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故事大道理】陌生人向你伸出双手

 长风石皮浪 2013-05-18

1、陌生人向你伸出双手

  从小城去北京参加一个活动,长途车上,同座的男人不停搭讪。我有些困乏,也反感同一个陌生男人聊天,便不冷不热地回应着。

  男人操北京口音,40岁左右的年纪,是一家外企的技术人员,休月假回家。他不停地跟我探讨诸如小城经济发展及市容市貌等问题。我想,自己又不是领导,犯不着为这些事操心,就敷衍了几句。

  他看出我对这些毫无兴趣,就转而谈及自己的家庭。孩子考上一所三本大学,每年要拿3万元的学费。他背井离乡来这里上班,就是要多挣些钱供孩子上学。我不免生出些感慨,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孩子而忙活,这就是中国父母的生活状态。

  一路颠簸,我睡着了,男人也闭上了嘴巴。快到北京市区时,困意全无的我张望着路两旁的风景,男人又开始在我耳边絮叨:“你准备到哪,路线熟不熟呀?”我看他不像坏人,便把自己的行程大略告诉了他。

  没想到他竟开始帮我计划起来,说我的乘车路线太绕了,坐地铁更方便些。我也知道地铁方便,可是路不熟,怕自己找不到地铁口,所以从网上搜了些公共汽车路线。没想到同座的他却开始上心了,先是帮我规划怎么乘坐地铁,然后再问旁边的人从哪里下车,看能不能同路。我有些不好意思,出门在外,按说应该非常渴望别人的帮助才对,可是我出于对陌生人的戒心,对其过于防备。

  车到站了,还没想好到底是乘公交还是地铁,我就被他领到了2路车站。通往前门的方向,与我的前进路线相左,但那儿地铁和公交车非常便利,我便同他一起乘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前门。我正打算自己上路,他又领我来到地铁口,在乘务人员的帮助下,打听到准确的乘车路线,据此可节省近1小时的时间。

  我坐一站再换车,而他要继续前行。一会儿就要分手了,我这才在地铁里仔细看了看他,干净整洁的衬衣西裤,一丝不乱的头发,不大的眼睛里写满了真诚和善良。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了声“谢谢”。他兴奋地说,长期出门在外,已经习惯向陌生人求助或出手相助,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快乐。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看到男人的眼里写满幸福,顿时为自己刚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而感到羞愧。一直以来,我都和陌生人保持距离,而遇到向自己求助的人,也往往担心对方是骗子或行乞者,不知有多少温暖或真情之火曾经被我掐灭。

  生活真的有那么复杂吗?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样带着面具,世界岂不是很冷!从今天起,我要像帮助我的这个男人那样帮助身边的陌生人,也不再拒绝那向我伸出的双手。

2、谁“偷”了我的财富

 

  前天中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我于12月4日要的盒饭还没付款。(单位推行送餐业务,下班后到门口打卡)。俺的姐姐哎,早干什么去了?不知道俺脑子不好使?都半个月前的事了,俺哪能想起来到底付没付款呢?

  想了一个下午也没想起来,只记得自己最后几次订餐都是给的现金,为的就是自己脑子不好使,下班的时候总要忘记过去打卡。没想到,麻烦还是来了。办公室的祝姐说,肯定是你忘了,你脑子不好使。忘了就忘了吧,我也不是故意要赖账,既然人家追债了,我把钱还了就是。

  不知从何时起,我引以为骄傲的记忆力一去不复返了。想当年,每次起来背诵课文都能听见低下惊叹声一片;想当年,单位的知识竞赛上,我小试牛刀,让同事们刮目相看、交口称赞;想当年,坐月子时百无聊赖,竟然能够背得出小学时的课文;相当年,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我只听一遍就能牢牢记住;想当年……可惜,这些想当年都一去复返了。现在的我,拿个东西放下就忘;做饭不开火、炒菜不放盐的事常有;有时在屋里转半天也想不起自己究竟要干什么;有一次做饭,油开了竟然忘了要炒什么菜,没有办法,只得熄了火,在厨房里转悠了半天才想起来,然后重新开火。至于把钥匙锁在家里、忘记拿手机等小事更是司空见惯了。

