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博物馆--少数民族工艺展 五十六个民族图组赏析

 月是故乡明548 2013-05-2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华夏的文化与文明。在工艺美术的发明和发展上,各个民族取长补短,彼此融合,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呈现出纷繁绚丽的色彩。

  各民族的服饰是其民族文化的象征,也反映了人类文明的不断积累、发展和进步。由于各民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族性格以及艺术审美的差异,服饰的用料和款式、色彩图案、鞋帽和穿戴方式、首饰以及制作工艺等也都千变万化、风格迥异。

  少数民族工艺馆里集中陈列了少数民族的服饰、染织绣、金属工艺品、雕刻品、陶器、漆器、藤竹编和面具等600余件。这些色彩绚丽、巧思独具的卓越创造,表现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园中的奇葩。少数民族文物的珍藏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视觉享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服饰工艺

  各民族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风格款式迥然不同,同一民族因地域、支系的差别,服饰也各异,它是识别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民族服饰有毛皮和棉、麻、丝绸等各种质地,以刺绣、挑花、拼花、镶边蜡染等精致工艺作装饰,有的还缀以银饰、玉石、珊瑚、玛瑙等。北方民族服饰质朴厚实,多宽袍长褂,配置皮帽统靴,而南方民族服饰较轻巧,以短衣、裙裤为主,色彩淡雅秀丽。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苗族刺绣牯臟服  清 
  这是苗族牯臟节的节日用服。牯臟节,是苗族祭祖的传统节日,数年一次,十分隆重。以前,这种衣服只有节日期间推选出来的牯臟头可以穿。这件衣服上绣有各种几何纹及代表日月星辰、鸟龙华虫的各种纹饰,蕴涵着万物有灵的观念和自古传承的特殊含义,体现出古朴神秘的气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苗族绣花银饰女盛装  20世纪下半叶  
    苗族服饰的种类非常丰富。这是贵州雷山一带的妇女盛装,上穿交领衣,下着飘带裙衣服上绣满富有涵义的各种图案,头顶大银角,遍身银饰,显得十分壮观。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苗族短裙挑花女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苗族毛织女盛装

苗族

  人口为7398035人。主要聚居于贵州、云南、四川、广西、湖南、湖北、广东等地,有大的聚居区,也有小的聚居区,还有与其他民族杂居区。   
    使用苗语,属汉藏语系 苗瑶语族 苗语支。苗语分为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大方言中还有小的分支方言。杂居地区的苗族人,会讲汉语或侗语、壮语等。 
    过去苗族没有统一的文字。1956年,创制或改革了4种方言的拉丁拼音文字。  
    苗族人多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史籍中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有了苗族的先民。古史传说中与黄帝、炎帝有合有战的蚩尤,是苗族人尊奉的祖先。分布在各地的苗族人有许多自称,如“牡”、“蒙”、“毛”、“果雄”、“带叟”等,还有些地方按其住地、服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冠以不同的名称,如“长裙苗”、“短裙苗”、“长角苗”、“红苗”、“黑苗”等。自汉以来苗族人就住在湘西、鄂西、川东、黔东一带,由于战争、饥馑、疾病以及生育繁密、农田丢荒等原因他们不断迁徙,造成了苗族人分布广泛,方言、服饰、头饰、习俗的巨大差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苗族人民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兼营油桐、油菜等经济作物和田七、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满族平金绣云龙纹朝袍 满族平金绣云龙纹披领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满族服饰源出狩猎和征战需要,大襟无领窄袖,上加披领,袖端加半圆袖口,因形似而称“马蹄袖”,又名箭袖,原为护手实用,后成礼服定制。这件礼服在缎质面料上用金线盘绣成云龙海浪图案,富丽堂皇。
  披领,又称披肩,是满族独具特色的服饰,呈菱状戴在颈间,披于肩上,是文武百官穿礼服时的一种领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满族平金绣云龙纹纱箭衣  

