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光圈变焦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遇8866 2013-05-22
大光圈变焦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CBSi中国·蜂鸟网 作者:施辰舞 责编:药一男 [原创] 2013年05月22日 08:55
 
        近年来适马的镜头在分辨率、色散抑制等光学领域颇有建树,适马的120-300mmF2.8就是这样一款产品。那么阻挡在适马和用户之间的鸿沟是什么呢?是对焦速度、脱皮、跑焦等广为流传的弊病,但倚着去年发布的新产品线,从A35/1.4开始,好像适马在努力的摆脱这些,随着外形全面改变,质量和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现在作为S系产品线的首支镜头120-300mm f2.8 DG OS HSM也有望凭此获得新生。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适马的120-300mm f2.8 DG OS HSM意义何在呢?关键在于它是一支300端F2.8大光圈的镜头,正如我们的网友所说,还“附赠了”到120mm的变焦,何乐而不为?相对于众豪门的300mm f2.8定焦镜头,具备了更广泛的适用性。更关键是适马的镜头历来性价比很高。

对焦升级经典重生 腾龙新版90微首测
测试平台 佳能5D3+闪迪32G至尊超极速系列CF储存卡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德国官网的信息比较齐全

       上面是这支镜头的参数表,之前影友们留言中提到了配合2X增距环的问题,经过我们确认查询它确实可以配合2X环,这支镜头可以在600mm达到F5.6的光圈大小,并实现自动对焦,和动辄小十万元的超长焦定焦大炮比起来,它可便宜多了。适马S 120-300mm f2.8 DG OS HSM预测上市售价应该在2万元以内,就算比其原厂300mm F2.8也具有便宜一半左右的优势。它很可能成为我们买得起的最便宜的大炮之一。

·适马S 120-300mm f2.8 DG OS HSM整体外观

       在整体外观方面,这款S系镜头,和这之前A系、C系一样低调凝重,并且定位更加高端的它更透露出一点霸气和豪华的味道,这在之前的试用中笔者就有所提及,在此便不多费笔墨。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适马S 120-300mm f2.8 DG OS HSM+5D3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适马S 120-300mm f2.8 DG OS HSM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宽大的变焦环表现出它具备大光圈和超远摄的同时还是一支变焦镜头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这是首支S(运动)系镜头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细节强烈的质感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厚实的金属遮光罩

       用手指敲敲金属的黑色遮光罩,就知道它的产品定位。无论这支镜头上市后是卖1万还是2万,看来适马这次不会在外观上掉价了。

·镜头的大小和重量

       关于大小和重量,适马在中文官网上只提及了尺寸124.4 x 291 mm,没有提及重量。而我们翻遍资料最后在德国官网上找到了重量描述3390g,当然我们也进行了测量。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镜头全重3700g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镜头与相机一共4696g

       根据我们的测量,镜头全重3700g,看来官方参数是不带脚架环和遮光罩的,不过即使如此,跟上一代的2900g比也沉了490g,相对于原厂300定来说更是重了不少。这个重量很难长时间手持,需要搭配舒适些的背带。当然令人欣慰的是,这些重量来自更加精密牢靠的镜身结构,算是有得必有失吧。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佳能300mm F2.8尺寸表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敦实的三脚架镜座

       如此的分量肯定不能压在卡口上,对于这种重型的远摄镜头脚架镜座是必要的,当然三脚架镜座本身的用料倒也非常结实,也有些分量。上面有三个接孔,作为把手时手感较为一般,造型有些过于机械化。

·适马S 120-300mm f2.8 DG OS HSM细节

       从对焦窗可以看到,该镜头最近对焦距离为1.5m到2m,分别对应120mm端到300mm端,该处的设计和35/1.4如出一辙,干净的有机玻璃下显示米和英尺,全都是黑白配色,没有令人烦躁的各种红绿黄组合。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对焦窗

       开关一侧,从上到下分别是对焦开关、对焦限位、防抖模式以及-独有的自定义模式选择。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开关一侧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配套软件的自定义设置界面