  最难看的还是那次,同事分两拨出差了。小林临走的时候给我四百块钱,让我等祝姐回来还给她。我随手把钱装到钱包里就忘了。两天后,祝姐回来了,正巧我买东西要用钱。打开钱包一看,数来数去多了四百元钱,心里还纳闷,“怎么会一下多了这么多钱呢?我又没往里补充。难道是谁做了好事不留名?”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心想钱多出来怎么说也是好事,于是美滋滋的就把钱都花了。第四天,小林回来后问祝姐收没收到钱,我才猛然想起此事,不觉惭愧了半天,仿佛做贼被抓住了一般。好在大家都知根知底,没人怀疑我的动机,否则我真该钻到地洞里去了。

  于是,就不免感叹,不免怀念那些过目成诵的美好时光,可是那段日子却离我越来越远了,有时,我甚至怀疑,难道我这就老了?这就开始走向夕阳红了?可是,我的年龄还没到呀?按说,现在正该是秋色惹人醉的时候呀?可我却怎么有点迟暮的感觉呢?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我患上了健忘症?又是谁悄悄地偷走了我最宝贵的财富呢?


3、难怪我没有女朋友

 

  刚跟一个金融界的哥们吃饭,他说:“我刚送了女友一个2000欧的包,她很喜欢,现在女人真是不好养啊!”

  我非常郁闷:“唉,难怪我没有女友,我也就能送个2000欧的电阻……”

  刚跟一个金融界的哥们吃饭,他说:“我刚送了女友一个LV的手提包,她很喜欢,现在女人真是不好养啊!”

  我非常郁闷:“唉,难怪我没有女友,我也就能送个AV的压缩包……”

  刚跟一个金融界的哥们吃饭,他说:“我刚送了女友一辆40w的车,她很喜欢,现在女人真是不好养啊!”

  我非常郁闷:“唉,难怪我没有女友,我也就能送个40w的灯泡……”

  刚跟一个金融界的哥们吃饭,他说:“我刚送了女友一辆M6的宝马,她很喜欢,现在女人真是不好养啊!”

  我非常郁闷:“唉,难怪我没有女友,我也就能送个M6的螺栓……”

  刚跟一个金融界的哥们吃饭,他说:“我刚送了女友一副24K金的手镯,她很喜欢,现在女人真是不好养啊!”

  我非常郁闷:“唉,难怪我没有女友,我也就能送个24K的新建文本文档……”

  刚跟一个金融界的哥们吃饭,他说:“我刚送了女友一个笔记本电脑,她很喜欢,现在女人真是不好养啊!”

  我非常郁闷:“唉,难怪我没有女友,我也就能送个笔记本垫脑……”


4、母亲的牙齿

 

  没有哪一位少年会打从心底里厌恶足球。在广袤的蓝天下,踩着碧绿的草尖在午后的阳光中狂奔,欢声和笑语淹没了成长里莫名的忧伤。我也一样,曾那么热切地恋过足球。

  我有一位很好的伙伴,他踢得一脚好球,被誉为“神射”。当时,很多女生都暗自倾慕他。不过,他有一个恼人的缺陷,虽说旁人看不见也不知晓,却仍是那么实实在在地困扰他——他有一双奇臭无比的汗脚。

  起初,我们以为是他踢球的时间过长,导致汗液分泌过多,累积在鞋子里难以排泄所造成的,于是,我们建议他勤洗脚勤换鞋。为了根除这个恼人的毛病,他一丝不苟地按照我们提的建议去实践了。别说鞋子,就连袜子他都是一天一换,洗得异常勤快。可很长时间之后,他还是不得不躲到暗处去换球鞋。