满族

  人口为9821180人。满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以辽宁省为最多。   
    使用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满-通古斯语族 满语支。有南、北2种方言。由于与汉族混居、交往密切,因而现在满族人都习用汉语,只有少数偏远的聚居村屯,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16世纪末,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创制了满文。现在满族人都用汉文。
  满族人曾信仰多神的萨满教,现已消失。 
    满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先民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称“挹娄”、“勿吉”等,他们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的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黑水”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2世纪,建立了金朝。1583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创建了八旗制度,创立了满文,并于1635年定族名为“满洲”。八旗制度具有政治、军事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成为满族社会的根本制度。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成为中国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911年,辛亥革命后称为满族。满族人对中国的统一、疆域的开拓、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左)彝族绣花镶边男服      (右)彝族绣花女服
彝族

  人口为6572173人。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    
    使用彝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有6个方言。与汉族人居住联系比较多的彝族人能通汉语。 
    彝族人过去流行多神崇拜,清初盛行道教,19世纪末年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但信教的人很少。  
    彝族是中国一个人数较多、分布较广、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早在远古时代,彝族的先民就已在中国西南地区生息繁衍。古代生活在陕甘青的羌人的某些支系南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西南的土著部落不断地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他们的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广大地区,各地的彝族人都传说他们是出自仲牟由,其所生6子发展为“六祖”部落。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长期地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至20世纪中有些地方还残留着奴隶制,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彝族人有许多自称,因地而异,如“诺苏”、“纳苏”、“罗武”、“罗罗”、“米撒泼”、“撒尼”、“阿细”、“阿西”等,按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维吾尔族毛织依禅衣帽 新疆喀什  清 

    这是伊斯兰教依禅派首领和导师穿用的服装。衣帽用毛线编制成色彩绚丽的菱形图案,在胸前和边缘部位又加以花饰,并镶缀穗子,留有毛边,古朴高雅,艳而不俗,堪称维吾尔族毛织工艺的佳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维吾尔族镶边红绒女袍  清 

  玫瑰色红绒有丝的成分,微微闪亮,沉着而不呆板,镶有金黄色的花卉纹的绣条,色彩对比典雅堂皇,镶条的形状直线上配有卷云纹,明快而雅致。整件衣服的线条简洁、流畅,华贵大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维吾尔族镶边平金绣花卉纹黑绒女马甲  清 

  黑绒上绣着金色花卉,肩和下摆镶有绣着盘长图案的边,十分富丽。平金绣,是指用金线在绣面上平盘出图案,然后再用丝线钉牢固定的绣法,为苏绣的传统技法之一。

       (下)维吾尔族平金绣花卉纹紫绒女马褂  清 

  平金绣,即在绣面上用金线平盘成图案,然后再用丝线钉牢,绣品光亮,平匀齐整,马褂,是一种对襟衫。这件女马褂,在紫绒面上绣了金花卉,十分富丽堂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维吾尔族绣花镶边黄缎男服

维吾尔族

  人口为7214431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数聚居于天山以南的各个绿洲,少数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县。   
    使用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有中心、和田、罗布3个方言。 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大多数维吾尔族人信仰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是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自称“维吾尔”其意为“团结”、“联合”。 维吾尔族人的先民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北方游牧民族丁零及后来的铁勒。铁勒是西突厥汗国的一部分,于7世纪建立了回纥汗国,与唐朝保持友好的从属关系。回纥后改称为回鹘,9世纪时迁入新疆与当地的各族居民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形成了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擅长种植棉花、葡萄和园艺生产,其经济发展很快。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10月1日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维吾尔族人民和新疆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自治区在工农业和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左)珞巴族毛织男服      (右)珞巴族毛织女服

