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岫岩玉资源分布

 迷糊128 2013-05-22

岫岩玉产区

岫岩玉所在地区位于中朝地台辽东台隆营口—宽甸古隆起的西端,区内古老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变质作用强烈,为岫岩玉矿床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玉石矿体主要成透镜体状,赋存于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的富镁碳酸盐岩层中,受一定的层位控制,特别是其中的白云石大理岩—菱镁矿层为最主要的含玉层位。矿床在成因上属于层控变质热液交代型玉石矿床。现知岫岩玉在辽东半岛分布较广,产量较大。仅以岫岩县而论,其著名的北瓦沟矿区即为资源相当丰富、开采时间较长、年产量甚大的矿区。除此之外,在岫岩县境内还发现有10多处矿床或矿点。其他如宽甸、凤城、丹东等地也有岫岩玉矿床、矿点或矿化线索发现。其含矿地层亦均为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的富碳酸盐岩层。

偏岭玉石矿

位于岫岩县城西北的偏岭镇细玉沟村境内,1975年建矿。偏岭镇细玉沟一带过去无专事采玉者,1973年,当地农民在细玉沟严家岗发现古坑遗址,偏岭公社组织人力开采,沿古坑下拙5米,发现细玉矿体,长约数十米,最宽处5米,忽宽忽窄,时断时续。开采出的玉有碧绿、青绿、黄、白等颜色,色纯不乱。自1975年开采后,细玉年产量少则30吨,多时达100吨。90年代后,产量逐年增加。该矿开采的玉石,属透闪石软玉。其质地异常细腻、坚韧、微透明,多呈翠绿色,类翡翠,十分珍贵。偏岭玉石矿开采的玉石因质地细腻,故称细玉,因发现较早,又称“老玉”,其储量不祥。另外,细玉有河磨玉,石包玉之分。河磨玉,产自细玉沟的河里,因其混杂在河床砾石之中,经河水长期冲刷及砾石磨擦,楞角殆尽,晶莹圆润,其价值高于哈达碑瓦沟所产玉石。

 

岫岩玉石矿

位于岫岩县玉石矿位于岫岩县西北部的哈达碑镇玉石村境内,始建于1957年4月。井下300多米深的采玉场,被人们称做"地下水晶宫"。现有职工近千人,其中从事玉石开采500多人,从事玉器加工300多人,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矿区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座玉石矿山。

 

岫岩玉的开采

根据岫岩玉的产出类型,岫岩玉的开发有两种形式:一为掘采,一为捞采。

掘采

清代至民国年间采玉方法十分落后,主要是一锹、镐、钻、凿等为工具,在地面上发现矿苗后,须先“扒峁”(即挖去浮土),再掘坑取玉。如遇地下水涌出,则以柳灌斗将水汲干。遇有大块玉则以凿钻孔,装上炸药破碎。因此所得良玉甚少,多被震出纹绺,不堪雕琢。1957年建立玉石矿后,采玉工艺基本上是沿袭旧式手工作业,露天开采。60年代后,修建了矿山专用公路,架设了专用输电线路,增设了空压机、卷扬机、凿岩机、抽水机等矿山设备。70年代,逐渐转入井下开采,基本实现采掘、运输机械化。80年代后,又引入灌入式、涨药法等开采新工艺、新技术,使玉石的利用率比爆炸发提高20%。
产量

清末,瓦沟玉年产量约50万公斤,其中大部分输往外埠。岫岩境内重峦叠嶂,河道分歧,古代时交通十分闭塞。尤其是雨雪季节,喝水暴涨,飞雪漫道,商旅不通。故岫岩玉的输出在每年秋季进行。每年上秋,来自京、沪、苏、扬及汉口的客商便结伙住于瓦沟的客栈里,逐日到采场选玉,将选好的玉料用毛笔标上记号,再以草绳缚之,以保护不致因碰撞损坏。待秋高气爽时便雇用当地大车运往营口或大孤山,再经水路输往关内。当时的大车,每车次可载玉750公斤左右。岫岩年输出量以光绪末年最多时曾达到60-70万公斤。

民国初年,岫岩玉年产仅15-25万公斤,年输出量亦降至10-15万公斤。民国中期,岫岩玉年产量达75万公斤,年输出最多时达70多万公斤。新中国成立后,玉石矿建立初期,瓦沟玉年产40万公斤,70年代初,增至170万公斤,80年代后增至200万公斤左右。目前,岫岩玉的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左右。

捞采

水中捞采

与哈达碑瓦沟仅一岭之隔的偏岭镇细玉沟,是一条约10余公立的狭长山谷,因出产细玉而得名“细玉沟”。细玉是岫岩玉的分枝,当地人称“老玉”,日本人称其为“钢玉”,属透闪石软玉,其质地异常细腻、温润,性坚韧,硬度6.36-6.46度,微透明,多呈翠绿色,类翡翠,是玉中上品。

民国十七年(1928年)所修《岫岩县志》中载:“北区有村,名细玉沟者,沟心有小河一道,长约十余里,直通大河,夏令水涨后,村民沿河采玉,玉质外包石皮,内蕴精华,所谓石蕴玉者此类近似。质润而坚,其玉色白如猪脂、红似樱桃者为上,黄白色及蛋青色次之。上者夜能放光,冬暖夏凉,相传可避瘟疫。”“唯查此玉出产茫无根据、寻其河源,西连瓦沟,而瓦沟之玉刨自图中,细玉沟之玉独因水冲而始露,窥其迹似亦可刨采而得。惜乎土人皆目为无根之玉,未有能识其玉线者。”这段记述证明,人们早已发现了这种品质异常优良的“无根玉”、“石蕴玉”,或称为“细玉”、“老玉”的玉种,并且已经很久远地形成了“沿河采玉”的生产活动。

