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雨好读书

 西园倦客 2013-05-23

下雨好读书  

    昨晚晚睡,今早晚起。

   起来是阴,慢慢细雨,再小雨,无声的雨。近正午,雨忽然就大了,沥沥击响了水泥地、桔叶、玄瓦,还有那口檐下的水缸。
   与父母闲聊。给三弟、四弟电话,想约他们归来叙,都上班呢,忽就有空荡感。
   母亲在剥老干了的雪豆,父亲在看新闻。我无事坐母亲身边也剥豆,母亲说:你去做你的事,不要剥,不要剥。
   那雨下得越来越响亮,屋檐上已经落下一串串水珠,一片的滴滴答答。想想也是,外出不得,下雨正好读书。原来就有的准备,如果无事便可读书——读木心的书吧。带的是《哥伦比亚的倒影》,听说是木心先生最好的散文集之一,我购的《木心作品八种》之一种。女儿寒假时读过这本,我却一直没动过它们。昨日回家,还思量过是先读《哥伦比亚的倒影》还是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犹豫间带了前者。
   第一篇是《九月初九》。本人愚钝,不知“九月初九”这篇名的由来,不会是重阳之义吧?或正好写时正是这个日辰?如是重阳之义,又必有更深一层的隐义在里边。这个问题一时弄不明白,就放下。木心在文中紧抓“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自古而今,由中至外,横纵相较,里表比照,思人之未思,发人之未发,严谨中有诙谐,轻快里显见识,读时不免叹服、拍案。他说:关于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在所谓'三百篇’中,几乎都要先称植物和动物之名义,才能开诚咏言:说是有内在的联系,更多的是不相干地相干着。”读到“不相干地相干着”,不禁要莞尔一笑。“汉赋好大喜功,把金、木、水、火边旁的字罗列殆尽,再加上禽兽鳞介的谱系,仿佛是在对'自然’说:'知尔甚深。’”他点儒家,说:“儒家既述亦作,述作的竟是一套'君王术’;有所说时尽由自己说,说不了时一下子拂袖推诿给'自然’,因此多的是峨冠博带的耿介懦夫。”还点释家、道家,等等,总有惊人之言。
   第二篇是《童年随之而去》。木心的童年活生生在读者面前摆开来,童人眼里的世界和心里的世界都是自在快乐的。里面对于庵里不是尼姑而是和尚住持着的诧异,自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个“碗”的好不容易取回但最终永远丢失的故事,引得“母亲”说出的一句话:“这种事以后多着呢。”“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碗”去了,随之而去的还有那个童年。看似无意有意的一句话,一句很轻很轻的“这种事以后多着呢”的话,被木心从童年带到了暮年,用自己的一生在对照着。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珍贵无比的东西,却会被自己不经意的丢失,有时是因为一时的任欲和随性,让悔恨跟伴永远。
   第三篇是《竹秀》。此文被读过它的赞不绝口。这的确是一篇十分精妙的文章,构思看似随意,精彩却层出不穷。字词的选取搭配,语句的微细工巧,风骨的俊冷俏拔,时时打动着读者。这里有句“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的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作出来的。”觉得实在精辟入骨。由此,我想起了昨夜读墨儿的《无奈的选择》博文,不知如何来应对文中指出的问题,当时用了“精神缺乏养分,灵魂缺乏居所,变异就成了必然”、“文化的断裂是世变的根源”。“变异”极不准确,却总也找不出准确的词来代替,遑论评说是否妥当了。今读到这里,忽然恍然大悟:“是寂寞惹的祸!”
   这有点不伦不类,一本书读了三篇就要落笔。实在是木心先生那“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让我放下书,觉得要记下点什么。
   于是就这样没章法地记了以上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