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前心理辅导(初三讲座)

 中外比上 2013-05-14

一、正确认识中考

 

第一中考作为一种评价和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本身有一定的科学性,或者

说到目前为止,

没有谁提出一个新的方法替代中考,

起到严格筛选的标准。

通过

中考选拔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其中不乏有一些成为社会栋梁的人才,

但是也有一

些虽然通过了中考的选拔,

但是还不如一些当初没有考上的孩子,

我觉得第一要

对中考的制度少一些批判,你应该接受,因为你即使不接受,也要去面对它。

第二,我觉得中考现在,我用一个网络上常用的词,

“妖魔化”,现在有一种趋

势,

把中考说的既神秘,

又可怕,

而且好象它特别多的突出了它的不可控制的因

素。但是事实上,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

你除了要认真复习,调整好自己

的状态以外,很多客观的因素并不需要去考虑它。

 

考试对学生来讲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因为学生经常要考试,

应自然、

轻松地

对待,但考试又是一次智力上的竞赛,应认真、紧张地安排。把平常与认真,轻

松与紧张处理好了,

又能勤奋学习,

就可顺利地通过考试并得到良好成绩和成就

感。

 

例:

100

美元的故事。

 

中考早就进入了倒计时,

此时此刻我很理解同学们的心情,

大多数同学或多

或少地出现一些心理上的波动:

①可能有的同学越想多学就越学不进去;

②平时

一学就会,可一考就懵;③一到考试就感到心慌气短、呼吸急促、老想上厕;或

者每天为失眠、

食欲不振而烦恼;

④或者怕考不上理想的学校;

⑤怕辜负老师和

父母的期望;

⑥怕自己的功夫没用到;

总之心情越来越烦躁、

成绩无缘无故下降

和人际关系紧张。

 

考试结果与焦虑程度成倒“

U

”形相关,中等焦虑有助于集中精力,全神贯

注地进行考试,

考试成绩也最好;

如果一个学生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

没有一

点紧张焦虑感,大脑处于抑制涣散状态,不积极准备迎接考试,

“死猪不怕开水

烫”“破罐子破摔”,还有的学生“心里急,但行动迟缓,急不起来”??这些

学生当然取不得好成绩;但是如果焦虑过强,

“成败在此一举了”、

“我决不能

失败”、

“我要决一死战”,这样就会影响记忆、思维、注意,表现为心绪不宁,

健忘分心,神经过敏,使考试发挥不良。

 

这些都是考前心理失衡的表现。

考前焦虑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表明你对应考

的高度重视,

因为不被重视的事情不会引起过高焦虑;

二是表明你面对焦虑缺少

对策,

因为有把握应对的事情也不会引起过高焦虑。

中考关系到一个人的发展方

向,引起重视甚至引起焦虑原本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把中考看得过高,引起的

焦虑超过一定限度的话,

则会对考前复习和考试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我把同学们

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相应对策在这里简单地跟大家讲一讲,

希望能帮助有类似困

惑的同学稳度考关。

 

二、焦虑时如何产生的?

 

第一点:面临一定的危险、威胁和需要

 

心理学家米勒对白鼠做了一个“恐惧实验”,把一只白鼠放在实验室的

A

室内,

全室关闭后通以电流,

白鼠一只一只地经受了无法逃避的电击,

全部白鼠

所表现出来的反映大致一样:疼痛、惊吓、尖叫、跳来跳去、大小便失禁、(甚

至吓得脸色苍白,只是我们看不出来),白鼠在

A

室经受过数次电击之后,只需

放入

A

室,

尽管无电击,

也会表现出恐惧不安的情绪状态,

每个动物都对

A

室产

生了条件性恐惧。就如同对待考试一样,一听到考试将至,还没接通“电源”,

你就已经惊恐不安了。

其实人跟动物还不一样,

你们害怕的并不是考试本身,

主要因为考试刺激带来其它方面的刺激。

(考试失败,如何向父母交代,如何向

老师交代,

如何在同学中立足,

如何见江东父老?这许许多多的后顾之忧,

给了

我们压力,使我们忧愁。)

 

第二点: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

 

萨克森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先用一套问卷将学生分为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

再要求他们做“白鼠谜宫实验”

(一种心理学测验),对一半学生说:这是一次

非常重要的智力测验,

是你们进入学校后的复查,

也是你们重新分班的依据;

另一半学生说:这个实验很有趣,大家随便做做,做做玩玩。那么哪一组会产生

焦虑呢?当然是认为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那一组焦虑度高一些。

就象我们一

样,当我们意识到考试结果将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形象、父母的感受、同学老师

的目光时,焦虑情绪就产生了。

 

第三点:认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力不从心,能力达不到自己的愿望(亲爱的朋友,请

量力而为);二是没有信心,

考前就反复对自己讲,哎呀,我不行了,怎么那么

多知识不会,

怎么头脑不清醒,

怎么别人很有信心和干劲的样子。

怎么睡不着啊

(别人怎么打酣),怎么吃不下呀,以前我也是没有“考运”啊,我不行,快生

病吧,让我找个借口倒下吧。

如果这样,你焦虑定了,你也赢不了了,因为你首

先已经输给了自己。

有的同学曾经有过考试发挥不良的体验,

以为一到考试许多

坏“运气”就“自动化”来了。其实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你也没有必要给自己

“习惯性的暗示”,关键在于你自己。

 

 

 

 

三、如何应对焦虑?