       自定义模式的设置是通过电脑完成的,需要借助适马配套开发的USB DOCK来连接。这确实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过一段时间我们会专门给大家带来这个设备的研究。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震撼的105mm前镜

       虽然不比一些五六百焦段的巨炮前镜大,但由于高达F2.8的光圈,这支镜头也有着不小的口径,关键是他还是前置滤镜接口,直径105mm,想为这支镜头配滤镜恐怕有些难度。还好运动等题材不常用滤镜。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即便有镜座,对于一个重型镜头,后口也一定要足够结实才行

       后口则比较常规,卡口周围有设计简易的防泼溅结构。此次我们到测的这支是佳能EF卡口。

·新版120-300/2.8光学参数图表

       和老版的120-300mm相比,新版在镜组结构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同样是23片18组的结构,MTF的区别也不是很大,但是否在镀膜等技术上有所更新,官方并没有提及,而我们也得在实际测试中去观察它的表现。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光学结构图:含有两枚萤级特低色散镜片和一片超低色散镜片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MTF曲线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畸变图表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暗角图表

       从上面一众数据可以看出,该镜头中心画质优异,边缘有一定下降,300端有不易察觉的枕形畸变,F2.8时各端都会有较为明显的暗角,但随着光圈收缩会有很大改善。

·新120-300/2.8暗角测试

       下面我们进入实拍测试环节,首先是刚才提到的暗角现象,我们对着均匀打光的纯色背景拍摄,逐档光圈缩小,对比观察画面四周的明暗情况。

120mm端: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2.8                              F4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5.6                              F8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11                              F16

300mm端: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2.8                               F4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5.6                               F8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11                              F16

       正如官方图表一样,在最大光圈时确有暗角,但其实要比我们现象中的轻微很多,特别是300端,在图表上显示F5.6也较大的暗角实际测试中并不明显,各焦段基本在F4时暗角就较为轻微了,F5.6时已经基本很那察觉。

·标板分辨率测试

       我们接下来使用国际通用的ISO12233标准分辨率测试标板进行测试,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对比出镜头的分辨率如何。

微距长狙 适马180mmF2.8macro镜头评测
ISO12233标板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20mm端分辨率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300mm端分辨率

       根据测算,该镜头在分辨率方面保持着上一代镜头的优秀表现,特别是在测试中我们发现,其在分辨率读数上可能还具有更大潜力,因为其在3000线以上时依旧可以看到清晰的纹理,但此时画面的高频处出现了摩尔纹现象,影响了更高的发挥。这也告诉我们不见得只有无低通的相机才会有摩尔纹。

·新120-300/2.8 120mm端分辨率实拍

       通过了分辨率标版环节我们进入分辨率实拍,我们将通过分别截取画面的中心及边缘100%局部画面来体现,该方式更为直观,首先我们来看看120mm端的实拍表现。下图为测试场景截取位置示意。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测试场景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在画面中心,可以说镜头的各档光圈表现非常优秀,最大最小光圈也都具备不错的可用度,可以清晰分辨出场景上非常细小的网格。而在收缩一档后画质则基本进入最佳状态。在边缘画质则确实有所下降,特别是全开光圈,有较为明显的球差,画面显得有些朦胧,收缩两档后回归到较为优秀的水平。

·新120-300/2.8 300mm端分辨率实拍

       本页是300mm端分辨率的实拍测试,测试方法同上页。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测试场景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令我们欣慰的是在300mm端,该镜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画质下滑,其表现与120mm端依旧很接近,甚至个人感觉其边缘画质还优于120mm端。这说明其在300mm的实用性非常出色,配合F2.8大光圈,正是这支镜头在远摄领域发挥其优势之处。

·与某70-200mm F2.8对比200mm分辨率-中心

       仅是说优秀,很多读者也没有成型的概念,于是我们引入另一支镜头来作为对比参考,大家都知道各厂的70-200mm F2.8镜头都是大三元之一,画质都非常出色,是大家常接触的镜头型号之一,那么我们就选择其200mm端与120-300/2.8的200mm进行对比,看看120-300/2.8是个什么水平。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可以看到在200mm焦段上,120-300/2.8中心画质在全开光圈更具优势,而70-200/2.8则在小光圈上有更好表现,平均以及最佳分辨率上则水平相近。