珞巴族

  人口为2312人。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及相邻的察隅、墨脱、米林等县。   
    居住在墨脱县北部的珞巴族人使用藏语,其他珞巴族人都使用珞巴语。珞巴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语支未定)。不同地区的珞巴族人之间的方言有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珞巴族人还在使用刻木结绳来记事。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少数人通藏文。珞巴族人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珞巴一词源于藏语,其意为“南方人”,是藏族人对他们的称谓。不同地区的珞巴族人有不同的自称,如“博嘎尔”、“崩尼”、“崩如”等。珞巴族人自古就生息在喜马拉雅山山麓,由于高山阻隔,珞巴族人与外界接触很少,社会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50年代珞巴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家长奴隶制阶段,生活在西藏封建农奴主的统治下。各部落还在使用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玉米、旱稻和其
他杂粮。粮食产量低,还需靠采集和狩猎维持生活,因此珞巴族男子都是技艺娴熟的好猎手。新中国成立后,珞巴族人民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利,在国家和各民族兄弟的大力支援下,走上了现代化的生产道路,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拉祜族拼花银饰女服

拉祜族

  人口为411476人。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澜沧县、孟连县,少数人与其他民族杂居于云南省西南边境县。   
    使用拉祜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有拉祜纳和拉祜熙2个方言。由于拉祜族人长期与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数拉祜族人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拉祜族人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式的拉祜文。 
    20世纪50年代以前,拉祜族人信仰多神的原始宗教。后大乘佛教传入,又流行这一宗教,还有少数村落居民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拉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与彝族、纳西族等民族同源于古代氐、羌族系,由青藏高原不断南迁而形成的民族。清朝时的史籍记载中,拉祜族被称为“倮黑”。拉祜是本民族的自称。在拉祜语中,称“虎”为“拉”,“用火烤食”为“祜”,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虎肉”。这一族名充分反映了拉祜族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狩猎的民族,被其他民族的人称为“猎虎的民族”。拉祜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20世纪40年代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封建领主或地主经济,但仍有一些地区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残余,还在实行刀耕火种、轮歇抛荒的落后耕作方法。新中国成立后,拉祜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藏族女盛装

藏族
  人口为4593330人。 
    主要聚居于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的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几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甘孜两个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使用藏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藏语支。有卫藏、康、安多3种主要方言。
    藏文是公元7世纪时参照梵文字体创制的自左向右横写的拼音文字。藏族人普遍信仰喇嘛教。 
    藏族的先民很早就繁衍生息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地区。考古已发现旧石器、新石器和金石并用的古文化遗址。公元6世纪时,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部落首领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赞普”,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辖了整个西藏地区,史称“吐蕃”。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对藏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元朝把西藏地区置于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正式设官建制。清政府正式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并任命驻藏大臣。20世纪50年代,西藏地区还保持着“政教合一” 的封建农奴制。1959年全面进行了民主改革,广大藏族人民才真正获得了新生。
    在藏族人民的努力下,藏族地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上,逐步摆脱了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德昂族镶边银饰女服

德昂族
  人口为15462人。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临沧、思茅地区。其中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是德昂族聚居区。
    使用德昂语,属南亚语系 佤德昂语支。可分为纳盎、布雷、若买3个方言。大多数德昂族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德昂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不少人能用汉文或傣文。德昂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就是德昂族的先民,隋唐时称为“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他们先后臣服于汉、晋王朝及南召、大理国,元以后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德昂族绝大多数与景颇、汉、傈僳、傣等民族交错分寨杂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从古时候起,饮茶就是德昂族人的一个嗜好,因此他们善于种茶,家家都栽有茶树。过去在居住地区受到其他民族的歧视,被看作是低下民族,解放后改变了这种情况,和其他民族一样有了平等的地位。解放后统称崩龙族。在本民族的要求下,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为德昂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鄂伦春族镶边拼花女童皮服 黑龙江  20世纪下半叶 