细玉沟玉长久被人们视为“无根之玉”,因此细玉沟向无采场,人们习惯沿河采玉,并称为“采河磨”,采出来外包石皮、内藏美玉的玉称为“河磨玉”。采河磨玉多在夏季河水暴涨后进行。民国十七年(1928年)夏细玉沟连降暴雨,雨过天晴,河水忽闪闪泛光,村民纷纷下河沿泛光处采玉,竟获得上万斤,悉被杭州客商购去。

从80年代起,细玉沟一带长时期鲜见的河磨玉、石包玉突然增多。1987年夏,一农民在河中洗澡,突然触到一块细腻的石头,老出来竟是一块近50公斤重的晶莹碧玉。80年代至90年代初,偏岭金矿的采金船在河床中淘金作业,经常捞出大小不等的河磨玉,金矿矿部的大院内曾经一度河磨玉堆积成山。

土中捞采

为了寻找“无根之玉”的“根”,民国八年(1919年),营口人吴乐山创立的“大岭矿业公司”在细玉沟严家岗玉石砬子一带挖掘坑口,因未发现矿体而作罢。1935年,侵华日人石光宪一也曾一度沿河寻找矿脉,但也无甚收获而中止。1973年,偏岭乡(今为偏岭镇)组织人力沿日伪时期的老坑纵向挖掘,发现一处古玉坑遗迹,里面有已呈碳化的松树明子(松脂)等物,其年代不可考。结果在此处找到一条新矿脉,细玉矿体长约数十米,最宽处5米,所得尽为良玉,颜色有碧绿、青绿、黄、白等色。从此细玉沟原生矿床的细玉得到了开采。

长期以来,当地农民在下水采河磨的同时,还不时在河两边的谷地、沙砾及山表层获得外包石皮、但已呈风化不及河磨外表那样光滑的“石包玉”。1983年,一谢姓农民在自己自己院内打井,挖至2米深时,发现两块老玉,大者重约4吨,小者千余斤。农民刘景安在铲地时也铲除一块价值千余元的老玉。90年代初期,修建海岫铁路偏岭段施工中,也不时有河磨玉、石包玉被掘出。由此而在当地掀起一股采捞河磨玉、石包玉的热潮。有的农民甚至为此挖开庭院,推到房屋,拆开院墙,进行采玉。随着细玉知名度的提高、市场的扩大和资源的减少,河磨玉、石包玉的价格也一再上扬,目前其市场价格已达到每公斤300元左右。

细玉产量

河磨玉、石包玉自古以来就被当地群众随买随卖,其产量根本无法估计。

细玉自70年代中期发现原生矿床并进行开采后,年均产量30-50吨,最高时达100余吨。

岫岩玉的采场

清末,在瓦沟有玉石采场10余处,其中较大的采场有3处。一是刘家堡子,所以海城玉石商刘某于道光年间开采的,后由其孙刘作范继续经营。由于刘家定居于此,世代以采玉为业,家族繁衍,成为当地一大姓,故此地称为刘家堡子。刘家堡子采区鼎盛时期,年产岫岩玉50万公斤。二是石匠沟采区,是光绪初年发现的,有个叫马其三的人在此开采,最盛时期年产岫岩玉2.5万公斤。三是荒沟东沟采区,是王富宴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沿着古代矿坑遗迹发掘开采的,最盛时期年产岫岩玉5万公斤。

清末民初,军阀混战,百业萧条,岫岩玉开采受到影响,一度冷落。民国中期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岫岩玉开采一度兴盛,当时仅在瓦沟一地采玉业就有百家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葛岐山父子创办的“宝山矿业公司”,有采玉工200多人,护矿警10多人,几乎垄断了岫岩玉的开采。

日本侵略者对驰名世界的岫岩玉垂涎已久。早在甲午战争后就企图染指岫岩玉,层多次派人赴瓦沟、细玉沟一带进行调查,并写出了详尽的报告。日本人池田旱苗就在其调查报告中称“岫岩玉外壮优美,用途极广,自古以来就是满洲特产之一,著称于世”,“极有保存利用价值”。“九一八”事变后,1935年,侵华日人石光宪一在瓦沟设“东安公司”,霸占了矿区和所有采场,垄断了全部开采权,驱使中国劳工日夜开采,将采出的玉石制成所谓的装饰性石材,全部掠往日本国。东北光复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采玉业愈加不振,多数采场废弃。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和外贸业的发展,国内玉雕业逐渐复苏,一些历来以岫岩玉为传统材料的玉雕厂家纷纷要求供货,1956年仅北京、上海两地就需求岫岩玉45万公斤,这给岫岩玉的大规模开采带来了生机。1957难,在瓦沟建起了玉石矿山。为进一步扩大岫岩玉生产,1961年起,辽宁省地质局用了近3年的时间对岫岩玉资源进行勘探,探明岫岩玉储量十分丰富,伺候国家又对玉石矿进行了扩建。渐使瓦沟形成了现代化的全国最大的玉石矿山。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珍贵的岫岩玉资源,80年代,对乱掘滥采的集体和各人采矿点进行整顿,除保留哈达碑镇、偏岭镇集体矿山外,其余一律严令停采,同时对岫岩玉实行限量开采。

目前,哈达碑瓦沟玉石矿山是国内玉石生产的主要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玉石矿山,所采之玉,除县内利用外,还供应全国22个省、市的170多家玉雕厂家,全国各地玉雕用料,80%以上出自岫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