·与某70-200mm F2.8对比200mm分辨率-边缘

       边缘是适马120-300/2.8并不强势的地方,下面我们看看其在边缘上与70-200/2.8的较量。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70-200/2.8在大光圈的边缘画质上确实更胜一筹,不过收缩两档后两者便不相上下了,而70-200/2.8则显露出了少量的色散,相比之下适马120-300/2.8则在色散控制上表现的不错。

·新120-300/2.8 120mm端色散测试

       说到色散,我们也进行了适马120-300/2.8的中心和边缘色散表现测试。下面是测试场景的截取示意。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测试场景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可以说这支镜头的色散并不明显,仅在全开光圈时有不易察觉的一些,而边缘上的模糊,色差也并不是主要诱因,主要还是分辨率下降的表现。

·新120-300/2.8 300mm端色散测试

       下面是300mm端色散测试,测试方法与截取位置同上页。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测试场景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根据测试可以看到300mm端上适马新120-300/2.8也没有太明显的色散,总体来讲整支镜头在各焦段各档光圈的色散控制上值得肯定。对于一支连控制芯片都可以连接电脑升级固件的数字化产品,在光学上的数码优化是同样与时俱进的。

·新120-300/2.8对焦与调整

       借这个契机就简单再说下连接电脑这事,刚才已经提到过可以设定自定义个性设置了,那个设置主要是面对不同的对焦精度或速度的需求,可以选择镜头倾向于高速对焦还是高精度对焦。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USB DOCK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USB DOCK

       连接电脑就依靠这个设备了,一个长得像镜头后盖一样的东西,上面带有USB接口。使用它可以调节曾经令人头痛不已跑焦问题。而且还是可以分焦段分距离的逐段调整,这种思路说不定能从根本上解决副厂镜头的跑焦噩梦。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调焦界面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测试场景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调节板截图

       为了保证测试的精准,我们也事先校正了对焦的精度,如上图所示,焦点在零刻度线处为合焦准确。

·新120-300/2.8 300mm焦外测试

       300mm F2.8大光圈的虚化是极具威力的,此次我们虚化的测试方式是将焦点置于测试场景前20cm,画面取整个测试场景,截取焦点后20cm的测试场景中的局部来放大观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测试场景与截图位置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2.8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4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5.6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8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11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16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22

       全开光圈时如此强烈的虚化可以说是拍人像时虚化背景的利器,其实它不光可以拍出柔成一片的唯美焦外以突出模特,本身手持这支镜头也一定会很吸引模特的注意,只是相应使用者得有个强大的体魄才行。

·新120-300/2.8 300mm端星芒

       星芒也是我们的测试项目之一,下面我们来看看在拍摄黑暗中的点光源时,逐档缩小光圈的效果。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2.8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4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5.6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8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11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16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F22

       在F11时星芒已经表现的非常强烈,星芒的道数很多,这跟采用了9片光圈叶片的设计有关。

·300端防抖-普通档

       最后的测试项目是防抖,在上一代镜头的使用体会中,就有很多用户表示适马的OS防抖技术效果出色。那么这一代120-300/2.8是否继承了这个优点呢?我们通过测试来验证。

左侧为防抖开(普通档) 右侧为防抖关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160S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80S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40S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20S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10S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5S

我们的测试方法:

       由于手持抖动是种较为主观的现象,于是乎为了更加接近客观性,我们采用了拍摄八张从中挑选最清晰一张的方法来测试,焦段选用最易体现抖动的300mm,由于使用300mm,理论安全快门应为1/320s,于是我们从1/160s开始测试,逐档下降快门速度,观察拍摄结果。

·300端防抖-运动档

       适马的长焦防抖技术分为1、2两档,档位1为普通档具有四向全方位防抖,档位2则针对运动拍摄设计,只具有纵向防抖,而在横向上留给了摇拍等技巧的发挥空间,下面就是运动档的防抖测试。测试方法同普通档。

