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耿马县勐简大寨“黄衣阿佤”的调查简述

 民族地志 2013-05-13
对耿马县勐简大寨“黄衣阿佤”的调查简述[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 发布日期:2013-05-07 | 浏览( 268)人次 | 投稿 | 收藏 ]
佤族文化研究会调研组

  耿马自治县勐简乡大寨佤族是佤族中比较特殊的群体,其穿着、语言与“布饶”方言区有较大的差别,有人称之为“黄佤”,本地行政领导认为这一称谓具有一定的歧视性,因此称大寨佤族为“黄衣阿佤”。为了解大寨佤族的基本情况,佤族文化研究会在会长李红军、常务副会长李明富的带领下,于2012年4月20日至22日深入勐简乡大寨村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午,调查组来到勐简乡,首先与乡党委、政府领导进行了座谈。紧接着,在乡党委书记尹国光、政府副乡长李国忠等同志的带领下驱车直奔大寨村委会,经过18公里山路的颠簸,于3:50时到达大寨村委会。村委会的领导对我们这次调查极为重视,到来之前,张支书已组织四位年纪较大、熟悉本村历史文化的佤族老人等候我们。我们围绕本村佤族的称谓、历史源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与四位老人及村上领导进行了座谈。经过几个小时的座谈,我们对大寨佤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习俗、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初步收获

  (一)关于称谓问题

  耿马自治县勐简乡大寨村佤族是佤族当中比较特殊的群体。以前,我们对大寨佤族的一些传说仅仅只是耳闻或从有关资料了解到,这次调研组中的许多同志都没有到过耿马勐简乡大寨佤族村。临近大寨时,映入我们眼帘的依然是佤族特有的传统、亘古不变的景象,如寨门、竹木围栏、大榕树、竹蓬、神社、祭祀标志等,重返古老村寨的亲切感涌上心头。关于大寨佤族的称谓、来历,众说不一,至今尚无定论。由于他们习惯穿着黄色衣服,有的专家、学者称他们为“黄佤”。关于“黄佤”这个称谓也有不同的说法。问几位老人自称什么,他们回答“阿佤”,问他们是否认同“黄佤”一说,他们回答说:人家都这么叫,我们也就习惯了。然而,对于懂得佤族历史、对佤族文化有研究的佤族学者都不同意“黄佤”这一说法。在佤族中,除了已确认的佤族支系外,不存在“黄佤”、“黑佤”和“白佤”之说。对“黄佤”之说,当地的乡、村干部也不认同,认为这一称谓具有歧视性,因此把大寨佤族称为“黄衣阿佤”。“黄衣阿佤”是可以确立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皇帝赐给“黄马褂”之说。老人讲到:元明时期就有汉族在这一带居住。明朝末年,中原一带长期混战不停,有一位皇帝(或许是皇帝的侍官)被追杀到西南边陲的耿马勐简。为了活命,他不得不流落到耿马勐简大寨(阿佤山区)避难,请求本地民族的保护,因当地佤族同胞能杀能打、英勇善战,把追杀皇帝的各路敌人全部消灭掉,保护了皇帝。皇帝为了报答阿佤同胞的救命之恩,于是决定赐给当地佤族部落头人一件皇帝的黄马褂,以表达真诚的谢意。从那以后,大寨的佤族同胞便可以和官家一样穿着黄色马褂或衣着,享受最崇高的尊重待遇。二是大寨佤族早期就有种植黄棉絮(花)的历史。传说,有几只“信佤戴”(神鸟),从遥远的地方飞到勐简大寨一带的山林中筑巢安家,过了不久,在其经常活动(栖息)的区域忽然长出许多棉花苗。大家相互猜测,一定是那些神鸟带来的种子,一定要好好保存它。渐渐地这些花草开始长成许多黄棉花来。为了取暖,人们开始收割这些棉花,把它制成棉袄和衣服。从此,当地佤族便开始以种植黄棉花的方式解决了衣着问题。