  鄂伦春族主要以狩猎为生,以前他们的冬季服饰都是用狍子皮做的。他们内穿皮袄、皮裤,外罩皮袍、皮套裤等,经久耐磨,防寒性能特好。狍皮帽采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制成,既实用又有较高的工艺价值。


鄂伦春族
  人口为6965人。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交接处的大小兴安岭中,特别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 满-通古斯语族 通古斯语支。
  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鄂伦春族人普遍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盛行对祖先的崇拜。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意为“山岭上的人”,或“有驯鹿的人”。 这一名称在清初的史料中就有记载。鄂伦春人长期以狩猎生活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几乎所有的男子都是优秀的骑手和百发百中的射手,他们对各种野兽的习性和生话规律了如指掌,有丰富的狩猎经验,20世纪40年代他们还是一个带有原始公社残余的游猎民族,猎获物在部族内平均分配,保存着一些原始社会共同消费和平均分配的习惯,老、弱、伤、残者不但分到一份,而且还要多一些。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族人一步跨入到社会主义。现在他们已经实现了定居的生活,告别了狩猎,成为森林和野生动物的保护者。鄂伦春人心灵手巧,能够利用桦树皮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衣、鞋、盒、篓、桶、箱,甚至是轻巧的桦皮船。这些物品上有美丽的图案,轻巧耐用,精致大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基诺族织条花镶边女服

基诺族

  人口为约1.8万人。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四邻山区。  
    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盛行祖先崇拜。 
    基诺是本民族的自称,过去史籍文献记载中汉译为“攸乐”。基诺族人全部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一座大山上,根据其生活习惯、节日习俗、服饰装饰、族源和历史沿革等各方面的情况,于1979年经过民族识别,由国务院批准公布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是我国认定的第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关于基诺族的来源,没有文字记载。基诺族人尊奉诸葛亮,传说是诸葛亮南征部队的一部分人,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经过世代的繁衍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还尚未形成一个定型的阶级社会,基本上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基诺族人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彻底改变了刀耕火种、刻竹记事、以物易物和祭鬼治病的落后面貌。如今,基诺族自己的干部、大学生、医生、商人和农业科技人员都已成长起来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景颇族银饰女盛装

景颇族

  人口为119209人。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瑞丽、陇江、盈江和梁河等县山区,附近州县山区也有少数散居的景颇族人。使用景颇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景颇语支。 
    使用的景颇文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族人过去多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多神教,少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景颇族人不是云南德宏地区的土著民族,古代景颇族先民劳动生息在康藏高原南部,后来沿横断山脉南迁至澜沧江、金沙江一带,至明末清初才移居到德宏地区,和德昂、傈僳、阿昌、汉等民族交错杂居于山区。景颇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粮食作物以水稻、旱谷为主,其次是玉米。新中国成立前,景颇族社会已经出现了地主、富农,过去的山官已经逐步演变为封建领主。景颇族人民风纯朴、直爽,是一个晓勇的民族,他们从小就和大人一起上山打猎,肩背挎包、腰挂长刀、肩扛铜枪炮,十分威武。景颇族妇女善编织,能够织出数百种彩色图案花纹,其中大多数是动植物的图形,精美艳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贫穷落后的景颇山已经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拉祜族拼花银饰女服

拉祜族
  人口为411476人。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澜沧县、孟连县,少数人与其他民族杂居于云南省西南边境县。   
    使用拉祜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有拉祜纳和拉祜熙2个方言。由于拉祜族人长期与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数拉祜族人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拉祜族人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式的拉祜文。 
    20世纪50年代以前,拉祜族人信仰多神的原始宗教。后大乘佛教传入,又流行这一宗教,还有少数村落居民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拉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与彝族、纳西族等民族同源于古代氐、羌族系,由青藏高原不断南迁而形成的民族。清朝时的史籍记载中,拉祜族被称为“倮黑”。拉祜是本民族的自称。在拉祜语中,称“虎”为“拉”,“用火烤食”为“祜”,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虎肉”。这一族名充分反映了拉祜族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狩猎的民族,被其他民族的人称为“猎虎的民族”。拉祜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20世纪40年代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封建领主或地主经济,但仍有一些地区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残余,还在实行刀耕火种、轮歇抛荒的落后耕作方法。新中国成立后,拉祜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蒙古族妇女盛装  清 

