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江最后一块生态湿地——千棵柳

 垂钓渔公 2013-05-14
     

 镇江最后一块特色原生态湿地——千棵柳的历史与现状和设想
 


   
镇江东郊有一处名叫千棵柳的地方。位于焦东象山镇长江村东片护堤坝北面外侧湿地江滩上。是一片由单一树种千余株柳树组成的柳树林。成东西方向分布,现在仅存约有800余米长,80余米宽。据镇江文史学者岁月留痕所言:千棵柳树林历史上从西八岸到丹徒镇西的王龙,东西长约3.5公里,宽约34百米可见历史上的千棵柳的面积规模是现在仅存的面积的许多倍,远远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要气派壮观很多。


   
(一)千棵柳历史资料

   
关于千棵柳的历史沿革背景情况,。据光绪《丹徒县志》记载,咸丰年间云南通海知县吕之朴世居焦东吕家圩,村名沿用至今。《光绪丹徒县志》中一条荒村录千棵柳一名。千棵柳最早见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该县志卷首有地图标注的千棵柳位置大约在今天镇江市象山以东,焦东长江江滩一带,南面距离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北大门附近。现今大概寻访位置是禹山路与谷阳路交叉口朝北进入,靠近中冶蓝湾小区北面,经过长江村村委会西侧数百米江边。

   
史料中载:民国25年(1936年),镇江县城区(一区)划焦东乡为象山、京岘、斧鼎、千柳4个小乡。民国27年(1938年)8月,象山、京岘、斧鼎、千柳4乡合并,称焦东乡。34年(1945年)复将焦东乡分为象山、京岘、斧鼎、千柳4乡。37年(1948年)10月,4乡合并复称为焦东乡。19564月,原京岘、斧鼎乡的部分自然村划给千柳乡,其余划象山乡。同年9月,千柳乡合并给象山乡

   
《润州区志》记载说,汝山乡长江行政村,东界江苏工学院,北临长江,村委会驻卢家圩。1959年,建立千柳大队,'文化大革命期间易名,因北临长江而得名。1983年,撤大队建行政村,有吕家圩、东八岸、西八岸、卢家圩等8个行政村。《镇江地名录》(镇江市地名委员会编印,1983版):长江大队,原名千柳大队,驻地在吕家圩。千棵柳村实际是由卢家圩和吕家圩两个小村子组成的。中间间隔了一条小河,文革中千棵柳村名易名为长江村长江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总结历史上长江村的地名叫法:先后有过千棵柳村,千柳乡,千柳大队,长江村四种。


   
历史上文化名人谈及千棵柳地方,有诗文可以考据有清郑板桥作《菩萨蛮宿千科柳》,词云:渔家泊在清淮口,西风稻熟千科柳,茅店挂新红,酒旗青更浓;买酒将鱼换,得酒船头转,岸上打场声,渔歌水上清。另有民国时期才子卢冀野(1905-1951),于1934年春郊游镇江曾作《京口春游,次荆公西太一诗韵》六言诗云:倦矣天涯羁旅,几回梦到村西。门外千株杨柳,归来燕子凄迷。,他又在诗末注释中批言:吾家本丹徒,祠墓千棵柳村。余数过京口,迄未能往。

   
在镇江民间据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解说千棵柳的由来:清朝时候,镇江本地有一个人做了朝廷高官,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凯旋之际,看到居住在长江边上的老家乡人年年遭受长江洪水灾祸水患之苦,他便把皇帝赏赐给与他的财物全部捐赠出来,变换钱物,购买大量柳树,在家乡边堤坝外长江滩涂种植,一起种植了有整整一千棵柳树,保护了堤坝由于江水对其冲刷塌陷造成的危害,从而由此避免了夏季水患破堤之灾。可见前辈古人很聪明利用种树植柳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早有经验。


   
此前20051月镇江文史学者裴伟曾著有《郑板桥、卢冀野词中的千柳》考证一文。裴伟先生还认为,千棵柳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人文意蕴,可以考虑恢复。张风雷学者也于201110月发表《吾家本丹徒  祠墓千棵柳》一文,对千棵柳历史渊源著文比较详细考据其来由出处。

   
综合上述历史资料,可以佐证镇江焦东长江村东侧的千棵柳林,存在的历史沿革情况来据此可以推断,在百余年前民国时期,千棵柳就已经栽种生长存在,距今这片柳林已有百余年历史了。

 

