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人

 東泰山人 2013-05-20

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3-05-15

  清代,太监安得海在“慈禧政变”中立下汗马功劳,是慈禧最宠信的总管太监。而安得海也以慈禧的宠臣自居,媚上傲下,搬弄是非,离间帝后、朝臣关系,惹得爱新觉罗氏等诸大臣的极度不满,连小皇帝同治也得提防于他。

  安得海头脑越发膨胀,想到京外观赏景色,也借机显示一下自己的威严。于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六日,征得慈禧的默允,以到广东为皇帝大婚采办龙衣之名,秘密出京,在通州沿运河南下。他乘太平船,悬龙凤旗,议卫煊赫,俨然皇家气派,还放肆收礼纳贿。七月二十九日抵山东德州,改行陆路,继续大张旗鼓。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当接到德州知州的禀报后,一方面亟令省内各州县严密跟踪查访,务必将其迅速捕获;一方面急奏同治帝,以该太监矫称奉旨采办龙衣,沿途“招摇煽惑,真伪不辨”为由,请旨将其查拿审办。随后,丁宝桢更在东阿境内将安得海五花大绑押到省城济南。

  丁宝桢连夜审讯,历数祖制太监不得出都门,龙凤旗一向为御用禁物,太监携女乐不符礼制,京官外出应有圣谕和传牌等理由,直逼得安得海哑口无言,跪地求饶。丁宝桢思忖,奏疏的复旨尚未到手,但不立即诛之又恐延时生变,决定采取“后门斩首,前门接旨”的办法。此时,省中的大小官员已齐聚于堂,慑于慈禧的淫威,力劝丁宝桢:“既已奏疏,应候复旨,切不可先杀为请。”泰安知县何毓福更是长跪于地并苦苦哀求:“这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啊!打狗还得看主人啊!”丁宝桢方准暂且收押。但隔日深夜,丁宝桢突令将安得海诛于西门外通衢,头悬三日示众。待天亮众官员得知时,已成事实。不可一世的安得海就这样落得个身首异地的可悲下场。

  三天后,六百里圣旨颁到:“安太监擅自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严惩,何以肃官禁而儆效尤!看东南外有督抚,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在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正确实,不准任何狡饰,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圣谕与丁宝桢的实践可谓不谋而合。   (王文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