  宽敞的更衣室里,只要他的鞋子一脱下来,立刻便会呼声四起。我们知道,这深深地刺伤了他。尤其是每次遇上规模稍大的比赛,他表现得越发狼狈。譬如,与其他学校踢友谊赛,球员更换的衣物等都是由拉拉队成员来看管的。唯独他,从来不敢要拉拉队的成员帮忙,而是独自一人走过球场,在暗草丛生的角落里更换完毕,才一脸自信地飞奔出来。

  他与母亲的关系非常恶劣。要知道,少年时期,不论是谁,心中总是会隐藏着一些叛逆因子的。他们不喜欢随波逐流,爱强调个性,表现自己。但也因此严重影响了学习。他的母亲经常会来球场上找他,原因是见到我们在球场踢球,他自己没有体育课,就旷课跟着我们疯狂了一下午。

  毕业后,他请我们去家中做客。刚进门,便有一股浓烈的脚臭味扑面而来,我们细看才发现,他的母亲正在客厅里为他补袜子。那些不论干净的、脏了的袜子,只要是有破洞的,她统统都收拾出来,坐在客厅里一针一线地慢慢缝补。

  我们都没作声。唯独朋友,一脸的不悦,但也不好表态,毕竟他的母亲也是出于一番好意。他的母亲为人很是热情,几次招呼我们在家中吃饭。我们推诿不过,便答应了。

  她一面匆忙地补着袜子,一面嘀咕着要赶紧上街买菜。那天,没有一个人不被感动。因为,她的母亲从始至终都是以用牙齿咬这种极为简单的方式来切断缝补之后的线头的。我们讶异地看着她张大嘴巴,凑到那些袜子的线头上,狠狠地将它们咬断,然后放在手里反复搜寻是否有遗漏的洞眼。

  那顿饭,我吃得异常艰难。回来之后,我第一件事儿,便是检查母亲的牙齿。她起初不愿,但经我哄骗说,老师布置了作业,说要数数成人的牙齿有几颗,她才缓缓地把嘴巴张大,接受我的审视。

  凹凸不平的牙面上,一些黑色的印记像刀口一般切割着她的牙齿。她努力地长大嘴巴,含糊不清地问,看清楚没?看清楚没?

  深夜,我躺在床上,总忘不了母亲那口因为岁月和苦难而越发灰黄松动的牙齿。或许,自己就是一块块黑色的、抹之不去的残渍,残忍地、毫无保留地停留在母亲的生命里,食尽她一生的精力。 


5、拆迁拉锯战

 

  刘三为人精明,是个有便宜就占,打死都不肯吃一点亏的主儿。

  他所在的东关村以前属于城郊,这些年城市飞速扩展,日新月异,没几年工夫,东关村就被高楼大厦包围,成了“城中村”,拆迁指日可待。刘三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整天眼巴巴地盼望着拆迁,拆迁除了能住上新楼,还能获得高额的补偿款,发一笔横财。

  不出意外,今年年初,东关村终于开始拆迁了,但让刘三失望的是,拆迁补偿标准远远低于他的的预计。刘三就感到自己吃了大亏,他不甘心错过这个发财的机会,为了获得更多的补偿,就决定当钉子户,抗拒拆迁。其他村民有的对补偿比较满意,有的虽不满意但不想多事,大部分都搬走了,还有一小部分人跟刘三一样,也当上了钉子户,以谋取更大的利益。

  接下来的日子,开发商通过一家一家做工作,软硬兼施,逐个达成了拆迁协议,钉子户就越来越少了。但刘三软硬不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开发商派人到过他家三次,因为谈不拢,都被刘三给轰出了门。

  到最后,全村只剩下了五户钉子户。

  开发商发出最后警告:我们已经把补偿标准提高到最高限度了,如果你们剩下这几户再无理取闹,狮子大开口,我们就将实行强拆。

  可刘三不怕:你们吓唬谁呢?国家有明令规定,不许强拆,你们有种就来拆拆试试?

