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译团]季后赛阵容博弈论:大个儿还是小个儿?

 相约归渡头 2013-05-14

大个儿还是小个儿?

尽管在本赛季小球风暴席卷整个联盟,但对于季后赛球队来说,高度仍然是主要因素

实际上今年或许会成为NBA的一个历史转折点,成为一个球员整体高度降低的联盟,更多的侧翼球员在“小个阵容”中出任大前锋,有两支球队(尼克斯和火箭)进行了疯狂的3分出手尝试,战术体系中更加强调投篮以及球的运转。当然,在以小球阵容夺得上赛季冠军之后,迈阿密热火更是成为最具有代表型的小球球队。

阵容小型化这一趋势近几年一直被人们所提及,尽管并没有充分的数据证实这一转变的范围是如此之广泛。首发阵容里一般仍然会有两名传统的内线大个球员,5名先发球员的高度也与之前的相同。变化主要体现在能够起到改变比赛节奏的替补阵容中,会有一段时间进行这样的安排,而在有些比赛里根本不会出现小个阵容。有些在一个赛季里走小球路线的球队下个赛季则会回到大个阵容。

这个赛季似乎有些不同,尽管我们仍然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安东尼出任大前锋为标志,尼克斯打起了小球。火箭在首轮也这么干,几乎在对阵雷霆的整个系列赛中都在打小球,导致雷霆也跟着打起了小球阵容。其他诸如掘金,黄蜂,猛龙,凯尔特人和湖人等球队,较之前几个赛季都有一些向小球风格转变的倾向。

但是联盟里的球队高层和教练们会注意到:许多具有内线高度优势的球队仍然留在季后赛,第二轮里的8支球队中,有3支内线实力十分强悍的球队:灰熊,步行者和公牛。马刺之前曾经尝试过小球阵容,但是本赛季通过将邓肯和斯普利特搭档首发,他们重新回到了高个首发阵容。一般情况下,小球阵容在进攻端都要比常规阵容效果好,但是在防守端没有优势;权衡之后马刺还是抛弃了小球风格。雷霆大部分比赛都由大个阵容首发,只是在本赛季对阵灰熊时才让杜兰特出任过大前锋,包括在季后赛第二轮首场获胜中的那8分30秒的时间。勇士赛季中大部分时间里都在避免成为小球球队,尽管如此比德林斯的上场时间很有限;德雷蒙德-格林很少出现在大前锋位置上,在大卫-李受伤之前几乎没怎么获得过上场时间。

那么剩下的尼克斯和热火成为仅有的两支真正具有小球风格的球队,热火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球员,最为先进的篮球理念。季后赛提醒了我们两条非常重要的NBA基本原理,而在小球时代这两点往往会被我们忽视。

1在所有位置上,球员的高度真的很重要。我认为贾里德-杰克打泰-劳森的话只在后者面前中距离跳投就可以。

2 能够在攻防两端打出B+表现的大个子是联盟中最具价值的非超级球星球员。这就是为什么约什-史密斯在今夏将会得到顶薪合同的原因,不管这会令人有多么不爽。这就是为什么艾尔-霍福德在2015-2016赛季前他将拥有1200万美金年薪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大卫-韦斯特的待遇偏低的原因,当年在他与步行者签合同时正处于十字韧带拉伤中恢复期。这就是为什么尽管80%的进攻手段是挡拆后的暴扣,但健康的泰森-钱德勒的表现绝对配得上他1400万年薪的原因。

识别出符合上述两种类型,值得拥有高薪的球员,这对于总经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和基本性的测验。大卫-李的薪水有点高因为他基本只是靠进攻端表现打球的球员。艾尔-杰弗逊也是如此。一个防守至上的篮下守护者只挣杰弗逊一半的工资——比如像欧米尔-阿西克这样的球员,待遇基本比较合理,安德鲁-博古特要配得上他现在合同的话,就必须要保持过去几周里稳定表现的话。

如果一支球队多次祭出小个阵容,并不是因为他们发现小球有多好和无所不能。而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对于那些内线实力不够强大的球队来说,小球对于他们是较好的选择。火箭在对阵雷霆的时候打小球是因为他们本身不占优势,选择小球有点富贵险中求的意思(比如投射大量的3分),因为帕特里克-帕特森被交易走后,教练组真正可以信赖的大个只有一个(欧米尔-阿西克)。作为球队经理,莫雷之前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攻防两端都能有所所谓的大个球员现在是稀缺资源,如果球队中不具备两名具有这种能力的内线球员,那么在阵容搭配上他们更愿意去选择能够很好的控制球的小个球员。

