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人嘲夏贵诗

 风云际会2009 2013-05-17
        夏贵(1197-1279) 宋安丰(今安徽寿县)人,字用和。在对蒙、元战争中屡立战功,官至淮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庐州。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在鲁港(今安徽芜湖附近)临阵而逃。次年二月,以淮西降元,授行省参政。十四年,升左丞。
        以上摘自《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80年代版)无“夏贵”词条。

        元蒋正子《山房随笔》载,“有刺夏金吾贵云:节楼高耸与云平,通国谁能有此荣?一语淮西闻养老,三更江上便抽兵。不因卖国谋先定,何事勤王诏不行?纵有虎符高一丈,到头难免贼臣名。

        人谓北兵既至,许贵以淮西一道与之养老,故戢兵不战。然宋当国者处置失宜,力诏贵及其子松上流策应。又知正阳失利,松已死,不能无憾。又俾受孙虎臣节制,乃大不乐,本无战心。况秋壑退师,数十万众一鼓而溃,夏虽勇健,亦何为哉。”

    《三朝野史》载,“至元丙子(公元1276年)春,淮西阃夏贵归附。大元宣授中书左丞。至元乙卯(公元1279年)薨,有赠以诗云:自古谁不死,惜公迟四年。闻公今日死,何似四年前。

      又有吊其墓云:享年八十三,何不七十九?呜呼夏相公,万代名不朽!”

        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二十六“夏贵”条云,“……明年(宋德佑二年,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正月,宋亡。二月,贵遂以淮西入献。其意以为国亡始降,犹胜于刘整、昝万寿、吕文焕、范文虎等之先行投拜。然《宋史》既因其降元而不为立传,《元史》又以其在元朝无绩可纪,亦不立传,徒使数十年劳悴付之子虚。计其时年已大耋,既苟活亦只数年,故殁后有人吊之曰:“享年八十三,何不七十九?呜呼夏相公,万代名不朽!”(宋稗史)真可惜也。……”

明柯维骐《宋史新编·叛臣传》有“夏贵传”,言其为溧阳人。


fu
《廿二史札记》中《夏贵》一篇:
宋夏贵于国亡后降元,故宋史不立传。然究是宋末劳臣,观于元史纪传可见也。

中统元年,夏贵军于淮南新城,元将隋世昌乘战舰抵城下,战退宋兵。(隋世昌传)

二年,元将张庭瑞筑城于蜀之虎啸山,夏贵以师数万围之,城当炮皆穿,护以木栅,栅又坏,乃依大树,张牛马皮以拒炮。贵以城中人饮于涧外,绝其水,庭瑞取人畜粪溺沸煮,泻土中以泄臭,人饮数合,唇皆疮裂。坚守数月,伺宋兵少懈,奋出击之。(张庭瑞传)元将焦德裕来援,夜薄贵营,令士卒人持三炬,贵惊走。(焦德裕传)

三年,李反于济南宋夏贵乘虚袭取蕲州、宿州等城。(本纪)万户李义战死,贵又攻邳州,守将李杲哥出降,贵去,杲哥入城诡言有保城功,已而事露,伏诛。(本纪)贵焚庐舍去,杲哥之弟复与贵以兵三万来援,元将郭侃败之。(郭侃传)时夏贵已陷亳、滕、徐、宿、邳、沧、滨七州及利津等四县,张弘略遏之于涡口,贵始去,乃尽复所失地。(郭弘略传)

四年,宋夏贵以兵侵蜀中虎啸山寨,元将赵匣剌往御,走之。(赵匣剌传)

至元元年,元将刘元礼为潼川路汉军元帅,宋夏贵率军五万来犯,诸将以众寡不敌,有惧色,元礼持长刀,大呼突阵,遂退贵兵。(刘元礼传)

二年,宋夏贵欲攻虎啸山,诏以石抹纥扎一军戍之。(本纪)

六年,攻宋襄阳,宋夏贵率兵五万,馈粮三千艘,自武昌来援。时汉水暴涨,贵乘夜潜上,元将赵璧发伏兵,夺其五舟。明旦,阿术追贵骑兵,璧以舟师追贵水兵,合战于龙尾洲,贵败去。(赵璧传)贵又泊鹿门山西岸,相持七日,元将李庭与水军万户解汝楫击之,斩其将王、元胜。(李庭传)

七年,元将史权驻荆子口,宋夏贵以船万艘载壮士欲薄江面,权破之。既而转粮于随,贵又扼前路,权又破之。(史权传)
中国古籍全录

九年,元筑正阳两城,宋夏贵帅舟师十万来攻,元将董文炳登城御之,一夕,贵去复来,飞矢贯文炳左臂著脥,拔矢授左右,发四十余矢,矢尽,力亦困,遂闷绝。明日,水入外郛,文炳移营避水,贵乘之,压军而阵,文炳创甚,以其子士选代战,贵败去。(董文炳传)

十一年,宋夏贵以舟师十万围正阳,决淮水灌城,城几陷,元将塔出突围入城,复出与战,遂解正阳之围。(塔出传)刘整又追败之于大人洲。(刘整传)孟德亦夺舟数艘。(孟德传)夏贵知亳无备,引兵袭亳,元将贾文备破之。(贾文备传)是年,伯颜大军已自郢东下至汉口,夏贵以战船万艘分据诸隘,伯颜乃开坝由沙芜口入江夏,贵迎战于阳逻洑,元将谒只里奋勇冲贵军,获战舰百,贵东走。(本纪及伯颜、李庭、谒只里等传)

十二年,伯颜大兵自鄂东下至丁家洲,贵与贾似道以舟师横亘于江,伯颜以大炮击之,宋兵阵动,似道走扬州,贵走庐州。(本纪及伯颜等传)贵又欲由太湖入卫临安,元将李庭、薛塔剌海截战于峪溪口,败之。(李庭、薛塔剌海传)高闹儿又败夏贵于焦湖。(高闹儿传)

由是观之,贵崎岖戎马,东奔西走,补救于末造者,几二十年,固宋末一劳臣,使其能保危疆,支撑半壁,固当与南渡韩、岳诸公比烈,即不然而以身殉国,亦当与边居谊、李芾、李庭芝等同以忠义传,乃自峪溪口、焦湖之败,伯颜、阿术大兵分驻建康、镇江,贵欲入卫而无由,遂不能守其初志,伯颜遣人往攻,即致书曰“杀人一万,自损三千,愿勿费国力,攻此边城,若行在归降,边城焉往。”(洪君祥传)明年正月宋亡,二月贵遂以淮西入献,其意以为国亡始降,犹胜于刘整、昝万寿、吕文焕、范文虎等之先行投拜。然宋史既因其降元而不为立传,元史又以其在元朝无绩可纪,亦不立传,徒使数十年劳悴,付之子虚。计其时年已大耋,即苟活亦只数年,故殁后有人吊之曰“享年八十三,何不七十九?呜呼夏相公!万代名不朽。”(宋稗史)真可惜也!

案贵降后,入觐上都,授参知政事。至元十五年,授江淮行中书省左丞,以江南盗贼窃发,命贵招抚。十七年,贵请老,从之。诏官其子孙。未几卒。俱见元史各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