    蒙古族妇女的服饰种类繁多,色彩浓烈。从头面看,这套盛装属于察哈尔类型,饰品以珊瑚珠为主,间以绿松石,用铜鎏金或银链串缀而成。


蒙古族

  人口为4806849人。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其他散居于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地。 
    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 蒙古语族。中国蒙古语有3个方言,即内蒙古方言、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卫拉特方言。 使用蒙古文。13世纪初由回鹘字母创制了蒙古文字,经多次改革,成为今天规范的蒙古文。  
    蒙古族人多信仰喇嘛教。 
    蒙古的称谓最早见于唐代,那时只是蒙古众多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这个部落的发祥地在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以后逐渐西移。各部落之间竞相掠夺人口、牲畜和财富,形成了无休止的部落战争。1206年铁木真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族各部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朝,还不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活动,扩大其疆域。自元代以来,蒙古族人民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天文历算、文化艺术、医学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乌孜别克族银灰色绣花镶边女帔袍 新疆喀什  近现代 

    乌孜别克族妇女过去外出时因为从头到脚都不能外露,所以穿用的斗篷特别肥大。此帔袍在银灰色布料上用彩线织绣缘边,素洁高雅;手绣几何纹图案,针法齐整,均匀对称。款式极为独特:对襟无领,窄窄的长袖交叠于后背,不作穿用,纯为装饰。


乌孜别克族
  人口为14502人。散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较为集中。   
    使用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 西匈语支。 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大多数人通用维吾尔文。乌孜别克族人多信仰伊斯兰教。  
   乌孜别克族的先民很早就从中亚迁到中国。14世纪上半期,原属于蒙古帝国的金帐汗国,在乌孜别克汗的统治下国势强盛,因此该国就被称为乌孜别克汗国,其军民被称为乌孜别克人。元代,金帐汗国的乌孜别克人就沿着丝绸之路经新疆来到中国内陆经商,一部分人就留居在新疆的一些城市中。18世纪50年代,清朝统一了新疆,中亚的乌孜别克人,特别是商人,来中国的日益增多。直到20世纪初还不断有人迁来,除商人外,还有手工业者、知识分子和农民。因为乌孜别克人多居住在城市中,受教育的机会多,知识分子多、教师多。他们为新疆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裕固族女盛装 甘肃张掖  20世纪上半叶 

  这是裕固族已婚妇女的盛装。头戴喇叭形红缨毡帽,身着及地长袍,外套高领绣花坎肩。最独特的是在前后三条辫子上饰有长长的"头面",镶满珊瑚、贝壳、宝石、鎏金铜牌等,显得雍容华贵。


裕固族
  人口为10569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人聚居在酒泉市的黄泥堡裕固族乡。    
    现使用3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一种是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 蒙古语族;还有一种是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都用汉字。裕固族人多信仰喇嘛教。 
    裕固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其先民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丁零、4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袁纥。8世纪,回纥人迁到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一带游牧,建立汗国。9世纪国破,其各部人马四处出逃,其中一支来到河西走廊,与先迁来的同族人会合,成为今日裕固族的前身。史书上曾称其为“黄番”、“西番”、“ 撒里畏兀儿”等,本民族自称“尧乎儿”、“西喇尧乎儿”。1953年筹建自治县时,经本民族协商定“裕固”为族名,意取“富裕巩固”。裕固族人生活在祁连山区,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在国家的支援下,实现了定居放牧,建设围栏草场、人工草场、饲料地,兴修水利,置办机械,草原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大提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瑶族挑花银饰女服