让我们探讨一下季后赛次轮四组对决中大个阵容VS小个阵容:

公牛VS热火

锡伯杜手下的公牛走过一阵小球路线,那时由于伤病困扰全队,减员严重,鲁尔-邓或者是吉米-巴特勒(本赛季)被迫出任大前锋。鲁尔-邓2010-2011赛季出任大前锋的两套阵容一共打了55分钟,那时候卡洛斯-布泽尔和乔金-诺阿都因为伤病错过了大量的比赛。考虑到上赛季全队较好的健康状况,锡伯杜几乎完全舍弃了小球风格,只是因为这个赛季公牛内线又开始遭遇健康问题,而多名球员也开始伤病缠身时不得不又重走小球路线。在对阵热火时,公牛仍然保持阵容上的高度,即使当热火用詹姆斯或者巴蒂尔出任大前锋开始打小球的时候,公牛仍是如此。

他们在季后赛第一场较量时还是这么做的,热火排上具有外线投射能力的巴蒂尔或者是麦克米勒,这种策略的意图是,当公牛的内线进入他们习惯的防守位置时将有机会获得空位3分机会。公牛一直都是利用他们的体型上的错位优势在篮板上打击热火,当上半场对位詹姆斯时诺阿抢下了两个重要的进攻篮板。但是公牛全场比赛仅仅有9个进攻篮板,很明显同热火攻防转换积极冲抢篮板有关。我们甚至看到了罕见的一幕,在第二节迈阿密重返大个阵容,克里斯-波什和克里斯-安德森,短暂地与公牛的内线抗衡了一阵。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考虑到鸟人的稳定性表现,当詹姆斯在场下无法继续打小球时,是否热火能够走内线双高路线呢。

尽管缺少一名拥有可靠的18尺距离跳投的内线,公牛也是一支典型的能够打出多种进攻方式的球队。让两个大个子在篮下会产生空间问题,而这种问题,增加了对手大前锋进行3分投射的可能(比如莱恩-安德森),这让人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对于拥有两名传统内线球员的球队来说很难去得分,特别是两个人都不是扎克-兰多夫那种类型的内线的话。

布泽尔有点内线的意思,但是他的内线移动都是面框的后仰跳投。当德里克-罗斯在的时候,公牛能够依靠罗斯的穿针引线以及布泽尔和诺阿的内线搏杀,通过球员见相互精细的配合打出联盟前十的进攻水准。那样的进攻方式,在没有罗斯的情况下,仍然让公牛在对阵篮网的季后赛首轮系列赛中达到联盟的平均水准。次轮对阵热火的首场他们也是这么做的,依靠诺阿的传球和布泽尔的跳投威胁击败了热火的防守。(有几次,越是面对像迈阿密这样精英防守者时,越会感觉到诺阿的传球能力是非常的了得。多么优秀的运动员啊。)有许多乐透区的球队准备效法这种方式,依靠两名强力内线打造高于联盟均值的进攻体系,包括活塞(格雷格-门罗,安德烈-德拉蒙德)和猛龙(阿米尔-约翰逊,尤纳斯-瓦蓝丘纳斯)。如果两名内线的技能组合正确并富于变化,那就是可能的。

迈阿密,是联盟的外线小球球队,据说大家都认为有球队可以效仿。其实不然。热火能打出这样的方式因为他们拥有身体素质变态的詹姆斯,再加上为了总冠军愿意做一切事情的侧翼球员巴蒂尔,即使那意味着接下来蝙蝠侠要面对的是防守布泽尔,大卫韦斯特和兰多夫的重任。

灰熊VS雷霆

最可能吸引人的大小个阵容对决,很大程度上因为雷霆适应能力以及增加的维斯布鲁克的因伤退出。灰熊依靠着扎克-兰多夫和马克-加索尔的内线组合,理论上他们能够打出至少联盟中等水准的进攻。黑白二熊的组合中包括了最会传球的内线马克-加索尔。球队能够打出平均水准的进攻也能打出联盟前三的强悍防守,整个赛季灰熊的防守质量都相当高。

