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易专栏作者评点国人青春观 称中国女人没有青春

 杜可的图书 2013-05-13

    网易专栏作者评点国人青春观 称中国女人没有青春

    字号:
    2013-05-07 16:05:00
    关键字 >> 青春青春期速朽的伪青春《致青春》伪青春物质世故未老先衰剩女校园爱情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各大院线播映的同时,也激起各界对“青春”的追忆与讨论。青春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影片集中处理的是4年大学时光。而据说根据当下国情,大学毕业青春就没了,房子很快成为后大学时代主题。而在中国征婚网站上,男人几乎一律要25岁以下的女人。社会观念上,连中国妇联都将28岁定义为“剩女”门槛。青春莫非只意味着影片中不堪一击的校园爱情?请看网易女人吐槽“伪青春”。

    网易专栏作者评点国人青春观 称“速朽的只是伪青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剧照

    微博上流传的一段话并不假:“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为了房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年轻不等于青春,太多人其实从未有过青春期

    如果青春指的是一段生理年龄上的时光,那每个人都有。但如果指的是一种朝气蓬勃、勇于尝试、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敢于反叛的心态,我想我们很多人未必真的拥有青春。事实上,我们很多人的生活轨迹是“未大先衰”,“未老先衰”。

    青年节刚刚过去,我们国家对青年的定义是“14-28岁”,而联合国将“青年”的年龄上限延至了45岁。从世界人均寿命走向80岁的趋势来看,联合国的定义无疑是更为合理的。

    电影里,郑薇对死去的阮莞说:“阮莞,只有你的青春是不朽的”。如果青春就只是一段非常短的年龄区间,那我们所有人的青春都终将死去。青春是热情,是好奇,是勇敢,是尝试,是不信邪,是在我们体内跳动的一颗小火苗,随时有窒息死亡的可能,它需要我们的呵护,然后可以一直燃到70岁。没错,滚石乐队的老头子在70岁还在舞台上玩摇滚,还唱着“我无法得到满足,我就是要不停去试、去试、去试……”,这应该是对“青春”的更纯正的诠释。

    中国人习惯在年龄上互相和自我胁迫,尤其迫害女性

    中国人对年龄,特别是女性年龄的看法,还具有一种动物性的狭隘,仿佛还停留在过了30岁就要挂掉的原始人时代。我们在年龄上的相互胁迫和自我胁迫简直就是一种“集体犯罪”。

    最可怕的一种是全社会对女人的胁迫。中国男人择偶,看女人第一就是要年轻。有人发现美国人娶的中国太太多数不漂亮而且年纪偏大——40岁的中国女人在国内根本不受待见,但出了国,境遇就完全不一样。在中国征婚网站上,男人几乎一律要25岁以下的女人。西方男人对女人的欣赏超越了完全动物性的原始冲动。比起纯粹的年龄来,他们更想知道一个女人爱玩什么运动,爱听什么音乐,爱读什么书籍,有过哪些生活经历,是否和自己有共同语言。

    网易专栏作者评点国人青春观 称“速朽的只是伪青春”

    征婚节目现场。

    在社会观念上,连中国妇联都将28岁定义为“剩女”的门槛,可见女人们生活在多么危险的环境里。“女人30豆腐渣”的恐吓还无处不在,导致女人在年龄上强烈不自信。相比之下,法国女人的青春可以绵延到五六十岁,在我们这儿是老祖母级别的人,仍然可以穿得优雅美丽,谈一场浪漫的恋爱,享受男人的欣赏和赞美。

    另一种是长辈对年轻人的胁迫。中国的长辈也大多是一群未老先衰的人,个人生活严重匮乏,自己一辈子没啥指望,就全指望在子女身上了。对老去的恐慌更加剧了他们对年轻人的控制。典型的中国爹妈就是在孩子20岁前千叮嘱万叮嘱别谈恋爱,一到了大学毕业就开始安排各种相亲,各种唠叨:“年纪不小了啊,要抓紧了啊”“你再不结婚生孩子,我就要犯病了啊”。他们火急火燎地提醒着你:你已经老了。哪怕你才刚毕业两年。

    还有一些特别喜欢自我摧残的。穿梭在80后90后里,你会听到大量的抱怨:“我老了。”“我已经是个资深剩女了。”“再不嫁人就没人要了。”“00后都要出来了呀,岁月不饶人哪。”——这群人从来就没有年轻过,接着又迅速地老去了。

    伪青春必然速朽,真青春无需缅怀

    随着身体的新陈代谢而速朽的,只是伪青春,就和一盆塑料花没两样。真的青春,是不朽的。与其缅怀它,不如保护好它,它可以在你身上存活得更久。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3_05_07_142972.shtml
    来源:网易女人 | 责任编辑:钟晓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