  这天早晨,刘三一出门,就看到自家的山墙上,被人用白漆写了个大大的“拆”字,不用问,准是开发商派人干的。刘三心中暗暗冷笑:这是在向我示威呢,哼,我不签字,你们说拆就拆了?他气不过,立马跑到五金油漆店,买来了油漆、刷子,在拆字前面写了个大大的“不”字,变成了“不拆”,以示自己态度之坚决。

  不过,别看刘三表面上不在乎,说有法律撑腰不怕强拆,但心里也很紧张。他知道现在有些开发商黑了心,什么缺德事都做得出来。前些日子报纸上还报道过一件事,说开发商趁一钉子户出门的时候就把人家的房子给拆了,钉子户追究他们强拆的责任,他们却说是拆错了,不好意思,是“误”拆,简直让人没地儿说理去。所以刘三也紧锣密鼓地做好了防拆准备,时刻提高警惕,严防死守,绝不给开发商可乘之机。

  过了两天,到了开发商规定的最后期限,这天上午,刘三出门时发现山墙上的字被人动过。看清楚之后,他的鼻子差点给气歪了,原来“不”字被人加了个“走之”旁,成了“还”字,合起来成了“还拆”。刘三气坏了:这是跟老子叫板啊!他正琢磨着要把字给涂掉时,就听到有人喊,强拆的来了!

  刘三一抬头,就看到街头出现一队人马,铲车、推土机打头,向自己门前开来,声势逼人。

  刘三浑身一阵紧张,忙转身回家,叮嘱老婆孩子在屋里守着,没有自己命令不许离开半步。而后,他提了一小桶汽油走到门外,在门口大马金刀地叉腿一站,拧开油桶盖,右手拿着一个打火机,冲着强拆队伍大喊:都给我站住,今天哪个敢靠前,老子就跟他同归于尽!反正老子活够了,大不了把事情闹大!

  对方的头儿见状,赶紧打电话向老板汇报、请示。开发商听到汇报后,担心出事,亲临现场指挥。他赶到后,见刘三如此泼皮,死活不肯让步,也没辙了!这个开发商是斯文人,信奉和气生财,并不想闹出人命来,他见几个手下吵吵着要往前冲,准备强攻,权衡一下利弊后,就伸手制止住,说算了,先不管他,去拆其他户吧。

  一个手下说:“老总,这家伙绝对是虚张声势,想吓唬咱们的。不信我过去试一试他。”说着,不知死活地向刘三走去。

  刘三见状,牙一咬,心一横,举起汽油桶,将一半汽油浇到了自己身上,然后举起打火机,眼睛盯着这人,冷笑着说:“走快点!我等着你呢!”

  开发商见状,怕出人命,忙大声喝止住手下:“回来,不要逼他了。”

  刘三见对方被唬住,大是得意,他转身进门,很快又出来,手里拎着上次没用完的那桶白油漆。

  众人不知他又拿出了什么厉害武器,“哗”的一声,不约而同地都往后退了几步,远远小心地看着刘三。

  却见刘三大步走到山墙下,弯腰用刷子沾了油漆,挥动胳膊,刷刷刷,就在墙上“还拆”两字后面写了个“不”字,并刷了一问号,变成了“还拆不?”然后他将刷子一扔,拎着剩下的半桶汽油,一步一步走到开发商面前,气势汹汹地问:“还拆不?”

  开发商看着他满身的汽油,心中发怯,忙说:“好、好,你冷静点,你要是不想拆,我答应你,真的不拆了!”