根据Synergy Sports统计,只有爵士和步行者通过高低位进攻获得了大量的进攻机会,灰熊也依靠高低位,季后赛更是如此。像公牛那样,灰熊证明球队在打进打出时可以拓宽他们的球场空间视角,利用内线吸引注篮下意力然后将球以聪明的方式转移开。

但是雷霆在这个系列赛中拥有自己的王牌:杜兰特在小球阵容中出任大前锋。那样的阵容在许多个赛季里被证明具有令人恐怖的攻击性,即使他们有时候在防守上会不成功,这是小球阵容的典型现象。斯科特-布鲁克斯一直都不大情愿对阵野蛮的灰熊时这么做,因为一旦这么做,灰熊作为回应也会降低了阵容的高度,让泰肖恩-普林斯或者是昆西-庞德科斯特打大前锋。在3场常规赛对阵雷霆时雷霆只打了26分钟的小球,在季后赛首场与灰熊交手时同样如此;布鲁克斯直到第三节才让杜兰特出任大前锋,最终那套阵容维持了8分30秒,雷霆领先10分。那段时间里灰熊也完全切换到小球模式,球队的第三内线达雷尔-亚瑟曾短暂地防守过杜兰特但没能成功。

大家都想看到布鲁克斯是如何让球队在小球体系中更加富于攻击性来击败灰熊。本赛季普林斯或者是庞德科斯特出任大前锋的时间不超过26分钟,在一个十分基础的水准,这么做的话会将灰熊三名最好球员中的一位坐在场下。当灰熊安排进亚瑟(或者Ed戴维斯,如果他打的话),布鲁克斯应该清楚的感到小球阵容为他带来的轻松,而雷霆的哈西姆-塔比特则完完全全地失去了出场的机会。

步行者VS尼克斯

在引进韦斯特之前,步行者是另一支曾经试图尝试小球风格的球队,当大卫-韦斯特加入球队之后,他们就宣称,“小球纯属扯淡,让我们击败任何小球球队吧”。2010-2011赛季丹尼-格兰杰有五分之一的出场时间出任大前锋,那时候,步行者在罗伊-希伯特后的内线轮转是泰勒-汉斯布鲁,约什-麦克罗伯茨和杰夫-福斯特。步行者在接下来的休赛期签下了韦斯特,然后迅速抛弃了小球球风。

当步行者面对以小球风格为主的球队时弗兰克-沃格尔都没有改变,在系列赛里也是如此。沃格尔愿意让韦斯特去干扰艾曼-山姆伯特或者是杰森-基德,而步行者的小前锋保罗-乔治防守卡梅隆-安东尼。这有点诡异,因为韦斯特不得不在外线游走而乔治不得不在攻防转换中仓促的定位寻找安东尼(因为安东尼很少防守乔治),但是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沃格尔愿意去做出的交换,因为在进攻端尼克斯安排安东尼来防守韦斯特。

正如我们在第一场看到的,步行者将会在内线让韦斯特和汉斯布鲁进攻安东尼。根据Synergy Sports的数据,安东尼事实上是一名优秀的低位防守者,在过去的两个赛季中它能够将对手高低位的命中率降低在40%以下,但安东尼盖帽能力的不足以及并不优秀的底线协防意识为纽约的小球打法在防守端带来了各种麻烦。步行者在自己内线大个得分和防守安东尼上很自信,纽约不得不去降低步行者外线的命中率或者是像步行者那样祭出内线双高阵容。

肯扬-马丁已经在尼克斯打大个和使用安东尼出任小前锋的问题上有所抱怨了,这可能是因为他想获得更多的出场时间。但是当尼克斯拥有两名内线而安东尼出现在侧翼时,球队的延展空间,外线至上的攻击策略可能就不会有效达成;根据NBA.com统计,马丁和钱德勒常规赛里仅仅在一起打了27分钟,纽约的其他内线组合都难以在得分上做出贡献。

有一位神秘球员需要关注,那就是斯塔德迈尔,他可能从膝伤中恢复过来,作为内线的第三选择,如果尼克斯准备在右侧发起进攻的话,小斯还有一手跳投篮子。在挣扎了一个赛季之后,本赛季拥有小斯,钱德勒和安东尼的尼克斯在进攻上实力有所增强。但是他们3个人在防守上会成为灾难,他们3人在场上的时候每一百回合让对手得到107.6分,这和排名第28的新奥尔良黄蜂是一个级别。感觉上当在季后赛面对如此优秀的对手的时候,实在是没有必要冒这样的风险来增加球队的高度。

