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特色民居——锁头屋
前几天,我和先生来到月梅西坑村,一来为走亲戚,二来先生看见一幢漂亮的老屋,早就想把它拍摄下来,充实他的“寻梦家园系列”的内容。
那幢老屋叫“梗元楼”,表叔叫来屋主钟伯给我们开门进去。走进去一看,我们惊奇地发现:它是坐西向东的两层楼民居,大门朝东,小门朝南。楼下有四间房,一堂一天井;西边的走廊靠墙是楼梯,楼上的结构与楼下相同,只是在走廊多了四个圆拱门,还有那整齐的木刻栏杆。整幢屋还有前后两个侧廊,而前后两廊又与门楼和后小门连接构成主体,南边则是一堵上端镶有绿色花瓶状通花的围墙。从高处往下看,其形状酷似一个古代的铜锁,钟伯告诉我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锁头屋”——客家特色民居建筑之一。我们高兴极了,因为“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兴致勃勃地在钟伯的陪同下,仔细地参观着“梗元楼”。
这幢锁头屋。虽然面积不大,却具备了客家民居建筑的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 大门上的水墨山水檐画至今仍旧留存,字迹依稀可见,镶边的画和色彩仍然鲜艳夺目。右边是“芦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风水自流”,左边则为“民国二十九年春月写——山景河岸观不尽”。大门门楼的底部镶有半截棱形状的绘画,上面绘有荷花、梅花等图案,间或配些色彩斑斓的花纹,这种风格很少见,也很特别。 大门、小门侧面的两堵对称的防护墙也很巧究。这两堵墙有防火防盗作用。就其外观上看,墙体坚实宏伟,高出屋的瓦面,如遇火灾,可以保护里边的桁桷木料不被火烧;就其文化内涵看,墙的上端,侧面都绘有蓝色、红色和紫色的花卉,或者螃蟹、白鹤等动物,这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在画工手中,变得栩栩如生,颇有呼之欲出的质感,表现出建屋主人高雅的审美情趣;此外,墙体有五等级差的弧线组合,体现了客家人期盼子孙步步高升,五世其昌的伦理观念。
 楼上的圆拱门也很别致。门楣上的画也特别吸引我们:象展开的一轴书卷,中间是水墨画,两边则是色彩浓烈的花草,再配上花边纹饰,图案显得错落有致,给人清淡飘逸,高贵豪华,却又不失文人的儒雅。 纵观全楼,高低层次分明,色彩搭配和谐,屋体保存完好。其门窗为朱红褐色,围墙花瓶状通花为绿色,与遥遥相对的朱红色木刻围栏相互辉映。壁画大多为墨色,配上的花草虫鱼则为蓝色、紫色和红色相间。细心品味,让人赏心悦目。 钟伯一边领着我们参观“梗元楼”,一边介绍着“梗元楼”的来历。“梗元楼”是钟伯的父亲和堂伯父盖的,他们因做厨师,靠自己的勤劳挣了钱,就请人设计建造了这幢屋。整楼共八个房间。楼上有四个房间,楼下也有四个房间。兄弟两人各四间。钟伯的父亲和堂伯父在“梗元楼”落成之际,考虑起名时,曾因命名而苦恼。为了避免兄弟间或后代因房产纷争而引起矛盾,他们就决定用了钟伯曾祖父的名字“梗元”作为楼名。这既避免了日后后代争夺家产,也体现了客家人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梗元楼”虽小,钟氏也算不上名门望族,但是“梗元楼”的建筑风格古朴,设计布局合理,更重要的是其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元素,可称得上客家民居特色建筑之一的“锁头屋”中的精品。


|