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监利面点师卖包子创造大收益 年赚30多亿

 秋天的海 2013-05-14


A-A+2013年5月14日07:53长江商报3 条评论

中山路大东门,向良秀与丈夫黄古强一同经营着一家小包子铺。本报记者 傅坚 摄中山路大东门,向良秀与丈夫黄古强一同经营着一家小包子铺。本报记者 傅坚 摄

  长江商报消息 5月6日,武昌大东门,凌晨三点钟,大多数人们都在熟睡中,47岁的黄古强、向良秀夫妇已早早起床,开始准备当日上午的包子和馒头。

  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几乎每隔一站路就有一个像这样的包子铺,作为食客或许只在乎哪家的包子又大又香,并不一定留意到,这些卖包子的老板大多操着一口相同的监利口音。不光在武汉,在上海、广州等地,都可以看到监利人开的包子店。

  据统计,像老黄夫妇一样在外从事面点制作的经营者和技师在监利全县约有13万人,一年可赚回30多亿元。他们的家乡毛市镇更被称为 “中国面点师之乡”,以毛市镇为代表的“监利面点师”是湖北省十大劳务输出品牌。

  能人效应

  近半人口卖包子 小镇荣获“中国面点之乡”

  “卖包子能发财,村里的小洋楼几乎都是包子‘换’回来的。” 黄古强和向良秀是毛市镇姚铺村一组的村民。向良秀回忆,早在上世纪90时代,村里就有人在武汉、上海等地卖包子,在当时收入很高。同村邻居在外卖了一年包子后,就在家造了个两层楼房,让她和丈夫羡慕不已。

  做包子是“草根”活,走出家门卖包子,来源于村民最原始的发财冲动。 监利外出做面点人数最多的乡镇当属毛市镇。上世纪80年代前期,拥有人口6.5万的毛市镇,耕地面积11万亩,人均不到2亩。村民常抱怨:"富字下面是个田,没田怎么富?毛市镇群力村的刘义清,就是第一个外出“吃螃蟹”的人。

  1978年,刘义清随家人搬到毛市街上,开了一家包子铺,带出了不少徒弟,但在小镇上卖包子,生意一直清淡。1985年,刘义清与家人决心到武汉闯一闯。他来到汉正街,“搭”着别人的门面经营包子馒头,一年下来,净赚了1万多元,成了毛市最早的万元户。

  看到做面点生意赚钱很快,毛市镇不少人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纷纷走出家门,以“一对夫妇一个窝,一个炉子两口锅”的家庭作坊模式,在全国各地开起了包子铺,有的甚至把包子铺开到了国外。

  目前,这个位于监利县中部、人口7万多的小镇,村里一半以上的人外出打工经商,其中从事面点制作的近九成,超过3万人。2009年,中国粮油学会通过市场调查,授予毛市镇“中国面点师之乡”称号,获此殊荣的乡镇全国仅有三个。

  亲邻互助

  亲带亲,邻帮邻,家庭作坊可年入40万

  老黄夫妇便是这家庭作坊式包子店的一员。2000年,老黄决定来汉卖包子,经过村里熟人的介绍,夫妇俩在大东门一个菜场内开起了一家包子铺,“头一年就净赚3万,比在家务农的收入增加了一倍,我们决定继续做下去。”

  “现在店里一天能卖1000多个包子,毛利2000多元。”向良秀称,自家的生意在老乡同行中只能算一般,一年一般能赚10多万元,生意好点能赚20万,“我们村有人在胭脂路卖包子,一年赚40万元没问题。”