左侧为防抖开(运动档) 右侧为防抖关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160S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80S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40S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20S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10S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1/5S

    1、2两档均测试完毕,可以看出普通档直到1/10s依旧可以选出清晰的照片,这已经低于安全快门5档之多,达到了目前防抖技术的领先水平。而运动档防抖通过对比则可以看出其开启后图片抖动明显具有方向性,纵向抖动多被抵消,抖动只体现在横向方面,充分证明了其工作原理和效果。可以说OS防抖系统确实效果出众,并没有让我们失望。

·鸟类等题材样张

       下面是一些在测试镜头的过程中拍摄的照片以及部分100%截图,其中不乏鸟类空中抓拍,侧面体现出新120-300/2.8不错的对焦能力。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焦距:300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0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JPG原片100%截图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焦距:30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0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JPG原片100%截图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焦距:30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0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实际使用中适马新120-300/2.8的对焦能力确实很好,比如直升机的这张,正是我们在路上巧遇,端起相机就照,镜头很快锁定焦点,周边前景的一些障碍物也没有对主体构成什么影响。

·更多样张

       当然除了拍摄鸟类,运动也是新120-300/2.8的擅长题材,在室内运动场地F2.8配合高感光度也可以实现拍摄清晰的照片。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焦距:22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25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焦距:139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焦距:12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125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焦距:193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32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当然适马新120-300/2.8还可以拍摄很多其他题材,毕竟其横跨了普通长焦和超长焦的焦段。

       样张均附有EXIF信息可供参考,并可以点击放大观看并下载。

·外网官网样张

       在我们整理官方资料时,发现了一些国外官网上的官方样张,在这里一同转发以供参考。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焦距:30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5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焦距:30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8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焦距:30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6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焦距:30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5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焦距:30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5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该样张并非原尺寸,存在压缩,均由5D3拍摄并且均为光圈全开。

·适马S 120-300mm f2.8 DG OS HSM评测总结

       客观的说,适马从去年起确实进步很大,无论之前我们怎么看待适马,这种进步都是不能否认的。其实适马在光学上,特别是分辨率等方面一直表现优秀,只是受累于品控问题,在稳定性、外观、耐用性等方面令一部分用户心存畏惧。而显然这几个问题正是当下适马着力解决的,透着大气与深沉的外观设计、注重细节的做工、以及镜头通过USB连接计算机的独特技术,正是要重新建立品牌形象。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户的认知需一点点去改变,这里最需坚持和不断进步的正是适马自己。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适马S 120-300mm f2.8 DG OS HSM

    再谈回新120-300/2.8这支镜头,其实在光学上只能说是保持了前一代(其实也是2011年才发布)的优秀表现。但刚才也提到了,适马最需要得是可靠性,一支对焦准确快速的镜头才是可以让大家都接受的,这次看来,新120-300/2.8做的还不错,升级也是极具意义的。

数码化极简重炮 适马新120-300/2.8评测
点击图片可放大

       加上这支高科技又霸气的(只是有点沉)大炮,适马整合后的三条产品线已经全面铺开,目前有四支单反镜头在列,其中的18-35/1.8也是革命性之作,但这个数量还远不够,希望今后更多的镜头进入新序列,稳步提升质量和性能,目前趋势值得看好。

优点:

  独占120-300/2.8长焦大光圈
  USB调试技术校正跑焦
  独创的自定义切换模式
  设计非常优秀
  用料扎实做工好
  分辨率高、色散抑制优秀
  配2X增倍镜可用AF

不足:

  重量较大
  没有后置或插入式滤镜设计,不大方便
  最边缘画质下降

·扩展阅读

  1.扎实可靠 适马S120-300mm/2.8速发试用
  2.副厂跨时代技术 适马USB调焦器图赏
  3.适马S系首支镜头120-300mm/2.8开箱图赏
  4.P&E2013:专访适马日本CEO山木和人
  5.大逆袭 适马18-35/1.8 P&E2013现场评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