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分赢得总冠军的时代何时到来——勇士落后,但三分球已经取得领先优势

 相约归渡头 2013-05-17
三分赢得总冠军的时代何时到来——勇士落后,但三分球已经取得领先优势  由 闻人东 发表在虎扑篮球·篮球场 http://bbs.hupu.com/nba
随着马刺对勇士比赛的展开,“投篮不足以赢得总冠军”的言论可能会重返,因为最近三场比赛,勇士的双枪日渐受到压制,马刺虽然仅以3-2领先,但是系列赛的特色似乎正在向着“防守赢得总冠军”的方向发展。

这也许暂时还是事实,不过请注意马刺赢得的天王山之战(他们本系列赛打得最好的一场比赛)中,三分21投10中,恰巧是他们在第一场比赛之后唯一在三分线上有优势发挥的一场。

当然,勇士赢下的两场比赛也都是三分线外发飙,尤其克莱-汤普森用9投8中的三分球帮勇士战胜了马刺,结束了16年来勇士在圣安东尼奥的30连败最为典型。

系列赛中唯一一场双方三分球发挥都不好的比赛是马刺赢了,这似乎可以支持“靠投篮不能赢总冠军”的说法,可是抛开那场比赛库里受伤不提,这场比赛也可以解读为“当双方倚重的三分球都打不开的时候,马刺有更多武器”。

所以我们还是可以讨论这个问题:

三分球是否正在从一种战术手段,上升为一种战略目标?

三分球在1979-80赛季引进NBA的时候,一直在NBA打球和执教的Al Attles(勇士1975年总冠军时的主教练)仅仅是因为“三分球有可能增加比赛的刺激程度”才勉强投了赞成票,他觉得“我们的比赛很好,没必要去改变……干嘛不规定每次成功的后门战术上篮成功记三分?”。

听起来有点太顽固,不过当时人们确实不知道三分球能带来什么。曾在ABA——后者曾经把三分球和扣篮当作营销的手段以和NBA竞争——执教过的凯文-洛克里游说大学联盟采纳三分线的理由是:“想想看,如果落后8分,有三分球就可能在3个回合里反超比分,两分球就需要4个回合”。

实际上,ABA场均每队投三分球的次数大概在4-6次左右,而且是从第三个赛季开始出手次数日渐下降,场均得分超过110分的ABA联盟平均每场只有十几分来自三分线外,充分说明即使是从建立开始就有三分线的ABA联盟中,三分球也不是一个得到充分利用的进攻手段。

部分原因可能是ABA的三分命中率始终徘徊在29%上下。

和ABA不一样,NBA引进三分线后,联盟的总三分命中率在第8个赛季,也就是1987年,成功突破了30%大关。30%的三分球命中率相当于45%的两分球,而当时联盟的总体命中率已经下降到48%,三分球的效率已经很接近两分球了。这一年联盟场均每队三分出手首次突破4次,达到4.7次,这个数字在如今的NBA个人三分出手榜上排名30名开外,而且比那时候一支球队48分钟内射三分次数更多的33名球员中还包括场均只上场25.8分钟的卡特(出手4.9次)、场均24.0分钟的马库斯-索顿(出手5.3次)、场均25.2分钟的卡洛斯-德尔菲诺(出杀手6.3次)这样的人。如果都计算48分钟内射三分的次数,那么今年有134名NBA球员比当年NBA一支球队全场射三分的频率高。

1988年斯蒂芬-库里出生,今年,库里在48分钟内三分射最多榜上排名第12位,平均每48分钟出手9.7次,而NBA球队场均出手三分的数字直到1993-94赛季才超过这个数字,当时库里6岁,克莱-汤普森4岁,已经是可以和篮球一起玩的年纪,而斯蒂芬的老爸,德尔-库里也在这一年中,生涯首次单赛季命中三位数的三分球,生涯前8年总共投进469个三分球。

本赛季,库里和克莱-汤普森合计投中的三分球(常规赛+季后赛):546个。

实际上,1989-90赛季,三分球就第一次变得比两分球整体上“合算”:这一年联盟三分球命中率达到33.1%,即每次出手可以得到0.993分,而两分球的命中率是48.8%,即每次出手得到0.976分。

1990-91赛季是最后一个“两分比三分合算”的赛季,这一年联盟持续8年的三分球命中率上升势头首次被打断(32%),但1992年,决定性的时刻到来,三分命中率回到33.1%的水平,而两分球命中率是48.6%,那一年之后,三分命中率再未低于33.3%,相当于两分球命中率50%以上,两分球的总体效率再也不能和三分相比。

当然,不能忘记1994-95和95-96赛季联盟缩短三分线的火上浇油促进作用。

不过总体上,这个趋势显然和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NBA的防守水准迅速提升直到90年代中后期达到巅峰的过程是有关系的,越来越高的防守质量让两分球命中率遭遇打击,尤其是从1995年开始一路下滑,98-06年的9年间连续9年不足48%,当初只是用来娱乐和赌博用的三分球成了新的战术棋子,随着现代科学提高了球员的速度和对抗能力,篮球场第一次显得那么拥挤,三分球的第一个战术功能得到了承认:拉开空间。