  (二)关于历史源流问题

  佤族是一个在祖国西南边疆分布较广的民族之一,除阿佤山中心区的沧源和西盟两个自治县外,在德宏州梁河、保山市的腾冲、普洱市的澜沧、孟连和临沧市的永德、镇康、凤庆、耿马、双江等县,都有佤族分布。据大寨杨姓、张姓、李姓、龚姓四位佤族老人讲述,大寨佤族是与 “班莫”佤族(“根据地”或“原始村寨”之意)一起迁徙来的,即由佤族中心地北上迁徙。有一次大家一起北上打战,打完战后大家又返回原途,途中当他们来到一处名叫“门歇”的地方休整时,部分弟兄要清洗战刀,先走的弟兄对他们说会留下路标,如以拴草、砍芭蕉树或刻树皮等作为标记。而随后跟来的佤族弟兄(即:大寨佤族先人们)看见前人所砍的芭蕉树已长出来好大节(因芭蕉心长得特别快)时,就误认为前边的人已走得很远,无法赶上他们,也无法和远走的弟兄们再相互联系了,于是就决定停留在一个叫“耕细噢”(干塘子)的地方,从此就在这里开疆破土定居下来。经几位老人回忆,原来那个“耕细噢”地名就是后来的“干塘子”,也就是现在的“永定”即“大寨”的所在地。至于为什么会演变成现在的地名据说是由于当年寨子人口猛增,曾居住着上千户人家而得名。

  后来,定居在“耕细噢”(干塘子)的佤族同胞,英勇善战,曾被其他民族誉为“不怕死的佤家尖刀”。随着人口的不断发展,大寨村曾有“千寨户”的说法。据说,这里有一位名叫“新爷”或“西野”(“雷神爷”之意)的佤族头人,由于常年带兵打战,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周边的傣族、汉族、拉祜族等村寨都要尊重或虚他三分。随着势力的强大影响,大寨佤族影响力逐渐扩充到镇康的军赛、木场,甚至到永德的崇岗、大山等地。这里还曾有“汉、傣官家佤家兵”的说法,意思是说不论是汉族还是傣族,虽然得事做官有钱,但他们需要招兵买马特别需要佤族兵来武装和保护自己,因为佤族先天擅长于串山打猎,已锻炼出野外伏击或猎杀各种动物的潜在本领,他们具有顽强杀敌的斗志和毅力,是其他民族无与伦比的保贵财富。这里曾居住着8种少数民族,但各民族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尊重信任,彼此互不侵犯和共同铸就“世代相互支援”的友好情谊。每当遇到战时,佤族同胞敢于冲锋陷阵,不怕任何外来强敌,大家一起“同呼吸、共患难、心连心”地一致对外抗敌,共同书写了民族团结和谐的壮丽诗篇。随着他们长期的繁衍生息,大寨佤族人口不断增长,目前大寨佤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5%,占全乡总人口的22%,已成为勐简乡的主体民族之一。解放以后,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佤族人家渐渐往坝区或靠近城镇和公路的地方定居下来。

  (三)关于风俗习惯及其宗教信仰问题

  大寨佤族依然保留着原有的风俗习惯,其宗教信仰除信奉最初的原始宗教外,还受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

  (1)神林。大寨佤族与其他地方的佤族一样,拥有着自己一个至高无上的禁地神林——“梅永”(寨子神林之意)。据说,这个神林原先是为战争而设立的祭地神林。一个村寨的强盛与否,与神林灵气的强弱有关。任何人不敢轻易冒犯或独自进去里面砍材违规。以前曾经有个人不听劝告,乱进神林中四处游荡,回到家后变得疯疯癫癫,患上了无可救药的神经分裂之症。全村老小每年必须供奉神林一次(分敬山神和龙神各一次),供奉那天全寨宰杀鸡、猪、牛、羊作为贡品,祷告神林祝福和保佑他们全寨平平安安、健康快乐,不受病魔、饥荒的袭击与侵扰,让每一位村民永葆安康。

  (2)节日。由于周围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大寨佤族的节日文化比较丰富。既保留自己原来的节日,同时接受了傣族等其他民族的节日。目前主要的节日有“综”(青苗节)、“堆西佤”(阿佤老年)、“进中祖”(新米节)、“冉散抗”(泼水节)等,同时还过关门节、开门节。

  (3)宗教信仰。大寨佤族最初信仰原始宗教,但没有砍头祭谷的习俗,也不供奉木鼓。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后接受了该佛教。经书全是傣文经书,诵经念读必用傣语,寨子建有附近最大的寺庙——大寨大佛寺。据说这个佛寺可管到下面坝区的各个小佛寺。寺内专有佛爷、和尚守佛念经。每家每户每逢遇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求医治病等,都要请佛爷、和尚到家中做法诵经。