瑶族
  人口为2134013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也有分布,居住形式为大分散、小聚居。    
    使用瑶语,属汉藏语系 苗瑶语族 瑶语支。瑶语是三种语言的总称,包括勉语、布努语、拉珈语。各地瑶族人的语言差别很大,往往不能互相通话。瑶族人通常能用壮语和汉语。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通用汉文。瑶族人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的人信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有的人信仰道教。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莫徭”、“蛮徭”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瑶族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 。因不同的经济生活、地域、服饰、头饰,还有几十种不同的称谓,如“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茶山瑶”、“背篓瑶”等。因为这些称谓中都有“瑶”字,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由于居住的地方自然条件不同,瑶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副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瑶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土族绣花镶边女服

土族
  人口为191624人。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数人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及周边的民和、大通、同仁等县,还有少数人居住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使用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 蒙古语族。有互助和民和2个方言。 过去一直通用汉文,现有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  
    土族是中国西北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自称为“蒙古尔”(意思是“蒙古人”)、“察罕蒙古尔”(意思是“白蒙古”)、“土昆”(意思是土人,吐浑音转)、“土户家”等。居住地附近的藏族人称他们为“霍尔”(对藏北游牧民的泛称),汉、回族人称他们为“土人”、“土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土族。 在土族的民间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是蒙古人和当地的霍尔人通婚繁衍的后代。传说中的霍尔人是吐谷浑人, 所以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土族人是古代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人早期从事畜牧业。至今,土族人仍有养羊 的爱好和习俗,几乎家家户户都精于养羊,且爱羊至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纳西族女盛装

纳西族
  人口为278009人。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和西藏的茫康县也有分布。使用纳西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由于与汉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数人会讲汉语。 
    过去纳西族有两种文字,一种是表意的象形文字,叫东巴文,一种是表音的音节文字,叫哥巴文。1957年设计了一种以拉丁字母形式为基础的纳西拼音文字方案。  过去纳西族人普遍信仰多神的东巴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道教或基督教。 
    纳西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是古代羌人向南迁徙的一个支系。纳西这一族名来源于古代髦人的一个部落名。汉代文献中的“牦牛夷”和“摩沙夷”,就是纳西族的先民。因地域不同纳西族也有不同的自称,如“纳西”、“纳”、“纳汝”、“纳日”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定名为纳西。纳西族人在自己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产生于公元7世纪的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用东巴文书写的东巴教经典的《东巴经》,是研究纳西族社会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纳西族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种植水稻、玉米、土豆、麦、豆类和棉、麻等。金沙江两岸是林区;玉龙山区植物种类多,被誉为植物宝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土家族镶边男女服等

土家族 
  人口为5704223人。主要聚居于湖南、湖北、四川三省毗连地区。    
    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有南部和北部2个方言。由于和汉族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所以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使用土家语的人也多通汉语。土家族人使用汉文。土家族人崇拜祖先,信奉多神。  
    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先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今湘西、鄂西一带繁衍生息,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五溪蛮”。宋代以后被称为“土丁”、“土民”、“土兵”等。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始出现。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本地人”。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长期不被承认的土家族被确定为单一民族,并且在1957年成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后还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长阳、五峰、印江、沿江等民族自治县。土家族受汉族影响较大,农业生产发达、经济发展迅速、文化教育先进。土家族人生活的地区自然风光秀丽,武陵源是世界文化遗产,张家界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少数民族染、织、绣工艺

织锦:用各种彩色丝线和棉纱交织成的织物。


蜡染:先用蜡在织物上画出图案,然后入染,再沸煮去蜡。有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
扎染:先用线将织物按所需花型扎结,然后浸入染液中,形成特定的花纹。


平绣:在平面底料上主要运用齐针法进行的一种刺绣。绣面细致入微,纤毫毕现,富有质感。

平金绣: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再用丝线钉牢。绣品光亮,平均齐整,具有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