  刘三获得大胜。

  开发商还真说到做到,接下来再也不来做刘三的工作了,而是专攻其他钉子户,瓦解刘三的盟友。这样又过了个把月,村里其他的钉子户都陆陆续续被拔掉,到最后,只剩下刘三一家在继续坚守了。

  随后几个月,开发商仍不来找刘三。

  这期间,村里陆续开进各种大型机械,没日没夜地拆房、挖坑,动工建设。开发商还放出风来,说尊重住户选择,不会再让刘三拆迁了,因为剩下一户半户根本影响不到工程建设,大不了重新调整设计方案,把刘三家的位置给单独空出来。

  有一天,开发商来工地视察,遇到刘三,还笑嘻嘻地主动打招呼,让刘三放宽心住着,自己决不会来强拆。

  这下子,反倒是轮到刘三着急了——人家根本不再搭理自己,就像没自己这钉子户一样,而自己家周围现在成了大工地,昼夜施工,热火朝天,自己住不安宁,行不方便,孤零零呆在这里算什么事啊?他心里天天念叨:开发商啊开发商,你倒是再来找我谈判啊,现在只要稍微提高一下补偿条件,不,不提高也行,老子马上签字搬家。

  老婆也天天埋怨他,说当初就该适可而止,不该提那些额外要求,别人都满足了,怎么就你的胃口那么大呀?她让刘三主动去找开发商谈判,降低条件。但刘三却感到拉不下脸来,闹到这一步,此时自己主动低头,岂不就前功尽弃了?

  唉,现在的他,实在是进退两难啊!

  如此又过了些日子,刘三实在是靠不住了,这天晚上,他又拿起刷子,拎着油漆桶出去了。

  第二天一早,工地的工人们上班,经过刘三家时,惊奇地发现山墙上的字又有变化,“还拆不?”的“拆”字和“不”字之间,加了一个粗粗的对调符号,读起来成了“还不拆?”

  开发商接到手下的汇报后,心里就有数了,知道刘三这是在找台阶下,他吩咐手下:不用理他,再耗他一段时间。

  又过了几天,墙上的字又变了,“还不拆?”前面又加了两字,变成了“怎么还不拆?”其热切急迫之心表露无遗。

  开发商听说后,觉得好笑,他吩咐手下,去把“怎么还”和“?”全给涂掉,结果又变成了:不拆。

  刘三真的没辙了,在老婆的催促下,他只好厚着脸皮主动去找开发商谈条件,当然,打死他也不敢再狮子大开口了。好在开发商还算厚道,没怎么为难他,跟其他钉子户相比,刘三也没算吃什么大亏,当然也没占什么便宜,只不过,他这几个月的罪算是白遭了。

  签好合同回到家,刘三拎着油漆、刷子又出门了。老婆急忙拦住他,训斥道:“你又要干什么?赶快搬家,千万别再生事了。”

  刘三推开老婆:“你别管!”

  他出门走到墙壁下,刷子蘸足油漆,在墙上一阵涂抹,完毕后,一声长叹,将刷子一扔,冲老婆说:“好了,搬家吧。”

  老婆看了看墙壁,松了口气,原来,他只是把“不”字和对调符号给涂掉了,墙上仅剩一个大大的字:拆。


6、城里的女孩

 

  农村青年李俊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都市,经过一番打拼,当上了一家大公司的副经理,事业一帆风顺,就是婚姻不顺心,原来母亲自作主张地为他选了个农村姑娘。

  李俊心里不愿意,但对老母亲还是要孝顺的。为了尽孝,李俊把母亲接了过来,因为买的房子还在修建中,他就给母亲租了套房子暂时居住,他自己则住在公司宿舍。

  李大婶进了城,看见儿子为她租的房子,问过租金后,李大婶惊得瞠目结舌:“这房租贵了去了!咱可住不了这金炕,回乡下才能睡得安稳,我要回乡下去!”

