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煤化工企业对环境话题无需“过敏”

 ptstssq 2013-05-23
    笔者曾就某煤化工项目因环保“三同时”问题被叫停一事,试图采访该企业负责人,结果遭到婉拒。据了解,不少媒体记者都有同感,在采访企业一些环保话题时,常吃闭门羹。笔者以为,企业刻意回避环保话题的背后,暴露出在环保问题上的不自信。
   
    从一批企业被环境保护部叫停,到企业项目屡遭公众质疑,一些煤化工示范项目都遭遇了环境困局。可以说,当下煤化工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环境问题。但如果 煤化工企业因此而“讳疾忌医”,不能理性回应公众的质疑,必然会引起公众更大的关注,造成社会更大的质疑,结果会对煤化工企业形成更大的压力。
   
    由于煤化工以“吃”煤为主,“三废”处理的难度更大,遇到的环境问题也就更多。据化工网了解,煤化工项目的环保难题目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设计上无先例可 循,主体设计难以满足“三废”处理需要。我国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在内的一些新兴的煤化工项目,国内无先例、国外也不多见,设计单位在开展 项目设计时,考虑不周的现象难以避免,导致一些煤化工项目在环保设施建设上,设计变更、变更设计过多,环保项目难以完全做到“三同时”是项目环保验收难通 过的根本原因。二是由于煤化工项目“吃”煤量大、耗水量大,排放的“三废”自然也多,“三废”中含有的有害成分也多,处理难度大。
   
    那么,既然煤化工的环境问题如此突出,企业也就没有必要刻意回避环境话题。面对公众的极大关注,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不回避、不隐瞒,正视问题、迎难 而上。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加快环保攻关,最大限度地减少“三废”排放,用实际行动消除公众的疑虑与误解,让民众对行业的发展有一个 正确的认识。
   
    做好环保工作,需要政府负责、企业担当、民众参与、舆论监督。如今,我国环保工作不断强化,政府对企业环保工作的监督越加严格,煤化工企业需要以更大的诚意接受公众的监督,回应社会的质疑,万不可藏着掖着,语焉不详。只有环保过关了,煤化工企业才能打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