挑花:在布料上依据经纬线的组织,用细密的小十字“挑”绣成花纹。

茧绣:将蚕放在平面上使之吐丝结成茧帛,剪成花样,绣在底布上。

马尾绣:把白色丝线密集地缠绕在一根根精选的马尾上,然后将它沿着图案的外形固定在底布上作为轮廓,再用丝线在轮廓内绣满精细的纹样。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左上)侗族绣花女上衣  清 

  这是侗族的绣花上衣,它的制作方法是将花纹绣在绣片上,然后根据需要把绣片剪成大小不等的块缝在衣服上,拼成整件衣服的图案。

(右)布依族蜡染女服 贵州镇宁  近现代 

  布依族妇女的服饰有一定的规则:缠头帕,着右衽短衣,穿百褶长裙或长裤,外系绣花围裙,有庄重、清秀之美。古朴清新的蜡染是布依族女服的装饰特点,而蜡染纹样又以几何形的螺旋纹为主,如果加上锯齿,则成了象征太阳、光芒等的纹饰。布依族蜡染结构规整,纹饰纤细,虚实相间,层次丰富。这种服装又称"栏杆服",即指缘以花边。


侗族
  人口为2514014人。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的地区,其中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地。使用侗语,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 侗水语支。有南北两个方言。 
    侗族原无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汉字。1958年以侗语南部方言为基础,以贵州省榕江话为标准音,采用拉丁字母创设了侗文。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史册上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其为侗族。侗族人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粳稻为主,糯稻次之,并善于稻田养鱼。侗族人还从事林业,以种植杉木、油茶著称,以油茶待客是侗族人热情好客的习俗。侗族妇女喜欢种棉花,自织布、染布。侗家以人人会唱歌自豪,人们称誉侗族地区是“诗歌的海洋”。村寨中的鼓楼和风雨桥以它们的独特风格,显示着侗族人民的建筑艺术。讲究礼貌、敬老爱幼、乐于助人、修桥补路、重视公益事业是侗族人的传统习俗和美德。

布依族
  人口为2545059人。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其他地区、云南省罗平和四川省宁南、会理也有分布。  
    布依族人使用布依语,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 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亲缘。布依语有3种方言。布依族过去没有文字,使用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族文字方案。有少数布依族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也有人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布依族地区多河谷和平坝,山青水秀,闻名世界、景色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就在布依族人聚居的地区。在布依族地区出土的文物表明,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种植水稻的农业民族。布依族人心灵手巧,他们制作的蜡染布历史悠久、图案美观,是享誉国内外的工艺品和收藏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各种织、绣、染手工艺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下)水族马尾绣背兜  20世纪下半叶 
  马尾绣是先用白丝线在马尾毛上缠成弹簧式线,再用此线在底样上盘绕勾勒出相应的图案,中间的空缺部分用彩色丝线填充绣制而成,图案醒目,主体纹饰多为蝴蝶或凤凰。


水族
  人口为345993人。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附近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和广西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    
    使用水语,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 侗水语支。有阳安话、潘洞话、三洞话3个土语。曾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约有300多字,只有少数巫师认识,在宗教迷信活动中使用。水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字。水族人过去信仰多神、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清末曾传入天主教,但信教人数很少。  
    聚居于“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月亮山脚下的水族人,是从古代“骆越”的一支发展起来的,明代的史册中已经有水族的名称了。水族人自称“海水”,其意为水人。清代王朝直接统治水族地区以后,不断有汉族人大量迁入龙江和都柳江上游地区,与水族人交错混居,使水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得以较快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水族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落后面貌,发病率曾高达80%的疟疾也被控制住了。1957年成立了三都水族自治县,在国家的帮助下,勤劳的水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家园,使都柳江畔成为鱼米花果之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苗族茧绣贴花围腰 贵州凯里  近现代 
  茧绣是将蚕放在平板上使它吐出平整的丝,结成茧帛,根据需要染成不同的颜色,剪出花样,贴绣在底布上而成。贵州凯里舟溪的茧绣工艺闻名遐迩,这件围腰先将彩色丝帛剪成小片,再用细丝线把它们根据图案需要紧密、细致地联缀起来,组成若干种几何纹样,色彩典雅,工艺精湛,在苗族绣品中独树一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维吾尔族各种帽子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金属工艺
  许多少数民族酷爱金银铜等金属工艺,制作技巧有锤花、錾花、刻花、镂花、绞花以及鎏金银等。维吾尔族的铜器纹饰精细,民族的艺术特征浓郁奇丽;藏族金属工艺主要表现在佛教密宗造像精壮的特色;傣族的银器雕刻繁密,风格秀雅。不少民族中盛行银饰,每一种银饰均有不同的花式纹样,苗族妇女节日盛装中佩戴的银饰,更是华贵璀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间)苗族锤花盘瓠护宝排须银项链  20世纪下半叶 