 

1

、确立目标。

 

明确目标

-----

适度焦虑

------

高动机

-----

好成绩

 

阶段目标:表现在学习计划上

 

考试目标:按“

跳一跳,摘到桃”的标准搭好阶梯前进,如原来是

48

名,

这一次我要努力拿

45

名,然后

40

名,

35

名,

30

名。

25

名,

20

名,

10

名,

8

名,

6

名……

.

甚至第一名,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并且其中还会有反复,这都没

有关系,只要你执着上进,你一定会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

,但记住,不要急于求

成,

不要一下子就过高期望,

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夯实你的基础。

进步会越来越快。

 

2

、认知改变。

 

A

、初三学生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不正确的认知导致的,他总是习惯于去

想一件事的后果而不肯在努力的过程上下功夫。

对于考试他一直在想

“如果我考

砸了,

怎么对得起含辛茹苦的父母?怎么面对以前和现在的同学和老师?我的前

途会一片黑暗。”越想越怕,越怕越要想,也不管自己的想象有没有根据,也不

知道这种过多的想象费时费力,

可怕的结果正在向你逼近,

因为你忘记了脚踏实

地地学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在心理上输给了自己的妄自菲薄。

 

对策:

适当调低对考试的期望值。

过高的期望值和过低的自信相互作用,

产生重大的精神压力,

导致对考试的过度焦虑。

中考跟平时大小的考试并没什么

两样,反倒较为科学、客观和公正。一般来说,只要准备充分,考出好成绩是没

有问题的,完全没有必要将其神圣化而整日忧心忡忡。

 

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的命运完全取决于这次考试吗

中考万一落榜就永远

失去求学的机会了吗

 

就算真的名落孙山并且不再中考,

我就不会有所作为了吗

 

要确立这样的思想:

“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由我定”、“我已尽了力,考不上

也问心无愧”、

“考上最好、考不上仍有出路”,通过这样的理性思索与回答会

使你思路变宽,紧张变缓,心态变得轻松自然。

 

以后,

当你再纠缠在这些想法中的时候,

当你再在那儿预支失败苦恼时,

要学会责问自己,

你怎么知道你会失败?结果只有等它发生了你才会知道,

现在

你根本主宰不了它,所以无须花时间去胡思乱想,还是重视学习和复习的过程,

相信只要我脚踏实地的进行我的计划,

你就会成功。

结果还没发生,

不要过多地

去设想它,何况你怎么想都没有结果。

 

做一个“自尊”的人,不要做一个“虚荣”的人。虚荣是一种扭曲的自尊,

他做一切事情都在考虑别人怎么看他,怎么想他,父母怎么看他,怎么想他,因

此他会活得很累,

并且没有太高的质量。

“自尊”

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欲望和追求,

它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订立符合自己的目标,

规划好前进的步骤,

自尊的人不

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外界的挫折而停止自己的步伐。

 

B

 

困惑:本来身体啥毛病没有,可是一旦考试就头疼肚子疼啥毛病都来。

 

对策:

身体不适有时是心理焦虑的躯体反应。

如果医生证明你所担心的病纯

属子虚乌有,那就要防止让躯体不适成为临阵脱逃的“退堂鼓”。由心理应激所

导致的躯体疾病可以随着注意力向考试内容的集中而逐渐缓解。

也就是说考试的

时候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不适上,

因为这种不适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别理它,

把注意力集中到考试的内容上来,慢慢就能缓解这种不适。

 

1

)语言调节法

  

 

即自我暗示法,

害怕考试失败的心理比考试本身更容易使人失败,

具体做法

是通过一些有激励作用的内部语言,

使积极意识潜入自我意识,

直接对自己的思

想、情绪产生作用。例如,

在怯场心理的征兆刚出现时,可以通过简单、具体,

带有肯定性的言语调节自己,比如“我一定能考好

!

”“我有信心!”提醒自己

不必紧张,

对自己要抱有信心。

在暗示的同时,

也可在头脑中联想过去成功的情

境,以激励自己参与考试。

 

2

)转移注意法

  

 

在考试中遇到较难或没有见过的问题或题型时,应先采取主动的注意迁移,

减少焦虑,

回避这个一时解答不了或暂时回忆不起来的问题,

当其他问题解答完

之后再回过头来

“重新”

思考回避的问题。

这种做法可以使优势兴奋中心得以转

移。也可以休息片刻或者活动一下四肢、头部,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抑

制状态得到缓解。

 

3

)呼吸调节法

  

C

、坚持到底

 

想到自己多年的努力就要有结果了,

心中难以抑制的兴奋,

然而人有时容易

得意忘形,

这就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上,

一位国内跳高运动员

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

教练对她说:

“跳过这两厘米,

你的房子就到手了。

结果她失败了。

在洛杉矶奥运会上,

当受伤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同样面临着冲击

金牌的最后一跳时,教练对他说的是:

“你的妈妈在家等着你呢,跳完这轮,你

就可以回家吃你妈妈做的小馅饼了。”

 

洛加尼斯用他的毅力和精神风貌征服了

裁判。

最后一搏,

不要让自己被预支的幸福冲昏头,

而应以平常的心态去迎接它。

 

就好象

800

米赛跑。快到终点时,不要“我到了,我到了,我终于可以休息

了,

那么你就有可能被假想的目标熏昏头脑,

而倒在了终点线上,

应该说:

“冲

过去,冲过去。”有的学生开始学习时劲头十足,慢慢的坚持不下去了。这当然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没有科学用脑,以至于真的累了。

 

3

、劳逸结合。

 

为了防止考试前出现头脑不清晰或考试时思维阻塞,科学用脑显得尤为重

要,因为人的大脑如果负荷过重,就会导致兴奋和抑制的失调,平时过分兴奋,

超过一定的限度,

到了考试时却再也兴奋不起来。

还有的同学白天昏沉沉,

晚上

却来了精神,

这都是不科学调节大脑造成的不良后果,

因此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

累,

不要靠开夜车或猛然间突击而试图取得成绩,

要养成较固定的生物钟,

保护

好自己的大脑,做好打长战的准备。

 

当然你跟别人应该比效率而不要比时间,

你觉得自己大脑需要休息了,

需要

通过活动来兴奋一下了,你就去做,不要自己累得要命,看到别人还在学习,你

就强打精神,

好象只有在时间上不输给别人才放心,

而考试是考我们究竟掌握了

多少知识,而不是究竟花费了多少无用功。聪明一点,定好计划,劳逸结合,提

高效率。

 

要劳逸结合

 

,保证睡眠,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学习效率。尽管学校和老师

一再地强调初三的学习过程中,

要劳逸结合,

但事实上仍有太多的学生进行“学

习疲劳战”。很多同学都是在上半学期还能挺住,下学期还没有到考试的日子,

身体和心理就出现了严重的损坏,

不得已要放弃学习活动,

临考前,

保证自己在

晚上

10

00

左右睡觉。

“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不是我们学习不努力、要偷懒,

是为了能够保证我们持久的学习动力和能量,

学习不是谁用的时间长谁就一定能

够成绩好,

学习重在方法和效果。

只要我们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注重学习的质

量和效率,我们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

 

 

困惑:

充足的睡眠是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的重要保证,

可是有些时候越想睡

却越睡不着。

 

    

对策

1

:失眠有时是心身疾病的危机,但在更多情况下却与两种因素密切相

关。一是生活程序紊乱,饮食、睡眠与娱乐活动完全跟着感觉走。因此,要让生

活节奏接近日常水平,

到点就睡——不论想不想睡;

到点就起——不论想不想起;

到点就学——不论爱不爱学。有规律的生活会使你安然入睡。

 

    

对策

2

:引起失眠的第二因素是对失眠太担心,偶尔失眠就引起异常关心,

异常关心与失眠形成恶性循环。

到了睡眠时间就立即躺下。

能睡就睡,

睡不着觉

就在卧床状态下闭目回忆当天学过的知识。

但是在心理上要做好

“彻夜不眠”

精神准备。事实上,失眠往往是怕失眠的产物,而主动期待“彻夜不眠”却可能

成为安眠良药。

 

对策

3

:哈欠法。不断地打哈欠,一次打哈欠的时间大约为

6

秒钟,在这期

间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得到完全松弛,能够帮助入睡,要注意打哈欠时

要让脸部的肌肉都运动起来,全身舒展,这样才有效果。

 

对策

4

:以上方法都不管用了,那睡前用比较热的水泡脚十几分钟。加速度

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

 

现在正是突击复习的时候,

可是有些同学越想学却越是看不进书,

即出现

“滞

学”的状态。

 

    

有两种原因可以导致这种“滞学”状况。一是过度复习致使大脑过度疲劳,

无法吸收新信息。

第二个原因是眼睛盯着书本,

心中想着结局。

对中考结果的过

度担心使盯着书本的眼睛无法投入地读进去,不过是“盯着”而已。

 

对策

1

科学用脑注重效率,

睡眠充足劳逸结合。

考生在复习时要集中精力,

注重效率,讲究方法,在大脑疲劳时要及时休息、及时调整,每次学习不超过

0

分钟,必保持休息

0

分钟,最好采取户外体育活动的方式进行“积极休息”。

 

    

对策

2

:假设自己落榜无疑,权当考试的目的只是量一量自己与金榜之间的

距离。

对结果不过分牵挂了,

被这种牵挂所分流的精力就会转化为你的学习效率。

 

对策

3

:饮食清淡营养丰富。考前身体消耗比较大,合理的饮食可以及时补充考

生的体能消耗,提高大脑的学习效率。但饮食要清淡、鲜美,选用富含维生素和

热量的食物。

绝对不要饮含有添加合成色素的饮料,

因为合成色素会干扰神经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