  李俊好说歹说挽留母亲,并提出一建议:寻求合租者,这样可以减少一半的房租水电费,便宜多了。母亲这才勉强同意了。

  第三天,李俊告诉母亲,说是找到靠谱的合租者了。那是位二十多岁的女孩儿,长得跟细瓷娃娃似的,女孩叫杜茵,在外企工作,身份证上显示她是城里人。

  杜茵一住进来就拖地打扫,并买来一堆半熟食品进行加工,邀请李俊母子一起吃饭。

  李大婶悄悄对儿子说:“她每月能挣几个钱?你看看她这么浪费。看她打扫卫生,一看就知道是没干过重活的。这城里的女孩啊……”

  李大婶一向认为大都市女孩都奢侈娇气、好吃懒做,还个个势利眼,精于算计。不过,李大婶话是这么说,但同住一个屋檐下,即使再怎么看不惯,还是得相处不是。

  第二天,李俊发现:杜茵和母亲挤在厨房里,母亲在手把手帮她切菜炒菜,杜茵不好意思地说:“我太笨了,怎么也切不好。”

  母亲客气地说:“现在城里的年轻女孩有几个会做饭的,你能这样已很不错了。”李俊心里笑了,在母亲的观念里,女人就得会做家务、会伺候老人和丈夫。

  没事干的时候,李大婶就在高楼林立的大街上闲逛。这天,她在一个小店购得一个电饭煲,因为是清仓的,只要五十块。李大婶抱着电饭煲回家烧饭,谁知电饭煲竟然漏电。

  李大婶去找商店理论,老板却说:“这本来就是有问题的电器,所以才会减价清仓。”李大婶无可奈何,打电话找儿子诉苦,李俊不耐烦地说:“不就五十块钱嘛,扔了吧。”

  五十块钱那可以买两斤肉吃好几天呢,李大婶呕得直吐气。杜茵得知后,双手一叉腰:“哪能便宜了那帮奸商?绝不能放过他们!”

  杜茵抱着伪劣电饭煲跟老板一通好吵,她说话字字句句都有分量有道理,还惊动了消费者协会和电台记者,老板害怕了,不但赔偿了损失,而且保证立刻让伪劣电器下架。

  李大婶对儿子啧啧赞叹:“这女娃平时看上去娇娇弱弱的,遇到事可真不是好惹的。”

  “那是,城里的女孩子维权意识可比家乡女孩高得多。”

  李大婶话锋一转,说:“那谁娶了她也真够倒霉的,厉害得跟母老虎一样,半点亏不吃,你可千万别找这样的女孩。”

  李俊撇撇嘴,说看妈扯到哪去了。

  合租一个月,李俊母子和杜茵慢慢熟络了。杜茵帮着李大婶报名参加了老年歌舞团,李大婶有副好嗓子。能粉墨登场参加表演了,她的精神头都跟从前不一样了。

  这天,杜茵神秘地对她说:“阿姨,有个退休的吴老师,看了您的表演,看上您了。”

  李大婶老脸红了,说都一把年纪了,谁还指望这个?

  杜茵笑着说:“别不好意思,要是我婆婆寡居,我早给她相个好老头了,要不我给您做个媒?”

  李大婶嘴上没吭声,心里却甜滋滋的,吴老师是她在社团见过的,人挺不错的。

  第二天,杜茵就拉着吴老师来了,两个孤单的老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事后,李大婶心想:这城里姑娘思想前卫,能体谅老人的心。自己家的邻居大姐搞了黄昏恋,媳妇们背后都骂她老不正经呢。

  李俊得知母亲有了对象,高兴得不得了,兴奋地说:“妈,您要是嫁了,我一定送个大礼。”

  李大婶羞红了脸:“要结婚也得你先结。”再逼问儿子的婚事,李俊索性说:“妈,实话告诉你,我有喜欢的人了。”

  至于女孩是谁?李俊不肯说。李俊的意中人是谁,成了李大婶的心病,她留心观察,很快就发现:李俊和杜茵眉来眼去的好像有点意思。难道儿子的意中人是杜茵?虽然李大婶也挺喜欢杜茵,但这女孩太聪明太有心计,今后儿子是要受欺负的。为了将“星星之火”消灭在萌芽之中,李大婶决定不和杜茵合租了,她自作主张地联系到了新房子。

  想着马上要离开杜茵了,李大婶有些舍不得,特意准备了几个菜,拉着姑娘的手说:“好孩子,以后记得常联系啊,你条件好,千万别找个跟俺儿子一样的,找个农村来的,你过不习惯,他也受罪。”