  虽然收入可观,但老黄夫妇表示卖包子赚的都是辛苦钱。“早点卖的就是一个‘早’字。”向良秀说,附近工人每天六点上班时会来买包子吃,所以黄古强必须每天3点起床做馅、和面包包子,才能保证天亮后有包子可卖。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菜场内的小摊位已不能满足每日的生产量。2009年,夫妇俩将包子铺转到离菜场不到100米的位置。随着技术逐渐提高,设备也逐渐由以前的煤炉铝锅发展到蒸气炉、和面机、绞肉机等现代化装备,效率提高不少。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谁家有困难有需要,互相搭把手,有钱一起赚。”向良秀说,很多亲戚在做这一行,哥哥的两个儿子现在已经开了四家分店。向良秀的两个儿子上完高中就出来打工,现在在别的包子店里学手艺。去年,全家人共同筹资40万元,在无锡加盟了一家包子品牌连锁店,“新的包子店正在装修,这个月底就可以营业”。

  向良秀介绍,除了自己全家都在做包子外,姚铺村90%的人也都在外卖包子,“全村人做这行,都是亲戚带亲戚,邻居帮邻居,一个带几个这样慢慢带出来的。”

  发展品牌

  培训升级,“监利面点”产业链现雏形

  做包子的很多,为何水稻大县监利能把包子卖得俏?“做包子是简单手艺,能吃苦就能赚钱。”向良秀认为,做吃的东西,要用“心”做,每天做同样的包子,认认真真才有好收获,不能出现味道偏差很大,口感时好时坏。

  开店上向良秀也有自己的一套生意经,选址一般要在菜市场、超市、工厂、学校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此外,包子店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摸清当地人的口味不断调整包子的馅,否则很难吸引顾客,“有人喜欢吃菜包子,有人喜欢吃肉包子,抓住顾客好的那一口,才有做不完生意。”

  监利县面点师协会副会长冉幼武介绍,据镇里走访了解,大家普遍认为包子投资是一个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无积压的行业。从最初的原始发财冲动做包子,到现在已形成了“监利面点”产业链,中国粮油学会旗下安琪酵母公司跟毛市镇合作开展面点师、面点行业营销策略培训,监利面点师在外面做的基本上都用该品牌。自2005年以来,毛市镇举办了9次面点师技能大比武活动,县劳动部门培训面点师1万多人次,助推监利面点产业从家庭作坊式向规模化工厂加工转型。监利县面点师协会成立后,也着力使监利面点增加花色,提高档次,推行标准,形成品牌效应。

  ■未来

  品牌+创新 “劳务经济”转向“老板经济”

  近30年来,监利人的面点生意一步步提档升级,但没有自己的品牌是硬伤,现在家庭作坊式的包子店做得是体力活,赚的是辛苦钱。安徽怀宁县江镇与毛市镇同为“中国面点师之乡”,但江镇人创立了巴比、老台门、德比、蒸功夫等多个连锁经营面点品牌。与江镇比,毛市在面点师从业规模与技能上要占优,但在品牌经营上却有差距。

  冉幼武介绍,目前,监利县年收入达百万元的“包子王”有80多个。安徽“巴比馒头”1000多家连锁店中7成加盟商是监利人,监利人自创品牌“青露馒头”也发展到500多家。除了卖包子,监利面点师还一直“不安分”地想要创新。监利柘木人陈子贵2006年开起公司卖卷饼,如今他的“贵哥卤肉卷”已开进武汉多个商圈,全国直营店和加盟店发展到800余家,遍及200多个城市。

  谈到将来,冉幼武说,监利面点行业将逐步走上了品牌化和连锁经营的之路,“指不定也能出个中国的麦当劳”。

  ■他山之石

  “蒸功夫”的老家——江镇

  上世纪80年代,安徽怀宁县江镇镇农民奔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租赁店铺做馒头,进而自发带动周边的亲戚朋友加入馒头大军,形成了面点产业的雏形。 经过近30年的滚动发展,“江镇馒头”已香飘五洲。据统计,江镇镇3.5万人,有近1.1万人从事馒头等面点行业,从业人员中,1年赚5万多元的占40%,全镇每年可赚回近2亿元,并涌现出上海“巴比”、北京“蒸功夫”等17个自主品牌。

  策划/统筹程涛

  采写本报记者 余鲁西 蔡方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