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昵称

 寒江读舟 2013-05-23
昵称是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亲近的表现。
客家人并不计较称呼的雅与俗,它还随着居住地域的不同、方言的差别,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不断演变,而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作为客家人重要的交际工具,
方言中的昵称已在民间文学中广泛出现,
它从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走进更高层次的领域,
用文字记录下来,富有地方特色。

客家人的昵称按长幼有序之分,还有男女之别。
对未成年的女孩叫细妹子,还未出嫁的姑娘称大妹子;
未成年的男孩叫细伢仔,快到而立之年的称后生哥。

很多人就有外号和花名,您的外号和花名又是什么???
————————————————————————————————————————————————

旧时妇女是否婚配从发型上便可分辨,凡结婚后的妇女梳髻子,椭圆型,网线黑色,团团罩住。
因此对少妇的称呼,外人出于礼貌,小辈的要昵称某某嫂,长辈的称某某女或某某妹。
对中年妇女的称呼,小辈的要在其名字后头加婶,而长辈便免"婶"称"女"或"妹"了。


客家人对高寿老人的敬重,也表现在称呼上,男性称"老公公"、"寿星公",女性称"老婆婆"、"老婆太",甚至还称"众家婆太"。
众家婆太无论走到哪家,户主都会热情接待请坐,遇到用餐时请入席用饭并以此为荣,故有"众家婆太人人请"的俗语。

旧时男孩出生以后除正名也称读书名外,还有小名或乳名。
因客家人有"契子保安"的习俗,崇拜石头、古树等自然物,还有认为猪狗之类动物好养,是不挑剔吃住的贱物,取乳名时便叫"石头"、"树头"、"弱狗"、"猪仔"等,还要在乳名的后头加个"佬"。父母亲叫惯了,媳妇入门之后也听惯了,往往也便这样昵称丈夫,反倒越显得亲切。


女性也有因"契子保安"而取小名的,多以美貌、温柔、珍贵的自然物或菩萨而入选。如"金花、"银妹"、"玉妹"、"红桔"、"观音"等,小名的后头没有"妹"的要加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