着硬笔和电脑的普及,毛笔书法基本退出了实用领域,因而走向纯艺术——“现代书法”或“书法幻线”是其发展方向之一。由于附着于实用,在传统书法中,汉字艺术潜能未能得到充分开掘。从实用走向纯艺术,书法幻线旨在对汉字艺术的潜能做进一步挖掘——对书法的抽象性做进一步推进。哲学家叔本华说:“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音乐状态”。书法幻线旨在将书法推进到“纯音乐”状态。换言之,它将汉字变为“隐性结构”,尽管文字内容(语词)仍然可能创作的一个由头,但是她不过分依赖于它,而是尽可能让形式直接说话——以线条的节奏(提按顿挫)及其组合,形成“有意味的形式”,直接打动观众。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曰:“善识书者,惟观神彩,不见字形”。在某种意义上,这一理想在现代书法或书法幻线中才得以完全实现。

 

     二、作为一种“视觉哲学”

 

当物象被抽离后,抽象艺术只剩下三个方面:(纯)形式、道、(纯)情感。抽象性艺术突出的也正是这三点,三者构成一个纯美的世界。这里形式不仅仅是形式,它既是情性的外化,又是道的体现。

形式美从自然中抽象而来,它所抽取的是事物普遍性的规律或关系,即道,如对称、均衡、疏密、聚散等等,因而形式美即道,愈美愈合“道”。换言之,当物象经过提炼升华而只表达理、道时,形式美产生了。因而当我们强调形式、形式美时,同时也在突显“道”的存在。

作为一种抽象艺术,书法在将物象剥离或抽离后所剩下的自然是形式、形式美——“合规律”的点线组合,故古人称书法为“书道”。如果说哲学是给人读的,那么书法则更多是给人看的哲学,一种视觉哲学。书法对自然的反映超越了形似而直接进入理、道层次,故再现自然也是在这个层次的再现,所以很难从书法直观自然形象(尽管它仍然可以唤起观者丰富的想象,但只是想象,而不是直观)。抽象绘画亦然,无论热抽象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还是冷抽象的代表人物蒙特里安均强调对宇宙普遍规律(即道)的表现。在这一点上,中西抽象艺术是一致的。

如果说汉字及古典型书法是对绘画所做的高度减法处理,“书法幻线”则是对古典型书法所做的进一步减法处理,作为古典书法的提炼、升华,她必然更加自觉突显“道”的价值——视觉哲学的特性。     书法幻线:汉字鈥満竺驸澋囊帐跏澜

                        顿子斌 书法幻线   一池(减法处理)

基于这一原因,幻线艺术很多情况下采用少字数的形式,“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这种创作方式亦植根于古典书论之中,张怀瓘曰:“文者数言乃成其意,书者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

同时由于 “汉字是沿着哲学化、逻辑化的轨迹衍变出来的” (安子介先生语),每一个汉字背后都隐藏着一首哲理诗,“书法幻线”即以揭示这一“哲理诗”为鹄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形而上冲动。她追求汉字的“奇崛之美、神秀之美、幽深之美、渺迷之美”,乃至通过汉字的深层结构表现的宇宙图式——“天地之大文”,“至文”——道,或曰宇宙的普遍、深层规律。太极图式贯穿于传统书法用笔、结字和章法之中,从而构成其终极隐性结构。书法幻线不但保留而且凸显了这一结构,它在深层上仍与传统一脉相通。换言之,书法幻线是以现代形式表现中国古典哲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同时也在表达一种宇宙精神,因为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太极图式是事物运动,包括大脑思维的普遍规律。一方面,我力求画面非常简洁,而常常突显直线与曲线的对比——“一阴一阳之谓道”;另一方面,其线条间仍遵循着“无往不复”的原则,此即“反(返)者道之动。”

    宗白华评元代画家倪瓒的画时说,“简之又简,只剩下宇宙的最后结构”。对于书法幻线而言,这一最后结构即太极图式。作为一种书写性的抽象绘画,这是“书法幻线”与书法发生关联而又区别于西方抽象绘画的底线。

原文《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发表于2007年1月30日《书法报》,参见“书法热线网”:http://www./articles.php?id=28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