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锡类散灌肠,锡类散灌肠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观察与护理

 学有所用541 2013-05-22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病症,也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方法之一。2001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30例,应用锡类散灌肠液进行保留灌肠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住院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35~73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高血压肾损害6例,糖尿病肾病6例,痛风性肾病3例,狼疮肾2例,多囊肾3例。

1.2 方法 取灌肠液200ml(大黄10g,附子6g,细辛3g,红花9g,牡蛎15g,积雪草12g)加入锡类散1支(含青黛、象牙屑、牛黄、人指甲、珍珠)充分混匀,温度39~41℃。治疗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选择细肛管(以14~16号导尿管代替),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10~15cm)侧卧,插入肛门20~25cm,抬高臀部10cm,灌肠后卧床时间>1h,肠内保留时间>2h,1个月为1个疗程,每日1剂。阴寒内盛加干姜,湿浊加苍术、煨肉蔻;内热加黄柏、知母。同时采取低蛋白,低磷饮食,结合西医对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降血压,利尿等)。

1.3 指标观察 所有治疗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均于清晨8时前抽取空腹肘静脉血2ml,用常规方法测BUN、SCr。

1.4 结果 见表1。治疗后1个月的SCr和BUN有明显降低。

表1 患者保留灌肠前后SCr和BUN变化比较略

2 护理

2.1 加强心理护理 本组因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时间长,恢复慢,患者焦虑紧张、缺乏信心,担心疗效。故灌肠前易紧张造成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插管困难或疼痛,护士应耐心介绍灌肠目的、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以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增进患者治疗的主动性,使之坚持不懈地配合治疗。

2.2 灌肠中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护士在灌肠时动作要轻柔,正确掌握插管深度,尽可能减少对肠腔粘膜的刺激,使患者无便意易保留,正确指导患者采取合理卧位,插管困难或出现疼痛时可嘱患者深呼吸,与其交谈分散注意力。锡类散不易溶解,加入灌肠液后要充分混匀,以保证药液均匀顺利地进入肠腔。灌肠后嘱患者尽可能耐受灌入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越长越好,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灌肠液的温度宜控制在39~41℃,因温度过低可导致肠痉挛,引起腹痛,温度过高易引起肠粘膜烫伤。在灌肠期间,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物。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所出现的症状可见于“关格”,“水肿” 等疾病中,其发病机制以肺、脾、肾虚弱为本,痰浊,瘀血,浊毒,水邪,痰饮内聚为标。本组中药灌肠液中,大黄利下泄浊,附子温中,细辛温阳利水,红花活血化瘀,牡蛎软坚散结,积雪草清热解毒。此方具有温阳利下泄浊之功效。并且在中药灌肠液中加入锡类散可延长灌肠液保留时间,从而加强肠道对药物地吸收,进一步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提高了疗效并减少了患者的肠道腹泻反应。其机制是锡类散能保护肠粘膜,减少药液对肠道的刺激,减少肠蠕动及减少大黄的腹泻反应,从而延长灌肠液保留时间,并且锡类散有固定毒素的作用,固定后随大便排出。因此,能有效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锡类散灌肠液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215500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