(二)千棵柳的现状危机 

   
千棵柳引起镇江市民关注的是20121129日京江晚报刊载的《清代江滩柳林被毁 镇江兴建观光带帮倒忙》记者陶春报道,惊悉千棵柳江堤古杨柳有可能会被夷为平地,引起世人的强烈关注。此后镇江各大媒体的关注连续采访报道晚报、新闻频道、民生频道都在陆续跟踪关注千棵柳部分被毁事件。综合媒体多个版本报道与长江村千棵柳关联的消息有如下几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京口区水利局多经科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此处江滨自1992年以来,滩涂逐渐淤积形成近千亩滩涂,按照规划,要把现在的80多米宽的千棵柳林向北扩展到300多米,形成一条旅游休闲观光带。在动工施工前,施工单位承诺表示,不破坏现有柳林。对于已形成的毁坏现象,京口区水利局林业科将尽快赴现场调查,如有毁林现象将立即进行处理。但据网上爆料的图片中显示出来,千棵柳林东侧,距离长江与河汊入口不远处,大型渣土车把各种渣土和建筑垃圾倾倒在这块柳树林边的。图片显示有一些柳树已经被渣土覆盖掩埋掉,或者倒伏。千棵柳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这是引起网络网友以及镇江媒体关注重视的起因所在。

   
第二个版本是:京口区水利局,局里堤防管理所所长张建拿出京口区农委的批复文件回应记者,此次开发这块滩涂是去年2011月份,一家叫做欢乐生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承包使用将污水处理厂东侧的千亩江滩荒地,发展养殖产业。京口区农委在通过防洪评价报告后,今年20123月同意对此处林地进行采伐更新,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文件。这是一段很值得细究的话题,其中采伐更新,如果换成正常用语,会包含着更换树种重新种植的意思,也意味着有可能千棵柳要被采伐更新掉。

   
第三个版本是:有一段记者参访京口区相应主管部门视频画面,显示有一个女工程师对于千棵柳的现状提出说明,她说柳树的寿命一般在4050年,这批千棵柳推算可能是上个世纪70年左右植树种植下来的。在网上百度里介绍说柳树寿命一般在150年左右,但垂柳寿命在4050年左右。但实际在现场看到的并不垂柳品种。而是常见乔木柳树。如果这个版本成立,那么上述镇江文史学者的引经据典考证千棵柳有百余年历史就是虚妄之说了。

   
第四个版本:据媒体披露,京口区全面启动2013年二季度11个项目合计40万平方米的征收拆迁工作。其中大禹山片区有5个项目,分别是东西八岸、吕家圩、卢家圩、何家门门、李家地块,合计23万平方米;江口村地块2.94万平方米;本月上旬辖区进入征拆前期准备阶段,416正式进场,力争5月底前各项目完成总征拆量的80%以上,6月进行扫尾阶段,确保上半年全面完成征拆工作。显然千棵柳所在的吕家圩、卢家圩也属于在拆迁范围里。这也是让很多人担忧不明究里的事情。

 

   带着上述困惑话题,本人于20134月和5月随网友跑了几趟千棵柳所在之地,经过长江村村委会办公所在地,向东步行不久就看到了传说中受到威胁的千棵柳树林,确实如同网上所说的那样,远看是一片茂密森然的壮观树林,走进树林才感受到植物生命的强大与震撼。数百上千棵柳树直立或者少数枝干倾斜,生长湿地滩涂上,茂密繁盛,很多树围有1多,主干明显,但多在树高2多处分叉生长,显然这是以前很多年前经过修剪整枝以后形成的长势树形。实际探查中发现很多柳树已经主干空洞,主干内部朽烂中空,只剩下大半圆圆形木质化韧皮部位还分枝生长抽条发叶。在一些空洞的树洞中共生或者寄生着很多野生花卉。形成千棵柳树林里特有的植物共生奇异现象。很多柳树主干和枝条上生长着长须般密布的气生根,可见在夏季江水上涨时节,这片柳树林曾无数次被淹没过。生在在江水中的柳树为了呼吸而长出了气生根。也显示出以前长江水位的高低状态。

   
初到千棵柳树林里面,会悠然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电影戏曲片《野猪林》类似的场景。静幽幽的树林,阳光透过披针形柳叶斜照进这片古老的柳树林中,显示出斑驳绚烂的光影色调。漫步在齐膝盖深的茅草中,在阳光下很多草本野花竞相绽放,在这片传奇的千棵柳树林里面,大自然把春天里的静雅绚丽的浓郁色彩展示给每一位真诚到访者欣赏。如同观赏一幅幅树林风景油画。此景此情会让人想起远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梭罗笔下所描写的《瓦尔登湖》书里所描写的瓦尔登湖滩涂的美丽景色。散步穿行在柳树林里,四周静静的没有声息,除了偶尔会有啾啾的鸟鸣,偶然飘拂过的微微的春风。和煦的春阳下,枯朽沧桑的柳树旁,这是一处适合苦行者沉思冥想的好地方,会想起很多人生中无数次被关注过的话题,比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个人渺小与大自然的博大包容等等。


