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龙虾系日军生化部队引进 专家辟谣

 畅行东方 2013-05-15
小龙虾系日军生化部队引进以食尸体 专家辟谣

2013-05-15 07:01      来源:中青网

 

  网传小龙虾是当年侵华日军生化部队引进中国用来专门处理尸体,同时称其体内积聚了大量铅、镉、铬有害重金属。小龙虾再次陷入争议。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记者昨日采访了食品安全专家、科普专家、医院、烹饪协会等多方面人士,为公众答疑解惑。

  1 小龙虾是虫?

  【传言】 小龙虾不是虾,是一种虫子,外国人都不吃。

  【验证】果壳网科普专家瘦驼昨日介绍,小龙虾是一种淡水螯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蜊蛄科螯虾亚科。它也有自己的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的故乡既不在中国,也不在日本,而是来自遥远的北美洲,主要栖息地是墨西哥湾沿岸,特别是密西西比河口附近的区域。

  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在干净环境和污染环境都能生存,是这类虾的特性,小龙虾能吃的东西很多,胃口很好,属于杂食性动物,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都吃得下。

  记者昨天查询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有过统计,全世界每年小龙虾贸易量高达30万吨以上。科普专家瘦驼说,在小龙虾的故乡美国,早在200多年前就开始吃小龙虾了,而且量很大,还有不少专门卖小龙虾的市场,欧洲国家也吃,只是日本人确实不爱吃,因为觉得小龙虾肉质比较柴。

  2 曾用来帮日军处理尸体?

  【传言】二战时期,驻华日军生化部队将克氏螯虾(小龙虾的前身)进行基因改造后,运到日军驻地,以摄食未火化完全的尸体为生。

  【验证】果壳网科普专家瘦驼表示,克氏螯虾就是小龙虾的学名,并不是什么前身。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的时间大约是1927年,主要是把它们作为牛蛙的饲料。另外,小龙虾确实是日本带到中国来的,约在1929年,也是作为饲料、食物的,最早登陆的地点在南京附近。但这时,抗日战争尚未爆发,南京及周边地区并非日占区,不存在处理尸体。

  此外,抗日战争时期,基因的概念都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基因改造。

  瘦驼说,“小龙虾生存能力强,但本身不具备处理污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