  “为什么不行?只要有爱,真正的爱情是不问出身的。”

  “过日子可没那么简单呐,看着挺好,还真不一定能过到一起去。咱先人都说呀门当户对,这最重要,听大婶的没错。”

  大概晚餐吃得多了,到了半夜李大婶突然肚子疼得难受。杜茵忙不迭地把她送到了医院,垫付了医药费,还守在她身边照料她,连医生护士都以为她们是母女呢。

  李大婶感激不已,心想:这女娃心地还是很善良的,要是她也是农村或小城镇出来的,那该多好。

  李大婶给儿子打电话,他的手机一直不通。杜茵专门跑了一趟他的公司,回来告诉老人:“他有紧急任务去了外地,这是他公司经理的电话,不信您问问。”

  儿子不在,幸好有杜茵在身边悉心照料,看着她趴在自己床边入睡的样子,老人心潮起伏。

  几天后李俊回来了,此时李大婶已经出院了,她一个劲地夸杜茵,说这次生病幸好有她帮忙。

  李俊眼睛一转:“妈,我要是娶茵茵做媳妇,你愿意吗?她可是大城市长大的富家女孩,爱打扮爱花钱,又不怎么会做家务。”

  李大婶沉吟着不吭气,杜茵就躲在门外偷听,她忍不住冲进来:“阿姨,我一定不会比农村女孩差的,城市女孩和农村女孩其实没什么两样,都能吃苦耐劳、孝敬老人。”

  哟!这城里姑娘就是和乡下女孩不一样,敢正面出击,一点也不害羞啊,李大婶此时却情不自禁喜上眉梢,认可了两人的恋爱。几个月后,李俊和杜茵准备结婚了。

  一天,吴老师跟李大婶闲聊,一时兴起露了底:杜茵正是李俊所在公司经理的女儿,两人早有好感,他们知道母亲不喜欢大城市富家女,才采取“合租”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让李大婶和杜茵多接触。

  吴老师笑着说:“你这媳妇啊,真是如来佛,你孙猴子再厉害也逃不出她的手掌心。”

  李大婶脸都僵了:合租的主意肯定是杜茵出的,她能串通吴老师,当然也能串通李俊。当初自己生病时,李俊一定是假装出差。杜茵帮自己做媒,只怕也没安什么好心,一定是想提前把自己踢出家门。

  李大婶勃然大怒,大城市的女孩果然心眼多,居然敢把婆婆当猴子耍,这样的媳妇谁敢要啊?

  儿子跟杜茵的婚期都定在五天后了,再反对也是不可能的了。李大婶认了,于是,她收拾行装,留下了出走的书信。

  傍晚,李俊跟杜茵有说有笑回到家,看到母亲的留书,李俊吓坏了:“妈反对我们的婚事,嫌你是城里女孩,心眼又太多,怎么办?”

  “那赶紧找她回来啊,去你老家看看吧。”

  可是,婚礼五天后就要举行,五天内哪能去老家赶个来回?杜茵咬咬牙:“干脆我们宣布取消婚礼吧,我跟你一起去你家乡找你妈,老婆再重要,也没有妈妈重要;结婚再重要,也没有敬孝重要。我心眼是多,可每个心眼里都是真心,相信阿姨总有一天会认可我的。”

  里屋突然传出呜咽声,其实,李大婶没有走,她藏在里屋。她思前想后,舍不下儿子、舍不下吴老师,也舍不下已有了感情的杜茵。

  李俊刚想开口,杜茵叫道:“妈,我们刚才看您写的东西,怎么那么像一段戏剧台词呢?”

  李大婶好容易转过神来,忙说:“哦,是、是我们社团马上要排的戏。”

  李大婶心想:唉!这辈子自己和儿子算是结结实实栽在这女娃手上了,不过,她现在也的的确确喜欢上这个聪明儿媳妇了,只要是真心相待的,多一点心眼又有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