   
走到东侧长江与以处河汊入口处,也是千棵柳的最东端,见到了被渣土和建筑垃圾的掩埋堆积起来的所谓要建立观光带的道路,约有3040宽,数百米长一直延伸到远处长江边滩涂中。这条垃圾铺设的道路东西2侧依然可以看到因为垃圾倾倒被埋压的柳树树干。很多柳树就在这些垃圾堆旁生存着,并时刻还有被侵占被彻底掩埋的肯能存在。不由的让人痛心揪心。据说这是镇江目前最后一块原生态的湿地——我们城市的生态净化之肾。镇江另外2处湿地:北固山,征润州湿地与之比较,显然千棵柳湿地更加具有历史上的观赏价值性。毕竟这是原生态,未有经过人工改造规划过的,如果不是这次开发闯祸的话。也许这块柳树林湿地还不被广大镇江市民们关注。在工地附近遇到一个老者,他反复的询问是不是记者,从与他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很担心记者再来曝光此事。据说现在已经停工了。但实际已经被填埋的部分柳树也许永远不可能再次清理出来,复原生长了,已经死亡了。远远的呆望着眼前由垃圾渣土组成的土质道路,再抬眼欣赏逐渐缩小领地的千棵柳树林,会想到一个问题,在城市生活中,毁坏森林环境,建造自己据说可以休闲运动的观光慢生活场所,可谓屡见不鲜。这是本末倒置的事情吗?还是领导决策者的思维理念方式与普罗民众愿望想法南辕北辙?千棵柳事件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话题。

 

三)开发利用千棵柳湿地资源的设想
 
   
湿地在百度百科中定义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湿地具有改善人类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调节水分,湿润气候,减少温室效应,等等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之称;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里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很多珍稀水禽的繁衍生活包括迁徙都是在湿地里,鸟类的栖息地,因此湿地被又称为鸟类的乐园

   
柳树是中国原生树种,柳树有别名:旱柳,杞柳,水柳,河柳,垂柳,江柳等等。是我国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在史前甲骨文已出现字存在。属于落叶乔木,具有耐寒,耐涝, 耐旱特性,柳树具有净化污染水质作用,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树种,也是中国传统园林,防护林,绿化林带种植的常见观赏树种,

   
在中国传统柳文化中有插柳,折柳,射柳,赏柳,喻柳,咏柳,爱柳等等名词说法。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曾经为柳树吟诗作画,留下无数的诗歌文章称赞褒奖。早在诗经《采薇》里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美好的诗篇。唐朝诗人贺知章有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赞美春天杨柳姣好形态,其诗境如画。大诗人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即为其杰出柳文化经典代表。最著名的歌咏柳树的诗词,相信很多镇江人一定会记得:北宋时期最后在镇江去世的词人柳永有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思念,成为了古典诗词中的流千古绝唱。为世人所品味赏析。其他还有与关于柳文化相关联的例子举不胜举。


   
我们镇江是拥有3000多年文化历史的名城,是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当今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随着城市现代工业化发展,古老的镇江历史文化遗存正在受到安全威胁,很多历史古迹遭到人为破坏和逐渐消失中,相信每一位镇江人对于近年来遭受的化工污染威胁记忆尤新。千棵柳树林是这座我们城市里一块特有的原生态湿地景观,同时具有柳树文化和湿地景观2种自然资源兼备。现在正在遭受湮没林毁的危机中。个人观点,现在准备要建立的休闲观光带,利用废弃的垃圾建筑物填埋湿地滩涂,抬升增高湿地地面,破坏了原来天然原生态湿地的特有地貌特有地貌,应该保护现有湿地景观基础上,尽可能原汁原味的利用滩涂现状打造观赏景点,原生态不损坏现有湿地资源为上策。合理保护保存这块湿地滩涂,利用这块其他周边城市比较罕见少有的千余棵柳树林,打造柳文化品牌,围绕这里特色千棵柳做足文章。开发出镇江长江滨江湿地段极具新奇柳文化特色湿地公园新景观。希望广大市民出谋划策,为这处镇江最后的湿地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是功在当代,造福千秋,利在子孙,关注民生生活,安居乐业的大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