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漕船:600年前的生产力

 碧云飘鹤 2013-05-22

明代漕船:600年前的生产力

2011-03-07 07:02 《齐鲁周刊》/ 文佳 / 12261

  在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山东历史文化展——宋元明清展厅》,陈列着1956年出土于山东省梁山县宋金故河道内的一艘明代大船。此船形体巨大,保存完好,实属国内外罕见,是了解和研究明代水上运输的重要资料;它的出土,同时也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山东运河文化。

1956年的梁山古船


  1956年4月,“梁山县黑虎庙区馆里乡红光农业合作社第三生产队,在村西宋金河支流挖藕,离地面近一米处发现一块木板和一个铜锅,大家一致认为是船,并估计船内有贵重东西,于是动用20多个社员用了28天的时间将船挖出,在船底下又发现一个铜锅,将船折毁后,船木运到贾庄村存放,少部遗失”。


  几天后,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接到省文化局通知,即派人前往调查,散落在民间的许多船板和零件得以收回。他们从县木工业工会找到有经验的工匠同往现场拼对。按着原船现存的钉眼及挖船人的口述,用木桩、绳把船板栓连起来,用了五天时间拼出船的大体形状。


  这只船为木质,船身呈柳叶形,全长21.8米,船身中部宽3.44米,有舱13间,铁锚上刻有铭文“洪武五年造……”船舱内遗留有各种兵器、马具、货币以及生活用具等等。


    根据梁山古船船体结构特征及文献记载,这艘船是一艘运河里的漕船。从船上发现有兵器等项分析,该漕船具有护航功能。

 

漕运变迁史


  课本上那惜墨如金的寥寥数语:由隋炀帝开凿,北到北京,南到杭州,长达两千多公里。对于历经2500年、饱经风霜的大运河来说,这样的认识显然太过粗浅。事实上,大运河的历史就像一部跌宕起伏、典故繁多的故事片,一两句话何以能述其全貌?


    明初为了供应辽东等地军饷,曾由太仓海运粮食至辽东、天津。永乐十三年1415 ,南方漕粮经由运河北上,但仍有部分漕粮经由天津海道运往蓟州等仓,隆庆、万历之间还短暂地实行过从淮安到天津的海运。永乐迁都北京后,京师百费仰赖南方漕粮供给,保证漕粮如额如期输达北京成为明朝至关重要的军国大事,为此明朝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漕运制度是明代最重要的财政制度之一。


    舟船是漕运的基本条件之一。明代的漕船有海船和河船两种。洪永时期的海运船有一千料海船和四百料铅风海船两种料为船只载重单位、若干料船即为载重若干石 。除明初《诸司职掌》记载了修造这两种船所需物料外,其它史籍中对它缺少记载,大约不久就失传了。关于明初海船,另一可知的情况是永乐时工部尚书宋礼提到过一千料海船需用100人驾驶。


  明代漕运主要实行河运,用于河运的是一种四百料浅船。这种浅船船式主要为适应运河水浅的情况,“每船用军10名”。《天工开物》卷九载:“后运军造者,私增身长二丈,首尾阔二尺余”。《漕船志》卷三指出:“近来各船身长阔,多添梁头,运军利于私载,运官敢于公占”,运军加大船式只是为了增加私货带运。明政府多次下令如式打造,但令行不止,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山东运河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水运经济省力,一直备受古人的重视。可以说,古代运河是历代王朝兴衰的生命线。


   “大运河真正对山东产生大的影响是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的。”山东省运河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泉说,“从济宁到临清,再到德州,人工河道多,地势落差大,山东大运河是整个京杭大运河最关键的地方。”


  明清时期,运河沿线是山东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济宁和南旺就是山东运河上两颗闪亮的明珠。济宁南通徐淮,北接临清,直通京畿,过往船只到济宁必须落帆停船等候提闸放水方能通过,每天最多时停留上千艘船只,也成了江北最大的码头和物资集散中心,每日里河道内帆樯如林,舟船如练,船工摇浆击水,拉纤号子响彻云霄,河两岸百物堆山,商贾云集,一片热闹繁荣景象。


    在山东这个传统儒家文化腹地,大运河的出现,使商业文明更深入地扎下根来。济宁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张自义认为,运河文化的内核在于它的开放性、商业性和融汇性。


    明清之际,一系列繁华都市的出现,被认为山东大运河鼎盛时期的标志:德州、临清、东昌府、李海务、七级、张秋、阿城、济宁、台儿庄……可是,“兴也运河,衰也运河”,随着大运河济宁以北段的全面断航,曾经极尽奢华的诸多城市瞬间萎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