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方言大词典将交稿 "阿拉闲话"正逢"第二春"

 情系故乡 2013-05-21

  “上海闲话能变化,但不能消失,它们富于个性,是上海这座城市文化、历史、发展的见证。”上海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钱乃荣说,现在,上海方言正经历第二次转折。

  今年3月,一部上海方言大词典将交稿,与此同时,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传出消息,上海将由复旦大学牵头,兴建一个上海方言库,“阿拉闲话”正在掀起又一波热潮。

  但在采访的过程中,钱乃荣始终强调,上海方言和普通话,两者没有冲突,它们的关系是互补双赢、和而不同。

  上海话最会造新词

  钱乃荣说,自元代到清代开埠以前,上海一直是松江府一个三级小县城。上海方言是松江方言在黄浦江流域的一个变体,长期发展缓慢。上海话的大变化是1843年以后。那一年,上海开埠。

  由于迅速都市化,上海经济发展,海纳百川,上海话在松江话系统的方言基础上,取得长足的发展。变化最快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淘汰了松江话系统中一些使用地域过于狭隘的词语,大量吸收了国内外语言的精华,使旧上海话改观为新上海话。

  “当时,上海人见一样新生事物就造一个新名词。不少商业活动,在上海话里有了许多词语。”钱乃荣说,如“饭碗头”、“卷铺盖”、“撬边”。还有大量商业词语引申到日常生活中来,如“卖相”、“吃价”、“现开销”、“讲斤头”、“打回票”、“掂斤两”、“真生活”、“耳朵打八折”、“勿是生意经”等。

  由于思想的活跃,还产生了大量的惯用语,如“出风头、牵头皮、收骨头、淘浆糊、七荤八素、死蟹一只、勒杀吊死、牵丝扳藤、吃空心汤团、开年礼拜九、悬空八只脚、门槛精到九十六”等等。

  部分词语输入“国语”

  这时,上海话成为一种对都市文化非常有表现力的方言。不但如此,它还汇集了江南人生活中各种细腻的词汇,如烹调食物,用火制作方法的所有动词:“烧、炒、煎、蒸、炖、笃、焖、煸、烘、汆、溜、熬、爆、脍、炸、扣、烤”等。

  上海话吸收了江浙语言的一些词语,尤其是苏州话和宁波话,一跃成为汉语三大方言(北京话、上海话、广州话)之一。此外,大量上海话新词传入了当时的“国语”,如:“自来水、电灯泡、马路、洋房、书局、报馆、博物馆、足球、高尔夫球、黄包车、三轮车、雪花膏、橡皮筋、沙发、马达、课程、咖啡、白兰地、啤酒、麦克风、敲竹杠、出洋相、小儿科”等等,这些词语,现在还保留在我们的普通话中。

  上海将有方言大词典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是上海话的第二次变化高潮,或许也是转折。其中得失,令人也叹也喜,也悲也思。”钱乃荣说。

  这段时期中,青年一代又新造、流传许多贴近生活的流行语,但由于一些原因,上海话中一些有用的方言词在这一代中出现断层和流失。钱乃荣说,他本人在大学生中做过一项调查: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人人将上海话当成惯用语。而在最近一次50多个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已有三分之一以上不会说了,大致知道但自己不说的更多。

  为此,钱乃荣一直笔耕不辍,今年3月,一部上海方言大词典将交稿,是他的导师许宝华、汤珍珠教授和他一起编撰。此前数月,他又有一本上海话最新流行语2500条出版。

  “方言,是各地本土文化的基础,能让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保持多元化,更加灿烂。上海话,是这个城市本土的民俗和文化表现。”钱乃荣说,因此,上海闲话,在普通话基本得到推广的情形下,应该提出和注意保护,上海话能变化,但不能消失。

