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领群芳花之魂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5-19

艺文品聚

总领群芳花之魂

——杜国生艺术浅评

高 峰 《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16日   12 版)

    从古到今以牡丹为题材的作品有很多。人们为牡丹画像,赋辞,吟唱,为其编曲配乐,或委婉,或清新,或优美。人们借以牡丹的富贵吉祥之气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繁荣的期盼,对盛世的赞美。以画牡丹而名噪一世的画家不乏其人,但要正真表现出牡丹的风姿,精神的确很难,不是简单绘画线条的勾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画家对自然界事物心领神会的“悟”。从恽南田到张大壮,从吴昌硕到齐白石,从任伯年到王雪涛,牡丹野逸、富贵、香艳的特点被画家们描绘得差不多了。当代擅画牡丹的李凌云、何水法的牡丹创作,似乎也未脱离上述审美特色。

    作为一个善画牡丹画家,杜国生的作品颇具自己的特色。论雅,他画的牡丹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气息,合于文人士子“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审美理想;论俗,他的作品有着堪为惊艳的色彩与造型,合于庶民社会“美得让人心跳”的欣赏取向。有友人词赞曰:花大如斗,胆大如斗!敢红,敢绿!敢让百花先,敢殿三春后。连用4个“敢”字,足见他笔下牡丹之豪气。观诸画史,各代高手均略此“豪”。所谓的“浆深色浓,万豪齐力”,也只是笔意之赞,终非牡丹之誉。原本豪气干云的牡丹,只能做做雍容富贵的宫闱之态。昔年龚定庵曾叹梅之病久,今日观之,牡丹之病尤甚于梅。

    杜国生画牡丹,其笔意多取北碑,笔法跳跃,点画峻厚,得雄猛、浑穆之势。尽管文人士子竟为折腰的书卷气仍然或多或少地缠绕其中,但那点画皴擦之间,已有武夫之雄。其豪迈不仅体现在敢用大墨,而且敢在极红极艳的“胭脂”、“牡丹红”之类的色彩中调入白粉,使其牡丹红艳得如同一位迎风飘曳却又武功高深的绝色佳人。再看图式。杜国生的牡丹取势多走“偏锋”,尤以风中飘荡者多。他的作品在构图和空间处理上疏密有致,极尽变化之能事。画得性灵品自高。对大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对艺术内涵深刻的挖掘,让杜国生的花鸟画成为诗歌的升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