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专业写作
2013-05-13 | 阅:  转:  |  分享 
  
专业写作:从“写故事”开始



《教育时报》《创见》版发表了王斌老师的《一线教师如何进行专业写作》一文,作者所言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写作颇具启发意义。笔者就此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一些粗浅的感受,与大家交流。

一线教师,由于自身理论素养的匮乏,知识视野的狭隘,学养不丰,倘若去做大型的课题,势必因“底气”不足,让科研搁浅,最终不了了之,何谈效果。笔者愚见,作为一线教师从事科研,不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写好教育故事和教学日记,写清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在寻求解决的过程中,自己有何感受,有什么思考,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训。

先说写教育叙事。一线教师亲临教育现场,校园内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故事,它会带给我们诸多感受,诉诸笔端,既是记录生活,抒发性情,又是一种素材储备,教育经验的积累。真实、原始的记载,除了释放自己的情绪,还能锻炼思想,磨炼文笔。

再说写教学反思。我们上了一堂课,可以记录下自己教学中的“点睛之笔”,或某个环节的精彩处理,甚至是教学“败笔”。做得好的我们可以继承发扬,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改进。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思想会慢慢变得深刻独到,教学水平也会逐渐得到提升。

除了写自己身上的教育教学故事,还可以写身边的老师的故事,因为梳理剖析自我是一种进步,而学习借鉴他人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别人的成功,我们借鉴内化为自己所有所用,别人的失败教训,则可以当做镜子,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一句话,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都可入笔成为思考表达的内容。

笔者近几年尝试写教育故事日记和教学随笔反思,在10余种省级刊物公开发表教育教学文稿100余篇。然而,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这种笔耕式的教育生活,加上广泛阅读和不断实践反思,使得自己课堂教学渐渐风生水起,多次执教校、镇、县级公开课,举办讲座,颇受好评,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实践证明,这种“草根”式科研,照样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路走来,笔者深切感受到一线教师从事科研的基础就是写教育教学故事和教学反思,因其贴近教育现实和教师生活,表达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诚如马克斯·范梅南所言:“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就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老师,你还犹豫什么,请立刻拿起手中的笔,记下身边的教育故事,慢慢踏上专业化之路吧!







献花(0)
+1
(本文系雪拥蓝关20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