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学者曾仕强为老子五千言正名:非《道德经》

 路石 2013-05-20

  中新社三门峡5月19日电(董飞)19日下午,台湾知名文化学者曾仕强在《道德经》诞生地河南三门峡函谷关开坛讲道,与千名游客共同感受先哲老子的睿智与哲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当日,正值第19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期间,台湾知名文化学者曾仕强应邀在道文化发祥地函谷关开讲,吸引了千余名游人与听众。

  现年龄已近80岁的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依然精神抖擞,在函谷关下谈笑风生。其对《道德经》深入浅出又风趣、幽默的解读,引得听众掌声不止。

  相传,2500多年前,老子避世隐居时路过函谷关,被关令尹喜挽留,相谈甚恰。尹喜深感老子所言充满智慧,恳请老子写下来以传后世。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言。尹喜为了不让老子五千言失传,亲自操刀刻简,使老子之说得以传世,称为《老子》。

  至于称老子五千言为《道德经》,是道教发展之后才出现的。曾仕强认为,老子五千言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之根。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后人都把老子五千言称之为《道德经》,这实在是一种错误。因此,必须为老子五千言正名,定名为《老子》。尊重历史,还老子五千言之名的本来面目。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曾仕强说,老子所言之美是有界定的,“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圣人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曾仕强如是解读人生之道。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曾仕强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久的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老子曾经告诉我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当日,曾仕强教授在函谷关,深刻解读老子哲思的“大义”、“大道”,让听众进一步了解了老子文化、触摸道文化的千年脉动。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所创作的《道德经》中蕴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知足知止”、“去奢从俭”、“反战尚和”等哲学思维、和谐理念、人文精神、道德光明,横贯古今、源远流长。(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