  (4)服饰。衣着服饰主要以自纺自织为主。据说,纺织一套成人衣服需花2个月的时间,从纺织(或购买)棉线开始,到用自己种的靛叶、茶叶、玉米、黄土原料等来染色,最后才织成布料并缝制成衣服。大寨佤族衣着以女子穿着更有特点,上着黄衣裳,下着黄筒裙,头缠黑布包头,腰系黑腰带,裙短齐膝,膝下用黑布条缠小腿至鞋口,衣领、衣角、袖口多用黑、红、紫红色布条修饰,服饰上多镶银袍,喜欢佩戴银手饰,戴大耳环;男子多着黄色对襟上衣,黑色裤子。

  (5)婚俗。大寨佤族的婚俗一般分为“侯嘎”(钐路,第一次过礼)、“栋西本”(搭桥,第二次过礼)和“累送保”(吃小酒,定亲)、婚礼四个阶段。据说,以前这里的佤族同胞不与其他民族相互通婚,曾有“水牛不与黄牛在拢”的说法。结婚办事一般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做统一规定。经济条件好的、有能力的,定亲后即可择日举办婚礼;男方家庭条件差、一时没有能力举办婚礼的,定亲后新婚男女可以先在一起生活、生儿育女,等到有能力的时候再补办婚礼;如果父母在世时没有举办过自己的婚礼,到死后仍然要了结这桩婚事,俗称“打扫婚事”,由其子女为其补办,俗称“阴婚”。若子女也未办自己的婚礼,要等到办完父母的“阴婚”后才能补办自己的婚礼。有人把大寨婚事戏称为三次婚礼:定亲、婚礼、割尾巴(了结婚事)。

  (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大寨村是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居住分散的一个半山半坝村委会,居住着佤、汉、傣等八个少数民族,全村共1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1027户4372人,佤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5%。全村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40亩,其中水田4062亩、旱地6478亩,目前主要种植橡胶(14413亩)、核桃(9280亩)、茶叶(2300亩)、甘蔗(4500亩)、木薯(4500亩)、香蕉(1610亩)等经济作物。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大寨村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解放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全村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47元,全村已实现脱贫目标;坝区群众靠种植热带经济林果和蔬菜,实现了快速致富的目标,年收入达10元以上的农户占10%以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如帕雅自然村共有96户人家,自去年开始,按照统一设计的户型建盖新房,现已完成50户,今年计划完成30户,明年计划完成16户。建盖新房的农户,每户都能自筹10万元左右的资金,加之政府的支持和部分贷款,硬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使村容村貌不断美化靓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刀耕火种、只种粮食自给、思想观念陈旧保守的山地民族,如今已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由刀耕火种向现代农业发展、由单一的种粮为主向以热区多种经济作物为主,收入主要以橡胶、甘蔗、茶叶、香蕉、木薯等经济作物收入和劳务收入为主,粮食以种杂粮为主,主要用作饲料;全村有一千多人在外打工,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北京打工的一男子还娶了俄罗斯姑娘做媳妇。全村男女老少穿着时尚,本民族服饰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已完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随着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勐简大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必将更加快速,大寨村富裕文明幸福的日子已不再遥远。

  三、结语

  尽管大寨佤族比较特殊,即语言、穿着与其他地方的佤族差别较大,但通过对其称谓、源流、文化、习俗等情况的初步调查,我们认为大寨佤族还是属于佤族的“佤”支系,有些专家、学者把他们称谓“黄佤”是不科学的。其理由:一是在佤族支系中没有“黄佤”一说;二是从风俗习惯到语言文化来看,甚至他们对一些事物的称呼或叫法上,与沧源班洪、班老一带的佤族相似,只不过是因为长期受外界的影响而有所差异而已。如果要区分的话,我们赞同勐简乡党委、政府“黄衣阿佤”之说,这是从大寨佤族习惯穿黄色衣服的实际来称谓的,比较科学,但不能把“黄衣阿佤”作为佤族的另一个支系。

  佤族文化研究会调研组:

  杨晓宏 李明富 杨晓宏 鲍光祥 李红军

  执笔:杨晓宏 李明富

(编辑:剧艳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