    这是苗族的银项链,下有银铃等如须发整齐排列下垂的排须。银饰上面的花纹以手工打出,称为锤花。盘瓠护宝,是与苗族古老传说有关的传统图案。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藏族白度母鎏金铜像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支系,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完全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佛像艺术,有特定的仪规。度母,在藏传佛教中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白度母因身色洁白而得名,又称“七眼女”,象征能观照一切众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右上)傣族锤花人物故事银罐

  居住在云南省西部边境的傣族擅长制作银器。此银罐罐内原有三小盒,分装烟叶、槟榔和石灰。采用了锤花工艺,即把银坯置于模具上锤击而成。罐上纹样反映的人物故事与傣族信仰的小乘佛教有关。该罐造型端庄,工艺精细,表现了细腻典雅的傣族风情。


傣族 
  人口为1025128人。傣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附近其他县。  
    使用傣语,属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 壮傣语支。有德宏方言和西双版纳方言。 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可分为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4种。4种傣文都来源于古印度字母。傣族人多信仰小乘佛教。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 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白衣”等 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人过去自称为“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傣族人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贝叶经、有本民族的历法----傣历,有著名的叙事长诗,有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充分体现了傣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风情。傣族人生活在亚热带地区,农业生产发达,还适宜种植甘蔗、咖啡、剑麻、香蕉、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西双版纳的密林中,有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被称为生物王国,现已成为中国有名的旅游圣地。


(右下)蒙古族嵌珐琅鼻烟壶  20世纪下半叶 
    这是蒙古族放鼻烟的一个小壶,口处的8字环,既是装饰,又便于随身携带。壶身及口处绞金属丝成界,填充珐琅彩,较浅而凹,壶身一块椭圆形的半透明的红色宝石作饰,壶方石圆,深地显红,有点睛之效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各民族金属工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右)维吾尔族刻花镂空提梁铜壶  20世纪上半叶 
    洗手壶是信仰伊斯兰教人们沐浴洁身的常用器物,被称作"圣水壶"。这件铜壶造型古朴而优美,采用了刻镂等工艺,花草、维文布满壶身,既是实用器,又不失为一件完美的工艺品。

(下中)维吾尔族刻花填漆铜水壶  20世纪上半叶 
    这是维吾尔族铜制水壶,用于贮水日常冲奶等用。此壶造型美观,整个壶有圆弧曲线之美,嘴细而弯长,注水爽利,把在上,便利倾斜。器物采用刻花的金属加工工艺,在壶盖和壶肚凿刻花纹处,用漆填涂红黑色,具有精细美观的艺术效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间)维吾尔族刻花铜水盆  20世纪上半叶 
    盘面是刻花图案。刻花,是把花纹以外的面凿去一层,形成有斜线的凿刻层和面上留下的花纹。盆是接水器皿,分为二层,水可以通过中间的空隙流到下面,能够积存比较多的水。
 
 中国五十六民族图组大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