讽刺的是,三分球刚被引进的时候,被怀疑可能会让已经很严重的明星个人英雄主义篮球变得更无法无天。可是十多年发展之后,个人英雄主义篮球确实更加无法无天,但三分球最先赢得声誉却是因为其战术作用、对团队的加成。1995年的休斯顿火箭成为一支标志性的球队,靠着奥拉朱旺+射手的组合,奥拉朱旺本人和火箭队都打出了巅峰表现,那支球队被认为是总冠军队伍中最为单核的一支,而球队的疯狂三分球当时被认为是奥拉朱旺强大个人能力喂养的结果——但以如今的眼光看,应该说是可怕的奥拉朱旺和强大的射手群互相成就才对。

1994-95赛季开始前,NBA把23英尺9英寸的三分线缩短到22英尺,结果所有球队都开始爆发,NBA第一批单赛季三分球进球超过500个的球队全都诞生在这一年(本赛季常规赛,只有6支球队三分球命中不到500个)

1993-94年常规赛,火箭成为NBA历史上第一支单赛季三分球进球数突破400个的球队,1994-95年常规赛,火箭队82场比赛疯狂射中646个三分球,考虑到当年三分线只有22英尺,这个数字应该打一点折扣,但大致也不低于本赛季联盟平均水平(587个)了。而季后赛三分手们更加可怕。22场射中189个三分,场均8.6个放到今年也能排到第六位。

这种inside-out的战略确立了三分球“拉开空间”的战术地位,一直作为有强力内线的球队的一个战术选择,直到大范甘迪在魔术把这种战略纯化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至于身在庐山的霍华德以为主帅纵容外线球员胡乱出手却剥夺了自己的出手权,离开之后才发现大范甘迪和射手群是在用生命为他的单打拉开空间。(纯粹出于蛋疼,我算了一下大范时期的霍华德和射手们的得分情况,霍华德的TS%为60.9%,也就是说把罚球折算为出手数后,魔兽平均每次出手可以得到1.22分,而同期热火全队的三分命中率是37.7%,相当于每次出手得到1.13分,而本赛季霍华德在湖人的TS%是57.3%,相当于每次出手1.15分)

不过当年被担心的个人英雄主义三分球毕竟还是出现了,就在火箭的奥拉朱旺+三分大队逐渐凋零之后,世纪初出现了一支把射三分当作乐趣的球队,波士顿凯尔特人。在安托万-沃克和保罗-皮尔斯两大炮手的引领下,从2000-01赛季开始凯尔特人蝉联三年联盟三分进球数冠军,投进数越来越多,但命中率越来越低,成为一时令众人侧目的另类。

可是02年,换帅奥布赖恩的凯尔特人杀进了东部决赛,03年,常规赛中两大炮手分别只有30.2%(皮尔斯)和32.3%(沃克)的三分命中率的情况下,也闯进了第二轮,因为马丁锁死沃克才被后来的东部冠军篮网横扫出局。依靠开放的进攻和坚强的防守,凯尔特人成了最先吃螃蟹的一批球队之一。

比凯尔特人更成功的是小牛,在老尼尔森的开放式进攻理念下,小牛打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篮球:极低的助攻率和失误率,很高的节奏和大量的投射,一种异常纯粹的跑轰策略:跑到前场,投篮,回防,这一套在后来他执教勇士的时候被进一步异化到了用哈灵顿打中锋,全员拿下篮板后都有权直接运球到前场直接投射的程度,而且完成了黑八奇迹。

凯尔特人和小牛都把持球人的三分出手权从潘多拉的盒子里放了出来——至少以当时的篮球观点看是这样。但是今天回顾,说他们是先行者似乎更恰当。

因为在世纪之交,已经具备了如下条件:

能运球、技术全面的超级摇摆人,以科比和麦迪那一代摇摆人为代表,他们用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赢得了在外线的任意开火权;
三分球命中率达到溢出程度的真正炮手——他们不是射手因为他们不是以等球、接应为主要外线出手选择——比如雷-阿伦和迈克尔-里德。当阿伦在大量持球的同时还投出43.4%的三分命中率(等于两分球要投到65.1%的命中率,一个奥尼尔都达不到的标准)场均投中3.3个三分球(也就是10分)的时候,三分球从辅助火力晋升主要打击武器的时代其实已经到了。

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找到如何把三分球从战术图上的候选项变成头号选择的进攻体系了。

回到马刺-勇士系列赛第一场,看看斯蒂芬-库里在做什么:

阵地战中,博古特是库里的最好帮手。当博古特高高提到三分线弧顶位置设置掩护的时候,库里就有可能得到一个瞬间摆脱掉防守的机会,依靠自己的强大投篮能力,投出一记致命三分;快攻中,库里如果没有看到很好的一传机会,往往选择运球前进,在对方后卫还忙于退防的时候就突然扔出一记三分球:这两招就让马刺几乎付出了第一场失利的代价。

相比于克莱-汤普森更传统的三分选择(基本上以空切和空位接球投篮为主),库里正在把三分变成一种主动的进攻选择,而且和当年的胖头陀沃克不同的是,季后赛迄今他98投40中,三分命中率40.8%,这可以换算成61.2%的两分命中率。对此,马刺采取了一种奇特的战术,用格林和伦纳德的身高来防守库里,宁可让库里突破,也不肯让库里在帕克头上投三分。

不到10年前,NBA还是一个把宁放投不放突奉为金科玉律的联盟。

库里的脚踝让他无法延续自己的表现;但是谁知道哪一天,真的有一群把三分球当作进攻优先选择的球员出现,从而改变篮球生态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