  沪语探源 上海话源自少数民族语言

  基本路线:长江以南百越话+来自北方的汉语→吴语,不断南下(春秋战国时期)→传到上海(战国时)→开始发展,融合周边方言(三国时)→现在的上海话

  上海话的前身是什么?它是怎样逐步形成、固定成我们现在熟悉的上海话呢?上海师范大学著名语言学家潘悟云给出了答案。

  潘悟云说,其实上海话的老祖宗是“百越话”。

  百越族是一个少数民族,早在三国以前,长江以南地区遍布百越族的族人,一直延伸到越南。百越族的“百越话”可以说是上海话的前身,但真正促使上海话形成的,还是汉族人。

  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本来生活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到了春秋战国时,由于北方连年战乱,一些北方的汉族人举家迁徙到南方,在这个过程中,百越族的“百越话”和汉族的汉语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因为当时的吴国多使用这种语言,所以被称作吴语。

  三国时,东吴的孙权确立了汉语的主体地位。从此,汉语系的语言蓬勃发展,吴语也不例外。从三国至今的漫长岁月中,上海话不可避免地受到周边地区方言的影响,对上海话影响最大的还是苏州话和嘉兴话,现在上海松江地区说的就是“嘉兴上海话”。许多上海话里的多音字,两个读音通常分属苏州话和嘉兴话。

  记者手记 “双赢” 徐哲

  采访第一句和结尾最后一句,钱乃荣都强调:上海方言和普通话,两者没有冲突。关系是互补双赢、和而不同。

  从学生时代起至今,钱乃荣几乎研究了一辈子上海方言,对上海话的内情了解,对上海话的感情深到了“顽固”的地步。由此,我相信这位老学者的两次“强调”,发自由衷,同时亦符合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让上海话和普通话‘双赢’”这个观念,是这篇稿子所想要表达的最重要思想,也是上海话的最终归宿。

  已消失的上海话〕

  “户荡、场化、所头(地方)”:被“地方”取代; “外势、里势”:被“外头、外面、里头、里向”取代;

  “下半昼”:被“下半日”取代;

  “日头”:被“太阳”取代;

  “癞团”(蟾蜍):被“癞蛤巴”取代;

  “图书印”:被“图章”取代;

  “蓬尘”:被“灰尘”取代;

  “才情”:被“才华(意思有点不合)”取代;

  “安”(置放):被“摆”取代;

  “话”(说):被“讲”取代;

  “歇作”(作罢):被“算数”取代;

  “坍铳”(读如“滩冲”)被“难为情”取代;

  “爽歇”:被“等一歇”取代。

  〔萎缩中的上海话〕

  在上海话中“找零钱”用“找”,“找人、找东西”是用“寻”;“挑担”用“挑”,“选东西”不用“挑”而用“拣”;

  “穿马路”用“穿”,“穿衣服”是用“着”(读如“只”);

  上海话中“更换”说“换”,如“换衣裳”,“对换”是说“调”,如“调物事(东西),调位置”;

  普通话既表抽象又表具体的动词“挤”,在上海话中说“轧”。但是“挤牙膏”这种加力使软物或液体从小洞中挤出,上海话中另有一词,读如“珍”。

  〔新流行的上海话〕

  黑暗料理:路边食摊。

  买根线粉吊杀:形容人之软弱无能,不如死了吧,遇到某不顺利的事,受气或受挫后的自嘲或揶揄。戏谑语。与原有的“买块豆腐撞杀”意思相同。

  接了张罚款单:收到了一张请柬。

  本草纲目:又笨又吵又戆又木。“木”指动作迟钝。“吵”又作“草”。

  免提听筒:经常自言自语,唠叨,没人爱听。例:只听见伊一个人罗里罗嗦,像只免提听筒,又称“免提电话”。

  根号3:身高欠高的男生,只有1.73米高。例:现在小姑娘要求瞎高,要挑1米8个,根号3都勿要。作者:晚报记者徐哲报道(来源:新闻晚报)叁贰壹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