在尼克斯为斯塔德迈尔进攻进行的轮转安排中总有一个位置,作为一个主要得分手,同JR史密斯一起,纽约的替补中他要么作为独自的内线高人或者至少是一个挡拆战术执行者。但是大量数据表明当安东尼出任大前锋,钱德勒出任中锋,而替补是一群射手时纽约是一支非常危险的球队。要想限制纽约也不容易,除非步行者的内线优势巨大,从而会成为纽约系列赛前进的障碍。但是两支球队在常规赛4次交手时各赢两场平分秋色,在四场比赛中尼克斯同步行者一样发现了许多来自于小/大阵容转换的好处。安东尼能够在低位欺负乔治,寻找转换中的3分机会,而当韦斯特和汉斯布鲁在阵地战中防守安东尼时,甜瓜也会没脾气。

马刺VS勇士

自从大卫李受伤之后的勇士大前锋首选一直是兰德里,或者可能是格林。但是他们会让包括掘金在内的很多观察者吃惊,他们选择通过让哈里斯巴恩斯出任小球阵容中的大前锋,尽管在整个常规赛这样的阵容组合仅有28分钟。

而且这种安排奏效了!巴恩斯在过去的5场系列赛中场均16分,在面掘金稀松的防守时尽情他享受着挡拆带来的空位3分机会。整个赛季掘金内线缺少攻防两端稳定的球员。科斯塔-库弗斯对于篮板附近的进攻空间理解颇深,是一名强硬的防守者,但是他不具有投篮能力,而且失去了首发的位置。肯尼斯-法里德拥有能量和速度,发展了良好的游走能力,但是他也缺少跳投能力并且有时在防挡拆时陷入挣扎。贾维尔-麦基在防守上和篮板上在整个系列赛里都是可怕的。而当他在场下时,他的球队总是在整体防守上有很好的起色,这主要因为他会时不时的突然断电。

麦基仍然在防挡拆上没有进步。这就是为什么掘金仍然关注交易市场的原因。球队并不十分确定他们能否有冲击总冠军的实力,但是很明显现在掘金可能不会到达那一高度除非他们找到一名可以依靠的攻防两端都能发挥的内线。他们拥有大量的令人感兴趣的交易资产;他们会有所行动么?

对于勇士的坏消息是:马刺的内线不会犯那种低级的位置错误,比如允许库里或者杰克进入禁区,吸引防守再传给外线空位。但是邓肯和斯普利特确实愿意缩在罚球线附近当防守挡拆时,但对于库里来说,那种方式增加了他在挡拆过后进行空位跳投的机会。马刺的内线在防守对方优秀的投射型控卫时一般都会远离几步远,他们在第一轮对阵湖人是就是这么对付纳什的,格林的长度可以在挡拆之后跟住库里,这样那样的挡拆变的困难。

马刺不准备采用一些疯狂的计划去限制库里,他们基本的防守不会产生特别大的问题。巴恩斯的无球跑动能力开发的还不是很好,以至于不能很好限制斯普利特或者是伯利斯-迪奥。马刺可能在保持大个阵容上是安全的,依靠斯普利特和邓肯的组合本赛季一共打了818分钟,上赛季只有129分钟,帮助马刺重新找回了他们的防守。

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波波维奇在大前锋位置上首轮给了莱纳德很多上场时间。莱纳德在首轮小个阵容中出场15分钟而在常规赛这样的阵容总共在一起不超过36分钟,根据NBA.com。像两年前理查德-杰弗森作为主要的小球阵容中的大前锋时那样,马刺的阵容也变小了一些,他们同样在去年西区决赛对阵雷霆时也这么做过。托尼-帕克和马努-吉诺比利健康的话,莱纳德再成长一年,这是一套波波维奇应该能够运用自如的阵容。

在第一场比赛中我们在攻防两端看到了许多小球阵容,但是很难了解在系列赛中有多少还会坚持下去。斯普利特仍然不能出场,邓肯正在遭受胃部不适,勇士通过启用博古特和艾泽里让很多人吃惊,两支球队都能够打出许多不同的风格,我们可能会看到他们在身型上的每一个对位。

这轮系列赛,并不是非要在大球和小球的博弈中分出胜负,他只是提醒我们高度对于在NBA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这轮系列赛确实呈现了许多与高度有关的问题,教练的决策,以及其他将会决定NBA最终四强的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